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東萊左傳博儀》翻譯:

    天下間的因為利益而聚合到一起的事,也必定會因為利益而分開。秦、晉聯合出兵攻伐鄭國,鄭國快要滅亡了,燭之武去出城遊說秦穆公,在站著說話的短暫功夫裡把鄭國從滅亡的邊緣挽救回來了,不僅僅使秦軍撤退,秦軍撤退時還留下了軍隊援助鄭國,改變的多麼快啊!

    燭之武的一席話使秦穆公背棄晉國親近鄭國,丟下強援、依附弱國;不顧舊日與晉的恩情、召來晉新的怨恨;放棄成功、願意危險。如果不是利害關係打動了秦穆公的心意,怎麼能像這樣呢?

    秦穆公同晉國,相處很久,又那麼信任,交情也非常深厚,一旦被燭之武所說的利益引誘,便視晉國如眼淚鼻涕,把它丟棄掉了,對於鄭國又有什麼不能拋棄的呢?將來要是有比燭之武說的更大的利益,我知道秦穆公必定會改變的很快而徹底,去謀取那種利益的!

    原文: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秦、晉連兵而伐鄭,鄭將亡矣,燭之武出說秦穆公,立談之間存鄭於將亡,不惟退秦師,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燭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晉親鄭,棄強援、附弱國;棄舊恩、召新怨;棄成功、犯危難。

    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詎能若是乎?秦穆之於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之厚也,一怵於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於鄭乎?他日利有大於燭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從之矣!

    擴充套件資料

    《東萊左傳博議》是宋人呂祖謙為諸生課試而作。評價了《左傳》中的《燭之武退秦師》。

    呂祖謙(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稱“東萊先生”,為與伯祖呂本中相區別,亦有“小東萊先生”之稱。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原籍壽州(治今安徽鳳台)。南宋著名理學家、文學家。出身“東萊呂氏”,為呂夷簡六世孫、呂大器之子。

    呂祖謙博學多識,主張明理躬行,學以致用,反對空談心性,開“浙東學派”之先聲。他所創立的“婺學”(又稱“金華學派”),也是當時最具影響的學派,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與朱熹、張栻齊名,並稱“東南三賢”。著有《東萊集》、《歷代制度詳說》、《東萊博議》等,並與朱熹合著《近思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國七雄》武將沒有特技,沒有功績解鎖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