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政治上的原因還是別的?
7
回覆列表
  • 1 # 自然素數

    學好一門外語容易嗎?要讓那麼多人學好滿文,還不如讓滿人全體學好漢文。漢文的教學、考試、經典、文創產業一整套是全的。另外,東北與中原的聯絡在山海經時代就開始了。

  • 2 # 桃花石雜談

    清朝時為什麼沒有強迫漢人學滿文?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做不到,因為要讓漢人學滿文,實際上等於讓全華人同時學外語,在近代以前,在全國開展統一的外語教學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而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恐怕清朝的統治者也根本不想這樣做,因為接受中原的文化是他們入主中原一個真正的根本條件,如果不接受這個條件,他們是根本不可能入主中原的,而漢語正是中原文化的基礎,所以他們也根本不可能去嘗試改變漢族人的語言。清朝為什麼要入主中原

    其實石頭君在很多回答裡都提到過這個觀點,就是無論是元朝還是清朝,之所以要入主中原,之所以能夠成功入主中原,成功統治全部的漢地,一個根本原因是他們自己都把自己當作了中原王朝。

    康熙的書法

    而要成為中原王朝,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接受中原的文化。即接受中原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的文化信仰。中原的政治制度的核心就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和科舉制度。而中原文化信仰的核心就是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為代表的一整套儒家道德體系。

    元文宗的國畫

    可以說元清能夠成功入主中原,也就是中原人能夠接受其統治中原,都是其接受了中原這一套社會文化制度的結果。而中原的這套社會文化制度,其最基本的基礎,就是漢族的語言。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漢語就是中國的靈魂,而立志要成為中原王朝的元清,自然也不可能去嘗試顛覆中原王朝最本質的基礎,也就是漢語。

    中原的文化力量

    可以說在中國的歷史上,雖然曾經幾次被北方少數民族用武力所征服,但其文化上的強勢卻從未改變過。北方少數民族能夠入主中原,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中華文化雖然是主要是由漢族所創造,但卻從誕生之時起就沒有把自己限制在狹隘的民族主義理念之中。

    當然石頭君這樣說不是說中國沒有民族主義,而是說中國民族主義的核心是文化。比如最早中原的民族主義就是“華夷之辯”,但華夷之辯的核心卻不是民族的核心,即血統,而是文化。即中華文明雖然主要是由漢族所創造並主導的,但卻從來沒有限定在漢族之內,而是把漢族主導所建立的文化放在了最高的位置之上。也就是說,在特定條件之下,比如外族武力異常強盛,漢族無力抵抗之時,漢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外族的統治,但卻有一個外族必需接受的條件,即外族以漢族的方式統治漢地。

    這個原則雖然是一種不成文的原則,但卻在歷史上始終得到了實踐。從最早入主中原的五胡開始,每一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最後不單無一例外地以漢法治漢地,而且除了蒙古族之外也全部被漢化,而蒙古族這個例外,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是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裡,統治時間最短的民族。其實在元末,在包括元朝首都大都在內的漢地蒙古人,其漢化的趨勢是非常明顯的,可以說如果他們統治中原的時間再長一些,這些蒙古族的漢化是必然的。當然,如果蒙古族漢化,他們和在漠北的蒙古族可能會發生分裂。但在漢地就漢化這個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所以接受漢文化是北方少數民族能夠入主中原的一個先決條件,如果不接受這個條件,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也不可能征服中原。而漢文化的核心和基礎就是漢語,所以像元清這樣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唯一途徑就是連皇族都學習漢語,用漢地的方式統治漢地,他們自然也就不可能會去嘗試讓漢人放棄漢語,去學他們的民族語言了,因為這樣做其實無異於自殺。

  • 3 # 石頭說歷史

    清朝入關後透過對漢人的血腥屠殺強制推行了剃髮令,但清朝卻沒有要求漢人學習滿文,這是為何呢?

    客觀上講,清朝是辦不到的,因為這不是單靠蠻力就能解決的問題。從人口上看,八旗入關時只有30萬人左右,其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精通滿文漢文者更是鳳毛麟角。而當時的漢人有大幾千萬,以八旗那些人口在全國推行滿文教育,真的是太困難了。再者,滿文在當時是一門不成熟的語言,它創立於1599年,到清朝統治基本穩定時,也不過幾十年的歷史,它本身還處於一個發展的過程中,滿族人自己還沒學通,怎麼能要求漢人去學習呢?

    主觀上講,清朝統治者也不願意漢人學習滿文。清朝統治者可以讓漢人和他們留一樣的髮型,但卻不能接受漢人和他們說一樣的語言,用一樣的文字,因為這樣就無法凸顯滿族人的特徵了。清朝統治者一直強調,滿族人和其他人是不同的,要有自己的民族特徵,不能和漢人一樣。所以清朝在全國重要城市修建了滿城,供旗人居住使用,把旗人和其他人隔離開來,當然這些旗人說的是滿語,說滿語代表著他們是特權階層,高人一等。

    清朝的很多奏摺是用滿文書寫的,甚至用漢文書寫的奏摺也會有一份滿文抄寫的副本。所以清朝統治者曾要求在朝廷為官的漢臣學習滿文,但是最終卻不了了之,因為大家都發現,漢文要比滿文方便許多,反而是滿族大臣都跑去學習漢文去了。為此乾隆還很生氣,特意強調要在內部強化滿文教育,防止滿文被漢文取代,也防止滿族人沾染漢人的官場習俗,效果就不說了。

    所以在整個清朝時期,滿文作為旗人身份的象徵,它的使用範圍是很小的,自然也就談不上推廣了。隨著清朝的滅亡,旗人開始融入社會,生僻的滿文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逐漸成為一門死去的語言文字。不過近些年來,滿文教育又開始推廣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爾街之狼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