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凌風者

    轉身在武術中是常見的動作,體現的是身法。所謂手、眼、身、法、步,缺一不可。

    比如孫式太極拳中有一個動作中披身伏虎,就是一個轉身的動作,體現到格鬥中就是一個背摔。再如陳式太極拳中的玉女穿梭,整個轉了360度,體現的都是身法,是一個轉身連環掌擊動作,在格鬥比賽中經常可以看到。

    軍體拳中有一個動作,叫轉身別臂,是一個擒拿動作,在警匪片中經常可以看到。

    轉身在武術中還有許多,尤其是八卦掌,步步有變化,招招有轉身,練的就是身法,透過行步走轉身來佔領先機,制勝對手。

    所以說轉身在武術中是非常有用的。

  • 2 # 福州禪武

    武術轉身的招式有用。

    格鬥是彼此在無序的狀態下尋找戰機,製造戰機,任何招式有強勢一面也必定有弱勢一面,關鍵是使用者的時機與功力。

    轉身的招式,是高階技能,是屬於奇招怪招,是屬於敗中求勝的回馬槍,是屬於功力高深者,經驗豐富者的高階技術。

    根據散打的技術要求,便於進攻、便於防守、便於移動,是技術的總綱領,而轉身的招式,通常是進攻力量大,但防守不便,移動也不便,所以是在基礎打紮實後,轉身幅度大的動作是後期的動作,也是越高水平,戰績經驗越豐富的擊打模式。

    這一腿就是以前的散打名將鄭裕蒿,在最後快失敗時,一轉身後蹬腿擊中李明獲得KO勝力,這種腿法在散打裡面是少用的,因為散打有拳腿摔組合,回收不便,如果被對手拳還擊是很危險。

  • 3 # 小竹心

    武朮拳種各有特色,在街鬥中,轉身只能轉半圈,全轉360度,風險很大,但不直線轉,在轉身時向左右全轉換位可以,如與對手面對面轉,你背部非挨一下不可,比如我練的"鬼手",有一招"燕子擺尾",也是轉半圈是借轉勢力換腳掃別人頭,沒練到家,一般不用,遇到壯漢,有可能讓人抱著腳,例如"移宮換位",並不是全轉功擊對手,而是對手力大身魁,擋不住,只能是對手迎面猛撲過來,用右腳斜上對手右側,急速回轉身,左腳到對手右腳後門,用"羅漢撞鐘"如想至人死就用"小鬼纏脖",一般師傅嚴禁徒弟用,真會出人命。看似象電視中扭哨兵脖子,但其實巧勁有門道,自己覺得沒用力氣,真會死人,也不是象電視中扣哨兵脖子一扭就死了。是有講究的。還有轉身動作"畫眉跳界",都是轉半圈,對於其他武術用什麼我也不清楚

  • 4 # 劍客浪心2021

    其實可以看看現在的很多擂臺搏鬥上面的比賽,轉身的腿法,轉身的肘擊,轉身的擺拳,這類的招式在擂臺上的搏擊技術實際上也是屢見不鮮,甚至還有很大的KO機率。那麼這個所謂的“真的有用嗎?”這樣的疑問實際上應該也就是沒有什麼質疑的必要了。

    轉身的攻擊技術,從攻擊威力上而言,因為加上了身體的旋轉加速過程,所以在打擊擊中的時候,殺傷效果是要比沒有經過轉身過程的攻擊威力要大的。這點是顯而易見的。實際上即使是在不用身體完全旋轉的一些常規攻擊手段當中,一樣往往在動作上面強調了擰身,擰胯,等等這樣的身體自身旋轉的內在動作要領,這雖然並不明顯,但同樣很重要。

    在一些並不常見的搏擊技術流派當中,例如巴西的一些格鬥術,甚至將大幅度的翻身,轉身等攻擊動作作為重要殺傷手段。這些都在說明轉身技術的實用意義。

    即使不是一些純粹攻擊性質的搏擊動作,例如雙方的交錯,遊走,還有一些試探性質和相持態勢的實戰階段,轉身技術的運用在於快速變換攻守姿態,還有改變攻擊節奏,調整身體平衡和運動方向,運動趨勢等等。都是有著相當大的作用。

    搏擊對抗本來就是一種互相影響相互動作節奏,牽制和反牽制同時進行的一種對抗行為。轉身技術作為一種並不是非常常規常用的動作技術,合理的運用,往往是改變局勢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技術運用。實際上經常有在搏擊比賽當中看到過這樣的場面,那就是雙方似乎陷入僵持階段,卻突然有一方運用轉身攻擊的方式一下子變成的冷不防的KO。這在最近的一些自由搏擊,UFC,以及很多散打搏擊等等比賽當中也是能夠看到的例項。

    當然轉身技術動作伴隨的風險同樣是很大的。因為準備動作大,而且涉及了中心平衡等轉換,運用不好同樣也是在給自己挖坑的行為。但是正如武術招式也就普通武器一般,任何武器同樣都是一把雙刃劍。如何運用的合適才是武術技術能力程度的體現。藝高人膽大也正是這個道理,那些所謂轉身無用論的人,無非也就是在給自己技術水平不足找個安慰自己的藉口罷了。

  • 5 # 陝西太和醫學流派

    所有招式,都是特定情景下實戰的產物。轉身招法是在充分熟練掌握基本手眼身法步功法技術之後的高階複合技法。

    轉身招法多數利用轉身協調發力的身體慣性而勢大力沉,且角度刁鑽,多數出乎對手預料而容易打破對手防禦,極容易造成擊倒獲勝。近幾年來中國優秀搏擊運動員邱建良就是其中佼佼者,多次利用轉身後擺腿(號稱神龍擺尾)打擊對手右側頭頸部及肝區一擊TKO強大的對手;轉身鞭拳也常常在水平相當的拳手之間突然出現,迅速結束戰鬥,例如張開印鐵英華多次以此擊敗泰拳王而威震武林。

    此類招法動作幅度大,對使用者的身體協調性,技術掌握程度要求更高,使用難度大,有一定被對手趁機重擊風險,是實戰技法中的高階技術,主要用於針對防守相對緊密的對手。一般用常規技術組合打亂對手身體心理防線,誘惑對手漏出破綻情況下一擊制勝。

  • 6 # 奧輝搏擊

    在武術的那些招式中,有很多的轉身招式都非常的實用

    包括現代搏擊也是一樣,像中國散打就有很多的轉身動作。比如說有轉身後擺拳,轉身後踹腿轉身後擺腿等,這些動作都是我們比較常見的。而且在格鬥的比賽中,他們也經常以出其不意的方式ko對手。像我們經常關注的搏擊比賽,那些中國的很多知名運動員都是用轉身動作ko的國外高手。尤其是對付泰國選手時,他們好像對這些轉身的招式沒有太多的防禦能力,每次出這些動作都能夠湊效。

    比如中國搏擊比較知名的運動員邱建良就經常使用他的招牌動作神龍擺尾ko了多名中外高手,這個神龍擺尾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轉身後擺。這個招式在邱建良手中可以說用的出神入化隨手拈來,還有小虎鐵英華也用了這一招ko了泰國最硬的男人星當。還有中國女將龔豔麗在比賽的最後關頭使用轉身後擺拳最後成功逆襲,直接ko了對手,結束了那位運動員的不敗神話,還有很多很多的實戰例子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所以說這些轉身的招式是非常實用的,但是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卻很難見到有人能夠很好的使用轉身的動作,那是因為這些動作不是太好練習,需要掌握一定的要素。而且對於新手來說是練習這些高難度動作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它對身體的協調性等各個方面要求的比較高,所以能夠很好的運用這些動作的運動員一般都是經驗豐富老手。而且想要用出來還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去重複練習才行,但是一但使用出來就很可能會成為自己的殺手鐧。所以無論什麼招式,只要經過努力的練習都是有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臉型適合留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