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頭太難h

    對於明朝官員來說,有一件大家都盼望的奮鬥目標,就是“入閣”,也就是成為內閣大學士。自從明朝內閣制度成熟後,這事就成了莫大的榮耀。

    但要做到這一步也未必易事,明朝內閣大學士的選任,從永樂年間到中後期,也是經歷了一個演變過程,甚至不誇張說,這是中國封建時代最為嚴格的官員選拔制度。

    最早的內閣,其人員都來自皇帝直接任命,從永樂年間到宣德年間都是如此,但那時候的內閣,只是皇帝辦公的秘書處,話語權極小,獨立性也極差,但從宣德年間開始,內閣威權直線上升,當年那些給皇帝打雜的小秘書,早已搖身一變成百官首領,身份地位變了,內閣的話語權也要變,更新換代,也得由自己說了算了。

    於是從明朝正統年間起,開始實行用內閣閣臣推薦大學士人選的方式,這個改變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對明朝內閣的發展意義重大,它標誌著內閣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秘書機構,相反成了權位至關重要的行政核心部門。

    第一個經過閣臣推薦方式進入內閣的大臣,就是明朝正統年間的內閣大學士曹鼎,而促成這個轉變的人,並非是位高權重的閣臣,相反是文官清流的對頭——宦官階層。彼時位高權重的大公公王振,為了能在內閣裡安插親信,便假借內閣推薦的名義,把曹鼎等人安插進來。標誌內閣權力提升的重要一步,竟然由內閣的死對頭來完成。這或許就是歷史的幽默。

    老閣臣推薦新閣臣的選拔方式,從正統年間以來,一直沿用到明末。這種方式不僅是內閣自身的新陳代謝往事,也是明朝官場重臣們扶持親信,拉幫結派的方式。能進內閣的重臣,基本屬於文官裡的大佬級別,哪位大佬推薦的人能如願入閣,那麼他在內閣中的聲威,自然更加如虎添翼。

    所以內閣推舉大學士人選,這個簡單的流程,也就經常成為閣老之間權力博弈的戰場,但是對於那些大權獨攬,在內閣呼風喚雨的權臣們來說,這戰場就沒啥挑戰力了,他們想推薦誰就推薦誰,比如萬曆年間權傾一時的名臣張居正,他擔任內閣首輔期間,如呂調陽,申時行等後來的名臣,都在他的推薦下輕輕鬆鬆入了閣。

    也正是因為許多人的入閣,因此變得輕輕鬆鬆,所以引來的非議也同樣多。隨著內閣威權的加重,在朝廷各部門中,它更成為了眾矢之的,不但許多人做夢都想進,許多雙眼睛更死死的盯著,被閣臣推薦入閣的大學士,哪個都帶一堆流言蜚語,官場升多大的官,背後就被人嚼多少舌根子。

    日久天長,這種閣臣推薦入閣的方式,也被人嚼夠了舌根子。甚至被當做權臣結黨營私的標誌,也自然會引起皇帝的猜忌。於是為求公平公正,在閣臣推薦模式誕生後幾十年,一種新的選拔模式也應運而生——廷推。

    所謂廷推,就是內閣的新閣臣,要由六部中負責官員任命升遷推薦的吏部牽頭,會同六部九卿以及各科道共同推舉。也就是說,要透過廷推成為大學士,巴結領導是不夠的,還要搞好群眾關係,至少要有個好人緣。

    除了有能耐外,運氣也很重要。因為按照《明實錄》的說法,每次的廷推,都會引來當場爭吵聲一片,碰上脾氣不好的,捲袖子動手的都有。但是僅僅能從這套推薦過程裡突圍出來,卻未必一定能入了閣,因為廷推的最後一關,就是皇帝批准,通常都是以集體推薦的方式,確定五個候選人呈報皇帝,再由皇帝從這五個人中擇優選取兩個,倘若能幸運選中,入閣夢想才算實現。

    一般說來,能從這套廷推過程裡突圍出來的,通常都是明朝歷史上才能卓越的名臣。明朝有文字記錄的第一次廷推,發生在弘治八年(1495),那年經過一套嚴格的組織考察與推薦討論,確定了五個內閣大學士候選人,弘治皇帝從中選擇了兩個,這兩位,便是弘治皇帝三位時內閣三位重臣中的兩個牛人:李東陽和謝遷。

    而隨著廷推制度日益固定,先前皇帝任免閣臣的模式,也有了一個專用名字:特簡。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特簡和廷推並行使用,成為明朝內閣大學士選拔的基本模式,而原本由內閣大學士舉薦人選的作法,在張居正去世後就基本廢止。

    尤其是到了明朝崇禎年間,末代皇帝崇禎處於無人可用的窘境。當時崇禎滅掉了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可滅完了才發現,重新得到重用的文官集團,內部卻掐的厲害。具體表現在不管誰當大學士,都是罵聲一片,誰幹活,總有另一幫人來拆臺,搞來搞去,大臣搞掉了一大把,工作一件沒幹成。

    萬般無奈的崇禎帝,不得已竟然幹出雷人之舉——開發出了新選拔模式,美其名曰是枚卜,說白了就是抓鬮。皇帝也不指定,大臣們也別吵,誰當大學士,全靠抓鬮抓出來。也就是說誰升官,全看老天爺的意思了。

    沒想到老天爺也不給面子,崇禎當政十七年,內閣大學士換了五十個,兵部尚書換了十四個。位高權重的官員,轉眼間就老母雞變鴨,如此局面,就好比是一個人的身體,新陳代謝如果過快,那肯定要出問題。

    明帝國的健康,就在這樣快速的新陳代謝中走向了衰敗,直到崇禎十七年明朝滅亡,而以自盡來了解自己執政生涯的崇禎帝,直到生命最後時刻,依然對這個問題憤懣不解,他的遺言裡有兩段是說文官的,一句叫“諸臣誤我”,一句叫“文官皆可殺。”

    這兩句遺囑,其實都是氣話——諸臣並不是有意要耽誤皇上,殺掉所有的文官,也解決不了問題,關鍵問題是,這個王朝晚期,官僚體系的新陳代謝出了嚴重問題,國家更失去了對官僚體制的合理監督控制能力,最終的無序和墮落,才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給小寶寶立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