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細講故事

      臣子向皇帝上書言事,條議是非的文字的統稱。包括《文心雕龍》中的"章表"、"奏啟"、"議對"這三類。據劉勰的說法,"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可見在較古的時候,章、表、奏、議四者還是有區別的,後來這種區別就逐漸消失了。章體文字久已失傳,表體文字大量可見,其內容比較廣泛。奏啟即奏,奏是進的意思,臣下言事稱奏事。《文章辨體序說》: "七國以前,皆稱上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議,是有四品:

    一曰章,以謝恩;

    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議。" 奏事的文章戰國時稱上書,如李斯《上秦始皇書》。漢朝稱上書或上疏、奏書。疏的本義是條陳,即逐條陳說。如司馬相如《上疏諫獵》、枚乘《奏書諫吳王濞》。議對即議政、對策的文章。對策,簡稱策。《文心雕龍·議對》篇說:"對策者,應詔而陳政也。"應舉時由皇帝出題目,題目寫在簡上,故叫策問;應舉者按題陳述自己的意見,故叫對策。漢代晁錯、董仲舒等都以對策著名。此外還有封事,也稱封章,這是一種秘密的奏議,進奏時加以密封,以防洩漏。書說(shuì) 包括書和說。書指一般的書信,如司馬遷《報任安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等。說一般是指遊士的遊說之辭。如蘇代《說齊不為帝》,范雎《說秦昭王》。明 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其(袁可立)奏議剴切有當,帝心似陸,宣公至若決策,擊賊蹙之遠徙,則裴晉公淮蔡之斷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不吃晚飯,減肥效果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