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庚申癸亥
-
2 # 養生男人699
《弟子規》是儒家的入門法門,是最基礎的知識,不是最精華的內容,儒學的精華是中庸,大學的內容,(儒學之庸,中庸,反中庸,道學之為,無為,無不為,佛學之法,非法,非非法,科學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
3 # 掛在明堂射古今
《弟子規》是對兒童的行為進行教育的讀物,是兒童啟蒙讀物,古時也把《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啟蒙》、《幼學瓊林》、《龍文鞭影》這樣讀物歸為“蒙學”。從“蒙學”代表讀物“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看,《弟子規》在“蒙學”讀物中也只是一般性的讀物,再從明代學者呂坤對“三百千”的評論看:“初入社學,八歲以下者,先讀《三字經》以習見聞,讀《百家姓》以便日用,讀《千字文》以明義理。”
他說的“社學”和現在的小學相當。
這也讓我想起了“小學”,其實在古代“大學”和“小學”都和現在的意思不一樣。要說儒家的精華,出自《禮記》的《大學》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出自這裡,還有“心寬體胖”。“心寬體胖”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意思,而“心寬體胖(pán)是心胸寬廣,身體舒適的意思。原文是“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再從這個“胖(pán)”字的讀音看,就是“小學”了,小學是“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學,研究字音的音韻學,解釋字義的訓詁學”。
還有經學,從網上看,這在先秦時是泛指各家學問的,到了漢武帝“獨尊儒術”時就專指儒家經典了,這些經典到南宋時又被稱為“儒學十三經”,有《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在網上還看到在《四庫全書》中,經部(經學)“收錄了經學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萬零四百二十七卷”,並稱“是儒家學說的核心組成部分”。
再從《四庫全書》的分類“經史子集”看,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被分到了“子部”中了。
從這些看,要想系統的知道儒家思想,那就要到“經部”去看了,或者去現代學者編纂的《儒藏》中去看。
可是,要說儒家思想的精華,那“儒學十三經”裡就是。
就像“交易”這個詞就是出自《周易·繫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還有“四海之內皆兄弟”出自《論語·顏淵》。
還有“天下為公”、“天下大同”出自《禮記·禮運·大同章》。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出自《孟子·盡心下》,還有“浩然之氣”也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還有很多。
-
4 # 馬寶良14正大光明
弟子規就是學生的樣子,儒家的精華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不過是,這個、弟子規,可不能小瞧它、在古代的出家人。第一步就是先學小乘佛法,第二步就是要學大聖佛法,弟子規、它和佛家的小乘佛法是平起平坐,比如說一個出家人,他在唸書的時候就已經是把弟子規學過了、這樣的、就是在他出家了、以後,小乘佛法、就不用學了、可以直接的就學大乘佛法了、因為佛學也是分等級的,小乘佛法代表的就是出學,如果要是學過弟子規的,小乘佛法就不用學了、因此說,傳統的教育、大多都是、互相的都有、相連相連之處的,一門通,門門通,古代的教育就是這麼深刻,可是弟子規學是好學,關鍵的就是的要做到了,就光是學了,沒做到了,那就和沒學是一樣的,如果你學會了一句話、你就把這句話做到了,這才屬於是你真正的,把這句話得到了,比如說,鬥鬧場,餅勿進,障聰明、壞心志,學了這兩句話之後了,我就離著那些個,亂七八糟的地方,遠遠的了、其實這些個主要的也都是怕人都學壞了,尤其是學生、這就是要必須做到的、時刻的都是在警告你,你能說這些個是沒用的嗎,因為這些教育都是約束人的、所以說、看了、就都討厭,所以說,他就胡說八道了,是封建的,還成了糟粕了、若要是在沒有法律約束著他,都瘋了,警告教育你,人可不能學壞了,對人也都是有大貢獻的、甚至是,還有一些個人、他的思想觀念就是,這些個東西都是影響他做壞人的!因此他就、堅決的要反對、甚至是還想著要,把它全都要破壞掉了,因此說,這個辯論問題,你永遠也喚不醒一個在裝睡的人,因此說,各修其德、善惡有報,你反對,你也得要有反對的道理、你自己做一篇文章講出道理來反對、你別老是上別人的,文章的底下去、假裝評論,瞎罵!你那是評論呢!你還是打仗呢!你怎麼做沒人管你那屁事、勸你不要牽扯著、別人,在這上是見不著你的面,那是便宜你了。如果這篇文章有的什麼地方說的,真的是不對了,互相的探討溝通也都是可以的,可是有的人他可真的是,連四六都不懂,直接的、他就是罵人的,這個可是夠嗆。
-
5 # 牧雲散人
不是,論語中一個“孝”字孔子對於各弟子都有不同的解讀,充分提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孔子也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弟子規》這種教條主義的蒙學書籍完全不符合儒家教學理念。
傳統蒙學教材為三百千千,弟子規成書于思想禁錮嚴重的清朝,學者都只敢在故紙堆中研究詁學,不敢繼理學心學之道傳播思想,是以才有了《弟子規》這種糟粕問世。
現今之所以《弟子規》大行其道,是因為一些文化販子借文化復興之際,濫竽充數的開班講學,自身所學不精,講無可講,三百千千雖是蒙學,但自身沒點文化根基都講不好。唯有《弟子規》這種教條主義教育模式適合他們藉以牟利。
-
6 # 尋悟人生
《弟子規》是儒學的組成部分,是儒學思想指導下的行為規範。
作為一種行為規範,在當時推廣儒學思潮的前提下,有著積極地指導意義。
即便在當今社會環境下,乃至世界文化環境下,《弟子規》仍有其積極地指導意義,對處進社會和諧,家庭和睦,個人儀表的培養都有很大幫助。
《弟子規》的精粹,不在於它表面的行為指導,而是行為背後的哲學意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兒童期對兒童行為的指導,對孩子將來的發展將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弟子規》的倡導思想及行為,與現代社會的講文明,講禮貌,與西方社會的感恩與回報社會的理念有著高度地吻合,是很有實際意義的行為指導性精華。
-
7 # 我看我亦非我
《弟子規》是人類孝親尊師的啟蒙教育。《弟子規》是不是儒家的精華並不重要,認識《弟子規》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才是重要。任何一個人,處事、待人、接物,脫離了《弟子規》,就不是人了,而是畜生了。今天的人類,視《孝親尊師》為道德綁架、糟粕,視不孝不忠、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為精華,感召來子女不服從父母,學生不服從老師,被領導不服從領導……導致整個社會秩序大亂不堪……感召天災人禍每月攀升,教育失敗了。南無阿彌陀佛!
-
8 # 另類文史
另類君鏗鏘作答;-)
《弟子規》是儒家行將沒落的時候拉出的最後一坨翔。
再直白一點,《弟子規》是封建糟泊的迴光返照,是犬儒主義的啟蒙讀本。
《弟子規》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儒家精華(儒家哪有精華,淨是些糊弄人的玩意兒),它根本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偽經”。《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出自康熙年間的不第秀才之手,經過校正後出版,而此時已經是鴉片戰爭結束以後了。
鴉片戰爭之後,滿清風雨飄搖,民心動盪,為挽救統治,滿清政府鼓吹“順從、忠君”的“救世主張”,在這個背景下,《弟子規》粉墨登場。
《弟子規》這一坨熱翔剛面世,就受到滿清皇家的大力吹捧。
滿清以幾十萬人統治億萬漢人,迫切需要的就是這種思想讀物,讓人聽話,無條件的服從,將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健兒變成溫順的奴僕。更能將飽讀詩書計程車人變為行屍走肉的犬儒。
我們常常說封建糟粕,指的就是《弟子規》這樣的東西,它就是一部封建禮教的鼓吹之作,比如對女性的打壓,對於孝的盲目推崇,已經到了變態的地步。這種心理陰暗的東西,居然在中國夢的當下蔚然成風,真是令人憤懣!
回覆列表
《弟子規》是儒家的根,儒家的四書五經就好比一顆大樹的樹幹枝枝葉葉和果實,《弟子規》就是這顆大樹的樹根。沒有這個根,學得再多再好就如同建在沙灘上的高樓,經不起地動風雨。現在有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學很多的才藝,就是不重視讓孩子把做人的根紮下去,將來才藝學得再了不起也沒有正知正見,沒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很容易走向錯誤道路,現在一些人連殺父殺母都敢做,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