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和庸
-
2 # 自由小小影
1、經典被大量解讀,這是好事,說明大家都在關心經典,學習經典,覺得經典有用,希望從經典中獲得學習,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智慧,來指導我們的人生,讓生活更加美好!
2、經典被大量解讀,說明我們對這方面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檢點一下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按照經典去做,去用,還需要大量解讀經典嗎?正如老子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就是說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美就不存在了,正如經典大量解讀也是一樣的,人人都按照經典來做,也就不用大量解讀了,解讀沒有意義了!有句話說百姓日用而不知,就像是空氣,天下空氣非常好了,每個人呼吸的都是乾淨清新空氣,誰還去關心空氣?
3、我們如何面對經典大量解讀?我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建議:不要馬上完全相信,也不要馬上就否定,我們用這樣的態度來面對大量被解讀的經典,不管是什麼國學大師,專家,學者等,都保持這樣的態度你就萬無一失,這樣才能培養我們自己的正知正見!
-
3 # 無知先生
只能說,這幾本書根本就沒有被正確解讀過!
我們一直所說的“文獻”,其實“文”和“獻”是完全不同的含義。其中“文”即是指《道德經》、《易經》、《四書五經》這些古代聖賢所留下來的文字;而“獻”則是指能夠完全契合並解讀這些文獻的人。
不是說某些專家用一些自我的思考、考證、解讀、研究來寫了本《XX解XX經》,就算他是會解讀了。
關鍵在於解經之人的生命是否與經典的生命合為一體!
換句話說,他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等全部都體現出經典的生命,那才叫能夠解讀經典!
通《道德經》者,一言一行莫不合於道,合於清淨,合於無為,合於自然。他就是活著的老子!
通《論語》者,一言一行莫不合於仁,合於義,合於禮,合於智,合於信,合於溫良恭儉讓。他就是活著的孔子!
通佛經者,一言一行莫不合於般若,合於慈悲,合於莊嚴,合於自在。他就是活著的佛陀!
通《周易》者,一言一行莫不合於宇宙天地,兇吉禍福莫不知,天下無不可去之處,無不可做之事!
最著名的就是禪宗的六祖慧能。
六祖因《金剛經》而開悟。其生命可以說就是與《金剛經》合為一體!他所說的任何一句話就是《金剛經》在說話,他在講課就是《金剛經》在講課,他做事就是《金剛經》在做事。。。可以說慧能大師就是活著的《金剛經》!
這才是解讀!用人生解讀!用生命解讀!
-
4 # 三聯中讀
國學類書籍不僅是文學史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人們修身養性、為人處世方面都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對於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近年來,國學再度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進入了千家萬戶的生活中,隨之而來的就是市面上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國學類書籍。它們有的是用不同形式呈現的國學經典,而更多的則是後人對這些國學經典的個人解讀。
其實,不得不承認,國學經典距離我們還是有一些距離的。雖然《三字經》等啟蒙讀物朗朗上口、生動易懂,但更多的經典內容還是非常深奧的。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對於普通人而言,還是很難都讀懂的。而且,古人喜歡言簡意賅,語言的使用習慣也和我們有差異,一個字或者幾個字就能有很多層不同的含義。再加上生活環境、文化背景的不同,對一些內容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這時候,解讀類的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不僅會對原著進行翻譯,還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事例講明道理。尤其是給小朋友看,會非常方便。
但是,這類書籍也存在一個很嚴重且普遍的問題——為了獨樹一幟、與眾不同,在沒有足夠依據的情況下強行標新立異,或是稍有關係就強加解釋。把沒有的事情憑空捏造出來,把不確定的事情說成千真萬確,一層含義解讀成幾層含義,表面意思而已,卻非要說還有幾層隱含含義。這不僅會影響大家對原著的理解,更是對原著的極大不尊重。
適度解讀國學,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過度解讀不僅改變了原著的含義,也會改變讀者對原作者的認知。
-
5 # 語境思維
讀經典作品,有三個原則:一要聯絡語境,不要斷章取義;二要善意解讀,不要吹毛求疵;三要深度解讀,不要牽強附會。違背這些原則的就是過度解讀。
廣義解讀有三:讀經典、讀事物、讀人心。解讀是一輩子的事。以下各舉一例,敬請補正。
易經名句:既濟,未濟。正解的有:既往管用的,未必就管用。
深解的有:既濟又不濟,該濟的就濟。
誤解的有:既然已接濟,不必再接濟。
論語名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正解的有:君子求同存異,小人求異存同。
深解的有:君子求異存同,小人求同存異。
誤解的有:君子標新立異,小人沆瀣一氣。
道德經名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正解的有:智者沉默寡言,愚者誇誇其談。
深解的有:智者簡明扼要,愚者牽強附會。
誤解的有:智者深居簡出,愚者拋頭露面。
從上述三例不難看出:正解是不容易的,誰都會出錯,要善於諒解他人的誤解。深解而不誤解,更是不容易的,需要經常與人切磋。
-
6 # 布衣閒人10
《論語》、《易經》、《道德經》、《詩經》,《詩經》暫且不說,前三部經典的確有被過度解讀的現象存在。
應當說,這些經典對今天的我們,在思想、道德、行為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正規化,只得學習、繼承、尊循和發展,但過度解讀,就會偏離經典的思想軌道,讓人們無所適從。例如對《論語》,有的人的解讀就偏離了《論語》的本意,用現代的思想認識套解《論語》的內容,讓人讀《論語》時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論語》是《論語》,還是他(她)們說的是《論語》。還有的人把孔子(儒家)的思想捧上了天,大有“天若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感慨,說,仁者,愛人、“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儒家觀點,是人類最高的修為和境界。其實細細想來,整個儒家思想也抵不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句話,真正做到“全心全心為人民服務”才是人的最高修為和境界,才是仁者愛人、明德親民、修身治國的大“道”和大“德”。再如,對《道德經》的解讀,有的人把《道德經》說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許多解讀都不著邊際。有的用《易經》解讀,有的認為《道德經》是亙古以來的奇書,不是誰都能讀懂的(例子不舉了),等等。其實,《道德經》不過是老子的憤世之作,發瀉了對當時“以強凌弱、以大欺小、諸侯紛爭”的不滿情緒,告誡強者和弱者“弱能勝強,柔能克剛”,弱者不能總弱,強者不能總強,只有“不爭”才能久存,才是生存之道的上上策。當然,《道德經》裡蘊含著的辯證法思想是難能可貴的,只得借鑑和參考。再如,對《易經》,有的解讀更是離譜,說《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根據考古發現,良渚文化、半坡文化、紅山文化等才有可能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是萬經之首,是對宇宙萬物發生、發展、消亡規律的全面揭示,是認識宇宙萬物的萬能鑰匙,等等。實質上,《易經》就是用來占卜(算卦)的工具書,沒有那麼神。當代的任何的一項科學發現和科學預測,不知要甩過《易經》預測(占卜)多少條街?象《道德經》一樣,姬昌、周公、孔子等人在闡釋卦爻時,歪打正著地融入了可貴的辯證法思想。
過度地解讀經典,勢必會曲解經典。鹿就是鹿,馬就是馬,解讀經典不可陷入“指鹿為馬”的謬誤而不能自拔。
僅供參考。
-
7 # 長風浩蕩
顯然不是所有的解讀都過度了,但是顯然有很多過度的解讀。
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我們看到的所有的著述,都是人所作,都是具備與我們同樣的感、覺系統的主動意志所作。我們能借助語言工具與之交流,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與之相通的。
但是人容易有種“求庇佑”的趨勢,類似於向父母撒嬌,會強調自己與希望的庇佑方的差距,就會趨向於“神化”那自以為能庇佑自己的物件,就好像小孩子也會不自覺的神化自己的父母。
但是,本來是人,非要當成神去看待,理解上必然就有偏差,就會“過度解讀”。只要你不認為你要理解的人是個能夠與自己平等交流的物件,你就一定會“過度解讀”。
-
8 # 易經奇門國學
《論語》、《道德經》、《易經》、《詩經》等古籍並沒有被過度解讀!
古代的文字簡而意蘊深遠,裡面的核心智慧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從哪裡可以看出?《說文解字》以及《文心雕龍》裡面說“經”字是天地不變的道理。而“天地”自古以來就是神奇且深奧的,因此古人用“經”書來比重“天地”,是想讓我們知道這些書裡存在的核心智慧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但是,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想法不同,解讀也是不一樣的,可能有被認可的世界觀,可能也有不認可的世界觀,因此,說過度解讀還是取自於人本身上!
為什麼要這麼說?因為人有五感,有悲、喜、怒、思、恐,這個情感問題也是造人人思想以及愛好的不同。
因此,也就是說《易經》、《道德經》、《詩經》等古籍裡面存在的智慧是非常多的。只不過因人而異理解不同罷了。
那為什麼要說它們被過度解讀?我認為可以用兩大方面來解釋為什麼會這麼說。
第一個方面不用翻譯相助,而強行閱讀文言文的人。這樣容易造人理解錯誤,這個就相當“過度解讀”了。
第二個方面每個人思想不同,造成百花齊放的局面。而百花盛開的地方一定會存在漂亮的以及殘破的花兒,因此,人的不同思想也是一樣的,有“漂亮”的也有“殘破”的,而這些也是造成過度解讀的一部分原因。
-
9 # 河東來
肯定存在過度解讀的現象,但有些觀點確實是千古名言,重點是要“去偽存真,古為今用”。
這種情況,主要是漢字作為表意文字表意的多重性造成的。
第二,漢字從可考證的途徑應該最早就是用於占卜的用途,文字應該有一些宗教用途,使人們難以準確表達本意。
第三,當時漢字的載體有限,所以比較簡練,文言文的文體比較晦澀,容易存在理解上的差異。
這就是古漢字著作可以解讀出不同內涵的根源。
其實按現在觀點來觀察可以“返璞歸真”的。
《詩經》從內容看主要是當時的流行歌曲(風)、民族音樂(雅)和古典音樂(頌)的歌詞內容,與曲譜《樂經》(已經失傳)配套使用。
《易經》很大可能應該就是占卜算命所用的書,當時是證明統治的合法性,因為當時神權是主要透過祭祀占卜來體現的,現在與治國應該關係不大,不然以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個性恐怕難以流傳下來,因為在當時就不是一般人看得懂的,所以沒有被焚。
回覆列表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經得起解讀和體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總有一些人自以為是或道聽途說的認為,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何為精華、何為糟粕?聖人的境界是宇宙大道觀。人倫世界觀。洞察世界的本源,人類的本質。我們不具備聖人的境界。怎敢妄言經典的精華與糟粕?
很多人習慣用現代文明來解讀古代文明。其實這個差異是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失衡差異。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是相對平衡的。就如同陰陽兩個方面,此消彼長。
古時物質文明相對匱乏,精神文明空前絕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現代物質文明極度發達。精神文明錯綜複雜,奇談怪論歪理邪說層出不窮。道德底線一次一次的淪喪。
古聖先賢的經典,是指引我們正知正見的明燈。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是人類文明的根基。必將永續長存悍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