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異鄉流浪人
-
2 # 戰狼阿冷
如何預防巢蟲,我說說我個人微博的認知,有不到之處望體解!
一是夏季生巢蟲的機率最大,夏季溫度高,蜂容易脫脾,加之蜂王容易停產,導致嚴重退蜂,新老蜂跟不上,就造成了脾多於蜂,蜂護到脾,就給了巢蟲可趁之機
二是多檢查,及時清理箱內的垃圾,至少要三到四天清理一次,每個季節不一樣
三是老脾該撤就要撤走,留新脾,蜂王喜歡喜巛:新厭舊
四是保持蜂多於脾,不給巢蟲可趁之機
五是放置巢蟲片
六是巢門加以設計,防止巢蛾進入箱內
以上是我個人的微博淺知,不到之處請加以補充
-
3 # 蜂天下
巢蟲如何防治,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巢蟲,才能進一步的預防和治療,下面把我們對巢蟲的詳細資料,以及預防和治療的方法告訴你。
1.巢蟲的形成
巢蟲是蠟螟產的卵在蜂箱內蠟屑生長而成,分為成年蟲和幼蟲兩種,成年的巢蟲體長有3釐左右,幼蟲也有1到2釐米。在卵變成蟲後,它們會想方設法的爬上蜜蜂的巢脾,打隧道蛀壞巢脾,食巢脾上蠟質傷害蜜蜂幼蟲和蜂蛹。被巢蟲損害蜂群會出現“白頭蛹”。
2.巢蟲的防禦工作
前面介紹了巢蟲的成長經過,以及危害蜂群時的特徵,用什麼辦法呢?
首先我們要保持箱底部沒有蠟屑,讓巢蟲卵沒有生長的機會和空間,就能在源頭控制的作用。
巢蟲多出現在蜂群弱,脾多蜂少才會讓巢蟲有機可乘,我們要讓蜂群保持在蜂多餘巢脾的狀態,巢蟲就沒有趁虛而入的上脾機會。
-
4 # 深山老農民
巢蟲又叫蠟蛀蟲,是蠟螟的幼蟲,在夏末秋初的時候,如果將巢脾從蜂群中提出來,容易受到巢蟲的危害。相信養蜂人都遇到過巢蟲,都是對蜂群造成不少的危害。
巢蟲如何防治?巢蟲的危害大家都是知道的,它能夠破壞巢脾,還讓蜜蜂幼蟲跟蜂蛹死亡,引起所謂的白頭病,會造成蜂群飛逃。就算是不飛逃也會使得蜂群秋衰,蜂群蜜蜂的數量大大減少,影響著蜂蜜的產量和質量,從而直接造成蜂農經濟上的損失。
想要防治巢蟲,一般從下面這幾點下手。
1、凍脾
溫度適宜的巢脾,有利於巢蟲的爆發。而低溫卻能夠讓讓巢蟲無處可逃,直接殺死幼蟲跟卵。所以低溫凍脾是一個治療的方法,可以在零下七八度的情況凍脾五六個小時,對於巢蟲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徹底滅殺巢蟲。對於北方氣溫低可以使用這個辦法,在南方冬天氣溫達不到可選用它法。
2、密閉燻蒸
這種方法就是使用最多的辦法了,直接利用硫磺進行燻蒸,可以殺死巢蟲的卵蛹跟成蟲。經過一次性處理,如果沒有外部巢蟲侵入,基本上可以解決巢蟲危害。說實話這種辦法跟農村燻臘肉有著相似性,不過後期巢脾滅殺了巢蟲會有嚴重的氣味對於二次使用還是有影響的,需要清洗徹底。
中蜂的巢蟲是最難防治的,採用燻殺的方法,容易讓脾上的蜂幼蟲跟封蓋子與巢蟲同歸於盡,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辦法。而利於太陽曬作用也不大,秋冬太陽也不是很大,無法徹底滅殺巢蟲。
如今又快到秋季了,巢蟲又將爆發了,對於養蜂人來說,可要抓緊時間滅殺巢蟲以便過冬了,不然巢蟲不滅殺,冬季蜂群都要死完了。
回覆列表
巢蟲又叫綿蟲、蠟蛀蟲,是蠟螟的幼蟲,屬蠟螟科。常見的有大蜡螟和小蠟螟。在夏末秋初,如果將巢脾從蜂群中提出來,容易遭受蠟螟的為害,若將巢脾儲藏在溫暖的室內,就會加劇蠟螟的為害。蠟螟白天隱藏在隙縫裡,晚上出來活動。雌蛾和雄蛾在夜間交配,然後潛入蜂箱裡產卵。每隻大蜡螟雌蛾可產卵2000--3000粒,小蠟螟可產卵300--400粒。卵多產於蜂箱的縫隙、箱底的蠟屑中。初孵化的幼蟲先在蠟屑中生活,3--4天后上巢脾,然後在巢脾前或蜂箱壁及巢框等處齧成小坑,結繭化蛹,再羽化為成蟲。由於巢蟲在巢脾上穿隧道,蛀食蠟質,吐絲作繭,不但嚴重毀壞巢脾,而且還造成蜜蜂幼蟲或蛹死亡,引起所謂的“白頭病”,嚴重時還會引起蜂群飛逃,尤以中蜂受害嚴重。防治方法:1、加強飼養管理。飼養強群,入秋時及時除蟎,在蜂箱內保證充足的飼料蜜,經常保持蜂多於脾是防止巢蟲侵害的首要條件。此外,還要保持箱內潔淨,經常清除蜂箱內的殘渣蠟屑。2、治療方法:當群內出現巢蟲為害時,除了及時進行人工清除外,可將受害巢脾從蜂群中提出用二硫化碳、冰乙酸或燃燒硫磺(SO2)等藥物燻殺,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