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申愚人
-
2 # 飛過夏天的鳥
文學是要有文學感覺的。沒有或者缺乏文學感覺,就會產生一種阻隔,讀不懂文學,難以進入文學。
許多人,或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我覺得,他們是讀不懂現代的純文學作品的。就像七歲小孩寫了《鵝鵝鵝》,許多小孩子就因為只見過鵝就以為鵝鵝鵝是最好的詩。就像路遙寫了通俗小說《平凡的世界》,許多人因為只有《平凡的世界》的感覺經驗就會以為《平凡的世界》是最好的小說。
讀懂現代文學作品,是需要有起碼的一些文學修養的,需要時間,慢慢的積累,首先,不是運用邏輯,而是培養自己的對文學的感受,文學感覺。
你有了文學感覺,才可以進入複雜的文學作品。比如殘雪的作品,讀殘雪的作品,你能進入殘雪的感覺,你才能發現她的一個個混亂骯髒的意象的美感,繼而找到了混亂骯髒的形象中所蘊含的內在的邏輯,你最終找到了殘雪的內在邏輯,進入到了殘雪的哲學,就是讀懂了殘雪。
所以,純文學的內在邏輯,就是哲學。能夠運用文學感覺並最終從純文學作品中讀出哲學的人就是讀懂了文學。
-
3 # 奇堯最棒
文學需要哲學來點睛嗎?
回答是肯定的,需要!作者必須要有廣泛的知識領域作為基礎,除哲學之外,如歷史、詩歌、數學、自然、倫理學、邏輯學、等等,出來的作品,才會有厚重積澱的經典鑑賞魅力。
魯迅先生曾說:“非有天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無大藝術的產生。”
所有的文學藝術作品都是和真理並存的,而哲學恰是探尋真理的學問,所以在文學作品中真正內在的思想,其實就是哲學的觀念。
文學作品,是盡百家之美的藝術,一句精闢哲理的名言名句出現,,如畫龍點睛、文筆增輝、趣意橫生。它所含蓋的真、善、美、奇、至高境界,都是刺透人生角落深處,看似沒有道德目的,卻有著巨大的道德影響。
“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任何文學作品,都應給讀者益處和樂趣、沉思與感悟、永恆的感覺和生活的啟諦。
-
4 # 天涯孤客5555
哲學對文學,沒有必然的聯絡,都是文科,各自獨立。作家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結合,沒有必然關係。很多人理解錯誤,無數作家並不認同哲學。
-
5 # 楊周彝
好的文學作品都有哲學理念融合其中,根本無需硬裝”哲學榫頭”來點睛。《紅樓夢》的“好了歌”就是貫穿全書的哲學理念。其本質在於一個“變”字,是貫穿小說始終的辯證法思想的生動體現,其間充滿了盛衰、榮辱、生死、貧富、浮沉的急劇變化,亦即好、了的相互蛻變。
-
6 # 雲水悅禪心
文學是什麼,無論是詩歌,戲劇,小說都是表達人類的情感與命運,情感是人與社會與自然互動中產生的各種情感,喜怒愛哀,家國情仇,乃至對人的生命的意義的終極追問。而哲學的使命就是對宇宙人生的終極目的的追問。哲學的手段是邏輯與範疇,感性與理性的思辨。兩者的表現方式不同,但是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也是衡量一個優秀作家和蹩腳作家的區別,一個優秀的作家反映的主題逃不過哲學的範疇,只有如此,他的作品才能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如果一個作家只是浮光掠影的描述一個雞毛蒜皮的瑣事,膚淺的感官體驗,他的作品無法引起超越國家,種族的共鳴,不可能流傳長久。文學和哲學結合的最好的作品是《紅樓夢》,透過四大家族的興衰,形形色色人物的命運,解釋了人類在慾望的糾纏下的悲劇,曹雪芹以其悲天憫人的情懷,揭示了當時人們生存方式的悲劇,以及對自由,平等的渴望。大觀園何嘗不是曹雪芹為書中的主人公設定的伊甸園,讓他們無拘無束,詩酒繁華,自由綻放生命之光,然而隨著他們的長大,慾望也在擴張,與內外的黑暗勢力一起摧毀了他們。說到底,《紅樓夢》不是什麼宮闈秘事也不是反抗封建禮教,而是生命的輓歌與救贖。這不恰恰是《聖經》的故事嗎,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的時候,無憂無慮,當受到蛇的挑唆,慾望出現了,悲劇也就產生了,因此也就墮落人間,在短暫的生命裡,勞苦奔波。
-
7 # 中華十三琴
文學和哲學是相關的!文學是文化意識感悟的靈度和敏捷!哲學是分析事物對立面和另一面的觀點對待!所以說!哲學學通了!文學也自然會懂!總的來說!都是美麗的藝美術!
-
8 # 刀刀見骨
文學和藝術屬於感性思維下的產物。只是這裡思維邏輯需要運用到的工具有所不同而已。現實主義,理性思維,中庸之道,這些東西到了這裡都成了束縛和捆綁藝術和文學的累贅。但是在所有感性思維下的創作,卻仍然歸屬於哲學思維邏輯之下。用盡極致的底線進行創作的形式,才能展現出對於事物的表現情感的釋放,盡情的宣洩。沒有了它不存在藝術和文學的作品。文學需要哲學思想來幫其塑造筋骨。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必定要有其所需要宣揚的中心思想的。或是對於美的詮釋,或是對於人性的解讀,或是對於現實社會的批判,亦或者內心深處的吶喊等等。。。讓人領略之後有愉悅感,有傷懷惆悵,有所得,有所悟。不然呢?只是亂七八糟堆在一起的字而已。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
-
9 # 葉老師數學課堂哲人的情思,詩人的情懷,從古至今都是文人騷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文字就好像白米飯,每個字、每個詞都固定在那裡,連成一句話,都會有不同的表達。可以很平實,也可以很澎湃。文字表達的核心不在口語,而在於思維邏輯。你要以什麼樣的口吻、情緒和方式來敘述一件事,描繪一幅場景,讚美或者批評一個人,結果都會不一樣。各色的修辭手法,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各自獨立的觀點,會延伸出不同的角度和立場。
文字的世界裡沒有對錯,文學的世界裡也沒有是非善惡。一碗白米飯只能填飽肚子,而一段又一段的哲學思考,就像一勺醬油,一杯黃酒,一道佳餚,給白米飯平添了許多滋味。酸甜苦辣,都嘗一嘗,文學故事充滿喜悅悲傷,飯後總有餘香可以回味。文學,如果失去了哲學的點睛,那麼文字就像米飯,只能下肚,世間從此少了美食。世界是五彩斑斕的,需要不同的文字組合去描繪,如果世界只剩下黑白,那就什麼也看不見了。
關注【思考大學】,讓我們一起思考和探討。
你的認可,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
10 # 梅里一了
謝邀,個人認為文學並不需著意的用哲學點睛,但凡想多了的都很難創作出好的文學作品,所以大作家往往學歷不高,腦子裡條條框框少,有利於想象力的發揮。文學與哲學是兩個不同的範疇,文學是形而下,哲學是形而上。文學是感性的天馬行空,哲學是理性的一絲不苟。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哲學是邏輯的思辨。當然,文學在敘事中,會呈現出人物發展的內在邏輯,從而體現出一定的哲理,但這種哲理不等於哲學。
回覆列表
這樣講吧,凡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都具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其中包涵較高的思想性。
邏輯是什麼?邏輯是哲學範疇之一的探尋方式,方法。可以推匯出:文學作品中所包涵的精神,理論與指導思想。由此!不難發現:哲學包涵的哲思,對文學作品的思想起著產生與決定的作用。
事實證明:好的文學作品,不是需要哲學來點睛,而是文學作品必須包涵哲學思想,使文學作品的精神(思想)飽滿,富有哲理,讓人讀後,明理懂事,潛移默化地使人們的精神與靈魂受到洗禮,從而棄惡揚善,發揮正能量,才不失為一部,真正意上的,思想與精神飽滿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