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兩三事

    洋務運動:換湯不換藥。

    明治維新:換湯又換藥。

    一個字的差別造成了國運的不同。

    洋務運動:我黨有一句著名的話“黨指揮槍”,可見思想是很重要的,脖子以上的部分會決定你以後的命運。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註定改革不會徹底,本質是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同時,洋務派還遭到了封建主義頑固派的嚴重阻擾。

    明治維新: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全盤西化與改革,是徹底的資產階級運動。課本上說明治維新不徹底,還保留封建殘餘,使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道具。我認為這不對,使日本走上軍國主義侵略道路不是它保留了封建殘餘,是帝國主義向外擴張的必經之路,是清朝太軟弱。即使清朝是強大的,日本還是會侵略其他國家。

  • 2 # 亢龍有悔44

    原因很多,有幾點值得說說。船大不好調頭,大清和日本相比太大,事太多。乾隆年間的文字獄鉗制華人的思想,相反日本人思變,願意主動接受新事物。還有就是日本那幫人推翻幕府才上臺,急於出成績,對改革開放沒有思想包袱。同時中國的高層顧慮太多。

  • 3 # 使用者95139268424

    洋務運動的失敗,可以歸納為這些原因:洋務運動屬於社會精英運動,群眾理解甚少。缺乏群眾基礎,不能夠得到廣泛的支援。還有一個原因是,洋務運動沒有自己的軍隊,也沒有得到軍隊的支援。最後一個原因是,洋務運動是沒有自己的輿論工具,不能做到最好的宣傳和推廣。所以它失敗了。明治維新之所以成功,群眾基礎好,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輿論工具,所以成功了。

  • 4 # 未來星

    洋務運動是晚清開展的一項轟轟烈烈的愛國主義運動,其主要目的是透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來提升國力,改變當時的現狀。由李鴻章等人發起,獲得了許多晚清權貴的支援。但是要知道清政府只想提升技術其他一概不予考慮。落後的皇權思想,保守主義任然紮根在這個國家的統治者心中,試想如果歐洲大地沒有啟蒙運動開展在前,你能想象得出18世紀英國就開始了工業革命嗎?與之對應的是,如果洋務運動開展成功,那麼工廠代替手工生產,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那麼百姓何苦上交皇糧以求庇佑,封建統治者的權威性就會動搖,而清政府連君主立憲都要思前想後,統治者們是不遠出現這種情況的。再加甲午戰爭失敗,更直接的導致了洋務運動的失敗。

    而日本明治維新成功,是日本上至天皇,下到百姓齊心協力的結果。明治天皇堪稱明君,日本又希望學習西方,全盤西化。主動建立君主立憲制,不僅從技術上學習西方,更是對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一點清廷是捨不得的,雖然明治維新改革並不徹底,甚至催生出了軍國主義,但總體是成功的,帶給了日本全新的氣象。

  • 5 # 烤土豆大師

    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無缺的,站在歷史的下游,我們不說那些冠冕堂皇、大而全的馬後炮,只說要害。

    洋務運動為什麼會失敗?因為甲午中日戰爭失敗了,甲午戰爭為什麼會失敗?因為準備不充分+內鬥。

    第一點:戰爭的號角是日本人吹起來的,他們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船堅炮利,舉國之力而來;而清朝這邊國庫空虛,加上太后正修頤和園,北洋艦隊很久沒更新裝備了,甚至炮彈都沒有幾發了。倉促上陣,導致一敗塗地。

    第二點:內鬥。李鴻章和翁同龢的鬥爭很激烈,李鴻章知道自身實力有限,本想儲存力量,避免決戰,但有翁同龢在光緒面前從中作梗,最終無可奈何花落去。

    其至於說政治體制,我認為日本的君主立憲本身也是被閹割的,比清朝的專制好不到哪去,並不存在巨大優勢,甚至我認為,甲午戰爭如果勝利了,光緒皇帝的威望大漲,戊戌變法能成功也是有可能的。那中日之間的戰略天平也許真的就要傾斜了。

    可惜,留給我們的,是一個百年屈辱捱打的回憶。

    歷史當銘記,屈辱唯有靠我們這一代人的奮鬥去洗刷!

  • 6 # 青松臘梅602

    中國的洋務運和日本的明治維新都是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的改革。同樣是兩國都面臨西方列強的入侵,被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民族危機嚴重。都是為了挽救統治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創辦了機器大生產的近代工礦企業,也都推動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雖然兩次改革有很多共同點,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

    首先政治方面:洋務運動不改變政治制度,沒有觸動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根基。只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術。明治維新廢除舊的封建體制,學習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

    其次教育方面:洋務派只創辦學習西方語言、科技和軍事的新式學校。例如:京師同文館,沒有廢除舊的教育制度。而明治維新則參照歐美國家的教育制度,建立現代學校體制,普及初等教育。

    另外文化生活方面:洋務派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不主張在文化生活方面學習西方,日本提倡“文明開化”,在衣、食、住、行方面進行“歐化”運動。

    最後洋務運動的目的只是富國強兵,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而明治維新的目的是發展資本主義,擺脫民族危機。

    洋務運動不僅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而且隨著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而失敗。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擺脫了民族危機,發展成為世界強國。

  • 7 # 這些歷史要讀

    1、歷史的慣性;

    自秦始皇一統六國到鴉片戰爭爆發,封建制度在中國已經安穩的走過了兩千多年。傳統儒家思想和封建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滲透到每位華人的骨子裡。

    而日本不同!嚴格來說,他們是從大化改新時才開始學習中華,建立封建制度,時間長度比不上中國。而這個學習過來的封建制度,並不深入,明顯居有日本國小、民族單一的特色。因此,其封建化程度也比不上我們。

    在物理上,一個物體速度越大,重量越大,那麼它的慣性也就越大,要按停它所需的力量也越大。同理,我們的封建化無論是體量,還是時間,都比日本要大要長。所以,要讓封建制度消停,我們的難度就更大,需要的時間距離也就更長。

    而這個歷史的慣性,就是為什麼日本比我們開國晚,卻快於我們成功實現改革的重要原因。

    2、變革領導力量的不同;

    洋務運動依靠的力量,主要是漢族的有識大臣,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清廷中央就只有奕訢支援。他們的實力比不上慈禧為首的保守勢力,因此改革處處受制。

    而日本的明智維新,是下級武士中的革新勢力和出身豪農豪商的志士,聯合與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強藩和皇室公卿等一眾勢力,以“尊王攘夷”為口號推動的。在倒幕運動中,改革派勢力透過戊辰戰爭,擊敗了保守勢力,最終實現全國的一統,為改革掃清了一切阻礙。

    3、改革性質的本質差距;

    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 以制夷”,其本質不過是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是封建主義的自我修正而已。洋務派的大臣們只看到自身與西方的科技差距,卻忽略了自身的制度差距。因此,改革的眼光只放在軍工和技術上,卻沒有從社會性質上進行改良。

    明治維新就不同,它從本質上比洋務運動先進明治維新是日本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說白了就從社會性質的根本進行全面的改革。

    因此,洋務運動不過是建立了一些虛有其表的近代工業和近代軍隊而已。而明治維新則是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事實上,甲午戰爭,日本的勝利,是勝在了制度上,而不是綜合國力上。

    4、領導民族的差距;

    當時清王朝的統治者,是占人口小部分的滿族,而提倡改革的卻主要是漢族士紳階層。因此,改革過程中,極易遭到滿族保守勢力的反撲,改革意志不堅定。

    而日本就只有大和一個主體民族,因此明治維新是有更堅定的意志,能更快的推進和深化。

    5、民族性格的差異;

    中華民族在鴉片戰爭前,一直是亞洲老大,天朝上國的思想,使我們固步自封,對自己當時的制度盲目自信。因此,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只認為自己與列強的差距在武器上,骨子裡卻不願意接受,甚至還是瞧不起西方的制度和文化。

    日本就不同,他們一直是一個崇拜強者的民族,他們善於學習,善於吸收先進的東西,就像當年學習唐朝一樣。因此,當強大的美軍黑船駛進日本的港口時,他們就鐵了心要學習西方,增強自身……

  • 8 # 坐古談今

    主要是一個根本原因,三個重要原因。

    根本原因是:洋務運動的主張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認為:中國只是在“器物”上不如西方,只要不動用“儒家思想”、不動用傳統統治手段就可以追趕西方。

    明治維新的主張則是徹底將黃種人思想改變為白種人思想,無論是思想還是表面的頭髮、衣服都要向西方學習。明治天皇在“明治維新三傑”半威脅半自願下,主動穿上西裝、理了髮帶頭向西方學習,這些清廷都是做不到的。

    三個重要原因如下:

    (1)“秩序、尊卑”思想阻止了思想變革

    中國傳統的治國理念是因為自身的“農業國”以及幾千年的“秩序、尊卑”思想,因此,難以被棄除。清朝作為少數民族政權就更需要“儒化”,因此,他們對“儒化”地堅持反而比我們自身更強。

    日本則是從唐朝開始,經過唐高宗時期“中日第一次大規模戰爭”中,日方敗給中國後,痛定思痛地認為應該“效法中國”開始的。

    兩個“中興四傑”都有的人:左宗棠、曾國藩

    (2)因為“貪腐”造成兩者不同結果

    洋務運動是在清政府“貪腐遍地”情況下開始的,“好的思想”往往因為“貪腐”而變形走樣;明治維新則是以明治帶頭的相對清廉的運動,因為相對“清廉”就沒有私心,這樣改革的初心就容易不被忘記,成果就容易顯現和保持。

    (3)為所謂的“全域性”“長遠”失去“臥薪嚐膽”而耽擱

    中國自從北宋“澶淵之盟”後到清朝,就有一個不好的思想,總想用“全域性”“長遠”掩蓋自己的懦弱。

    相反,德國、日本、美國這些“新興帝國”往往在“崛起”前都敢“賭”一把,德國和法國、日本和中國、美國和西班牙,在總體實力上都是弱於對手,都不被國際輿論看好。但這三個國家的統治者就敢打。

    經常不被提及的第二種“中興四傑”(曾胡左彭;第一種說法是曾左李張,個人認為第一種更符合歷史)說法中的彭玉霖

    中國也不是沒有機會,晚清最好的機會就是1880年代。中國最能打的將帥左宗棠,統領著清朝最清廉、最有改革精神和戰鬥力的軍隊。相反,沙俄、法國都不是歷史上的安定時期,我們雖然不能保證能贏,但以當時的情況,利用好國際勢力完全可以做到平局。

    “平局”其實就會給中國帶來非常好的前景,“洋務派”藉此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話語權,光緒就可以得到更大的權力,這樣,未來的中國將不會那麼糟糕。

    可惜,好機會被慈禧、李鴻章耽誤了。

  • 9 # 懷疑探索者

    首先,我贊同 @坐古談今 關於這個提問的解答,他的觀點是正確的。洋務運動,僅僅是改變了一點點技術,買了一大堆洋槍洋炮,卻沒有從社會制度進步。而社會制度的先進性,才是國家強盛的關鍵。此外,我還要補充幾個細節。明治維新,它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給日本人提供了更多的飯碗。日本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階層,就是武士階層,都是拿刀把子的。上層貴族要依賴武士們的保護,平民百姓要服從武士們的管理,可以說,日本的武士們能不能支援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明治天皇在日本搞改革,並不是大刀闊斧的把原本的飯碗都改革掉,而是增加了飯碗。那些武士們,原本要依靠貴族提供飯票,現在政府直接給你提供飯票,個個做上了公務員,吃香的喝辣的,生活質量如同火箭"蹭蹭蹭"的往上竄(當然,這個時候還沒有發明火箭)。你說,這些武士們還會反對明治維新嗎?支援還來不及呢。實際上,日本的武士一直就是大力支援改革的。改革後,他們的待遇都提高了不少,反對改革等於是傻子。

    與日本的明治維新不同,大清的百日維新是減少了飯票。日本增加了飯票,大清減少了飯票,大清的官員能夠支援改革嗎?康胖子和光緒一搗鬼,就把科舉廢了,斷了天下讀書人的前途,又沒有提供出路。光緒大筆一揮,就裁撤了八萬多個工作崗位,那些基層官員還願意支援光緒嗎?洋務運動比百日維新稍微好一點,洋務運動透過造船造廠,確實安排了一批人的就業,但總體上還是削減了工作崗位。此外,在朝廷官辦的企業裡面,任命的管理員都是舊官僚,還能管理好現代化企業嗎?所以,大清國對洋務運動並不是那麼熱衷。甲午海戰,大清國被打回了原型,洋務運動大致宣告了破產。

  • 10 # 端木賜香

    問題稍微有些彆扭。

    我的意思是:洋務運動怎麼算失敗?

    洋務運動是大清版的改革開放。這種改開,只改器物,不改制度,雖然用楊小凱的觀點,乃後發劣勢,但是,如果只站在器物的角度,那也不算失敗嘛。還有,所謂的“同光中興”,就是洋務運動的成效嘛。

    只不過,我們主流偏向於這樣認定:甲午戰爭的失敗,意味著洋務運動的破產;而大清的人亡政息,更反證洋務運動的失敗。

    這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一個人最終死了,他的人生就不成功麼?

    日本跟中國不一樣:第一,它是永遠的天皇一系。而中國是永遠的改朝換代。第二,它體量小,轉型容易,迅速的搭上了歐美文明的客車,而大清體量大,轉身難,既有地理中心主義,更有文化優越心理,扭扭捏捏,始終不願意搭乘歐美的文明專列,甲午一役,懵懵懂懂的感覺出了洋務運動的侷限,之後開始了制度的努力,但第一次努力——百日維新由政治賭徒康有為與政治小白光緒主持,犯了激進主義毛病,改革搞得跟革命似的,迅速失敗,第二次努力——晚清新政與君主立憲又由於威權人物光緒與太后的先後死亡,導致社會秩序失控,導致改良最終沒賽過革命,中國從此搭上了民族主義與激進主義的雙重戰車,這一切既導致了大清的滅亡,更導致了近代中國的悲劇。

    總之,在我的認識裡,洋務運動有它的成功。所以,這個問題,可以換算成,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有嘛不同?

    這個可說的很多,比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科技、教育、國民性格等都有得可比的。在此我就談三個方面吧:

    一、雙方改革的主體力量、理念不同。

    洋務運動改革的主體力量是滿、漢統治階級當中的開明派,其改革理念是“中體西用”,想在確保既有政治秩序和道義信念不變的前提下,學習西方的近代科學技術,以應對外國的侵略和鎮壓國內民眾的反抗。

    明治維新的主體力量則是中下層武士,維新是天皇政權成立之初就開始的一項基本國策,其改革理念是“和魂洋才”,即在保留愛國、忠君、孝親、尊長的“大和魂”的前提下,全面學習、利用西方的一切,進行系統的資產階級改革,實現由封建社會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

    二、雙方改革的內容、範圍不同

    洋務運動求的是皇家的“強”和國富的“富”,無論發展工業還是教育,都是為了增加皇室的統治資本,同時讓自己先富起來。這樣的改革,只是把資本主義的果實搬進了封建的生產關係和社會結構當中,根本不可能促進近代產業的大規模發展,所謂的跛足走不遠也。

    明治維新求的是由封建社會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全面轉型。維新期間,日本大量採用了西方的銀行制度、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司法制度等,變革了生產方式,改革了土地所有制,把全國農業納入了資本主義發展軌道,為實現資本主義工業化開拓了市場、提供了資金,並透過全民強制教育,為資本主義體制的產生奠定了人才基礎。同時,功利主義、實證主義、“天賦人權”等西方近代資本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解放了民眾的思想、拓寬了視野,進一步激發了民眾的民族意識和改革熱情,使維新成為了一種全民共識,助推了改革的快速高效順利進行。

    三、雙方的信仰與國民性格不同。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中國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日本國民把皇室當神信仰,而中國一個農民都幻想著,時機一到,把皇帝佬兒摁到自己屁股底下,自己也嚐嚐皇帝的滋味。

    日本國民為了國家,可以吝嗇自己,中國上下,卻時刻等著大發國難財。英法聯軍來了,龔自珍的兒子龔半倫可以當嚮導;八國聯軍來了,北京百姓可以幫聯軍扶攻城的梯子;小民百姓可以跟聯軍做生意,吃瓜群眾可以看政府軍的好看;皇家園子被聯軍燒了,老百姓可以乘機去裡面摸一把,甚至園子裡的石頭都可以弄自己家,壘個豬圈雞窩啥的,挺不錯的哈……

    小結:所謂的成功與失敗,是一個系統性的課題。而且還得看座標系。一個學渣,往前挪了兩名,就算不錯,至於最後沒有考上北大清華,就是另一回事了;一個諱疾忌醫的人,知道看病吃藥了,也算正途,至於最後病沒治好,死翹翹了,那是命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QCOQCFQC分別代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