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590570890931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君子,是成學得道之稱,在今天就是一個已經擁有自我的人。

    儒家談君子,就是談自我。

    所謂天下,是外。不屬於自我,而是物件,這即是外。既稱天下,或泛稱一切,或代表大位。

    很多時候,人們都說或者都聽說儒家是入世的,那麼什麼是入世?其實很簡單,就是君子之於天下也。在天下之間有一個位、一個身份,一個在天下人面前的自我,就是君子入世,即處世。

    君子活在天下人面前,當他面對一切人事的時候,會有一個恆定的自我。這個自我平時不顯,是因為應對於外而顯。就好比,平時一個人在家,不會覺得有什麼自我,但一旦面對人,這個自我就顯露出來了。

    稱天下,是泛指一切,意味著什麼?就是在一切事物面前,君子的自我是不會變化的,就是純粹自我。

    所以,君子之於天下也,其實就是君子眼中的天下,即君子面對外在一切變化之時的自我!

    那麼問題來了,君子之誠,這個自我究竟是如何的呢?君子有了自我,是不是代表他面對所有人,所有的事,都是一個態度呢?如果是不同,豈不是顯得君子的自我也是變化的,和小人無別,怎麼說君子就有自我呢?

    所以後面兩句很重要:“無適也”“無莫也”?

    普遍的解釋是,這兩句是說“沒有一定要如何,也沒有一定不如何”。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和小人的反覆無常,在語句表達上也沒區別。而且這樣一來,所謂的是非對錯,就成了暗箱,是君子心裡不為人知的操作了,變得毫無光明正大可言。再加上後面那句“義與之比”,似乎良知正義,都成了君子自己判定的東西,難成人言,不為普通人所知了。如此一來,君子就會掌握是非的權柄,不見光明;而傳承後世,就會成了先成君子,而後知是非。到最後就會墮落成為,誰掌握了君子之名,就掌握了是非。離君子也遠矣,而這句話的核心,就是要分判出君子的不同。

    不分辨君子之所以為君子,君子之不同,反而將一切歸入幽玄不言的君子境界,其實恰恰與這一章的表達,背道而馳。夫子分明要說明君子之不同,但後世解釋卻要將不同歸之與君子,這是將夫子開啟的門,又重重的關上,且加了鎖。

    這樣的解釋是低劣的,傳揚這種解釋,更是惡劣的!

    君子的自我,是不同的,如何體現,就在後面的無適無莫。

    什麼叫無適也、無莫也?

    注意是無,而不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毋,也不是“非禮勿視”的勿,而是無。毋和勿,也不同,毋,是客觀上的禁止,表示強力制止;勿,更表示主觀意願上的限制。

    大致來說,毋,表示不可以;勿,表示不要。

    無,則表示沒有,不是被禁止或者被限制,那都是針對有。無則是絕對的沒有,不會發生。

    適者,之也,往也,順也,是認可和贊同,是以己適人,也就是調整自己以符合外在;

    莫者,不也,冥也,違也,是否定和批駁,是要人適己,也就是希望外在能符合自我;

    是什麼在符合?是自我;人的自我如何表現,在認知。君子的自我,展現於君子在面對天下間一切事物之時,所形成的認知!

    這是在說什麼?

    人,面對天下一切發生的事情的時候,無一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看法和認知,但總的來說,無非是兩種態度:要麼是被外界驚擾,以改變了自己;要麼是憤怒事實,願以自己的意見橫於天下。

    這一章的根本意思,就是在君子面對天下那麼多紛紜的人事之發生,如何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認知的問題。

    一個有了自我的人,不代表就是理解了所有的人事物的發生。所謂天下,就是代表了對君子的認知改變的巨大沖擊的可能,而真正有了自我的君子,第一不會被外界激發的態度當作自我,輕易的拒絕,是為莫;第二也不會輕易在自己的行為上疊加目的,隨便的迎合,是為適。那麼君子和外界的資訊的互動,該是如何的呢?

    這一章就是談君子如何形成認知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每天每時每刻的看法,都因為看見了這個世上最新發生的一切人事物而時刻受到觸動,也有可能時刻隨著資訊的更新而發生悄然的改變。人最容易的,就是在看待天下之事的發生過程之中,以知易知,改變了自己。

    但在這一章中,夫子的意思很明白,看法和認知,不過是和外在事物的違順而已,或順而從之,或違而反之,這其實都是被外界影響了認知,由認知改變了自己罷了。所以要深入理解的是,夫子在這裡用了一個“無”字,一種絕對的不存在,不是禁止或者限制,而是沒有,不生成。

    天下之事,只是天下之事,看清楚即可,但由此而生成認知,以此主導自己的行為就不對了。當無之,既無適,也無莫,不是不看,而是不以此為自己的認知。

    天下,太大了,也太遠了,更是太抽象了。與自己無真實接觸,與自己的本位不想關聯,與自己的能力不相匹配。

    就好比,看了幾個新聞,就是社會黑暗;看了幾個電影,即是世界美好,其實不過都是妄知。這些認知太過廉價,根本和自身的本位和本分無關。不是不看,而是不輕易形成認知。

    但人如何從自己接受的資訊的影響之中保持自我獨立,不從天下發生的事而形成自己的知呢?

    核心就是這句“義與之比”!

    義與之比的意思,不是什麼合理合義合乎規範的意思,比因密的意思,代表了義在人的看法認知發生過程之時的密切存在,由此密切程度而發揮的調整作用。

    表達為義與之比,而不是比之以義,

    什麼是義?就是與事的關聯程度。

    在這件事之中,我該是什麼角色!這件事與我的關係是什麼!我的本位是什麼,我的本分又是什麼?

    這就是在這句話裡,義的最好解釋,就是:

    當人在看待天下的一切人事的發生,繼而產生影響之際,義的作用,就是調整認知。讓人摒棄上帝視角,讓人拋開事不關己,讓人捨棄關心則亂,一切但以真實的義,作為聯絡,不喪其誠,而達到不損其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太陽能只能在白天發電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