-
1 # 久平7076
-
2 # YQ築夢
當然不好,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恐懼,時時刻刻都得記得自己得聽話,不然媽媽就走了不要自己了,這樣會抹殺了孩子的天性
-
3 # 嘻嘻啊啊
我認為這個是非常不妥的。
因為孩子還是有自己的意識的,你這樣說,他會真的以為你不要他了,他還小,分辨不出來你是在開玩笑逗她,還是說真的。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這些真真假假的話。所以平時在和孩子一起時,不要開玩笑。
一、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小時候對母親的依賴是很強的,因為大多數孩子都是媽媽給換尿布,媽媽餵飯,媽媽陪孩子玩,所以孩子在和媽媽一起時會有更強的安全感。所以媽媽千萬不要開玩笑逗小寶寶,這樣他會以為你真的不要他了。
當媽媽不得不離開寶寶的時候,在分開之前一定要給寶寶做好精神準備。例如可以跟寶寶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模擬媽媽出差的過程,讓寶寶在心理上接受媽媽離開的事實。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如果夫妻關係不好,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動不動就要離婚,勢必會把不良情緒投射到寶寶身上。寶寶會密切關注爸爸媽媽的行動,擔心父母會不要他,所以只要爸爸媽媽一離開,他就會開始大哭大鬧。
長期在家庭不和睦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不僅現在容易患得患失,長大以後也會有心理陰影,常常表現為神情憂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悲觀,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所以為了寶寶健康成長,爸爸媽媽要極力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不管自己的心情多差,都不要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夫妻之間的問題儘量在私下溝通,互相理解,給寶寶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
順便分享一個超好用的孩子學漢字的手機軟體“貓。小。帥。學。漢。字”,這裡面課程是根據幼小銜接設定的,難易適中,而且還有故事和遊戲輔助孩子對漢字產生興趣,有適齡孩子的媽媽可以給孩子用一下哦~
-
4 # 菜菜
我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這個問題,基本是問到了我心裡最堅持的一點。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唯一依賴的就是父母,特別是媽媽,可以說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的世界裡面不會區別什麼是反話什麼是氣話,她只知道媽媽說不回來了,不要我了。。。這一點對孩子無異於世界的崩塌。
有的孩子可能特別調皮,媽媽們生氣了,教育也不聽,最後就會想到說我不要你了,結果發現,咦,這個方法很好用,一聽到這句話孩子整個就會慌了,會抱著媽媽承認錯誤,媽媽,我錯了,你要我的。。。。看起來問題解決了,實際並沒有,孩子並沒有意識到你為什麼生氣,自己哪裡做錯了,自己要怎樣改。而是心裡的一種恐慌,促使他不惜一切的來挽留“要離開”的媽媽。
特別是有二孩的家庭,有的會說媽媽不要你了,媽媽帶著弟弟(妹妹)走了,,這樣的傷害更大。
不教育是不可以的,放任只會培養出熊孩子,可是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孩子改正自己的一些缺點,而不是為了傷害。所以我們寧可多花點時間,平和卻堅定的告訴孩子,你什麼樣的行為是不對的,,幫助他一起改正。。也千萬不要說媽媽不要你了。。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愛我們
-
5 # 微語媽媽
現在出了很多的新詞。過去我們只知道肢體行為上的暴力。現在知道親密關係中的人互相不搭理叫冷暴力,用言語打擊侮辱叫語言暴力。
有一天我也體會到了孩子在我面前說這樣的話的感受。
每天早上,他要被逼著喝一大杯水,老人給他在水裡加了一種營養品,很酸。怕他不肯喝,又加了蜂蜜。
一次,我看他眼淚汪汪地坐在沙發上,問他怎麼了。他說:“爺爺讓我喝的水太酸了,喝的我都要吐了,我都想離開這個家了。”
當時我只感覺一種恐慌馬上席捲而來,心裡有承受不住的難受。雖然心裡早就知道,從青春期開始,他就會慢慢離開我們。
可第一次聽到從他嘴裡說出這話,我還是覺得似乎我的小世界都崩塌了。
家裡人也經常嚇他:“你再不聽話,就出去,跟下面那隻流浪狗過吧。”……
沒想到自己聽到這話,會這麼難過。而且我們還是早已做好準備的成人了。
從那之後,我再不會對孩子說嚇他的話了。因為我知道,一句話有時候甚至比打他一頓的後果還要嚴重。
《親密關係》中作者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小朋友被爸爸狠狠教訓了一頓。過了一會兒,他開開心心地又去院子裡玩了。大人會特別沮喪,這孩子怎麼一點兒記性也沒有?
捱了教訓難道沒用嗎?
可孩子在成年後,仍然記得那次被罰。
人類的大腦有一個自我保護機制,會潛意識把受到的傷害丟進去。這些潛意識又潛移默化地,無時無刻地不在影響人的思維,行為。
所以很多人都有童年的創傷。需要成年後的自我療愈。
小時候受到的恐嚇,讓他覺得自己不夠好,不被愛,喪失安全感,會使孩子低自尊,缺乏安全感。這些後果也許在當時看不出來,但值得我們警惕的是,它會一直影響孩子的一生。
回覆列表
經常跟孩子說這些話。是不對的。孩子幼小的心靈裡會恐懼。因為媽媽是孩子的保護傘。特怕失去媽媽。讓孩子幼小的心靈上有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