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英國《衛報》報道,近日,歐盟國家領導人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討論該對“間諜風波”作何迴應,歐盟國家領導人在會上表達“支援英國立場”的呼聲。部分國家甚至還稱,將同英國一樣,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以摧毀俄“間諜網路”。
9
回覆列表
  • 1 # 皇家橡樹1972

    這也是對普京再次當選,無可奈何的一種報復吧!

    驅逐外交官這個事情早在冷戰時期就有了,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那個時候不但西方驅逐蘇聯外交官,其他非西方國家也驅逐過。總之,蘇聯人“搞破壞”就是不招人待見而梅姨這次藉助“雙面間諜事件”怒懟俄羅斯是有深層次目的的,由於脫歐造成了英國在歐洲的尷尬局面,搞的裡外不是人,並且同為“女boss”的默大媽在Continental乾的“風生水起”,Continental各國大有“團結在以默大媽為核心”的德國周圍,這令梅姨心理非常不痛快呀!女人麼,就見不到有人比她“漂亮”,所以梅姨想借助俄大選期間搞出一點事情,來刷存在感!即迎合了目前西方在敘利亞問題對俄羅斯的仇恨,又能緩和英國與歐洲之間的尷尬局面。那川總這次為啥也要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一是“幫助”英國,英美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就不用說了,這事兒得給梅姨造勢!第二,就是目前歐美在貿易上有嚴重分歧,美國舉起“制裁大棒”六親不認呀!這歐洲大為惱火,採取了反措施,當前歐洲各國經濟確實不好,川總再這樣做完全不能讓人接受!很可能造成歐美關係的緊張……川總也做出驅逐俄外交官的舉措,就是告訴歐洲,我們的共同敵人是俄羅斯!我們在怎麼鬧,也是家裡的事情……也就是緩和一下歐美矛盾。

    還有就是目前的“通俄門”仍然沒有消除,隨著中期選舉的臨近,川總的對立面又拿出這個問題說事兒,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勢,川總做出驅逐俄外交官的舉動,也是為了自己過關……。總得來說,驅逐外交官是西方與俄羅斯鬥爭當中經常發生的事情,沒上升到全面對抗階段,他們之間的關係仍然延續“鬥而不破”,這樣的走勢。

  • 2 # 新視鑑

    23日拉脫維亞這一波羅的海小國表示,將會驅逐一名或多名俄羅斯外交官,以展示在俄羅斯錢間諜在英國遭毒殺事件中對英國的支援。本月初間諜毒殺事件發生後,英國首相特蕾莎除了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外,還積極尋求歐盟的協助,目前為止除了拉脫維亞外,還有捷克、立陶宛、丹麥等小國證實正在考慮驅逐俄羅斯外交官。 從這件事來看,英國真可謂“用心良苦”,目前表示準備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都是歐洲小國,都是在歐盟話語權比較輕的,很明顯是受英國幕後操作的結果,英國想借此引起歐盟國家的連鎖反應。但是歐洲的大國,如德國等已經表示不會驅逐俄羅斯外交官,這就打臉了,沒有歐洲大國的配合,英國的這一盤棋很難下下去。再說這些小國目前也只是說說而已,如果沒有歐盟大國的支援,僅僅只有一個遠在天邊的英國支援,它們真敢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嗎? 間諜毒殺事件從一開始就是英國主導的政治鬧劇,為了避免因退出歐盟的問題,被歐洲邊緣化。不惜直接與俄羅斯交鋒,意欲拉上歐洲大陸一起對抗自己渲染的俄羅斯威脅,好藉此重返歐洲政治舞臺中心。只可惜,英國這次可能是要打錯算盤了,歐洲大陸除了偶爾幾個國家在言語上附和英國一下之外,沒幾個真正有實質的動作,法德等大國更是直接拒絕了英國的不合理要求。

    現在英國把自己搞的跟小丑一樣,到處搖尾乞憐,可惜它早就不是當初的日不落帝國了,認清自己的現狀,才是好好生存的前提。再說,傻子才願意為了英國的一己私利將自己綁上英國與俄羅斯的戰車上。

  • 3 # 李姓先生

    這是英國要拉上自己的一群小夥伴一起對付俄羅斯的節奏。不僅是歐盟各國打算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最近剛剛給普京打去電話並祝賀其再次贏得大選的特朗普也可能要有行動了。根據彭博社的訊息,特朗普已經準備驅逐俄羅斯駐美國外交人員,該計劃可能將於下週一(26號)對外正式公佈。(歐盟各國地圖)

    如果美國政府也驅逐了俄羅斯外交人員,那麼這次俄羅斯雙面間諜中毒案又將重新起波瀾,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又將重新進入非常緊張的狀態。

    除了美國,英國的部分歐洲盟友最近也蠢蠢欲動,比如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在24日就表示,針對前俄羅斯雙面間諜中毒案,歐盟各成員國最快將於下週宣佈對俄羅斯採取反制措施。另外德國和法國也提到有采取進一步措施的可能。(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

    不過實際上在歐盟內部也存在分歧,雖然在這次間諜中毒事件中,幾乎所有的歐盟國家都表示了對英國的堅定支援,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要求對俄羅斯採取全面的強硬措施。比如希臘和葡萄牙等國家就考慮到自己跟俄羅斯的經濟聯絡而始終保持了低調,並沒有發表太多對俄羅斯的譴責性言論。而波蘭和立陶宛等國家則算是歐盟的反俄急先鋒,堅定支援歐盟對俄採取堅決抵制措施。反制方式主要就是跟隨英國的腳步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

    幾乎所有的歐盟成員國都是非常排斥並對俄羅斯保持防範心態的。但是部分歐盟國家的態度一定程度上還是會受到英國和美國的影響,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會見各國政府首腦的時候肯定會對他們提出要求,希望歐盟各國對俄採取手段。另外根據彭博社的訊息,特朗普也希望在美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之前,歐盟各國可以採取和美國相同的措施。(特蕾莎·梅與馬克龍)

    由此可見,在關鍵時候英國的這些盟友還是比較團結一致的,總算是一群靠得住的小夥伴。英國自己的實力不夠至少還可以拉上自己的盟友,而俄羅斯就找不到任何一個幫手了。所以在英國和俄羅斯的鬥爭中,英國還是可以佔到一定的上風。

    英華人的目的也很明確,俄羅斯既然敢隨意在英國的國土上殺人越貨,那麼他們就一定要讓對方付出代價,不能讓他太囂張,要不然下次你也不知道他還能幹出什麼來。而英國的歐盟小夥伴似乎也是同仇敵愾,他們要維護歐盟的權威和尊嚴,團結一致打擊俄羅斯的囂張氣焰,不能讓俄踐踏自己的價值觀。

  • 4 # 笑遊江湖007

    歐盟集體驅趕俄羅斯與間諜網路有關的外交官這實際上是英法德聯合歐盟內成員國對俄羅斯的強力施壓!逼迫俄羅斯在某些方面做出讓步!這某些方面可能牽涉更多的利益!我們知道英國因俄裔雙面間諜被毒殺案,在沒有調查清楚下毒人的情況下英國公然俄羅斯發難,說下毒者是俄羅斯所為,且給出俄羅斯24小時應答時間,時間到驅並逐了俄羅斯駐英的外交官。後來英法德三國共同發表宣告說要共同應對俄羅斯的“侵略”,但是俄羅斯外交發言人認為,這是小丑的把戲,這是政治陰謀!是試圖影響俄羅斯選舉。俄羅斯正處於大選期間不予理睬!再後面普京再次當選,歐洲國家領導人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 歐洲大部分國家領導人表示支援英國立場,同時呼籲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摧毀俄羅斯“間諜網路”!立陶宛、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法國等都在考慮驅逐俄外交官。英國特蕾莎梅呼籲全歐盟共同對抗俄羅斯!雖然鬧得沸沸揚揚,但是我覺得一個間諜案不至於讓歐盟大動干戈,況且也沒調查清楚。唯一可以解釋的是有幕後黑手在推動歐盟對俄羅斯施加強大壓力,迫使俄羅斯在某些方面做出讓步,比如敘利亞問題,烏克蘭入北等等問題!那麼幕後黑手是誰,我們大家來討論!

  • 5 # Freed4om

    目前歐盟各國還並沒有實施集體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3月23日報道,在22日夜間的4小時會談中,特雷莎·梅動員法國、德國、立陶宛和愛爾蘭一起作出強有力迴應,以破壞英國情報機構認定存在的俄羅斯秘密行動網路。而歐盟理事會主席表示,外交制裁將會在本週末後進行,持續一週的時間。

    毫無疑問,這場驅逐行動是有英國挑起來的,是英國對於雙面間諜中毒致死案的後續反制措施。自從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佈間諜案背後的幕後黑手是俄羅斯政府後,雙方之間的外交關係就急劇惡化,雖然說本來雙方的關係就已經到達冰點,但是英國就這件事向俄羅斯下達了最後通牒式外交辭令,俄羅斯相對應的也強硬的予以回擊,對英國愛理不理,接著就發生了英國驅逐俄羅斯23名外交官,而俄羅斯相對應的也驅逐英國23名外交官。在這之前的過程中,英國可以說是遭到了國內網路友及民眾的嘲諷,在我看來,英國在這一事件中丟了臉面,充分的顯示了英國衰落的國力,英國的行動也未得到國內民眾的支援,而這一次英國動員歐盟其他國家集體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毫無疑問是這一事件的英國反制的升級,透過歐盟的整體行動,來給予俄羅斯更大的壓力,壓縮俄羅斯的外交空間,孤立俄羅斯。

    歐盟這一次也順應了英國的舉動,表示將會進行外交制裁,也是因為這是符合歐盟對俄羅斯的外交政策。自從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後,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就持續降溫,歐盟從冷戰時期起就一直視俄羅斯為自己的安全威脅,保持對俄羅斯的遏制是歐盟一貫的政策,歐盟各國正好借這一事件來渲染俄羅斯威脅。惡化俄羅斯的國際環境,遏制俄羅斯的發展。

    整個事件再從頭看一遍,我就感覺到這好像是有幕後黑手操控的政治大戲,透過一個證據不充分的案子一步步的將這一事件炒作至俄羅斯威脅到歐洲安全的程度上,感覺背後的一步步都是有規劃的。假如背後的黑手真的是俄羅斯,我們這些看眾就是不明白俄羅斯為什麼要將自己的國家環境變得如此惡劣呢?

  • 6 # 山合水

    任何的髒水潑向敵人,也是勝利的象徵。歐盟一些國家群起而攻之,認為俄羅斯“極有可能”應該為俄前雙面間諜斯克裡帕爾在英國遭受神經毒氣攻擊的事件承擔責任。在英國政府積極尋求歐洲聯盟國集體發聲的請求下,歐盟各國就俄羅斯前間諜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和女兒在英國昏迷一事指認俄羅斯“侵犯歐洲”。為了與英國和其他歐盟成員國團結一致,拉脫維亞正在與他們探討如何合理迴應俄方化學空氣謝爾蓋·斯克裡帕爾一事。

    愛沙尼亞正在考慮就是斯克裡帕爾“中毒”事件有所行動,可能會驅逐俄方外交人員。

    立陶宛總統準備驅逐“俄羅斯間諜”

    芬蘭政府說,正考慮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可能性,其他國家的決策將影響芬蘭政府的最終決定。

    歐盟眾小國磨刀霍霍指向北極熊,大有英雄風範,響應英國的呼聲,跟風式地驅逐俄外交官。但也有一些歐盟國家決定不“跟風”。誰是斯克裡帕爾,估計這些歐盟小國都沒弄清楚。但是英國倡議了,就得跟著說、跟著做。

  • 7 # 蝸牛軍事

    歐盟各國祛除俄羅斯外交官全是英國在搞鬼,這也和普京再次當選總統有關,在加上俄裔“雙面間諜”的事件,使得歐盟各國力挺英國,俄羅斯外交官將被驅逐。經過俄裔“雙面間諜”在英國中毒事件持續發酵,不僅讓英俄關係破裂,緊張氣氛更蔓延至整個歐洲。英俄兩國因此掀起外交風波,截至目前,23名駐英的俄羅斯外交官已經返回莫斯科。

    除了英國、美國的部分歐洲盟友最近也在蠢蠢欲動,例如愛沙尼亞、法國、波蘭,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國都在考慮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立陶宛總統也表示:“我們所有人,都在考慮採取這些措施。”

    其實,這次風波的關鍵在於英國,英國的這些盟友還是比較團結的,英國能力不夠但可以拉攏可靠的盟友,而俄羅斯連一個盟友都沒有,所以英國在和俄羅斯的鬥爭中,英國略佔上風。

    對於外界的指責,俄羅斯方面則否認與“中毒”事件有關聯,並呼籲英方共同調查,但遭到英方拒絕。而最終英國的目的是讓俄羅斯付出代價,不能讓俄羅斯太囂張。

  • 8 # 手機使用者79115746216

    一個流氓組織。還說什麼國際法?還講什麼人權?難到國際法就叫你們支援恐怖分子對平民使用化武嗎,難到國際法,就叫你們在沒有任何的證據之下。就對他國進行制裁打壓嗎?打倒美歐等帝國主義。世界和平萬歲。

  • 9 # 天下會會天下

    據稱,美國將於26日驅逐俄羅斯駐美外交官,作為雙面間諜中毒案的迴應,特朗普還希望歐洲盟國採取類似的措施。這是要整大事,群毆啊!

    (雙面間諜父女)

    實際上普京總統在發表勝選演講時,就已經最大程度的釋放了善意。他表示,“不想挑起軍備競賽”,“以和平的手段化解不同的分歧”。

    但是這些善意的釋放卻被錯誤的理解成俄羅斯經濟已經快被制裁得快壓垮了,是時候把最後一根稻草給他放上了。

    其實與外交群毆相比,經濟制裁才是直插要害,英國首相特蕾薩.梅已經表示將減少進口俄羅斯天然氣。而據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資料顯示,在2017年,英國購買了超過16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佔英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23%。

    如果英國減少進口的舉動得到歐洲其他國家的響應,那就正中美國下懷。

    因為美國就一直在拼命擠佔俄羅斯在歐洲和亞洲的石油和天然氣市場,美國的超級液態天然氣(LNG)輪和超級油輪正在不遺餘力的在俄羅斯過去的傳統市場兜售業務,美國2017年還透過一項法案,旨在阻止俄羅斯向歐洲鋪設新的天然氣管道,同時美提出對正在修建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的所有利益方要進行制裁,從而進一步擠壓俄羅斯的市場空間。

  • 10 # 阿木爾阿木

    這次歐盟各國集體對俄羅斯採取行動,說明俄羅期的毒殺間謀事件確實觸怒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也對俄羅斯提出了此項要求,更是能看出西方此次的決心。

    西方國家將集體應對世界上的不正義行為,這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將成為常態。也就是說,以往西方諸國所奉行的“政治正確”的外交手段,己經讓他們感到失望,決定摒棄這種想法。

    我們先來熟知一下此次事件的導火索:

    3月4日,受英國庇護的前俄羅斯“雙面間諜”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和他的女兒尤利婭,在英國威爾特郡索爾茲伯裡市街頭長椅上昏迷不醒。除了這對昏迷的父女外,趕到現場的警察和醫務人員也感到不適。經過調查後,英國警方認定,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和他的女兒遭到神經毒劑襲擊。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內的政壇人士則直接將矛頭對準了俄羅斯。畢竟,這樣電影般的間諜事件,並不是第一次在英國和俄羅斯之間發生了,甚至這起中毒案件還引發英國對過去20年發生的一系列特工死亡事件的重新調查……

    在他國使用生化武器襲擊公民(雖然這個公民是間諜),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件,這種行為可以用戰爭行為來形容。因為我們都知道,生化武器有很大的擴散性,殘留性,這從當時參予了救治任務的醫生們事後都感到了不適,就能體現出來。

    這種使用生化武器襲擊公民,是一件影響非常惡劣,手段極其卑鄙的事件。此事件己經嚴重的觸碰了西方國家的底線,這讓歐盟諸國無法容忍。也讓西方國家看透了一點,以往的“政治正確”的外交理念對一些國家真的沒有任何用處,反倒讓這些國家藉機行事。

    如果一個國家在他國國土上使用生化武器,那麼,這個國家任何的下作行為都能幹出來。正是這一點的預知性,讓西方國家對此必須要有個表態,來表明他們的立場,讓俄羅斯和一些國家能明白此事件的嚴重性。

    以德報德,以怨報怨,孔子他老人家很多年前的這個處世理念,此刻正被美國及歐盟國家拿來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細彝寶多少錢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