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橋牌宣傳競賽部部長
-
2 # 使用者63859711
安慰劑概念是西方人在醫學探討過程產生的概念。他們對這現象基本抱著否定態度。但又否定不了。畢竟事實就是事實。對於中醫來說。我(民間中醫)是實事求是的。藥物效果也好。心理效果也好。對治療有益就要誠認它。更何況中醫理論:身心同一!你要區分藥物作用與心理作用是你不懂身心同一而已。
-
3 # 七彩雲29385318
醫不應該分中醫西醫,藥不應該分中藥西藥;無論大醫院還是小醫院,無論是名醫還是非名醫……,療效才是硬道理,療效的關鍵是醫生能否把病診斷準確,處方是否治療合理,司藥是否正確……
-
4 # 徐徐來道
有沒有療效,不靠理論,不靠故事,不靠權威,只靠實證的方法。
實證的方法要避開人的觀點,就需求設計一套實驗方法。
為了排除研究者的“期望”對實驗過程和結果解釋的影響,研究者設計了一種研究新藥效果的“雙盲實驗”。
在這種雙盲實驗中,作為實驗物件的病人和作為實驗參與者(或觀察者)的醫務人員都不知道(雙盲)誰被給予了新藥,誰被給予了安慰劑。這樣,醫務人員對病人服藥以及服安慰劑這兩種結果的觀察就會更加客觀,因而對新藥實際效果的解釋也就會更準確、更科學。
這種“雙盲”的實驗設計能使研究人員進一步從其他一些變數中孤立出新藥的效果來。
中藥有自信,就來公平測試一下。
事實上,中藥連安慰劑都不如。一是中藥中有對肝腎損傷的成份,二是價格很高。
-
5 # 江色釣魚
治病,一是要知道得的是什麼病,二是對症下藥。而要確診,除了憑醫生的經驗外,現在的醫院大多需要用透視cT等裝置和化驗等手段來幫助。講中醫不行的人無非認為只能靠望聞問切等落後手段診病,不可靠。可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人透視cT及化驗等科學手段中醫不能用?難道x光機cT機是西醫發明的?中醫不能或不該用?還有就是認為中藥無非就是草根樹葉了,不會有什麼療效了。草藥有無效果?我認識一種叫斷腸草的,認為草藥無效果的人可以試吃一點葉子。還有就是經常有報道說誰誰誰得了癌症用中醫沒治好死了什麼的。其實這種病本來就是不治之症,西醫也治不好,有些人經過放療化療甚至走得更快。
-
6 # 為你退避三舍
西醫確實非常準確,哪裡病就治哪絕不含糊;西醫裡外科的病絕對不會牽扯內科,所以西醫準確,比如:手腳病了怕感染威脅生命感染了,鋸掉;只要你不死就算好。
面板病了抹藥,好了不久又復發又抹,來回幾次有抗藥性,治不好了給你換面板,這不是遊戲裡面的面板。
眼睛不好了,來一副眼鏡,度數高了又配一副。
中醫確實不準確,有些摸不著頭腦,內科外科並用,甚至精神物質也有要求。
手腳病了怕感染,先全面把控制你的飲食提醒少吃刺激物等等,然後內服外用,另外交代不要隨意動怒以避免肝火傷身,於病不利……
面板病了,同樣控制飲食再來一個望、聞、問、切,內服外用另外告訴你洗澡清潔的一些禁忌……
眼睛不好了,中醫先建議注意作息時間,安排好飲食起居,多食用含維生素C的食品,在配合一副眼鏡。
例如:某人經常腹瀉,一個合格的中醫師會告訴他不要喝生水,要多喝開水;然後瞭解病人平時的食物和生活環境做到避免病從口入,繼而建議和糾正病人平時的不良習慣,甚至建議多做點運動等等,從生活中找到病因然後才開藥,這樣才能達到藥到病除徹底根治。當然主要是我們中國的食物多元化,不比外國食物單一。真正合適華人的只有中醫,要是某個中醫師醫不好你,只能說這個醫生學藝不精,而絕非中醫不行。
-
7 # 干支醫算軟體e定盤星
我們到底該信誰
我們家(羅振宇)兩位小公主 一個叫羅思思 一個叫羅維維
那小名叫樂嘻嘻和逗維維 這兩位小傢伙是出生在2016年的6月6號
先從我們家這兩個月發生的一件小事說起 我們家老大 姐姐羅思思
就是樂嘻嘻 她有一個嬰兒經常出現的症狀 就是腸絞痛 因為她吃奶嘛
裡面有大量的氣泡 而她的腸道發育也不是很好
所以這些氣泡就折騰她很疼 所以她就不斷地哭鬧 那初為人父母
我們當然就去查書 一查 怎麼治啊 有人說有一種藥叫西甲矽油
吃下去那個氣泡就會消掉 但是我們畢竟不放心 這書上說的
所以我們又請教了一個非常非常著名的小兒科的大夫
這大夫一說話我們就傻了 他說我不建議你吃
因為在醫學上沒有確定的證據 這個西甲矽油對這個症狀有效
你讓孩子忍一忍 到大了 發育全了(就是說羅家的小姑娘,現在的機能是不完善的,要等。中醫的特色就是調整這個機能,可惜羅胖不信中醫。鬼知道一個殘缺的機能如何發育成完善的機體-----這大概是老天對羅胖反中醫的獎賞) 她自然就好了 這我們就傻了
而且大夫還講 你現在貿然吃
萬一什麼時候醫學界發現了確定性的副作用 那個時候你可就悔之莫及
那作為父母 我們怎麼辦 所以有的時候真的是深夜 小孩在那兒鬧
我拿著一瓶西甲矽油 那心裡真的不是滋味 她鬧得厲害 我說去他的
就讓她吃吧 別讓她遭罪啊 可是一旦她不鬧了 我心裡又後悔
萬一吃了有副作用怎麼辦 這個此情此景
其實我們普通人生活當中大量遇見
你看 羅胖也不算沒知識的人 我有基本的判斷能力
可是在面對這些問題決策的時候
我發現自己陷入了現代社會一個典型的迷魂陣 就是不知道該信誰
即使我們有知識也沒有用 有健全的社會求助系統
仍然會把你搞得五迷三道 那怎麼辦呢
正好在那幾天我接待了一位朋友到我家來
這位朋友我以前在節目裡介紹過 叫萬維鋼 是美國的一個物理學的科學家 然後我就問他 我說你們作為科學家
最重要的就是什麼可信 什麼不可信
那你說面對我們家羅思思樂嘻嘻的這種情況 我應該相信誰呢
這個話題一問出來之後 萬維鋼給我的回答也是讓我目瞪口呆
他說作為科學家 我只能這麼回答 第一可信的是權威的科學家
當然最主要的是諾貝爾獎的得主和那些權威的核心雜誌
比如說《Natural》 就是《自然》雜誌發表的權威論文 那第二條呢
就是相信主流科學家的主流意見 那第三條呢 在所有這些意見當中
相信那些最新的意見 但是話鋒一轉 他說了第四條
他說但凡是牽扯到醫學 尤其是營養學 你最好就啥都別信
最近發現某個東西或者藥物 對兒童的智力發育有好處
他說你就當個娛樂新聞看就好了 我說你這個是不是在顛覆
你們科學界自己的尊嚴和權威 他說我還可以跟你說一句更狠的
如果牽扯到醫學和營養學 不僅是報刊雜誌上的你不要信
即使他是權威科學家 甚至是權威期刊發表的論文 你也最好忽略它
咱們不說信還是不信 就是忽略它 我說你這話說得有點過分吧
他說這話可不是我說的 是一個鼎鼎大名的人說的 這個人叫埃尼迪斯
他可不是什麼無名之輩 是美國斯坦福大學預防醫學研究中心的主任
在醫學界那也是有字號的 2005年的時候 埃尼迪斯發表了兩篇論文
對現代醫學研究提出了系統的質疑 當然說來也奇怪
從2005年到2010年 好像沒有引起什麼軒然大波 在醫學界沒人搭理他
雖然他的這兩篇論文被反覆引用
但是沒有一個醫學界的權威人士跳出來說 你這誣衊我們的醫學研究
沒有 說明什麼 說明這兩篇論文當中描述的很多事實
在醫學界那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這是小圈子裡的事情
但是到了2010年的時候 主流媒體突然發現這兩篇論文
什麼《大西洋月刊》用的那個標題很聳動 叫 謊言
無恥的謊言和醫學研究 隨後什麼《時代週刊》
什麼《你所知道的醫學知識90%都是錯的》等等
那埃尼迪斯他到底幹了什麼呢 他2005年發表兩篇論文
其實非常的嚴謹 是符合學術規範的那種 我們普通人看不懂的論文
簡單來說 因為這個故事都是萬維鋼告訴我的
簡單來說它就是這麼個意思 他把人類從1990年到2003年這十幾年間
發表在國際頂級的臨床醫學雜誌上的論文
挑其中最好最好的組成這麼一個小池子 一共多少篇呢 49篇
那什麼叫最好最好呢 就是醫學界引用達一千次以上的
這就叫最好的論文 不多嘛 只有49篇 但是你仔細分析這49篇
發現其中有45篇宣稱發現了 某一種藥物或者是療法對某種病有用
醫學雜誌嘛 這是基本的責任 但是他發現 只有34篇被驗證過 其他的
你說大家就開始引用 沒有人去驗證 那你對不對我怎麼知道呢 好
我們再看被驗證過的34篇 其中有七篇已經被後來的驗證明確證明是錯的
或者說你原來得出的那個方法的結果 無法在實驗室重複
那還有七篇被證明是誇大的 這說明什麼
就是整個醫學界忙了這麼十幾年 最頂級的 大家公認的醫療成果
49篇裡面只有20篇經歷了時間的考驗 有的要麼就是沒經過考驗
要麼就是被考驗淘汰掉了 那埃尼迪斯說 最頂級的東西都這樣
那普通的那些醫學研究 那些車載斗量 疊床架屋的醫學論文
可信性在那兒呢 (為什麼西化分子要求中醫也要走這條路??)於是他又換了個研究角度
就是找了一個特定的醫學領域 哪個領域我們也就不講了
在這個領域裡面找出近些年發表的主流的論文
其中得出來的結論是432個 但是發現被驗證
重複驗證兩次證明有效的 你猜多少個 一個 1/432 那剩下來的呢
要麼就沒有被驗證 要麼只被驗證了一次 就是沒有被重複驗證(就算被重複驗證的過幾年也可能被推翻---萬一你家孩子就是這隻小白鼠呢----為科學獻身?)
(真不知道方舟子張功耀這幫人怎麼還有臉批判《本草綱目》)
所以埃尼迪斯就得出來了 說醫學是科學嗎 我們忙了半天 忙什麼呢
所謂的醫學結論到底可信不可信呢
我作為一個醫學家 我覺得現在出大問題了 埃尼迪斯都這麼看
我們老百姓怎麼辦 比如說在這一輪的 就是過去這十幾年
對現代醫學研究方法質疑的過程當中
有很多我們覺得非常熟悉的結論已經被顛覆掉了
比如說維生素E可以治療冠心病 吃大蒜可以降低膽固醇
女性經常檢查自己的乳房 可以預防乳房癌 再比如說
就是打流感疫苗可以防治流感 其實後來發現都沒有非常確實的把握證據(這幫西化分子動不動就要求中醫提供證據)
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甚至壓根就是錯的
比如說維生素E可以治療冠心病 可是我們老百姓沒法分辨 為什麼
不信你現在自己 甭管是百度 還是你有本事能開啟谷歌中文版
你搜一下 你會發現第一頁基本上大夫們 醫院們 醫學網站們
都是在告訴你 維生素E可以治療冠心病 你讓我們老百姓何去何從
這就讓我有一些聯想 因為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
或者我讀書當中也有一些來自醫學界的人 打個比方 馮唐 著名的作家
大家知道 他原來是協和醫院的科班出身
花了三年時間在基因這個層面去研究一種病 叫卵巢癌
但是研究來研究去 馮唐覺得自己就是在一個迷宮裡打轉轉
用了那麼多方法 採集了那麼多的資料 但是沒有用
根本找不到突破的方向 眼睜睜看著一個一個的卵巢癌的患者生命
就從自己眼前死去 所以馮唐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
就是《寫給希波克拉底的信》 他說我為什麼不再當醫生 其中有一條
被輿論忽略的一條 就是醫學(你家西醫)到底有用還是沒用
而且他在這裡面還引用了醫學界小圈子裡經常講的一句話
說醫學(西醫 )的作用是偶爾治癒 常常緩解 總能安慰 啥意思(你們那來的底氣批判中醫)
就是醫學的知識大廈看起來非常的高大
但是它的實際作用其實就是安慰劑和緩解劑
醫生(西醫)是很少能夠治癒一項病的 你別看你跑了一趟醫院 然後病就好了
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你身體的自愈功能在發揮作用(這不就是中醫的觀點嗎)
-
8 # 使用者5801357718
中醫藥容易治癒腦殘提問者老媽的子宮脫垂,肛門脫垂,宮頸糜爛,中醫藥即便只有慰安劑效應,總比無效的西藥好得多。
發現安慰劑效應可以說是歷史上西醫的一個大的分叉點,中醫的藥常常出現某藥劑有人吃過說有效,但另有不少病人吃過無效的事情發生,如此不穩定的情況舊時代的西醫也有,後來不少被證實是安慰劑效應的問題,中醫也肯定有這種情況,但是應該怎麼分辨出來呢?
回覆列表
中草藥確實遇到過沒有效果的案例,但是無效的比例不會高,不會高過30%吧,否則不會傳承幾千年。也許題主想把有效的案例歸結到安慰劑上,我想說的是,人命關天、治病要緊,就算有效果在70%的都是安慰劑,那麼,治了病救了命,已解決問題,你還追究用的是什麼,有意思嗎。你崇拜的現代醫學,治療慢性病好的不到1%,還掛著科學的金字招牌,不覺得丟臉嗎?好的不到1%不去追究,反來追究有效果的70%,很有底氣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