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84723007471

    我就是這樣的生活習慣。只要穿出門了的衣服,回來後都必須換掉,才能坐下來!幾十年養成的習慣,家人都配合的很默契。

  • 2 # longsuixin

    我們這裡很多人家都是這樣的。在一進門的地方,有一個進門廳櫃,大家好像全是一進門之後,就把外面的衣服鞋子之類的換下來吧。這是基本的衛生習慣。因為在外面,畢竟是有灰塵有細菌的,現在又發生了疫情,儘量不出門,回來後,也是換好衣服。再進門。

    這就是一個人的習慣。

    這不算啥。

    我知道一個同事有潔癖,每次進門全得用酒精噴一遍。才進門的。

    跟她比,咱都是小菜一碟啦!

    這就是基本的衛生習慣 ,還達不到潔癖的地步。

  • 3 # 刷刷

    我們家一直都是這樣,外邊褲子進家門就換了,出遠門回家肯定得洗澡啊,,這次肺炎疫情增加了從單位回來就洗澡,外邊使用過物品回家要不不用放在陽臺,要使用就消毒。因為有孩子了會更注意點,但是我感覺外邊褲子進家門換掉,然後洗手之類都是最基本的吧,不算潔癖吧,潔癖是極端乾淨那種吧。[我想靜靜]

  • 4 # 強歌1122

    誰出門在外回到家不都先脫衣褲洗手再幹這幹那啊?

    在外邊灰塵暴土地回到家衣褲也不脫往沙發上一臥來個葛優躺,細菌灰塵煙味全沾沙發床上了,再說回來穿衣褲也不得勁兒啊。

    不脫外衣外褲沙發床單幾天就髒,也影響孩子健康。

  • 5 # 文如煙

    這點,再正常不過了。

    其實,不僅僅是褲子,還有上衣,到家以後都應該及時換下。倘若有條件,應該在家裡設定一個專門的櫥櫃,用於懸掛這些衣物。

    畢竟家裡和家外是有區別的,試想穿著睡衣逛街購物,是啥感覺?居家時穿一身在外面穿過的衣服,會不會覺得彆扭?

    1、人員聚集的場所,免不了有身體的碰撞,為此各種肉眼看不見的“小粒子”很可能就會被沾染到衣物上,這樣導致的種種,三言兩句無法說清。

    2、在疫情尚未徹底消除的時期,進門洗手、換衣服很有必要。

    非常時期,非常對待。如有可能,建議每天到家不僅僅要換下在外面穿的衣服,最好能徹底清洗一下,以免殘留在衣物、髮梢上的飛沫、塵埃等導致的交叉感染。

    3、考慮到有些衣物不適合天天清洗,那就一定要晾晒在陽臺上,保持通風,和紫外線的照射。

  • 6 # 慧心小妖

    我出生在武漢,經常是屋裡比外面冷或者熱,所以沒有進門換衣服的習慣。原因是冷時穿得多,居家服達不到保暖的效果;熱時如果換衣服前不洗澡不舒服,洗澡換衣服,睡前還要洗,一是麻煩,二是得多洗一身衣服。後來到北京,冬天有暖氣,夏天沒那麼熱,就養成了進門換居家服的習慣,畢竟居家服更舒服。結婚後,老公非常不喜歡穿外衣坐沙發和床,加上已經習慣換隻在家裡穿居家服,所以覺得沒什麼不好的。外衣肯定會將灰塵會回家,而沙發使用頻率高但沙發套換洗的頻率沒那麼高。這事就是個生活習慣,沒什麼好不好、正不正常的問題。

  • 7 # 鳳凰魁罡

    家裡比外面暖和啊,回家還穿著外衣外褲,不難受嗎,不覺得束縛嗎,寬寬鬆鬆不好嗎?

    家裡比外面隨性啊,在外面要注意形象,考慮別人的感受,在家裡愛怎麼穿就怎麼穿,裹那麼嚴實,不累嗎?

    有時間了,多看看有益身心健康的書,這種問題實在沒什麼意義。

  • 8 # zdayup

    應該的呀,這是良好的衛生習慣。坐公交我經常發現有人腳踩座椅(這個很嚴重,他也許幾分鐘前在外邊用過公廁,公廁地面多髒不用說),有時冬天往欄杆上蹭鼻涕,吐痰,甚至有掏鼻屎到處彈的(這裡是北京,但人多了什麼缺德的都有),所以從外邊回來一定要換居家服,隨便坐沙發沙發髒了根本不好清洗,而且沙發一用往往要十幾年。有些人很狹隘,覺得跟自己生活習慣不一樣的都是異類,都有潔癖。我覺得僅憑更換外出回來的衣服這一點根本無法判斷是否潔癖,那些罵潔癖的人簡直是在洩私憤…現在生活好了,一直提倡精緻,講究生活細節,回家換衣服真的是一個好習慣。就好比吃飯用公筷總被一些人不理解,但確實是科學的做法,將來一定會普及。回過頭去看,很多以前的老習慣不都被摒棄了麼,這是進步,總有人快一點,有些人落後,不要因為落後的人多走在前面的就停下腳步。

  • 9 # 大王先生999

    提這種問題的人首先一定是南方的。在北方房間,冬天熱死,回家不換衣服,就沒法待。其實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衛生常識,很好的一個習慣。

  • 10 # Amanda畢瑤

    有什麼不正常的,我出門洗澡擦地換衣服外出,進家洗澡換衣服,在擦一次地板清理好,才坐下來,朋友説我這樣一天洗幾次澡,面板都洗掉皮了,不過我家沙發我都很少坐,我喜歡坐地上的墊子朋友看我這樣沒人敢來我家,可我習慣了一個人獨處,感覺蠻好的,做自己就好

  • 11 # 人生如夢LLH

    有人說我家就是這樣,個人感覺這絕對是種病,得治。

    第一:人回家也不都是需要很久的,有時可能就一會。

    比如有時回到家,可是不到一會還得出去,難道再次換家居服嗎?然後出門再換一次衣服,累不累呀?

    回到家,脫掉外衣就可以了,難道坐個沙發還得脫掉褲子?

    睡覺休息,人肯定要脫掉褲子的,不然也不舒服呀!

    家居服除非是決定一天不出門了或者長時間不出門,可以換上,但時間不長,不用換吧。

    外面能有多髒?矯情!

    第二:如果家裡來客人了呢?

    難道誰去你家做客,還得拿身家居服?

    或者把褲子外衣脫掉才能坐你家沙發?太不正常了吧。

    如果家裡有老人呢?出出進進,不換褲子不讓坐嗎?一直站著。

    傢俱是為人服務的,人不是為傢俱服務的。

    沙發不就是讓人坐的嗎?

    坐贓了勤洗洗就行了,難道怕髒連沙發也不讓坐?

    你這樣的人最好哪也別去?我不相信你去別家也脫掉褲子才坐沙發?

    每個人都正常點,這樣大家在一起才會舒服。

    不要標榜自己有多麼乾淨,過分乾淨只能是病,那不叫乾淨,叫有病。

    大家的意見呢?分享一下吧!

  • 12 # 飄蕩的蘆葦773

    出門回家換家居服很正常呀。我母親有潔癖,她的床我們不能坐,她有專用椅子,沙發坐固定位置,別人不能坐,衣櫃的衣服必須她拿,每天洗無數次手。我們覺得她太講究啦。

    現在我覺得自已也差不多啦。[大笑][大笑]回家先洗手再換家居服。拿了錢、卡、錢包洗手,如果在家整理錢包、揹包之類完後馬上洗手。

    出門在外上廁所前後洗手,上衛生間用腳踢門,關門、衝廁用紙包著墊著。出門在外手不會碰頭髮整理頭髮,在外脫衣服先洗手。住賓館用自己拖鞋、毛巾、杯子、帶薄床單或要一床新床單,遙控器之類的用紙包著或用了後洗手。

    買衣服試了衣服後除了外套裡面全換,皮帶洗洗,買的新衣服先洗一遍。

    坐火車汽車類回家洗澡,從裡至外全換。

    上醫院看病作了檢查之類的回家洗澡,換衣服,皮帶也要洗一遍。

    客人坐過的椅子走後擦一遍,沙發巾另外換一套。

    每次回家,手機要擦一遍。

  • 13 # 金武珍

    這個觀點我認同,說實話,現在買房裝修,住起是眼也順,心也寬,房間面積雖不算大,除去公攤也就是110坪米,沙發,各種所需傢俱一鋪排得當,再配上現今時貌頂燈,壁燈照耀鋪襯,到也倍感悅目溫馨,想自己家人勞累奔波了半輩子,有了生活的歸宿也就心悅然了,以前住廠區的時候,出個門上個街,聚個會應應酬,也換衣換帽換皮鞋,收拾一番打打扮扮,幾小時逛街玩要一歸家,也就是換換鞋,換換衣褲,房間衣帽勾一掛,萬事大吉,廠家屬房麻,受條件限制,在加孩兒又小,忙了這頭忙那頭,講究上就馬虎了一點,幾十年光限一下來,隨著經濟條件好轉,兒女成家,在又退休賦閒在家,時間在你手裡一大把就講究起來了,出個門,老臉上化個淡粧,衣帽間精挑細選配製或衣或裙或褲,鞋櫃裡皮鞋涼鞋布鞋選妃一樣滿地飛,一番拆騰,一番鏡前左照右晃,一副去赴國宴架勢才扭身扭腿出門,讓那老伴在極不耐煩且直翻白眼又無可奈何的無聲抗義中屁顛屁顛緊跟在後讓你忍俊不住,是啊,人老了反而越講究,還嘲弄現在搞的像個老妖精,年輕時早幹嘛去了,是啊,現在出門一套衣,回家一套服,層次分明得很呢,搞彳得我五弟探老姐深感別.扭,沙發不敢坐,坐在椅子上還落半邊屁股,門邊鞋袿全脫光腳進家,曰其名鞋袿弄味大,我哭笑不得,那就外衣褲己罷工算了,玩笑雖開,但反觀自己的進家一番操作,再眼笨的人都拘束了,老五說,姐你們城裡人和我們鄉壩頭是天上地下了,與其我來你處受洋罪,不如你去我處任瀟灑,衣不換,鞋不脫,盡情滿屋逛,盡情任屁放,鄉壩頭的老居沒有那些限制,想怎樣玩想怎樣說笑,隨老姐,只要老姐高興我就高興,望著五弟淳樸的一張辛勤操勞的風霜老臉,我倍感慚愧了,

  • 14 # 伊春美食美客

    褲子穿出門後回家不能做,必須要把褲子換了以後才去做。這個習慣讓我想起了年輕時候的我,那時候我們東北的孩子都喜歡穿一種叫做老闆褲的服裝。 這種褲子褲子腿兒窄,褲腰寬。而且熨燙好的這種褲子是非常堅挺的,褲線是很直的。我們的那種時尚就是穿著這種褲子在大街上招搖,能夠引來女孩子的目光,這就是我們當時的時裝秀了。而且我記得那時候晚上睡覺,為了褲子,褲線還筆直,我把褲子疊的闆闆正正的,就墊在床下,然後壓一宿,第二天起來褲子依然很好。那時候家裡也沒有電熨斗。熨燙褲子的時候,我一般都會用大茶缸子裝一些開水,用這點熱量來給自己的褲子熨平。現在想一想,那時候的我還真的有一點點的虛榮,還真的有一點點年輕人愛乾淨的特點和習慣。現在想一想自己那時候的事真的是幼稚可笑,現在也不管有沒有褲線,有沒有男士的紳士風度,反正我穿衣服都是很休閒的那種。所以我覺得成年人如果說對自己的衣服達到了那種必須要熨的闆闆正正的習慣是不看好的,我們要的是隨遇而安,不是要的精緻的生活。

  • 15 # 固執的安冉

    我能說在我的潛意識裡覺得這樣很對嗎?外面到處都是灰塵和細菌,帶到家裡已經有汙染了,再坐沙發坐床的,很髒,尤其是床,和面板最親密的接觸,灰塵和細菌再弄床上,但是我不敢要求家人進門換衣服,我怕他們說我有病。我只能這樣要求自己,進門換衣服才坐下。包括在外面也是,飯店吃飯開水燙碗筷,住酒店的注意事項已經很正常了就不用說了,我從來不去公共廁所,尤其是馬桶裡,絕對不去。蹲坑的如果實在憋不住,我會墊著紙拉公廁的門。上完廁所洗手也會先把水龍頭的閥門和門把手用水洗一洗再洗手,我覺得這樣洗完手再碰閥門和門把手沒有那麼髒。公交車的座位夏天我絕對不坐。夏天穿的少,誰知道上個人有沒有什麼難言之隱,所以我不坐,都是站著。我在家裡上衛生間,自己家的馬桶肯定每天都刷的特別乾淨,但是上廁所我還得在馬桶圈上鋪紙。老公洗完腳剪剪指甲後必須洗手,不洗手不讓睡覺不讓碰任何東西,有時候他跟我開玩笑故意碰我一下,我就要炸毛,會發火,去使勁洗被碰過的地方。他說都洗腳了剪完剪指甲為什麼還要洗手,不髒,可是我接受不了。還有,我覺得我真的是有病還病危那種,不抱孩子尤其穿開襠褲的,抱完會覺得胳膊和身上都是味兒,再幹淨的孩子哪怕剛洗過下身的我也嫌棄有味,更別說那樣的孩子上我的床,我會把床單被套都換下來洗了,要不然也是覺得有味,我躺不下,必須洗。兒子14歲了,從小都是我媽媽帶,我可以和他玩但不會有太多肢體接觸。我是不是有病?

  • 16 # 雪蓮愛生活

    這種行為屬於正常現象。我身邊就有幾個這樣的朋友,有時候閒嘮時就會說起這事。

    有一個朋友是學醫的,是一名護士。平時很愛乾淨,每次下班回到家,鞋子拖到門外(她家的鞋架放在室外)開門後就是先洗手,然後換下外衣外褲後,再去洗手穿上家居服,才能坐在家裡的沙發上。

    她這種乾淨的方法,給家裡人都影響到了,大家都跟著緊張。

    她說工作了一天,接觸了很多患者,下班又坐公交車回家,公交車的座位誰都坐,車上的扶手誰都用手去扶,手上會沾到很多細菌。回家不先洗手不換衣服容易把細菌帶到屋裡。回到家裡,換完衣褲洗完手才能安心的坐在沙發上。

    她把她家的孩子也養成這種習慣,要經常洗手,不洗手就不讓吃食物。這樣對孩子確實有好處,很少能聽說她家孩子生病。

    有時候想想我這個好朋友,有時候太過於繁瑣,不如家門口放一個掛衣架,開門直接脫下外衣外褲掛到門口,進屋後先洗手再換上家居服就可以了。

    她的婆婆知道兒媳平時愛乾淨,怕細菌帶到屋裡。有時候去她家也非常小心,進門後婆婆就會自動脫下外衣外褲後,再坐到沙發上。她的這種習慣把她們家裡所有人都影響到了,都知道她這個習性。

    愛乾淨的人,也要分在什麼環境下乾淨。

    這也就是住在城裡有方便的條件,其實住在農村的人也不管那些,只有在地裡幹完活或者吃飯前洗洗手,那樣每個人也都生活的挺好,也不容易生病。

    在我們小的時候,總能聽到老人們說的一句話“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其實也分什麼環境,每個人平時注意衛生也是件好事,這樣不容易把外面的細菌帶到家中,吃食物前洗手,這樣不容易生病。但是也不要過分的乾淨,整的一家人都跟著緊張。圖片來源於網路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17 # 破迷開悟13

    關於太愛乾淨的事情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說東北的王老善人出去講做人課程,有兩口家結婚很多年沒有孩子,就去求王老善人想辦法,王老善人讓等等。過了些日子有些抽大煙的想戒菸也求王老善人想辦法,老善人就去找想要孩子的兩口家,說你們想要孩子得耐得住髒,我給你們請神回來,他們可是髒得很,你倆能受的住嗎?兩口家要孩子心切,就說沒問題肯定能。老善人就把要戒大煙的那幫人領去這戶人家,睡在炕頭上,老善人天天給他們講課,那兩口家小心翼翼的伺候著,也不嫌髒。有一天有個人犯煙癮了,著急上廁所,剛走到灶臺邊上就拉了出來,屎都噴灶臺上了。善人說這可是神仙考驗你們倆口家了,那兩口家毫無怨言把屎洗刷乾淨,一直伺候著這幫人三個月,把大煙戒了,善人對兩口家說,因為你們太過乾淨,所以連孩子也不來了,我讓這幫戒大煙的來是給你漲功德,你們伺候的很好,來年準抱孩子,等著吧。來年這戶人家果然生了個大胖小子。

    這個故事說明太過乾淨會寸草不生,人本來就是與細菌做伴的動物,你去刻意隔絕它不是在隔絕自己嗎?一塊肉放在那裡日子久了會自然生出蛆蟲,為什麼?因為菌無處不在。與大自然親近,與菌相安無事,才是自然之道。

  • 18 # 踏雪無痕問道中醫

    一般有潔癖的人,或是醫務工作者,會這樣。

    據說外面比較髒,無非就是外出有灰塵,還有就是各種病菌比較多。有信者,有不在意者。

    大學同學,父母都是西醫,身體在我們女生中最差。也難說是過於注意,接觸病菌的機會少,免疫功能發展的不好,抵抗力比較弱。

    研究生期間,一個同學得了甲肝,去醫院檢查直接住院。然後醫生讓同寢室同學全部去檢查,我們磨磨唧唧的不在意,拖了幾天檢查也全沒有問題。

    有的時候,自己的感覺也很重要的。覺得自己很久沒有感冒了,然後不幾天多半就會感冒……應該是身體給了某種提示,讓自己意識到了,然後問題就出現了。

    潔癖這種問題,也是沒有辦法的。多半也是身體有提示,於是會擔心,也確實容易出問題。如有些人吃東西挑剔,實際上就是身體的問題,不那麼吃或衛生不太好,真的就容易拉肚子或不舒服。我們只是自己的身體條件不同,同樣的情況不會出問題而已。

    所以,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理解吧!身邊有人如此,就尊重別人的習慣,那是他生活經驗的總結。你身體沒事,不代表他會沒事。真有事了也不好,是吧。理解萬歲。

  • 19 # 陽光燦爛6666

    不正常,屬於一種心理疾病(北方人冬天除外)。

    我小時候屬於那種比較孤僻,不太合群的人,心理問題不少,但平時與人相處和學習都很正常。

    那會念小學要走很遠的公路去學校,放學回家,冬天必定換掉外套和外褲(南方冬天不是特別冷),我那會的心理就是想著外面很髒,不能把所謂的髒東西帶回家,有一次掉了一件毛衣在公路邊,第二天看見了那件衣服了,都不敢撿起來再穿。頭腦想著衣服在外面過夜了,可能有不乾淨的東西。因為公路上偶爾會發生交通事故死過不少人。像書包之類的東西在家也放凳子上,不會放床上。反正那時候的心理狀態特複雜,有時候在路上或上課期間頭腦會反覆想昨天回家換衣服沒有,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多希望像其他小夥伴那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一直到高中才徹底擺脫這種心理障礙。南方冬天一般兩條褲子,三四件衣服,平時回到家,最多就把鞋子換一下,衣服褲子一般都不會脫下來。所以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如果是小孩子,最好看看心理醫生,如果大人就很難改變了。正常人最多換鞋子,怕弄髒家裡地板。

  • 20 # 靈感如泉湧

    這種人應該不太正常吧!有的吃個水果要用水洗,鹽水泡,還要用清除農藥殘留的那種什麼的來洗,洗了還要用布來擦乾,擦乾了削皮,皮削了是帶著手套削的,然後再用鹽用來泡,泡了還要瀝乾水,我看了都驚呆了,想不到吃過要經過這樣複雜的過程,要是很渴,等著經過若干道工序列號出來,我想人都早已嚥氣了啊!命說我等不了那樣久啊!

    有的人自認為這樣很衛生,我想請問,你那布有細菌嗎?染色的顏料環保嗎?絕對放心嗎?洗殘留農藥的那啥是什麼組成的?不是化學品嗎?洗了不會造成二次殘留嗎?你那洗的水呢如何?洗了挌盤子裡見了空氣,空氣被汙染了,上不是又有灰塵,不是又有細菌了嗎?這又怎樣呢?洗來洗去不會把有益的成份破壞嗎?你吃時漱口沒有?沒有口腔又有細菌,又是怎樣辦的?

    褲子穿出門後,回家有細菌必須換,但是你在家換,不是已經把細菌已經帶回家了嗎?你的頭會馬上洗嗎?頭髮上的頭皮屑啊!灰塵啊!還有別的混合又會生成多少細菌啊!換衣服褲子就能解決嗎?家裡不是開著窗戶嗎?外面的灰塵細菌又跑進來了,哪不是要把家裡的床單,被套,沙發套天天換一次才行嗎?

    蔬菜,水果打的農藥,果大多,彭大劑,生長素已經吸收到菜裡,水果裡能泡得出來嗎?就如我們吸收到五臟六腑,血液裡的毒素不到醫院去弄,你在家裡自已就可以用自來水洗乾淨?要說這樣不吃,那樣吃不得,在生產的過程中就放了的,你就不吃,難道等死。

    衣服合不合格,有沒有超標還難說,難道就不穿?講衛生是應該的,但是講得過了就不好了,世界上有絕對乾淨的東西,絕對乾淨的地方?應該是沒有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孩子給婆婆帶,自己去上班的你們後悔了沒?後悔的話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