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星電影學堂
-
2 # 懶人閒話
我覺得就是陪伴。
我小的時候,最怕我媽媽出差。她因為工作的原因,每週都要出差一天。這天,她會走的早,回來的晚。早晨我看不見她也就罷了,晚上天黑了她還沒回家,我就特別想媽媽,吃飯也不香,多困我和弟弟也要等媽媽回家,只有她回來了,我的心才會回原位,覺得安全了,而爸爸有一段時間脫產離家上學住校去了,一週才回一次家,我和弟弟跟著媽媽正常生活,也沒覺得有啥不正常的。
後來我初一上學住校,第一天晚上全體一起哭著想家,說的也是想媽媽,也沒人提爸爸。
到了我的下一代也一樣。有一年親戚帶娃住我家參加高考,早晨醒了,高三的娃第一句話就是喊媽媽,過一會我家娃也醒了,第一句也是喊媽媽。沒人教,一大一小兩個娃,本能的醒了都找媽。
所以,我一直堅持自己帶娃,晚上有應酬也不參加,能不出的差儘量不出。等我家娃到了小升初,我堅決不讓他去讀離家遠需要住校的學校,因為我自己經歷過少小離家的愁苦,真的就跟浮萍一樣飄著的感覺,心裡沒著沒落的,怎麼塌心學習呢?
我不知道這種心理是什麼,母親跟父親比起來是柔弱的,但是從心理上跟著媽媽就比跟著爸爸覺得安穩,是我爸太嚴肅了嗎?
-
3 # 合格父母培訓師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一句話“當代的父母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父母都更愛思考一個話題~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時代原因。當今社會節奏快,壓力大,很多年輕人剛走出校園每兩年便要面對結婚生子,而自己卻還稚氣未脫,經驗匱乏,面對為人父母這種大事,必然會感到焦慮甚至恐懼。二是教育原因。中國的課本上沒有告訴我們如何成為優秀的父母,當代父母的育兒知識基本來自口口相傳的經驗和網路上零零散散只是碎片。沒有系統的教育,沒有專業的學習,初為人父母,頗有點趕鴨子上架,走一步看一步的意思。年輕的父母就像剛上站場的新兵蛋子,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生怕因為自己的失責,影響了孩子一生。接下來我來說說,為人父母,除了養育孩子長大,還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
第一為孩子的健康負責。為人父母除了滿足孩子的基本成長需求,還應該在孩子的健康方面多花一點精力和時間。既要滿足孩子的營養健康,保證孩子能健康成長,身體各方面沒有缺陷。另外還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當下有很多少年有自閉症,孤僻症,人格分裂傾向,心理扭曲問題等心裡疾病。造成這些心理疾病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父母關愛不夠,因為父母忙於工作,疏忽了和孩子的交流溝通,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長期以往導致青少年心理疾病案例劇增。
第二為孩子的品德負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種一棵樹,要想讓它成材,除了要給它澆水施肥之外還要勤修正,多修剪。養孩子更是如此,如果不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為孩子做好標榜,一旦孩子誤入歧途,終是令一個家庭愁雲黯淡,失去顏色。所以為人父母,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老師,我們不僅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標榜,更應該多一份細心,多一份觀察,及時為孩子做出正確的指引,讓他們成為一棵挺拔的大樹。同時,為人父母還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優秀習慣,文明禮貌,以及一些傳統美德,讓孩子心向中充滿愛,心中充滿Sunny。
第三為孩子的學習負責。當下社會,沒有人可以否定知識的價值,知識是一個人通往成功的必然因素。作為孩子最重要的人,作為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上必然應該提供幫助,勤於敦促,嚴加教育。通過科學調查,百分之七十五的學習好的孩子,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非常嚴苛。在孩子學習這件事上,父母絕不妥協,父母可以學歷不高不能輔導功課,但一定要支援鼓勵孩子學習,在學習方面嚴苛,對孩子的未來絕對受益良多。
第四為孩子的能力負責。一個成功的人必然具備很多優秀的能力,比如獨立能力,行動能力,觀察分析能力……這就需要父母學習如何正確培養孩子,溺愛和散養都是不可取的。合理的為孩子創造一些鍛鍊能力的條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能力,寓教於樂,潛移默化中讓孩子自身變的更優秀。
其實總體來說,父母不僅僅要將孩子養育長大,更重要的為孩子的未來負責。孩子的未來是閃光耀眼,還是碌碌無為平淡一生,是剛正不阿,為民為國,還是誤入歧途,害人害己,這都於父母從小的教育息息相關。今天就交流到這兒,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共同交流,各抒己見。
-
4 # 悠悠禪禪
現在,我是二個孩子的母親,大女兒三歲多,小女兒一歲多。雖然我的孩子還很小,目前我要操心的大部分是她們的硬體生活條件,比如:孩子的吃飯穿衣、娛樂玩具、上學條件(學區房)、住宿條件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她們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將是從現在到未來幾十年的重中之重。
我理解的“綜合素質”主要很廣泛,包括政治理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技素質、業務素質、身體和心理素質等等。
我認為提高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是除了給孩子基本溫飽之外的首要責任,當然這個責任不僅僅是母親的同時也是父親,甚至是家人的。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 家庭氛圍方面,從小給孩子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做到尊老愛幼,父母相親相愛,有問題不在孩子們面前爭吵,而是用更和諧的方式解決。
二、 孩子的自身教育方面,除了學校教之外,家庭教育最為重要,學會照顧孩子的情緒。平時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要學會講道理,不能隨便吼孩子,如果他們做錯了,也要給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責備,如果他們是被冤枉的,父母要給予適當的安慰。
三、 培養孩子樂觀豁達的心態。孩子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他們遇到難事,最容易打倒他們的不是困難面是面對困難時不良的心態。所以,從小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他們遇到挫折時父母要及時的教會他們如何解決困難而不是抱怨困難。
四、 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父母自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小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三觀的形成。三觀會影響孩子的心態,良好的心態是不偏激、不脆弱、不嫉妒、懂得感恩、懂得欣賞、懂得取捨。
五、 培養孩子的能力,獨立自主的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當然,還有很多,以上的總結只是我個人的想法。為人父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僅要正身律已,還要感染他人。對孩子的教育也不是一天兩的事情,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培養他們。
-
5 # 氫寶貝
首要責任是好好愛自己。
很多媽媽,自從孩子的到來,就放棄了自我的成長,而是以把自己的所有放在孩子身上。
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這是不公平的。因為,當孩子在將來沒有滿足母親的一些意願後,媽媽就會容易成為受害者。或者當孩子成人離開家開始獨立,媽媽就會一下失去所有的方向和目標。
所以母親除了養育孩子之外,首要的責任就是好好愛自己。
學會如何理財、如何穿著,結交更多的朋友,約著好朋友一起出遊,增加自己的見識等等。
-
6 # Hi顏色
教育孩子,言傳不如身教,更別提靠錢解決問題了!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自己就要先做到一個什麼樣的人,給孩子做好榜樣。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
7 # 琴147506291
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生兒容易,養兒難那,生兒不教不如不生!父母生孩子,不只單是給他吃飽穿暖這麼簡單!更多的是把孩子教育好,讓他自食其力,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8 # demidan
養育孩子,是既要養,同樣也要育。給錢滿足的是孩子的基本生存問題,即生理需要。育造就的是孩子的思想,即心理需要。所以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現在很多家長一心主外面做事,意在掙足夠的錢好讓孩子有個好的生存環境,這本沒錯。但追本溯源,如果沒有在心理方面教育好孩子,父母掙的一輩子錢財,也經不住敗家子一年的揮霍。這類例子不勝列舉,所以我個人認為父母更大的責任是在育兒方面。尤其是孩子的品德教育,道德理念這些。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若放任不管,孩子惡習一旦養成,學校花再多的時間與精力在上面可能也是無濟於事。
個人拙見,希望於你有點滴幫助[玫瑰]
-
9 # 老兵應召必回
反了反了,你說反了!
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作為兒女,除了健康生活,應該給母親奉獻什麼!
記住母親給了你生命,你必須給母親以忠孝!
-
10 # 健康是福知足常樂
母親除了給錢養大孩子之外,最重要的是陪伴和從小引到孩子獨立。
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給孩子一個開心的童年。受委屈時,母親的懷抱就是孩子愛的港灣。
從小引到孩子獨立。從出生時,就應該獨立的睡自己的小床。會走路時,不小心摔倒了,鼓勵他自己爬起來……。漸漸的孩子就會別“溺愛”下長大的孩子自力。長大了一定比別的孩子優秀。
回覆列表
父母除了給錢養育孩子,首要責任是經營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至今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們要做的是經常反省自身,自已的行為方式,做人準則是否恰當,有空學習一點什麼東西,讓自已越來越對自身滿意起來,哪怕一點點的進步也是令人興奮的事情。因為你努力的樣子是最美的,它影響改變著周圍的人一一一身教重於言傳!
經營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沒有經營好自已的家庭。經營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有幾個提示:
第一個提示,你還和那個他"她"相愛嗎?相愛好說,先不分析,我們主要講不愛怎麼辦。不愛又分真不愛和假不愛,用"離婚″來測試。在平靜的情況下,想一想在大腦中你對他"她″說"我們離婚吧?!″如果自已流淚,心酸,不捨,那說明你們之間還有愛,具體是什麼東西在作祟,慢慢尋找原因,也可以找你信得過的有辦法的朋友幫忙,再或者購買一些不同型別的情感家庭的書籍,音視訊學習,找出一些有幫助的東西。然後在內驅力下一點點改善。急於求成容易造成雙方委曲求全,為以後的爆發埋下隱患。更重要的是如果雙方不是心甘情願的解決,即使是小孩很快識破,由此造成父母分離不愛自己的恐懼,所以要慎重。
當然說出"離婚"後,如果自已如釋重託,說明夫妻之間真的沒有愛了,如何權衡利弊,沒人能幫你,自己抉擇吧。
第二個提示,兩人相愛,雙方的父親不配合,這種情況是以你的他"她″高興為準則。三代人在一起不好相處,就讓老人回自己的家去住,其實這樣老人更開心,他們不必遷就子女的生活方式,過自已習慣的生活。你要感覺過意不去,那就多給生活費,多回去看望,這樣大家都開心。如果必須要和老人住在一起,要認清一點,父母的生活習慣很難改變,甚至是根本不願意改,要做好與他們分開住的長遠準備。
第三個提示,貧賤夫妻百事哀,每一件關於經濟支出的事都能引起這個家庭波動。放輕鬆一點,我們還有選擇的自由,即使再不幸,我們也能選擇平靜的去面對,用心的去處理。孔子、孟子兩大聖人都是單親家庭,對一件事情給予積極的評價,做出正面的選擇也是維護和諧家庭好用的技巧。
試想你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中,對於社會上所需的人際交往,危機處理早己在家耳聽目染,深入骨髓,自能輕鬆應對,遊刃有餘。如果家庭有餘力再投入一些優質教育,那你的孩子就成了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