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汽車觀察家
-
2 # 白希文
很多人都迷戀V6、V8、V12缸發動機,認為這是豪車或者好車的象徵,但他們不知道,其實汽車的歷史就是在縮減發動機氣缸的過程中進步的。
老車都是V8發動機倒退80年,幾乎每臺汽車都是V8發動機,不是為了炫富,而是因為發動機的動力效能太弱,一臺V8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很可能也就50匹馬力。那個時候,多一個缸就是多一份力量。
為何氣缸越來越少氣缸越來越少,一方面是發動機的“技術發展”,讓單缸輸出的功率大幅度提升,廠商就有理由減少成本,降低氣缸數量了。要知道,每多一個氣缸,就要多一個缸套、一個活塞,進氣排氣系統、點火系統。這些都是成本。廠商降級成本是最大原動力。
1.6L發動機為何不做多缸處理首先要說,1.6L發動機在F1賽車是就是V6發動機,過去F1賽車上使用2.4L V8發動機。這是因為,F1賽車要求高轉速發動機,發動機巡航轉要在18000轉左右,峰值轉速甚至超過20000轉,這種高轉速發動機就要求氣缸“小步快跑”,不能把壓力都給一個氣缸,必須多缸分擔。
日常汽車為啥不用多缸發動機要知道F1賽車是不計後果的使用發動機的,多一個氣缸,就要多一套噴油系統,油耗也高得嚇人。我們日常使用的汽車,轉速最高不會過6000轉,日常巡航也才2000轉左右,這樣的轉速,兩三個氣缸就能輕鬆負擔,多缸只能降低單缸效率。又由於多缸多成本多重量,單缸功率損耗也會更大,所以不適用多缸發動機。
-
3 # 非專業車評
1.6L排量的發動機為何不做成6缸、8缸、12缸?
1.6L排量的發動機可以做成V6、V8、V12,只要捨得花錢,什麼造不出來?只不過這種設計會把成本極大的提高!到時候1.6升V8的COROLLA賣25萬,誰還會買?給發動機增加幾個氣缸可不是多了幾個窟窿那麼簡單,每一個氣缸都要有自己獨立的配氣、供油、潤滑、冷卻、點火等一些系統,這麼一來設計的成本、加工的成本都會呈幾何倍數增長,而相對的良品率也會降低,還是那句話25萬一輛的1.6升V8COROLLA會不會有人買(這個價可能都不夠)!在工廠玩機加的朋友都知道曲軸、凸輪軸的長度增加,對加工工藝、加工成本的要求有多大!看上圖吧,F1的1.6做V6佈局,雖然在高轉速區間爆發的功率極大,但起步依然沒勁,考慮到F1的重量只有7、8百公斤,所以把這款天價的1.6升V6發動機裝COROLLA上,COROLLA根本沒有辦法完成起步,也得配兩個推車員!不過萬幸的是該動力單元配備了電機,使得起步更加容易一些!F1的V6動力單元,缸徑達到了98毫米、而活塞執行的行程只有35毫米左右,如此設計是為了提高發動機的轉速,使得發動機在高轉速狀態下可以釋放出更大的功率!而比較經典的豐田H4發動機(GT86/BRZ)的缸徑才只有86毫米、行程86毫米,透過F1的缸徑98毫米、而豐田2.0L發動機H4的缸徑86毫米,我們在表面上能看出什麼?最簡單的就是1.6L的V6的曲軸要比H4的長,首先在成本上遠高於4缸的H4發動機!而1.6L的排量想做V6、V8、V12只能採用這種增加缸徑、縮短行程的方式,這種極端的做法只會導致低鈕極差!若為了保證扭矩將缸徑縮小、行程加大?這種做法可能導致發動機運轉更加困難,如果將缸徑做成手金羅王香腸的粗細,發動機從此也就根本推不動活塞了!因為過長的行程會導致發動機在進入吸氣衝程時,所吸入的混合氣中參入的廢氣比例增加,降低掃氣質量,過小的缸徑在同等燃氣壓強下產生的壓力更小,很可能會抵消增加活塞行程(相當於力臂L的延長)所帶來的扭矩上的優勢,而這麼做即便能保證車輛正常完成起步,而過長的行程甚至能讓車子連50KM/H都達不到,所以兩害取其輕,1.6做V6、V8只能採用大缸徑、短行程,犧牲低鈕、保高轉速下的高功率!這樣的發動機能帶動F1,保證它可以完成起步,要知道F1連人帶車加上油,僅在700公斤以內!而我們的民用車即便是推重比超高的FIT,也有1.05噸的重量,還是空載的狀態!所以1.6做V6、V8、V12裝到咱們的買菜車上,很難讓車子前進。。原地憋著吧!F1某個什麼賽,貌似就是推車員幫忙推車完成起步!1.6做多缸,除了脫離實際之外,成本上也難以控制,簡單說V6與L4的製造不同點在於V型機缸體鑄造就難於L型機,運動副多,曲軸形狀更為複雜且更長,凸輪軸要兩套,多了8個氣門等等,其它方面的設計難度、佈局難度以及加工難度都大幅度上漲,所以能不做V6就不做V6!其實道理很簡單,為什麼一些1.幾排量的發動機要做3缸?而不是四缸?除了成本上的問題,其實與1.6做V6的道理一樣,0.9L若做4缸,起步同樣很困難!
-
4 # 車域堂
1.6L排量的發動機為了利於混合氣的形成,使燃燒充分,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從而獲得更高的輸出功率或扭矩,需要合理的發動機行程缸徑比即合理的缸數(4缸或3缸,4缸機的平順性更好,故更多的廠家均採用4缸)。
一、符號及說明
二、發動機排量計算
三、發動機轉速與活塞平均速度、行程缸徑比的關係
Cm越大,則活塞的熱負荷和曲柄連桿機構的慣性力均增大,磨損加劇,壽命下降,一般汽油機不超過18m/s,柴油機不超過13m/s。為了提高發動機轉速又不使Cm過大,可以減小行程S,即對於高速發動機,在結構上採用較小的行程缸徑比(S/D)值。但S/D值不能太小,否則會造成燃燒室高度減小,其表面積與容積的比A/V值增大,混合氣形成變差,不利於燃燒。當S/D<1時,常稱為短行程。將上表資料代入下列方程組求解:
-
5 # 睿智芒果W
如同你自己喝水的杯子一樣,為何不用大水桶來當杯子喝水呢?無需解釋。
做成8缸或12缸,往小了做成本增加,結構件增多,一致性難度增大,排放等也會惡化。給發動機增加幾個氣缸可不是多了幾個窟窿那麼簡單,每一個氣缸都要有自己獨立的配氣、供油、潤滑、冷卻、點火等一些系統,這麼一來設計的成本、加工的成本都會呈幾何倍數增長,而相對的良品率也會降低!
回覆列表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也是我們在購車時最關注的一個方面, 發動機的效能直接影響力汽車的效能,也成為判斷車輛級別的引數之一。按氣缸排列方式劃分,發動機可以分為L(直列)型、V型、H(水平對置)型、W型。一臺發動機由若干個氣缸,所有氣缸工作容積之和稱為發動機排量,一般用L(升)來表示。
排量是發動機最重要的結構引數之一,它比缸徑和缸數更能代表發動機的大小,發動機的許多指標都同排氣量密切相關。通常排量大,單位時間發動機所釋放的能量(即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大,也就是“動力性”好,所以那些越野車、跑車通常排量都相對較大。
缸數也是發動機的重要結構引數,通常來講,缸數越多,發動機平順性越好。當前,汽車發動機的缸數常見的有3、4、5、6、8、10、12、16缸。通常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三缸,1~2.5升一般為四缸發動機,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升左右為8缸,5.5升以上用12缸發動機。一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當下,1.6L發動機在國內屬於黃金排量,一般的家用車發動機都採用這個或更小排量。1.6L發動機基本都是4缸,那麼既然發動機缸數越多越平順,為什麼不把1.6L發動機做成6缸8缸12缸呢?這個在技術上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為早在上世紀50年代,法拉利就曾把一臺排量為1.5L的發動機做成12缸,如今不這樣做,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兩個字:成本。
從技術角度來講,我們知道,通常,發動機單缸容積在0.4L-0.5L,個別可以有0.6L的,如果單缸容積過大會發生爆震;而單缸容積過小,會使成本增加,結構件增多,一致性難度增大,相關機械問題噪聲問題等衍生問題以及排放等也會惡化。
因此,將1.6L排量的發動機做成6缸8缸12缸,意味著零件數成倍增加,而且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更高,裝配時間更長,這些都是要計算在汽車成本上的。可以說,這樣做的成本比現在高了數倍甚至數十倍,而你如果想用平倍的價格買顯然不現實。另外,缸數多了發動機長度變長,超過引擎艙的寬度就沒法橫置,對於前驅車來講傳動效率下降。橫置變成縱置再加上發動機加長,引擎艙的長度會更長,車長不變的情況下車廂內空間就變小。另外缸數多了保養費用也會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