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咪哆媽育兒記

    其實父母才是培養孩子人格的最重要人生導師,因此想要培養出勇敢的孩子,家庭教育是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敢。

    第一、父母的言傳身教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都說父母容易成為孩子最初的榜樣,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面對問題時,都能夠勇敢地面對和解決,在言行和舉止方面都表現出勇氣和勇敢,那這時候孩子也會受到父母勇敢的氣場影響而非常有安全感,遇到問題也不害怕不逃避;如果父母本身就膽小怕事,遇到事情的時候都容易兢兢戰戰,甚至在言行舉止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害怕,那這種氛圍也會影響孩子的心態,會讓孩子倍感壓力和害怕,沒有安全感,這樣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往往也會膽小怕事,因為他們也總會教育孩子不要惹事,遇到事情就忍一忍,退一步。

    第二、不要經常否定孩子,批評孩子,而是要不斷地鼓勵和表揚孩子

    經常被父母否定和批評的孩子,往往做起事情來都會畏畏縮縮,總是害怕做錯事情,而這類孩子也往往會膽小怕事,因為在他的內心會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而且做了又怕出錯被批評。而不斷受到父母鼓勵和表揚的孩子,往往都會表現出非常強的自信心,這類孩子往往都比較勇敢,敢於嘗試,敢於表現自己,即便不成功也會獲得來自父母的鼓勵,而又能鼓足勇氣繼續前進。

    第三、強壯的體魄也是孩子勇敢的本錢

    愛運動的孩子一般都會比較Sunny,特別是經常有父母陪伴做運動的孩子會更加有勇氣面對問題,強壯的身體也會影響孩子的心態,會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底氣,而底氣足的孩子也會比較勇敢,同時這類孩子也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安全感。相比身體比較虛弱瘦小的孩子,面對問題在氣場和底氣方面都會比較差,而這也會影響孩子的勇氣。

    第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獨立的孩子會更能勇敢地面對問題

    獨立性強的孩子在面對問題時,能夠表現出沉著冷靜、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類孩子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會先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而這個過程也會展現出孩子的勇敢,敢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這本身也是對孩子的一個鍛鍊的過程,而在這些鍛鍊的過程中,孩子也會越來越勇敢。對於獨立性比較差的孩子,這類孩子往往喜歡將問題推給親近的人,而缺少在面對問題時的鍛鍊,長期以往,這類孩子也會比較懦弱、膽小,不習慣去獨立面對問題。

    所以,想要培養出勇敢的孩子,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做孩子優秀的人生導師。

  • 2 # 藝媽媽育兒

    怎樣把孩子培養得更勇敢?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我們看一下孩子有哪些行為會讓父母覺得不夠勇敢。

    01.是被同學欺負了不敢反抗嗎?

    正常情況下,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很好的孩子,很少會陷入這個問題中,也就是說一開始這個問題的發生概率會很低。

    這是因為孩子被欺負了不敢還手,很有可能是平時被家長長期打罵或忽略,碰巧孩子又是內向型的。通常處在這樣教育環境下的孩子,缺乏溝通能力,發生了欺凌的事情,不會向老師尋求幫助,甚至是老師也不喜歡的學生。

    這樣的孩子在情感能力上如同醜小鴨一樣,如果他們能被家長們多聆聽,支援,告知他們各種解決辦法,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支援和關愛的,而不是被專制的教育或者被忽略,只能選擇服從,那麼這個孩子就會變得會保護自己。

    現實中,很多惡性的報復案件,作案者在生活中往往就是那個一直被欺負的人,他們不善於表達,使得從他人那裡遭受到的負面情緒無處發洩,又無法抵擋,經過長期的累計和內心的發酵,最終選擇用一種最錯誤最笨拙的方式來爆發出來。

    02.是見到陌生人害怕嗎?

    兒童在幼兒期,與母親分開,和陌生人相處會有本能的焦慮甚至恐懼的,這個能力和生存相關。

    假設一個兒童跟媽媽分開,那麼這個孩子極大的概率就是死亡,所以這個是生存的本能,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了除了日常看管他的人之外的人,會感到緊張甚至是苦鬧,並不是不勇敢的表現。

    03.是擔心孩子不敢勇於表現自己嗎?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上課不敢勇於舉手發言,不敢再大眾面前表現才藝。其實這個問題,是一個對於成年人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但背後卻是有非常複雜內容支援的行為。

    這個需要的是表達能力和心態的穩定輸出,這些都是平時日積月累的。比方說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父母不應該為了自己的面子,硬生生的把孩子推出去,而是應該更自然地帶著孩子,讓他們感受到站在聚光燈下的感受,卻不用擔心表演砸了,甚至還能收穫喝彩;

    即使作為成年人,自己在後臺苦練十幾次都會成功的事情,上了臺也不敢保證不會失敗。眾人的焦點會帶來壓力,孩子被太多眼睛看著,總會有一種自己是一個被盯上了的獵物的感覺。其實在大眾面前表演是會上癮的,這個前提是需要父母和孩子日常多聊,孩子才會在這樣的環境中變得自信起來。

    育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家長們要認真思考這些問題,好好設計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結構,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變得更好。

  • 3 # 大小胖紙成長記

    不知道您問題裡的勇敢定義是什麼?是膽氣?勇氣?還是豪氣?其實不管那個,都要從獨立開始培養。早知道孩子生而為人,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需要面對自己的內在情緒,自己的外在環境,很多事情父母家長都會從旁相助,但多數時候這些所謂的幫助並不需要,相反會束縛住孩子成長的腳步。就從最簡單的孩子學步開始,大人怕他摔跤,一直扶著走,雖然最終他也肯定會自己走路,但是他會害怕摔倒,不敢脫離大人的羽翼,稍稍失去平衡,他就會尋求大人的扶持。這對他的性格養成乃至以後的人生都會形成害怕失敗,停滯不前,亦或不能獨立面對失敗,容易一蹶不振的性格特點。其實在孩子時代,摔摔打打有利無害,只要掌控在安全的範圍內,摔倒了,或者磕磕碰碰都是磨練孩子的好方法,讓他大膽獨立嘗試各項活動,只有他在這裡磕到碰到了,他才知道下次到這裡要小心,這和他今後的道路是一樣的,畢竟家長不能承包他的人生之路,很多事情還是要他獨立面對,所以培養這方面的能力越早越好。

  • 4 # 爸爸研習社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必須回答!

    我認識一個女孩子,一個很容易一驚一乍的人,而且很膽小,不自信。每次工作上有新的安排或者臨時任務給到她,她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並且想盡各種方法逃避,有一次讓她介紹一個ppt,她都怕的想辭職。我忍不住問她,有什麼好怕的?不就一個工作而已。

    細問之下,原來這位女生從小到大都很怕事,遇到挑戰總是逃避妥協,其實,這是跟家庭成長環境有關。

    她的父親因為經常工作很少回家,這位女生從小和媽媽一起相依為命,自己就像在單親家庭長大,因為長期缺乏父親的陪伴和關愛,她慢慢變得內向和膽小,甚至連跟異性正常交往也擔驚受怕。

    對於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其實女兒很缺乏勇氣和自信,甚至也缺乏和異性交往的信心和能力。

    換句話說,女兒的自信自卑,其實也取決於父親,父親對女兒的性格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父親的陪伴和鼓勵下長大的孩子,會變得自信,樂觀和勇敢,做任何事情都積極向上。

  • 5 # 諾爸的育兒星球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但我們如何去培養從孩子勇敢的品質和性格呢?

    以下給予幾點建議:

    建議一:讓孩子成長過程中養成獨立的習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生活中的思維,父母儘量給孩子一個自由的成長空間,讓孩子養成獨立做事的習慣。所以,爸爸媽媽要給孩子一定 的選擇權,有些事情,讓他自己做主。有自主精神,有了自我行為能力,以後做起事來,才會更勇敢。

    建議二:讓孩子有思想的時候要大膽的說出來

    當一個孩子有一定思維的時候,如果心裡怯懦的孩子,都不敢用言語表達和傾訴給對方。所以,作為爸爸媽媽平常一定要賠償孩子,在語言和行為能力的表達上面。讓孩子大膽的說出來,表達出來。這樣孩子的思維更靈活,性格更積極、更勇敢。

    建議三:當孩子做錯事,千萬不要呵斥和譏諷孩子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膽小的,我們平常爸爸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經常會嚇唬孩子。覺得語言對其心理上的震懾,認為孩子下回不會再犯。(這是很多中國的父母都經常做的 )但是這樣有一個很壞的後果,就是這樣就會無形中暗示也是給孩子內心增加使他膽怯的因素。如果孩子某些事情沒有做成,父母千萬不要去譏諷孩子,因為這樣會在他心裡留下怯懦的陰影。

    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呵斥和諷刺孩子,這樣不利於培養孩子勇敢精神。一定要鼓勵、樹立信心,鼓勵孩子要勇往直前,失敗是成功之母,下次再接再厲。

    建議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信心

    要鼓勵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去克服。要對自己一定要充滿自信心,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這個能力的。這樣孩子才會容易養成獨立勇敢的性格。

    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

  • 6 # 鋼蛋媽媽養娃記

    不要說孩子,大人也有恐懼害怕的時候。所以,這是人之常情。

    首先,不要去訓斥和強迫不勇敢的孩子。你越訓斥他們,越強迫他們,他們就越害怕。

    其次,要搞清楚孩子不勇敢和內向或者害羞的區別。有時候不勇敢也是內向或者害羞的表現。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最後,孩子的進步,是和父母一起努力的結果。爸爸媽媽一定要陪伴孩子一起去改變。

  • 7 # 遇見海螺姑娘

    孩子勇敢的前提是孩子的內心有足夠的能量。

    只有內心有能量的孩子才敢於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所以父母在孩子的安全敏感期(0~3歲),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需求,瞭解孩子在成長關鍵期的表現。避免誤解孩子,耽誤孩子安全感的培養。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人一生追求兩種感覺:歸屬感和價值感。

    歸屬感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愛我是沒有條件的。

    價值感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父母可以用表達感謝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價值感。

  • 8 # 娃咔咔媽呀呀

    孩子勇敢與否,主要取決於養育人(爸爸媽媽或者祖父母)的養育方式。先天因素也佔一定比例,比如孩子超級內向或者發育遲緩。我主要說一下養育方式。

    1、養育人特別謹慎小心的,孩子膽小。這種現象常發生在老人身上。怕爬行髒衣服,怕爬高摔著,甚至孩子玩鬧的聲音大點,老人就趕緊制止。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膽小。

    2、養育人特別暴躁,孩子膽小。這種現象常發生在父母身上。“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有的父母不等孩子表達完,就打斷孩子的話。孩子稍微犯點錯誤就暴躁批評甚至打罵。這樣造成孩子膽小。

    3、幼兒園老師嚴厲,孩子膽小。有的幼兒園孩子多,老師焦躁,恐嚇孩子,長此以往,造成孩子膽小。

    鼓勵孩子,傾聽孩子的話語,增加戶外運動,增強體質,這都是培養勇敢孩子的法寶。

  • 9 # 孩子事無小事

    1.培養自信,有自信了,就變得勇敢了。

    方法,多誇獎,少批評。多運動,多運動,鍛鍊肌肉 ,有肌肉了就有爆發力,慢慢就勇敢。學習上,不能放鬆,學習好了,在學校里老師同學之間,就會喜歡他,自信就有了。

  • 10 # 如是千尋

    首先平時孩子犯錯誤儘量不要吼他,越吼他越不自信,膽子越小。

    和孩子溝通為什麼害怕,最好是蹲下來和孩子一個高度,給他足夠的安全感,聽他說,你在給他分析,可以你給他做個示範,告訴他這個沒有多大危險,言傳身教,家長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多鼓勵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在糾結,該不該送孩子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