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11416552959

    先寫結論:有好的企業優先去企業,別來事務所或者去銀行。

    先寫寫本人情況,本人目前在內資所,排名靠前吧,目前是第3年剛開始不久,已考完注會和稅務師,尚未註冊。薪酬方面第二年大概到手15-16萬,註冊完如果呆下去,第三年大概18-20萬。值嗎?看部門,反正在我們部門我感覺不值,本人所在內資所3000+人,大部門10幾個,每個部門下面有分不同小部門,不同部門待遇天差地別。有的部門專案主要為金融、地產、網際網路等,工作相對輕鬆,收費又高,有的部門專案基本都是傳統制造業,活多收費又低。而答主的部門不幸是後者。

    再說說工作強度。目前答主正在經歷年報磨難,從12月開始,基本天天出差,12月還好,還能混個雙休,1月開始,沒有一天是休息的。雖然本所規定忙季單休,但實際上,很多部門基本是無休。至於日內加班,晚上10點是最基本的,碰到一些緊急專案12點起,白天呢,基本8點半從酒店出發去企業。有人會說,事務所都這樣,淡旺季分明,淡季就空了,但是那基本是以前,現在內資所一大收入來源就是IPO專案,一個有幾個IPO部門,基本全年別想有淡季,改制、自查、申報、反饋、審計加期,一個接一個,全年能有2個月淡季已經謝天謝地啦。再者前兩年,還要準備注會考試,根本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

    再說說感情問題。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年出差150天以上,1-4月基本處於消失狀態的人,有幾個能找到物件或者維持戀愛關係。目前答主所在部門留下來的,好多人,基本處於大齡單身狀態,有物件的基本都是進來工作就搞定的,題主如果目前沒物件,又想來事務所,做好當萬年單身狗的準備。

    先碼底稿,有人看,再更一點吧。。。

    我都忘了我有這麼個回答了,再更一點吧。現在上市公司年報結束了,答主部門今年也有準備IPO的專案,但答主有幸沒被分到這個專案,所以會空一點。

    首先科普一些簡單的審計常識吧。我在上文也提到,事務所本該有淡旺季的,但是部分內資所,尤其是排名前列的內資所,這幾年(IPO開閘後)很少會有淡季。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需要籌備客戶公司的IPO申報工作,正常的上市公司,只需要做一次年報審計,上市公司披露的季報以及半年報都是不需要審計,公司財務部門自己編制報告披露即可;而擬申報IPO企業的公司,可就麻煩多了。首先一家IPO企業申報需要出具一份3年期(至少)的審計報告,然後向ZJH申報,接著會收到ZJH的一份反饋意見(即一堆需要三方中介回答的問題),然後和預審員溝通,溝通不好,還會有二次甚至三次反饋,接著預審、發審會,最後得到結果過會/被否/暫緩。首先關於申報報告,由於ZJH規定的申報報告資訊有效期為6個月,所以一般申報的企業在申報排隊期間報告資訊會超過有效期,所以需要補充審計半年報或者9月30號的資料;其次IPO申報企業對財務資料的細緻程度遠高於上市企業,主要用於大幅一系列的反饋問題;最後IPO的企業財務基礎一般比較薄弱(其實是存在填不完的坑,這裡不細談),而上市公司經歷多年審計,財務比較規範,審計起來相對輕鬆,而擬申報IPO企業,尤其是首次承接進場審計,那財務,真的,一言難盡。我們很多時候自嘲,我們不是去財務審計,而更多做的理賬的工作。綜合以上幾點,一個部門有一個或者多個擬申報IPO的企業,淡季的時間就會被壓縮殆盡。首先就是“理賬”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尤其是剛承接的公司,至少需要整理兩年的財務資料;其次申報之後,答覆反饋,加期審計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答覆反饋的工作強度比較高,因為企業、券商一般都會著急趕緊答覆好去進行進一步溝通。文字有點多,稍微讓沒幹過審計的同學瞭解一下審計的一些工作內容。

    這裡再扯扯和四大的一些工作區別。首先說結論,審計這活,我不推薦大家選,但是沒有更好的選擇的話,做做審計,能進四大肯定要選四大的。我自己沒在四大工作過,但也有同學畢業去了四大的,寫寫聽到的一些事情。首先四大審計主要以大型上市公司為主,擬IPO企業較少,結合上面說的,IPO少就意味著有淡季,忙季很忙,淡季很淡,似乎也能接受?其次四大的福利相對內資所好一些,說實在這幾年四大跟內資所前幾大的工資已經比較接近了(我只瞭解到入職頭幾年的工作,再往上也不太清楚),但四大的福利比較好,主要是年假,亦或稱為調休,忙季連續加班之後,四大一般會給較多的年假作為補償,內資所就。。。可能連淡季都沒有,哪有時間讓你休長時間的年假。最後四大的工作經驗比內資所有價值太多,很多大型企業招聘財務,都會在要求裡列明“有四大工作經驗者優先”,極少有人提及內資所工作經驗,這點也是呵呵啦。總之能不來幹審計儘量不要來吧,非要踏入這行還是儘量選擇四大。

    再補充一點工資的事情,我覺得的家裡不太缺錢的,還是不要在意工資的絕對數額了,我上文提的工資,還只是我所的中等水平,一些老部門本身上市公司專案優質,當年又有IPO過會發行的,工資絕對高於這個數的,但是這工資跟房價比,或者單獨考慮這工資的價效比,就根本不算什麼了。按小時工資算可能都比不過肯德基之類的(有點誇張)。不過我所在的內資所,說實在的,單看工資數額,還算可以,畢竟財務方面的工作,沒有工作經驗,工資一般比較低,而且大多數部門能做到多勞多得,家裡缺錢的,可以去內資所前幾大,幹幾年審計看看。

    最後再點下題吧,銀行我記得有段時間逼乎給我推送了一個問題,“在銀行當櫃員是什麼體驗”,基本上的答主回答我看了都是苦逼的不行,我自己也有同學在銀行,結合我的所見所聞,我總結了一下:你手上要是沒什麼資源,還是別去銀行了,去了做幾年櫃員,我感覺還不如去事務所呢,當然你家裡有資源,去銀行也挺好的。至於事務所,不像10年甚至更久之前了,那個時候CPA還是稀缺資源,你考出個證書,在事務所幹幾年,熬到合夥人,在財務審計行業,基本上處於頂尖存在了,但是現在,自從協會之前要做大做強CPA行業之後,CPA人數增長也越來越快,而審計行業的蛋糕就這麼大,在大所,現在已經很難升到合夥人了,而且就算升到了,你要是沒有客戶資源,分到的蛋糕,也少得可憐,最終大多數人還是會去企業,既然都要去企業,幹嘛一開始不去呢?這裡,有人看了可能會反駁,我來事務所就是來鍛鍊的,去企業能成長得這麼快嗎?所以我前面也提了,有好的企業,優先選擇好的,現在,據我瞭解大型優質企業,同樣很鍛鍊人,能力出眾,工作3-5年,照樣能成為財務主管或者經理,而且現在很多企業都喜歡自己培養出的人才,你在事務所幹3-5年,再跳槽去優質的企業,反而會比較困難。優質企業可遇不可求,如果在畢業校招階段,能拿到優質公司的OFFER,我推薦還是直接去企業比較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燕子冬天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