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人獨釣一江湖

    都江堰是李冰父子在秦昭襄王時期修建,他們在前人開鑿的基礎和經驗上,率領當地百姓修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的工程原理:

    李冰採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峽內用石塊砌成石埂,叫都江魚嘴,也叫分水魚嘴。魚嘴是一個分水的建築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為二。東邊的叫內江,供灌溉渠用水;西邊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修建時,內江河床低於外江,在秋冬季節時,有60%的水流入內江,40%的水流入外江;在春夏季節時,有60%的水流入外江,40%的水流入內江。來達到引流的目的。

    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用於排沙。夏季岷江水漲,都江魚嘴淹沒了,離碓就成為第二道分水處。利用彎道環流和凹衝凸淤原理,少量泥沙的水流入內江(凹岸),大量沙石的水流入外江(凸岸)。這樣流入內江的水會比外江的水更為清澈。且當雨季水流到達一定的量,多餘的水會從飛沙堰流到外江。

    離碓的東側是內江的水口,稱寶瓶口,最重要的作用是“引流”。當水流到內江,會在離碓前形成漩渦,水裡攜帶的沙石會被沉積到飛沙堰和鳳棲窩這兩個地方,鳳棲窩現在是每年都有人定期清理。寶瓶口正對控制了寶瓶口的進水流量,保證進入成都平原的水是適量的。內江自寶瓶口以下進入密佈於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統。

    都江堰是中國最早的水利工程,位於岷江上、玉壘山下,都江堰市城西,古時屬都安縣境而名為都安堰,宋元后稱都江堰。都江堰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仍發揮著巨大的效益。

    在都江堰建立之前,巴蜀地區一直遭受岷江的水患。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較大的支流。每當春夏山洪暴發時,江水奔騰而下,進入成都平原,由於河道狹窄,常常引起洪災。再加上岷江東岸的玉壘山阻礙了江水東流,所以造成東旱西澇,令蜀中的百姓苦不堪言。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秦國滅掉西周王朝後,巴蜀地區歸入秦國的版圖。公元前300年,秦王委任李冰為蜀地的郡守,開始興修都江堰。李冰父子經過多年的努力,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樞紐工程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部分組成,互相制約、互相調節,結構科學巧妙。歷史上魚嘴的位置一直在變動,最早位於白沙河口下游不遠處。現在位於白沙河口下游2050米處,這一位置是1936年大修時確定的。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將洶湧的江水匯入內、外兩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湘”,是經都江堰、樂山至宜賓入長江的岷江正流,全長700多千米,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為人工渠道,在寶瓶口的節制下,流入成都平原,主要用於灌溉。魚嘴的設定極為巧妙,決定了內外江的分流比例,是整個都江堰工程的關鍵。內江取水口寬150米,外江取水口寬130米,魚嘴利用地形、地勢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務,而且在洪、枯水季節不同水位條件下,起著自動調節水量的作用。春天,岷江水流量小,為保證灌溉用水,岷江主流直人內江,水量約佔六成,外江約佔四成;洪水季節,二者比例則顛倒過來,內江四成,外江六成,使灌區不受水潦災害。這就是治水《三字經》中說的“分四六,平潦旱”。此外,在古代還使用榪槎來人工改變內外兩江的分流比例。榪槎是一種以數根圓木為骨架,外覆竹蓆,內灌泥沙的截流物體。一般在春季水量較少時使用這種方法截流外江,增大內江的水流供給,待春耕結束水位上漲後,再砍去榪槎,使水流恢復正常。

    1974年,在魚嘴西岸的外江河口建成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電動制閘,代替過去臨時榪槎工程,截流排洪,更加靈活可靠。在魚嘴上游東岸有百丈堤,全長1950米,將洪水與泥沙逼向外江,並起到護岸的作用。魚嘴堤壩向下遊延伸,則形成金剛堤,再往下,分別是飛沙堰和人字堤。

    飛沙堰在內江右岸、金剛堤的下端,長約300米,原名“侍郎堰”,建於唐高宗龍朔年間(661~663),是內江中段的洩洪排沙通道,故名,飛沙堰遵循“低作堰”的原則,即堤頂低作與對岸標準臺頂等高,使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的內江水漫過堰頂流入外江,讓成都平原免受洪澇。為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李冰又讓人雕刻了三個巨大的石人像,立於水中,作為“自動水位計”,規定“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還鑿制石馬置於江心,以此作為每年最小水量時淘灘的標準。如果遇到特大洪水。飛沙堰將自行潰決,使進入內江的洪水洩入外江,以確保內江灌區的安全。飛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上游帶來的泥沙、卵石等到了這裡,都能被拋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離心力作用),有效地減少了泥沙在寶瓶口前後的淤積,確保內江通暢。而到了晚秋時節,飛沙堰卻顯得格外的寧靜,內江溢位的江水在堰中大小的鵝卵石上汩汩流淌,石滑水清,遊人可徒步涉水而過。據當代實測,岷江內江流量超過1000立方米每秒時,便有40%的洪水和98%泥沙從飛沙堰排出。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寶瓶口緊靠灌縣西門,是控制成都平原自流灌溉的門戶,具有引水和控制進水的作用。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號目‘金灌口’”,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寶瓶口開鑿於都江堰建立時,當時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協助-下,邀集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岷水東流的地形和水情做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他帶領眾人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鑿出了一個寬20米,高40米,長80米的山口。因其形似瓶口,取名“寶瓶口”,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則叫“離堆”。寶瓶口寬度和底高都有極嚴格的控制,底寬14.3米,頂寬28.9米,口內即內江流入的進水口寬70米,口外出水口寬40~50米。古人在巖壁上刻了幾十條分劃,取名“水則”,是中國最早的水位標尺。寶瓶口同飛沙堰配合具有節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內江進水量的關鍵。內江水流進寶瓶口後,通過乾渠經仰天窩節制閘,把江水一分為二。再經蒲柏、走江閘二分為四,順應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傾斜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斷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餘萬畝農田。寶瓶口左岸山崖上刻有幾十條分劃,每劃間距為一尺,名為“水則”,用以觀測水位漲落。宋朝時水則僅有十劃,清朝時以十六則為大洪水,現在崖上石刻水則已經達到二十四劃。寶瓶口岩基,幹百年為飛流急湍的江水衝擊,出現了極大的懸空洞穴。為了加固岩基,1970年冬,灌區人民堵口截流,抽乾深潭,從兩岸基礎起,共澆注混凝土8100多立萬術,縉禺堆、寶瓶口築起了銅牆鐵壁,使這個自動控制內江水量的瓶口,更加堅實可靠。

    都江堰公園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等。伏龍觀位於寶瓶口側離堆之上,是祭祀李冰的專祠,又稱老王廟。傳說李冰治水時曾在這裡降服惡龍,鎖在離堆下的伏龍潭中,後世便立廟祭祀此舉。該觀始建於晉代,北宋初期改名為伏龍觀。現存的三重殿宇,均為清代重修,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25~220)所雕的李冰石像,高約3米,儀態從容。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二王廟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背倚玉壘山,面臨岷江,規模巨集大。廟裡供奉著李冰父子的神像,李冰身著袍服,正襟危坐,右手持半裹的絹圖,其子李二郎穿著草鞋便服,手持工具。走廊門柱上懸刻的匾額和楹聯均是歌頌他們父子承繼大禹,“利濟斯民”、“利濟全川”的頑強毅力與獻身精神。安瀾橋又稱夫妻橋,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此橋古名“珠浦橋”、“平事橋”,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毀於戰火。清嘉慶年間,一名叫何先德的塾師見行人過河艱難,便發起在原橋基礎上重建新索橋的號召。橋尚未完工,何先德就去世了,其妻繼承遺志,在群眾支援下,終於把橋修成。新索橋建成後,任憑風急浪高,人們都可安渡狂瀾,故名“安瀾橋”。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下移100多米,將竹改為鋼,承託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

    都江堰可謂是千古受益的偉大工程,也是中華民族改造自然的奇蹟之一。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000年11月,都江堰與青城山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2 # 藍淚笛

    碼字不易願君珍惜

    都江堰修建的背景

    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嘆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都江堰的建立,又有其特定的歷史根源。戰國時期,刀兵峰起,戰亂紛呈,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儘快統一。適巧,經過商鞅變法改革的秦國一時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盛。他們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一中國過程中特殊的戰略地位,“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秦相司馬錯語)。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戰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後,首先下決心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為秦國統一中國創造經濟基礎。

    都江堰的修建過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1、寶瓶口的修建過程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由於當時還未發明火藥,李冰便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2、分水魚嘴的修建過程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為了使岷江水能夠順利東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並充分發揮寶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後,又決定在岷江中修築分水堰,將江水分為兩支:一支順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寶瓶口。由於分水堰前端的形狀好像一條魚的頭部,所以被稱為“魚嘴”。

    3、飛沙堰的修建過程

    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防止灌溉區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穩定的情況,李冰又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著寶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

  • 3 # 逆著光行走的貓

    都江堰修建於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左右,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修建,修建距今已經2260年左右

  • 4 # 小優歷史說

    李冰父子。

    李冰,戰國時期的水利家,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建成後,蜀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千百年來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徹底根除。

    兩千多年前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中國儲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在中國水利史上,而且在李冰斗想·世界水利史上也佔有光輝的一頁。它悠久的歷史舉世聞名,它設計之完備令人驚。

    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都江堰工程至今猶存。

    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

  • 5 # 雲州精彩資訊

    都江堰位於今四川省灌縣西北的岷江中游。歷史上岷江上游因流經川北山區, 水流湍急,挾帶大量泥沙,到達灌縣後,就進入了成都平原,水流突然變緩,泥沙 在灌縣地帶壅積,河床墊高,極易氾濫成災。

      為戰勝水患,秦國蜀郡守李冰(前256—前251在任)徵發民工,主持興修了 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  他們在灌縣縣城附近新建一條內江河道,把流入灌縣附近的 岷江江水分出部分流人內江,而岷江的原河道叫外江,當洪水氾濫時,內江的分流 作用可減輕外江負擔,免除外江水域的水患;同時,在外江新開闢灌溉河渠,兼具 灌溉和排洪作用。

      內江系統也開闢許多河流渠道,既可灌溉也可通航。  在這一大型 工程中,有幾項關鍵設施,一是修築“百丈堤”。這是全部工程的起點,目的是保護 河岸,不被上游帶下來的石塊沖毀。二是“魚嘴”工程,這是都江堰中最重要的部 分。

      在離百丈堤不遠的岷江中心,用大竹籠裝卵石,堆砌成魚嘴形狀的分水堤,把浩浩蕩蕩的岷江一劈為二,從這裡開始江水分別流入內江和外江。  三是沿內江河岸 的金剛堤修建“飛沙堰”,它起堤岸作用,但並不很高,如果內江江水超過需要而可 能引起水災時,一部分水流可越過飛沙堰流入外江,起到確保內江灌溉系統安全作 用。

      四是在灌縣附近的離堆地方,鑿開山道,而成“寶瓶口”,內江流經寶瓶口而下, 分出大小干支渠,穿入成都平原。  在治水中,人們還總結出一些經驗性格言,如“深 淘灘,低作堰”。即為防止沙礫卵石充填河底,每年利用冬春枯水季節進行淘挖。

      淘 內江時,截斷流人內江的水,使之全部流人外江,然後又以同樣方法掏挖外江。都江堰工程經歷了 2200多年,經歷代維修整治,灌溉面積最大時曾達300多 萬畝,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古今聞名的“天府之國”。

        雖然歷代不斷開闢 新的干支渠,但它的基本規模和主要設施,當時就已具備。

  • 6 # 於旭澗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距今約兩千兩百多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位於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沖積平原的地方,它灌溉著灌縣以東成都平原上的萬頃農田。原來岷江上游流經地勢陡峻的萬山叢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減慢,因而夾帶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隨即沉積下來,淤塞了河道。每年雨季到來時,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勢驟漲,往往氾濫成災;雨水不足時,又會造成乾旱。遠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國杜宇王以開明為相,在岷江出山處開一條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為蜀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上,依靠當地人民群眾,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縣,建成了都江堰。

      李冰採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峽內用石塊砌成石埂,叫都江魚嘴,也叫分水魚嘴。魚嘴是一個分水的建築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為二。東邊的叫內江,供灌溉渠用水;西邊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灌縣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築了離碓(同堆),離碓就是開鑿巖石後被隔開的石堆,夾在內外江之間。離碓的東側是內江的水口,稱寶瓶口,具有節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漲,都江魚嘴淹沒了,離碓就成為第二道分水處。內江自寶瓶口以下進入密佈於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統, 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 (《華陽國志·蜀志》),保證了大約300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 天府之國。都江堰的規劃、設計和施工都具有比較好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工程規劃相當完善,分水魚嘴和寶瓶口聯合運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為了控制水流量,在進水口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使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 (《華陽國志·蜀志》)。這些石人顯然起著水尺作用,這是原始的水尺。從石人足 和 肩 兩個高度的確定,可見當時不僅有長期的水位觀察,並且已經掌握岷江洪、枯水位變化幅度的一般規律。通過內江進水口水位觀察,掌握進水流量,再用魚嘴、寶瓶口的分水工程來調節水位,這樣就能控制渠道進水流量。這說明早在2300年前,中國勞動人民在管理灌溉工程中,已經掌握並且利用了在一定水頭下通過一定流量的堰流原理。在都江堰,李冰又作石犀五枚,……二在淵中 (《華陽國志·蜀志》),二在淵中 是指留在內江中。石犀和石人的作用不同,它埋的深度是作為都江堰歲修深淘灘的控制高程。通過深淘灘,使河床保持一定的深度,有一定大小的過水斷面,這樣就可以保證河床安全地通過比較大的洪水量。可見當時人們對流量和過水斷面的關係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應用。這種數量關係,正是現代流量公式的一個重要方面。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洩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執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設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洶湧的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

      在古代,魚嘴是以竹籠裝卵石壘砌。由於它建築在岷江衝出山口呈彎道環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魚嘴上面的彎道繞行,主流直衝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勢不再受彎道制約,主流直衝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決了內江灌區冬春季枯水期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澇問題。

      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洩洪道”,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位;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迴歸岷江正流。飛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寶瓶口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巖的一部分。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廟內主殿分別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並珍藏有治水名言、詩人碑刻等。建築群分佈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模巨集大,佈局嚴謹,地極清幽。是廟宇和園林相結合的著名景區。佔地約5萬餘平方米,主建築約1萬平方米。二王廟分東、西兩菀,東菀為園林區,西菀為殿宇區。全廟為木穿逗結構建築,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境,依山取勢,在建築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

      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其下臨深潭,傳說因李冰父子治水時曾在這裡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撫祟實以為:“於雖齊聖,不先父食。況以公之賢:又有功於蜀,其施力程能固無待乎其子。今乃數典忘祖,於掩其父得無紊欽?”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原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索橋在四川西部地區起源較早。安瀾索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從所考,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橋為1974年重建,下移100多米,將竹索改為鋼索,承託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

      臥鐵是埋在內江“鳳棲窩”處的淘灘標準,也是內江每年維修清淘河床深淺的標誌。相傳李冰建堰時在內江河床下埋有石馬,作為每年淘灘深度的標準,後來演變為臥鐵。現有四根臥鐵分別是明朝萬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國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遊客在離堆古園內噴泉處能看到的這四根臥鐵的複製品,其真品還埋在內江河床下。

      都江堰有效的管理保證了整個工程歷經兩千多年依然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漢靈帝時設定“都水椽”和“都水長”負責維護堰首工程;蜀漢時,諸葛亮設堰官,並“徵丁千二百人主護”(《水經注·江水》)。此後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縣令為主管。到宋朝時,制定了施行至今的歲修制度。

      古代竹籠結構的堰體在岷江急流衝擊之下並不穩固,而且內江河道盡管有排沙機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積。因此需要定期對都江堰進行整修,以使其有效運作。宋朝時,訂立了在每年冬春枯水、農閒時斷流歲修的制度,稱為“穿淘”。歲修時修整堰體,深淘河道。淘灘深度以挖到埋設在灘底的石馬為準,堰體高度以與對岸巖壁上的水則相齊為準。明代以來使用臥鐵代替石馬作為淘灘深度的標誌,現存三根一丈長的臥鐵,位於寶瓶口的左岸邊,分別鑄造於明萬曆年間、清同治年間和1927年。

      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由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李冰主持建立的都江堰,正確處理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洩洪道、寶瓶口引水口等主體工程的關係,使其相互依賴,功能互補,巧妙配合,渾然一體,形成佈局合理的系統工程,聯合發揮分流分沙、洩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

      李冰所建立的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域水利網路化的典範。後來的靈渠、它山堰、漁梁壩、戴村壩一批歷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記。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放後,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經濟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適應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都江堰水利事業工程針對岷江與成都平原的懸江特點與矛盾,充分發揮水體自調、避高就下、彎道環流特性,“乘勢利導、因時制宜”,正確處理懸江岷江與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統一在一大工程體系中,變水害為水利。

      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這樣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絕無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1986年,國際灌排委員會祕書長弗朗傑姆,國際河流泥沙學術會的各國專家參觀都江堰後,對都江堰科學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給予高度評價。1999年3月,聯合中國人居中心官員參觀都江堰後,建議都江堰水利工程參評2000年聯合國"最佳水資源利用和處理獎"。

  • 7 # 飛哥說史

    跟著人群的方向走就好,先是看寶瓶口,再是飛沙堰,最後走很久到分水魚嘴。這一路聽到的講解,真的讓人很敬佩李冰這個人了,古人的智慧真的很厲害。

    成都,天府之國,祖國西南重鎮。既是川藏線的起點,也是終點。幾千年的歷史積澱下,成都市內外可供遊玩兒的專案眾多,其中,城外最著名的莫過於都江堰和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樓主深以為兩者各擅勝場,難分伯仲。如果你對這兩處景緻背後的歷史故事知之甚詳,那麼無論天氣或者是否擁擠,都能得到無限樂趣。

    首先進入的是灌縣古城。除了有部分殘存的古城牆,實際就是個仿古商業區。其次就是水利工程景區,這也是 都江堰 的核心景區。最後的就是玉壘山景區。其實就是水利工程旁邊的一座山,開發了不少人工景點,山上景色還是不錯。

    都江堰原來是一座早在公元前256年修建的年代最早、至今仍發揮著巨大作用的無壩引水的水利工程。由於當時岷江水患,莊稼年年欠收,為了解決百姓的困苦生活,在岷江上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寶瓶口、魚嘴和飛沙堰三部分組成

    因為岷江地勢東高西低,很難將岷江水分流引入位於東岸的寶瓶口,李冰又帶領工匠們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出山口彎道處利用江心原來就有的沙洲築起了一道分水堰,形狀酷似魚的嘴巴,被稱做“魚嘴”

    在2200年前的秦昭王時期,也就秦始皇的太爺爺,(雖說是秦始皇的太爺爺,但秦昭王在位50年過世後他的兒子只做三天大王便去世了,然後他的孫子也就是秦始皇的父親在位三年又過世了,之後便是秦始皇時期了),在秦昭王末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8 # 慢歷史

    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年代是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於公元前256年。這是在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址在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該大型水利工程現存至今依舊在灌溉田疇,是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無壩引水為特徵,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1998年灌溉面積達到66.87萬公頃,灌溉區域已達40餘縣。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年代是

    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偉大之處

    1、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2260年而不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它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的水利傑作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

    2、都江堰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洩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

  • 9 # 愛學習的暖男呀

    都江堰眾所周知是秦朝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縣)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區約50公里,距離青城山風景區20公里。

    都江堰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是中國古老智慧的結晶。

    為什麼要修建都江堰呢?

    (1)原來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嘆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2)都江堰的建立,又有一定的歷史根源。戰國時期,刀兵峰起,戰亂紛呈,飽受戰亂之苦的人們渴望中國儘快統一。適巧,經過商鞅變法改革的秦國一時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盛。為了希望使巴蜀之地肥沃,任命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後,首先下決心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為秦國統一中國創造經濟基礎。

  • 10 # 那一片綠葉83

    都江堰始終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100多萬人的城市都用柴火灶,為什麼不擔心空氣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