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科技單身狗

    無關真實性,關於這個世界所有的概念都建立在你個人的認知與意識上

    主觀意識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簡單說,你甚至無法確定身邊的人是否跟自己一樣擁有思想,特別是在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的今天。

    有一部電影叫《楚門的世界》,電影背後就是關於世界真實性的探討,怎樣才能確定我們的世界是真實的,答案是沒有任何辦法。

    並且按照科學認證推論,我們極可能處於虛假世界,而所處世界是真實的可能性極低,這個機率不到億萬分之一。

  • 2 # 大美西域胡楊57312731

    這個世永遠是真實的,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一切按原有定律執行。如說有假,均是人慾,貪焚。故生活本真,人太虛假!

  • 3 # 德家人的魅力

    見得太多了,就沒有懷疑過,一天24小時照樣的分分秒秒消失,人生也是如此,花兒,到了盛開的時節照樣開起,樹兒,到了落葉時節,照樣掉落,世界每天在改變,真真假假,只有自己領悟才會去懂得!地球這麼大,沒有誰離開了誰,會停止轉動,對面的高樓大廈裡面的人來來往往,離開了幾個,那棟大廈還是鼎立那方,既然改變不了世界,那就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 4 # 弗學漫話

    當你對哲學、現代天文學、物理學瞭解的更多時,你就越來越懷疑這個世界存在的真實性了。

    這個觀點的出現,最早要歸功於懷疑主義。

    懷疑主義的先驅者,我們可以追溯到古西臘的蘇格拉底,在其之前,人類研究的物件是自然現象,人與自然的關係很少被提及,而預設為或者無意識的認為:人和自然是統一的,用現代的不太合適的話說:自然是變化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人能夠認識自然的全部本質,也就是所謂的獨斷論。

    當蘇格拉底意識並提出了“認識你自己”這個命題之後,認識論就出現了雛形,或者叫人本主義可能更合適一此,真正完成了認識論的轉折的是到康德的“哥白尼式變革”,這樣,認識人本身就涉及到思維模式、意識模式等領域。這樣一來本體論就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了,人是什麼,從哪裡來,去住哪裡,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至此,人們無意識的認識自然的根基從根本上動搖了,於是懷疑論就誕生了,懷疑了人的認識能力。如果借用駭客帝國的理念,如果人本身是一臺虛擬的個體呢,那你思考的世界還存在嗎?

    回到上面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命題。

    懷疑主義問:世界真實存在嗎(包括人類本身)?

    答:世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意為轉移。

    懷疑主義問:請你證實。

    答:我看到了、聽到了、感覺到了,某地方地震了,處處都在生生滅滅,這還不能證明嗎?

    懷疑主義問:你如何證明你不是生活在夢裡?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你別以為這是一個小兒科的問題,從古到今這個問題並沒有真正的解決掉,直到語境主義的出現,才算是打成了平手。

    語境主義問:既然我證明不了這個世界不是夢,那你給我證明這個世界是夢。

    但是懷疑主義也證明不了,否則就不是懷疑主義了,而是另一類的獨斷主義了。於是,這個世界的真實性被懸置,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

    懷疑主義這種“睜著兩眼說瞎話”的態度可能被你認為是一種耍無賴,事實上不是這樣,其哲學意義是推動了現代哲學和科學的發展。

    我們想證明世界的存在,怎麼辦?如果50%機率在夢裡,在這個機率裡你無論拿什麼樣的辯論也無濟於世,因為你在夢裡,都是說夢話做夢事,有意義嗎?但懷疑論者也有50%的機率無法證明這是夢,所以於是人們就擺脫那種理所當然式的先驗的直接感受的方法,從而使用研究人的思維、人的意識來重新思考這個世界了,最著名的是卡笛兒的“我思故我在”,這種懷疑主義的可知論,就連語境主義也不得不承認懷疑主義是合法的、結論是正確的。

    那麼你“思”的是什麼?如何以此來表明你的存在、世界的存在。要透過種種的科學實驗的邏輯推理得出的資料、結論,採用理論主義原則和主體的形而上學的方法用語言去加以描述,說白了,就是我以為我感受這個世界的概念表述。以前世界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如何去定義描述它,語言的概念只是直實存在的附屬品,然而現在角度變了,首先要認識我自己,外部世界是否存在還沒法確定,只有透過我們的思維和意識,最後的指向語言,以語言概念的運用去證實這個世界。

    我們便開始運用概念定義這個世界,而在一個時間點上,對一個事物定義肯定是一個固定的框定狀態,如對運動的人定義,那麼這個運動的人一旦定義將在那個時間點上永遠的走下去,如果你說不對啊,他可以停止,當你對他停止進行定義時,請問停止的人是運動的人嗎?我們尚不考察其他的屬性如時間點,單從概念上已經矛盾了,而這種矛盾在概念裡是普遍存在的。

    其實在康德認識論之前的古印度的1-3世紀,著名的大乘佛教論師龍樹更是把這個命題創新到了空前,當你認為事物的存在無法用概念進行合理的描述和論證時,那事物的存在就是一個夢,其指向就是把人生活在夢裡的50%機率提高到了100%。那如果這個世界是一個夢的話,為什麼我們卻能真切的感知呢?龍樹指出:我們的認知出了問題,我們沒有足夠的心力和洞察力去判斷這個世界是一個虛假的表象,我們都在痴人說夢。

    中國有句佛語“言語道斷,心行滅處”,凡是能用語言表達的就已經錯了、心念一動亦是錯了,這話聽起來很反動,也很燒腦。所以:

    世界是存在的--錯!

    世界不存在--錯!

    所以,有亦錯,無亦錯!

    這在龍樹的中觀思想體系裡體現的漓淋盡致,這和皮浪的“中止判斷”的不可知論到底多少區別呢?

    所以,我們從自我意識之外,還能感知這個世界嗎?在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意是什麼?量子?能量?我們同樣陷入了相當的尷尬境地。

    我們目前有一套強有力的理論去排除我們不是在做夢嗎?我們不是模擬的嗎?沒法排除。

    總之,科學在發展,人類也在前行,懷疑主義從某些方面來說促進了科學的發展,也促進了人類文明,同樣,我們也有理由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這個真實性還將被懸置下去,直到解開謎團的那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代魔芋種子怎麼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