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曉咖
-
2 #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香港人大多都有中文名和英文名兩個名字,而且英文名並不是暱稱,在正式的工作場合也經常使用。究其原因,是因為1841~1997年間,香港是英國殖民地,那時候英語是香港學校的授課語言,學生大都會自己起或者接受老師指定的英文名。大陸的很多人也有英文名,但英文名基本只用在英語課堂上。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會絞盡腦汁,給自己想一個特別的名字。香港人也不例外,他們在起英文名的造詣上更勝一籌。
上小學,要取個英文名
撰文 | 徐天成
節選自《我們香港那些年》
在香港,小學一年級是九年強迫教育的開始,類似於內地的九年義務教育。說“強迫”,既是因為那是compulsory education(強迫教育)的中譯,也是因為法律規定,香港父母必須送適齡兒童,也就是6到15歲的小朋友入學,如果違反了,父母會被抓去坐牢的。從小學一年級到中學三年級,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免交學費的官立學校,或是交少量學費的津貼學校,或是交全額學費的私立學校。我讀的教會學校受政府資助,屬津貼學校。學費沒有免,但不貴,也沒有因為要進入好學校而送禮、走關係的情況發生。
除了強迫教育,小學一年級對不少香港人的意義還在於要取個英文名字。取英文名在香港真的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朋友同學間經常會以英文名相稱。許多我的朋友,到現在我都不知道他們的中文名叫什麼。一旦知道了,不誇張地說,彷彿友情都能跨進一步。
也不是所有香港人都有英文名,但英語老師一般都會鼓勵學生取一個,這樣在課堂上喊名字的時候比較方便。記憶中,一班三十多四十人,一般就只有兩三個能堅持不取英文名。
取英文名的風氣,不光流傳於青年人之間。上年紀的人,跟外華人稍微有接觸的,也會圖個方便,弄個洋名。我父親是做外貿的,當然有英文名;而我母親上教會,英文名是神父起的。而我祖父母那一代,就只有我姥姥領洗過了,所以墓碑上刻上了聖名,也就是個洋名。
在國內,人名會有時代的烙印。叫學軍、衛紅、向陽什麼的,就是在“文革”年代出生準沒錯。其實,香港人的中文名也一樣,反映了這名字所處的年代,這個現象甚至蔓延到香港人的英文名。
中文名中,看看香港明星就知道了,什麼德華、富城,總有一股6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的港味兒。香港人很少取一個字的名——黎明來自北京,當然是例外。
女生中,70年代出生的,取名比較傳統,都是什麼婷、什麼玲、什麼儀、什麼珊的,特別是佩珊,這是70後典型的名字。80後的名字,創意就多起來了。看看Twins的成員名字——蔡卓妍、鍾欣桐,都沒有規律可循,所以她們最初出道時,都以英文名Twins主打,後來香港人才暱稱她們為阿Sa與阿嬌,也不叫她們的中文名。
然而,透過一個香港人的英文名,大概也能猜得出來他是在哪個年代出生。老一輩的人,男的叫John,女的叫Mary,很常見,英文課本上的對話人物也用這兩個名字。到我的年代,這兩個名字就不太流行了,取而代之的,男性有Kelvin及其變種Kevin,Anthony及其變種Antony、Tony,等等。而女的就不得不提Vivian——話說在90年代初,也就是我輩上中學的時候,眾多男生的夢中情人——周慧敏正大紅大紫,女神的名字正是Vivian,搞得眾多女生也跟著取這名。其實啊,大家有所不知的是,Vivian一般是個男用名,女生版本是帶e的Vivien或者Vivienne。但既然女神用了,跟著取準沒錯。到現在,Vivian遍地都是,90後的香港人就很少取這個名字了。
取名的週期盛衰現象,其實中外都有。在一部紀錄片《蘋果桔子經濟學》(Freakonomics)中,就說英文名Ashley曾是美國上流家庭出生的女孩最流行的名字,但後來大家都跟風,大家閨秀就不敢再取了。此外,紀錄片中還講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經濟學家發現,美華人取一個令人聯想到是黑人的名字,比如Tyrone,Monique,Deshawn,會影響到其日後的收入和事業發展。不過香港人沒那麼講究,甚至都不知道每個英文名在外華人心目中的觀感。
那現在香港最流行什麼英文名呢?答案是那些老外不會取的名,百花齊放,連老外聽到也會驚訝的那種。舉些真例項子吧:Thirteen(十三)、Square(正方形)、Dior(迪奧,法國名牌)、Greenie(小綠人?)、Money(錢),都是我聽過的,甚至有些正是我朋友的名字。
但這些港版英文名通通都還不夠雷人,香港人在英文名上的登峰造極之作,當然是Angelababy!在普通的Angela後面加上baby,整個名字頓時變可愛了。這個個性化的名字,對楊穎的演藝事業幫助不少,也引來女孩爭相仿效。
郭美美的微博名,不就加了baby嘛。
-
3 # 鬼影問道化真身
個人遇到華人取英文名的情況大致有:
1,宗教原因。有些人信奉耶穌基督,而且接受過嚴格的宗教教育,是有學歷有資格證的那種。經過正統宗教洗禮後,取了個英文教名。
2,有些人打算出國留學或者是移民,為了方便與外華人打交道取了個英文名。
3,有些人是回國留學人員,或回國華僑,為了與國外親友交往方便取了個英文名。
5,有些人沒文化沒知識,骨子裡崇洋媚外,取個英文名裝逼。不過隨著國家越來越強大,社會逐漸進步,國民自信心的增強,取洋名裝逼的人越來越少了。
-
4 # 中學學霸課堂筆記
我在大的上市公司有工作的經驗,因此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英文文化當中是不分長幼的,都可以叫名字,甚至可以叫自己的爸爸媽媽,伯父直呼其名,這樣的話,有公平的文化擺脫了上下級以及官僚的特點。
2.國際化的程序,我們越來越和國際接軌,將我們自己的貨物賣到國外,或者到國外去學習進修,因此呢,我們需要一個英文名,這樣方便和別人交流。
3.英文已經被納入了中國的中小學及大學的教育理念,非常的普遍,因此有一個英文名也是我們在學習當中的一個需求。
4.公司的管理當中,為了避免官僚化,或者是過分的分等級,因此納入管理當中都是用英文名的,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當中所有的高管都是用英文名直接稱呼其名,方便交流,避免官僚化。
-
5 # 米知山
取英文名沒問題,但是你會發現有些人處處使用英文名,弊端就很大了。
嗨,我是Cathy——有些人處處使用英文名的巨大弊端分析。
米野所在的公司是個中小型公司,全公司上上下下也就五六十個人,而且年輕人居多。但是他最近負責跑一些外企公司業務的時候,發現裡面工作的人,從20多歲到50多歲,都給自己取了一個英文名字。
米野問到隱士:“我前天去拜訪一個使用者,是個女士,她跟我打招呼的第一句話是說:嗨,我是Grace!你知道,我是被公司安排第一次跑外企的業務,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就說,嗨,我是Mi Ye。你知道的,就像小瀋陽說他的英文名是Xiao Shen Yang那樣。我很奇怪,他們外企的人改的英文名,是到處都這樣稱呼自己呢,還是隻是他們在公司裡這樣稱呼?”
隱士哈哈大笑,說到:“現在這樣給自己改名字的人好多,我甚至都遇到有人給自己才兩三歲的孩子改這樣的稱呼,我聽到她叫自己的純正中國製造的孩子叫 Tony。我也是嚇了一大跳!”
米野趕緊插話說“那麼隱士,你是很反感他們取英文名字嗎?”
隱士搖了搖頭說道:“我不反感,當然我也不喜歡。我對此很中性,既不支援也不反對。但是這樣的英文名字有很大的弊端,我估計這些到處使用英文名字的人,也是沒有注意到過的。”隱士頓了頓,米野就睜大眼睛看著不做聲,隱士開始長篇得論述他的觀點了。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些外企裡取英文名字的源頭來自哪裡。我們常常看到港臺的電視劇,新聞等,都發現他們說話愛說,我是Tony,我一個同事Grace……這樣的話,大陸的這些源頭主要來自於他們,因為在十年前,港臺對我們大陸代表著更先進,我們那時去港臺就感覺好繁華的都市的感覺。但是那是過去了。現在大陸一二線城市的人去港臺,不會再感覺進了大觀園了。而且一個城市的發展,核心是製造業,核心競爭力是高科技製造業,是年輕人的勃勃生機,是創新創業的精神。但是港臺的企業家都是60多歲的人了,年輕人的創業很少了,很像現在的日本,年輕人都不創業了。
好了,扯遠了。回到正題。大陸的人,特別是外企的人改英文名字主要來自這裡。日本也是有很多外企,日本也比港臺更先進,但是他們都使用自己的日本名字,只是用英文字母來拼寫和發音,比如說:Kiyosaki這樣的名字。就是他自己的日本名字,但是用英文字母來寫而已。哦!就像你前天說,我是Mi Ye這樣的。所以還是用的自己的真名,發音上也是真名的發音。
在中國的外企裡工作,有可能有不少老外,工作語言也是英文,所以取個外國名字是正常的,因為那些被美國外派過來的老外根本不會中文,也很難發音我們的姓名,所以我覺得為了工作需要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這些員工在對外,對其他企業的華人說自己的英文名字,對朋友圈,對其他華人說自己的英文名,他們的動機我就不說了,因為我無法知道他們的動機,但是我來說說這樣做的巨大弊端吧。
一個職場中的人,他不論今後是跳槽,還是創業,都需要逐步得積累自己的人脈的,也需要積累自己的名聲。如果他一直都說自己是Tony,但是這個城市,自稱Tony 的人不下3000個,他今後說我是Tony,誰知道是哪個?一個500人的外企,你去裡面大叫一聲,我找Lily,至少有3個人會站起來。你說,這樣的名字,你怎麼能積累你的名聲呢?每個人的名字就是他的品牌。如果真覺得自己的真名太土了,我就建議給自己改個筆名,今後都用筆名介紹自己,也能很好得積累自己的品牌。比如叫魯迅,茅盾,路遙,金庸這樣的筆名,就積累了很多名聲。我們想想,如果這些作家說自己是 Tony,Bruce,Robin,Joy,他們怎麼能積累自己的名聲呢?
所以要有這個長期堅持打造自己的品牌的意識,這樣自己才能積累起社會影響力,可以給自己取英文名,但每次說到自己的時候一定要加上自己的姓氏,這樣重名的可能性才更小!針對國外市場可以用自己的英文名,針對國內就需要用中文,或者自己的中文筆名。比如馬雲在對外就說自己是 Jack Ma,對內就是馬雲,在公司內部就是“風清揚”。
比如米野你,你的名字就會伴隨你一生的,而且具有法律效應,你就是一直在打造自己作為“米野”所具有的社會影響力,自己的品牌,你在外企裡的時候可以說你叫比如Bruce,但是你除了自己打工公司的壞境,你還會接觸很多公司外的合作伙伴,接觸很多非工作的人,在社會上、網路上也會逐漸積累影響力等,在這樣的環境下你堅持說自己是Bruce,但是這個名字是爛大街的,誰會知道你是誰呢?即使你說自己是Bruce Mi,那那些英文不行的人,是不是你就不在乎對他們的影響力了呢?而且還會有一些人很反感這樣的處處只說英文名,因為他們認為你連自己的真名都不敢說出來,還怎麼放心同你進一步得發展關係,或者合作?
簡單來說:如果你在外企工作,使用英文名沒問題,但是在你的非公司環境下,就要有意識的用自己的真名,不然不能持久得在社會上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且英文名的辨識度很低,這些一個單詞的名稱實在是爛大街了。或者你實在覺得,到處說英文才洋氣,那麼我建議你用更獨特的英文名字,比如下次,你再去外企見人,別人說:嗨,我是Grace,你就回答:嗨,我是Kiyosaki
回覆列表
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人都開始給本人起英文名字,這似乎曾經成為當今40歲以下的中國城市居民的一個時髦潮流。如今,隨著中國的影響力擴充套件到海內和在中國大陸生活的本華人數量的激增,關於中國城市的大少數年老人來說,取一個英文名字已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從另一個角度看,華人起英文名字似乎代表了一種後古代隊文明運動。
特別是關於小資和BOBO族來說,英文名字就彷彿是身份證一樣,相對是一個意味性的標誌。關於大少數城市青年人來說,或許鄉村前衛一點的年老一代來說,叫不叫沒關係,先起上再說。我估量,再過二三十年,也許英文名字會橫掃中國的姓名市場,成為日常互相之間稱謂的主流。說不定呢。
當然,並非每一個華人都有英文名。在鄉村等地,農民和工人一想到取英文名字就感到非常驚訝。僅靠改動一下名字還缺乏以在文明的鴻溝上架起一座橋樑。關於務虛的華人來說,取英文名字暫時以來都代表了他們溝通言語和文明鴻溝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