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證明1加1等於2。下面的答案可能過於術語話,是我找的資料來的。我覺得1+1=2是這個世界的基礎。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數學,而1+1=2就是數學的基礎。
………………⚡………………
陳景潤證明的叫歌德巴-赫猜想,並不是證明所謂的1+1為什麼等於2。
當年歌德巴-赫在給大數學家尤拉的一封信中說,他認為任何一個大於6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質數的和,但他既無法否定這個命題,也無法證明它是正確的。尤拉也無法證明。這“兩個質數的和”簡寫起來就是“1+1”。
幾百年過去了,一直沒有人能夠證明歌德巴-赫猜想,包括陳景潤,他只是把證明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但還是沒有完全證明 2 1+1為什麼等於2?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又奇妙無比。 在現代的精密科學中,特別在數學和數理邏輯中,廣泛地運用著公理法。
什麼叫公理法呢?從某一科學的許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題,對這些基本概念不下定義,而這一學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下定義;對這些基本命題(也叫公理)也不給予論證,而這一學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題卻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中推出。
這樣構成的理論體系就叫公理體系,構成這種公理體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就是數學當中的公理,在數學中是不需要證明的。又因為1+1=2是一切數學定理的基礎。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規律: A+A=B、B+B=A、A+B=C;N+C=N A*A=A、B*B=A、A*B=B;N*C=C(注:N為任意自然數) 這八個等式客觀準確地反映了自然數中各類數的相互關係。
下面我們就用ABC屬性分類對“猜想”做出證明,(我們只證明偶數中的偶A數,另兩類數的證明類同)
設有偶A數P
求證:P一定可以等於:一個質數+另一個質數
證明:首先作數軸由原點0到P。同時我們將數軸作90度旋轉,由橫向轉為縱向,即改為原點在下、P在上。我們知道任意偶數都可以從它的中點二分之一P處折回原點。
把0_P/2稱為左列,把P/2_P(0)稱為右列。這時,數軸的左右兩列對稱的每對數字之和都等於P:0+P=P;1+(P-1)=P;2+(P-2)=P;、、、、、、P/2+P/2=P。
這樣的左右對稱的數列我們稱之為數P的“折返”數列。 對於偶A數,左數列中的每一個B數都對應著右列的一個B數。(A=B+B)
如果這個對應的“B數對”中左列的B數是質數而右列的B數是合數,我們叫這種情形為“遮蔽”。
顯然,對於偶A數的折返數列,左列中的所有質數不可能同時被遮蔽,總有不能被遮蔽的“質數對”存在,這樣我們就證明了偶A數都可以寫作兩個質數之和。其它同理。繼而我們就證明了“猜想”。
第一步:寫出B數數列:5、11、17、23、29、35、41、47、53、59、65、71、、、、(6*N-1)
第二步:寫出B數數列中的合數:35、65、77、95、119、125、155、161、185、203、、、、、
第三步:由於對於偶A數P,它右列出現合數的最小數是35,所以能夠遮蔽左列第一個質數5的P數的取值是40,也就是說只有當P=40時,左列中的5才可以被35遮蔽,這時左列0_P/2=20,左列中還有11、17兩個質數不能被遮蔽,這兩個“質數對”是11+29、17+23。如果要同時遮蔽5和11、就必須加大P的取值,P由原來的40增加到P1=130;而這時的(P1)/2也同時增加到65。
第四步:左列中有5、11、17、23、29、35、41、47、53、59、65共11個B數,而右列65_130間的合數只有65、77、95、119、125共5個,除去遮蔽5和11的125和119以後只剩餘95、77、65顯然即使偶A數P=130的折返數列的右列中的所有合數、都去遮蔽,也不能完全遮蔽左列中的質數。也就是說偶A數P中最少可以找出許多質數對,可以寫成P=一個質數+另一個質數的形式。這裡它們分別是: 130=17+113、130=23+107、130=29+101、130=41+89、130=47+83、130=59+71
第五步:同理,即使我們再繼續增加P的取值,而P/2的值也同時增加,右列中的合數永遠也不可能全部遮蔽左列中的質數,所以,任意偶A數都一定可以寫作兩個質數之和。
同理,我們可以做出偶B數和偶C數也都可以寫作兩個質數之和。 這樣我們就證明了對於任意偶數(大於6)我們都可以寫作兩個質數之和。
原因:
因為y+=y+1,
所以(x+y)+=(x+)+y
由此可證明1+1=2。
怎麼證明1加1等於2。下面的答案可能過於術語話,是我找的資料來的。我覺得1+1=2是這個世界的基礎。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數學,而1+1=2就是數學的基礎。
………………⚡………………
陳景潤證明的叫歌德巴-赫猜想,並不是證明所謂的1+1為什麼等於2。
當年歌德巴-赫在給大數學家尤拉的一封信中說,他認為任何一個大於6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質數的和,但他既無法否定這個命題,也無法證明它是正確的。尤拉也無法證明。這“兩個質數的和”簡寫起來就是“1+1”。
幾百年過去了,一直沒有人能夠證明歌德巴-赫猜想,包括陳景潤,他只是把證明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但還是沒有完全證明 2 1+1為什麼等於2?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又奇妙無比。 在現代的精密科學中,特別在數學和數理邏輯中,廣泛地運用著公理法。
什麼叫公理法呢?從某一科學的許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題,對這些基本概念不下定義,而這一學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下定義;對這些基本命題(也叫公理)也不給予論證,而這一學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題卻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中推出。
這樣構成的理論體系就叫公理體系,構成這種公理體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就是數學當中的公理,在數學中是不需要證明的。又因為1+1=2是一切數學定理的基礎。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規律: A+A=B、B+B=A、A+B=C;N+C=N A*A=A、B*B=A、A*B=B;N*C=C(注:N為任意自然數) 這八個等式客觀準確地反映了自然數中各類數的相互關係。
下面我們就用ABC屬性分類對“猜想”做出證明,(我們只證明偶數中的偶A數,另兩類數的證明類同)
………………⚡………………
設有偶A數P
求證:P一定可以等於:一個質數+另一個質數
證明:首先作數軸由原點0到P。同時我們將數軸作90度旋轉,由橫向轉為縱向,即改為原點在下、P在上。我們知道任意偶數都可以從它的中點二分之一P處折回原點。
把0_P/2稱為左列,把P/2_P(0)稱為右列。這時,數軸的左右兩列對稱的每對數字之和都等於P:0+P=P;1+(P-1)=P;2+(P-2)=P;、、、、、、P/2+P/2=P。
這樣的左右對稱的數列我們稱之為數P的“折返”數列。 對於偶A數,左數列中的每一個B數都對應著右列的一個B數。(A=B+B)
如果這個對應的“B數對”中左列的B數是質數而右列的B數是合數,我們叫這種情形為“遮蔽”。
顯然,對於偶A數的折返數列,左列中的所有質數不可能同時被遮蔽,總有不能被遮蔽的“質數對”存在,這樣我們就證明了偶A數都可以寫作兩個質數之和。其它同理。繼而我們就證明了“猜想”。
第一步:寫出B數數列:5、11、17、23、29、35、41、47、53、59、65、71、、、、(6*N-1)
第二步:寫出B數數列中的合數:35、65、77、95、119、125、155、161、185、203、、、、、
第三步:由於對於偶A數P,它右列出現合數的最小數是35,所以能夠遮蔽左列第一個質數5的P數的取值是40,也就是說只有當P=40時,左列中的5才可以被35遮蔽,這時左列0_P/2=20,左列中還有11、17兩個質數不能被遮蔽,這兩個“質數對”是11+29、17+23。如果要同時遮蔽5和11、就必須加大P的取值,P由原來的40增加到P1=130;而這時的(P1)/2也同時增加到65。
第四步:左列中有5、11、17、23、29、35、41、47、53、59、65共11個B數,而右列65_130間的合數只有65、77、95、119、125共5個,除去遮蔽5和11的125和119以後只剩餘95、77、65顯然即使偶A數P=130的折返數列的右列中的所有合數、都去遮蔽,也不能完全遮蔽左列中的質數。也就是說偶A數P中最少可以找出許多質數對,可以寫成P=一個質數+另一個質數的形式。這裡它們分別是: 130=17+113、130=23+107、130=29+101、130=41+89、130=47+83、130=59+71
第五步:同理,即使我們再繼續增加P的取值,而P/2的值也同時增加,右列中的合數永遠也不可能全部遮蔽左列中的質數,所以,任意偶A數都一定可以寫作兩個質數之和。
同理,我們可以做出偶B數和偶C數也都可以寫作兩個質數之和。 這樣我們就證明了對於任意偶數(大於6)我們都可以寫作兩個質數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