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文奮蹄

    細看“傳統文化”傳承。 就是所謂的優秀傳統文化,如國學。

    l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傳統文化?

    文化是習慣的集合。習慣的淵源又是什麼?習慣是特定經濟模式之下(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但經濟模式是決定性因素)人們的普遍行為模式。

    文化是上層建築,是由經濟基礎決定並反哺經濟基礎的。不同的經濟基礎之上的文化是不同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弄清自古以來,中國有幾種文化模式。我覺得有兩種:1,服務於爭霸圖強,適應奴隸制井田模式逐漸崩潰封建小農生產模式逐漸興起的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的經濟基礎是衰敗的奴隸制生產體系和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模式的混合體。文化強調的是變革!是圖強!是為爭霸服務!那時百家爭鳴,各顯奇能。是思想大解放的黃金時期!2,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2000年的文化。漢武以後的文化產生並服務於穩固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模式,強調的是穩定!所以才拼命的強調“孝”!看重的是“孝”,而是孝字後面的那個“順”!是宣揚窮人要恪守本分,服從既得利益者!強調“孝”,就是為了讓你“順”。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只有一個目標:恪守本分,不可僭越!目的是要建立“各安天命,不得僭越”的維護士大夫利益的“安定”的“順”社會。是“存天理滅人慾”!是思想禁錮的時期!

    第三個問題是:傳統國學在今天有進步意義嗎?需要傳承嗎?如何傳承?

    我們現在熟知的,依然在發揮作用,民眾依然遵從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形成與漢武帝之後的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下的封建郡縣制相適應的文化模式。這種模式的文化能適合資本化的商品經濟的經濟基礎?顯然是適應不了的!。歷史不能完全割裂,文化不能一股腦的拋棄,但也不能不加分別的一股腦的傳承。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批判性的傳承,吸取傳統文化中適合商品經濟發展的有益因素 ,如“人無信不立”的有利於商品經濟發展的誠信文化。

  • 2 # 掛在明堂射古今

    現在看電視央一套《2018年度中國好書》節目,再看這個問題,我想說,從經典中我們會收穫更多。

    其實我們今天很多的詞彙都是從這些經典中來的,比如“交易”、“不易”,對了還有“八卦”都是從《易經》來的。

    這不都是四書五經對今天華人的影響嗎!

    十年前,我曾在阿里巴巴的論壇上寫了很多我對儒家的理解,我今天還要說,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對今天的教育都是需要的。

    我在阿里巴巴的論壇上還寫過沒完成的連載《從論語看企業的文化建設》,我在開篇就說:我也學了很長時間的論語,我覺得老夫子講的道理都是我們身邊的!而且對於我們今天企業文化的建設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又把我在北京的時候在電視裡聽講座的筆記翻了出來,他整個大意是華人會經商是因為跟華人傳統文化有關係,如他列舉,把仁放到商務上去,就是顧客第一;德放到商務上去,就是服務第一;信放到商務上去,就是質量第一;和放到商務上去,就是合作第一!從列舉的這些來看,不都是儒家文化對我們在商務上的影響嗎!還有最近回家翻老書箱子,找到一套七八年版的胡寄窗著的《中國經濟思想史》,在他書中第二部分第四章就是介紹孔子的經濟思想的,他給出的結論就是孔子不反對經營商業!如他拿孔子的弟子端木賜(子貢)做說明,他就是衛國的大商人!還把孔子對子貢和他最稱許的門人顏回相提並論的事例證明孔子不反對商業!作者還提出孔子責備臧文忠的三不仁中,就把臧文忠設定六關以阻礙商人的貿易視為第二不仁(參看左傳或孔子家語)!作者還提出孔子有時也以商品自喻,象“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論語,子罕)。作者還把古代世界的思想家和孔子作了一個比較,認為不論是歐洲還是某些東方國家的,都很反對商業,而作者在論語中卻找不到孔子反對商業的痕跡!

    從這些說,四書五經還在影響著今天。

  • 3 # 圓拙

    《把古今文化,東西方文化打成一片》

    儒學,率性之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普通的生活就成了不一樣的智慧之道的生活。

    社會怎麼變化?道德怎麼變化?無論你怎麼變化,都不能超過儒家的學問。

    修身方能齊家。

    不知修身之理法,那麼就互相責望。

    一個家庭,大家互相責望。那麼焦慮感就來了。那麼這個家庭就像火宅一樣。反過來,先把家庭搞好了,必須從修身開始。

    這就是儒家的學問,為什麼幾千年一直統治中國。這裡面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發現了人與天與宇宙萬物的真真的真理的存在。

    我們人的個體的生活,普通的人就是一期生死,所謂意識就是客觀事物在大腦的反應。沒有經過智慧的教育,。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如此,社會客觀事物怎麼能反應我們大腦,我們就怎麼來生活。

    但是接受了聖賢的教育。人生就帶來巨大的變化。

    面對我們客觀的存在,對於家庭社會職業,不是被動的客觀事物的反映。而是我們可以對於現實的世界可以來進行觀察。在哪裡觀察呢?觀察自己的身心內容合乎道與德,這叫修身齊家。對自己的身心內容進行修煉,你就能影響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單位。

    這樣來觀察我們現實的問題,內心的世界,有了智慧的開始。

    有了智慧就能來提升到國家這個層面,個體的小家語,大眾的國家,他們是有關係的。

    你把自己的身心與小的家庭關係正確,處理好了,你在小家庭生活中,來觀察自己的身心,你學到了這種智慧。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這已經超出了,我們普通人只能接受客觀事物的反映這種層次。你才認識自己的能動性。你在認識自己的本性,你在學會開啟智慧之門來轉物。

    這種過程是體解大道的過程。你在普通的生活中就能來體檢宇宙大道。長時間的修煉,你會形成參贊天地化育這樣的胸懷。

    中華文化中這種智慧的方法,既能飽含道德倫理,也能教會我們用自己的身心瞭解天地宇宙萬物,這就具備了科學的特性。把我們能有普通的人能夠提升到,參贊天地化育,這種層次,能夠自覺的參與到管理天地宇宙萬物之中來,這已經,與神還有差別嗎?這屬於宗教是要完成的目標。這與宗教還不一樣,宗教他們是尋求外在的神的,儒家的學問卻把人培養成接近神的人,華人叫:聖賢。

    所以我們看到儒家的學問,不僅僅就是一種道德的教育,裡面包含了科學性宗教性哲學性。這種古老的教育,他強調在我生活中引用。

    用現在的話來讚歎一下:這不是蓋的。幾千年的存在,這表明裡面有真理的內容,這百年以來就是我們不停的批判,但是我們現在還是覺得它裡面,有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東西。

    至於西方,單純的道德倫理不一樣。這不一樣,在哪個地方呢?我們可以分辨出嗎?

    西方的道德倫理學,它就是透過生活的現象來觀察總結。生活的現象具有時代性。所以看起來,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時代思想內容到的內容都不一樣。

    但是儒家的學問卻是從究竟實相之境的地方出發。

    這種古老的智慧方法,在這個時代還是能夠大放異彩。用這種古老的智慧來觀察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我們透過表現,我們能夠看到實際,我們觀察一切社會的現象,我們能夠達到歸源之處。

    在我們現在的人看來,共產主義是一個新鮮的東西。但是用古老的智慧觀察,我們就會意識到,共產主義這樣的思想在我們中華古老的文化中普遍存在。儒家的大同思想,它裡面就包含了這種追求。佛教的淨土世界,能包含十方世界宇宙,清淨莊嚴的世界。這告訴我們,在宇宙中這樣的社會早就有了。最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會付出努力,付出行動,在我們這個世界就能進行這樣的,現實的,實際的操作。

    人到了共產主義幹什麼呢?一個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解放自己。我們華人有智慧,早就進行這樣的工作,不過名詞不一樣,叫:解脫。在中國的歷史上,在中國的現實中,早就有這樣大量的人,在解放自己。他們形成了這樣的集體,這就是說在我們中國的大地上,共產主義這樣的形勢早就具備了。

    馬克思主義為什麼到中國來能夠立足腳跟?這不是偶然的,這與我們中華文化中裡面的奧妙有相通之處。

    但是我們沒有真正的,把來自於西方社會的這種理想,人類追求的理想,與我們中華古老的文化,真實的溝通,真實的融合。

    這是馬克思,是基於西方社會研究發現了這種崇高的追求。

    中華的智慧能夠教給我們普通的人,就自己的生活來發現真理,把自己提升到與十方世界宇宙相和諧的狀態。

    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因為它與西方的社會相對應產生的。這個相對應的一方有了變化,那麼這一方的存在,也就會產生危機。

    中華古老的智慧,他從個體的生活來觀察 ,無論社會怎麼變化,觀察的基礎都不會變,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華古老的智慧總是交給我們,觀察現實世界,找到根本之處。

    我們現在的人忘記這一條根本,那麼我們在現實中觀察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找到實相之境,我們找不到這樣的境界,我們就以為,這個時代已經沒有真理的存在了,我們也不需要追求真理,這樣去追求所謂的道德倫理,這樣往往事倍功半。

    無上的道,至上的德,本來就成為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這是我們缺少智慧來發現擴而充之。

    道本來就存在著,不需要我們去創造。

    我們所需要的只是覺悟。我們就悟到本來就存在的道,自從我們的本性本心開始。

    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佛教非常盛行。

    我們中國又如何呢?

    我們中國在古代,儒家道家的學問很流行。華人常常把儒釋道放在一起觀察。

    所以在我們中國,佛教的學問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粗略的看起來似乎如此。

    但是中國的文化中有一種很微妙的學問,叫:三教合一。

    在中國的歷史上常常會看到 ,通達三教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可以把儒學,道學,佛法打成一片。

    三教合一,這比單一的弘揚,來的微妙。層次也不一樣了。

    我們現在看看,在我們中國幾乎每一個大城市裡,都有幾座寺院。這是歷史的遺蹟。這是中華古老智慧的象徵。

    這些古老的存在對於我們現代人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現代人,從你所站的立場不同,來看這些古老的智慧,都會發現相應的地方。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裡麵包含了超級的心理學內容。

    從現代的共產主義學說來說,這些古老的智慧裡面就包含了清淨莊嚴世界的追求。從本質上來說,只要比我們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來得更加微妙。在我們中國大地上普遍存在的寺院,就是共產主義在我們中華大地上的超前的實踐存在。非常可惜我們現在的人沒有把國家的主要目標,與這種古老的智慧的存在結合起來觀察。因為不瞭解裡面的奧妙,所以一直反對這種古老智慧的存在。不知道這種古老的智慧,與我們現代國家的終極的目標追求他們裡面的內涵如此的一致。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這種西方哲學矛盾的地方。用這種古老的智慧我們可以來整合西方文化,宗教,科學哲學三分的狀態。

    也許你不太同意,我們中國,從古以來其實就是一個佛化的國家。

    你也許有點同意,中國的社會就是儒化的社會。

    我們現在的社會,我們人類的未來,更是不能缺少這種古老智慧。

    我們現代國家所追求的目標,就缺少把理想落實於每一個人的生活,這種智慧。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產生大智慧,與我們中國的道統相和,與宇宙相和諧。這樣我們就歷史相連通了,我們現在的華人也有了宇宙的意識。這樣我們現在華人的追求,於中華歷史,中華古老的文化,就融合了,我們中國現代人的追求,宇宙意識也就合拍了。

    這100年以來,我們對於古老的傳統,完全都是批判的。我們還沒有認證呢,擺正好傳統的智慧與現代的文化的關係。我們失去了根本去學西方的文化,就會帶來巨大的弊端。

    我們現在把傳統的智慧與現代的文化打成一片,把東方的文化與西方的文化放在一起平衡的運化。

    這就能很好的解決,我們中華的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係。

    站在這個層次上,我們再去學西方文化,效果絕對不一樣了。

    我們達到了這樣的程度,這意味著我們中國現代的文明,已經到了一個非常成熟的時代。

    這也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事件, 將會對人類文明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 4 # 漢人子龍

    當今社會早已經遠離儒家四書五經,被輪為課外讀物。學校在根本上以現代文學魯迅,外國數理化體育為基礎。連自古強身健體的武術,五禽戲,等等都是學校以外!

    儒家四書五經在文革時期已經被定性為迷信,人們追求的傳統思想變成腐朽的舊社會遺毒。如果說四書五經有多大的作用,可能不如童話小說,聖經,遊戲更有影響力。

    現在大部分人在中國過的是美國的生活,吃喝玩樂而已。古聖絕學的經典你可以學卻不敢亂說,更別說用了。很容易被罵封建迷信思想。

    這是儒家思想的悲鳴,無知者無畏的批判是時代被西化被整體文明侵略的註定結局。

    如果我們要一場新的崛起,從教育上九年制義務就要把經典作為根本,和書院文化一樣,未來的華人才能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思維方式。

    現在只能說是望洋心嘆,止於至善。復興華夏文明看整個高階層的決心,信心,良心。只有教育內容的改變才能最佳化人民思考方式。

  • 5 # 手機使用者64148718763

    我是反儒教的,但我也讀四書五經,易經,詩經,春秋,尚書這些書還是要讀,要學的。其他的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禮記讀了也能明白儒家的觀點,與之辯論,明理,都有好處。但在讀的時候要清楚他們核心講的是什麼,即克己復禮。這就行了,我們反對腐朽,沒落的封建禮教,血統論,等級觀念,不讀他們的書怎麼能知道,他們的問題要害在哪裡?

  • 6 # 吳文弄墨

    現在是否還需要讀四書五經儒家經典書籍?儒家還會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活嗎?

    我的答案是。對於普通大眾而言,現在不需要全部讀四書五經的書籍,擇其善者而讀之即可,如《論語》《孟子》。儒家文化會影響現代華人的生活,但是不會深刻影響,因為我們現在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強烈影響。我們的後代和未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儒家文化的影響,而且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並不是水和牛奶的關係,說能融合就能融合的。這是我們不能不承認的客觀事實,不管你的文化情感和國家情感願不願意。

    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禮記》《尚書》《周易》《春秋》。

    從現代人角度講,應該讀有價值的,有啟發意義的。如《論語》《孟子》《詩經》,其他均無讀的必要。除非你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教授和學生,吃這碗飯的,其他人沒有必要去讀。

    《論語》作為個人為學、為人、修養是可以值得去讀。《孟子》可以作為文言散文,作為辯論的磅礴大氣的邏輯思維體系去讀。《詩經》可以作為中國詩歌的起源去讀。《春秋》不需要讀原本,讀《左傳》會更好。

    而其他書因為是春秋時期的產物,所以在我們今天看來,很多都是不合時宜的。我們現在是現代文明國家,更注重民權民生民主,那《禮記》裡的思想有多少可以借鑑的?我們現在的自然科學發展這麼快,技術也爆炸發展,到處是電腦,手機,人工智慧,空間技術都快飛出太陽系了,那《周易》裡的思想又有多少可以借鑑的?

    我們應該清醒頭腦,可以借鑑的就學習借鑑,糟粕落後和缺乏科學精神的動都不要去動它,就讓它躺在圖書館裡就好了,自然有吃這碗飯的教授去讀它,我們普通人不需要。讀了只會禁錮你的智慧和思想。

    儒家文化還會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活嗎?

    會影響,但是深刻程度沒有西方文化影響大。我們沒有必要去誇大儒家文化對今天的現代文明國家的影響,這是站在今天的歷史時間點去觀察的。儒家文化對清朝及以前的中國古代社會影響巨大,但由於二次西學東漸,以及清末及民國中國知識分子、思想家、社會活動家都是在學習西方文化“師夷長技以制夷”,包括有孫中山的民主共和的思想。以及現在的改革開放,都是在學習西方經濟模式和部分思想。今天的改革開放,不僅僅是經濟開放,更是改革。改革是方方面面的。而這些改革的方方面面,給我們啟發啟蒙的恰恰是我們學習的西方文化,而不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沒有這個功能。我們應該腦袋清醒的看到這一點。

  • 7 # 望江一亭

    所有的文化知識都是人類的經驗。能夠傳承下來的文化知識,必然有其合理可用的方面。所有的文化知識都有其適用的範疇,包括時間和空間的範疇。四書五經這些儒家經典,主要是古代專制制度下的一些社會倫理道德,比如三綱五常,忠孝仁義禮智信。為維持專制制度的社會秩序,對在當時的制度下,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維護社會穩定,鼓勵人們積極向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四書五經等儒家思想,與現代文明社會的價值觀,有很多相悖的地方。比如唯上為大,不講平等;唯官為上,輕視科技;以德為重,忽視法制;頌聖敬經,禁錮思想等,壓抑了人自由平等的本性,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當然,每一種思想理論,都有它普世的方面。儒家經典也有適應現代社會的精華存在。所以,我們對待儒家經典,應該採取吸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度。人生苦短,要學的東西一天比一天多,我們不能像古人那樣在儒家經典上皓首窮經,瞭解掌握其中的一些精華就夠了。要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現代文化科學知識上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齡準媽媽備孕如何保養卵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