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咚咚咚Ddd
-
2 # 數碼觀察君
如何看待華為手機在世界領域地位,從最具權威的《福布斯》榜就可以看的出,《福布斯》年雜誌釋出2018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排行榜,而中國只有一家企業上榜,那就是華為,排名第79位,品牌價值為84億美元,相比2017年華為排名88位,2,華為排名第88位,品牌價值73億美元,同比增長15%。
華為的持續創新精神,都值得國內企業學習,在2017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表示,華為目前累計研發投入達到3100億元,未來每年將保持200億美金的投入。華為依靠自己不斷努力創新精神,持續輸出高質量產品服務於全球,給使用者帶來最極致的體驗。截至2016年底,華為有17萬多名員工,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這個資料可以看來華為在世界領域品牌價值。
在5G網路時代來臨,華為, 拿下了歐洲首個5G連線。在去年的9月11日,中國華為與德國電信開展了一次5G技術演示,在德國一張商用網路上開啟了歐洲首個5G連線。5G網路作為第五代行動通訊網路,其最高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這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整部超高畫質電影可在1秒之內下載完成。5G網路將來支援的裝置遠遠不止是智慧手機,它還要支援智慧手錶、健身腕帶、智慧家庭裝置如鳥巢式室內恆溫器等。隨著5G技術的誕生,用智慧終端分享3D電影、遊戲以及超高畫質(UHD)節目的時代已向我們走來。當前全球多個國家已競相展開5G網路技術開發,中國和歐盟都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研發力量。從技術上華為是領先的,在5G網路領域,華為已經能可以和高通並列站在世界前端!
日前華為副Quattroporte石冀琳表示,華為將加大5G核心網研發投入,支援全球運營商全面迎接5G時代的早日到來!你能想象2G位元/秒的手機網速,有多強大嗎?它將徹底改變移動網際網路APP的上網體驗,你將透過手機隨時隨地看4K高畫質電影,跳轉購物網頁,都將毫無卡頓的痕跡。這意味著:使用者的上網效率更快、體驗更佳,新零售專案、影片APP專案等一大批手機APP創業專案,也都將因此獲益。
相信華為在未來的道路上給全球消費者帶來更智慧化,更具價值的產品!
-
3 # 小雷的維修日常
國際權威品牌評測機構Brand Finance最近釋出了“2018年全球品牌500強”報告,華為憑藉380.46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列榜單第25名。
-
4 # Songsir01
相比小米,OPPO,vivo中規中矩,亮點不大,旗艦使用三星螢幕還是不錯,外觀設計全靠螢幕加分了!但是中華有為,價格起碼多值百分之30吧!
-
5 # 科技NFC
目前整體來說在世界前三是站得住腳的,當然比照三星和蘋果還有些差距,蘋果的整個生態系統還是可以的,三星的整體配件研發還是有優勢的,華為目前勢頭強勁,但是超越兩者還是需要時日的,當然我們希望結果是這樣,畢竟那兩家是老外的產品。
華為從通訊裝置起家,目前整個集團的收入也還是以通訊為主,當然手機從最初的貼牌定製到今天基本可以確立第三的位置實屬不易。當然小米的定製系統也不錯,但總感覺小米差了那麼一點,但我對小米的印象也不錯,至於ov對於我來說只是給別人買過,自己沒有體會,可能也由於男性的緣故。
華為這兩年的機器逐漸的走入我們的視野,mate系列,p系列,至少它在認真的做事,起初的攝像頭引入徠卡技術,還有和保時捷的合作,等等這是開端,即便開始的時候我們技不如人但是肯努力肯下功夫肯鑽研,沒有客服不了的困難。
到了mate20終於開花結果而且引來巨大的反響,當然之前的p20在照相徘徊榜上久居第一不肯讓位,估計讓其退到第二名的還是自家的兄弟,mate20pro。這個機器出來的時候明眼人都會看到。
從機器的研發到處理器的研發,希望華為走對了方向,我想一定是,繼續努力吧。
-
6 # 已開啟彩虹模式
家裡華為,小米,魅族,蘋果,三星全都用過,質量上沒有太大差別,使用舒適上,蘋果不錯,廣告少,省心,就是後來的限速門太腦殘,小米一直以來都是夠用,實用。華為媳婦用的,近幾年手機外觀做的很成功,效能上如果不誇大效能,讓人反感也能跟上大部隊。著重表揚一下拍照,真的不錯。就是近幾年的價格,呵呵,跟飯店一樣,做大回頭客多以後,就是盤子大菜少。魅族當初用著也很不錯,只是沒落了,而且後來的手機質量垃圾。三星硬體可以,系統糟糕,價格水太大。以上,如果讓我選,我還是選小米,或者華為的親民機型,效能不能輸同期同規格產品。
-
7 # 極客談科技
華為在手機行業的地位需要從兩個方面的對比:
一個是國際市場,面對著蘋果、三星等手機巨頭公司;
一個是國內市場,面對著OPPO、vivo、小米、魅族等的競爭。
一起來看看,華為在國際、國內的行業地位吧。國際市場的手機銷售情況2018年華為手機銷售量已經超過2億臺,市場份額提升較大;
在整體手機排名中,僅落後於三星手機,並超過趕超蘋果,位於第二的位置。
即使華為手機的銷售量超過蘋果,但是距離三星、蘋果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蘋果的創新能力在下降,但是在iOS和處理器方面依然強勢;
三星的強項並不單單在於螢幕,而是在於手機全產業鏈的製造能力,基本上手機90%的部件都能夠實現自我生產。
華為手機依然和蘋果、三星有著較大的差距。國內市場銷售情況國內市場華為手機分為兩個品牌,算上“榮耀”系列,總出貨量排名首位。
之後僅僅跟隨的是OPPO和vivo這兩個兄弟;
其次是小米,剩餘廠家出貨量基本較少。
對比中國產手機的零部件組裝廠家,華為的優勢在於手機的研發;
目前唯獨華為使用的是自家研發的處理器以及基帶晶片。
綜合對比,中國產手機廠家暫時無法撼動華為的領先地位;
但是,華為手機對比國際手機一線品牌,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關於華為在手機業的地位,您怎麼看?
-
8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就目前來說,如果說是手機界的地位的話,就不得不區分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同時還包括在產品以及供應鏈上的話語權,還有產品在同行中的影響力如何?
在國內來說華為手機在國內來說,目前來看是絕對的老大地位。2018年整體出貨量超過了2億部,其他排名靠後的OPPO,vivo以及小米都是1億出頭。足以看出華為在國內市場是絕對的領頭羊。
除此之外與中國產廠商相比,華為手機在晶片部分也是能夠自給自足,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相比於其他廠商在篩選驍龍處理器的時候,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已經加大馬力開始供應,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也是華為核心科技體現的一部分吧。
從系統上來說,華為的emui這幾年進步飛快,相比於中國產優秀的flyme系統以及小米的MIUI,已經可以做到並駕齊驅。除此之外,移動軟體最佳化技術也是讓華為顯得黑科技滿滿,比如gpu turbo!
在國外而華為手機在國外顯然就沒有那麼厲害了,要知道國外市場還依舊是蘋果和三星的天下目前來看,無論是在歐洲還是美洲,影響力與三星和蘋果都差得太遠。
目前來看華為,其實下一步最大的目標,就是出征海外從榮耀系列更換logo就可以看出,那市場飽和是已經成既定事實,而目前來看華為在歐洲以及東南亞市場紛紛出征,當然美國市場由於一些特定的原因沒有辦法。
所以綜合估計其實華為在世界市場上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還需要持續數年的努力耕耘,我在東南亞市場有可能會迅速的趕上小米,因為東南亞目前的打法來說還是像中國市場初期階段,那就是價效比。
從品牌來說而從品牌來說,目前華為品牌也是中國最成功的一個手機品牌,也是中國目前唯一能夠將旗艦產品做成功的中國廠商。
同時目前華為由於晶片部分的獨立加上餓研發的持續投入以及在通訊領域裡的巨大成就,成為了國民非常驕傲的品牌,那麼在這一部分來說也是非常成功的。
同時華為現在在中國來說,就是核心科技的代名詞,這一部分為華為品牌增分很多,也增加了非常之多的銷量。
從效能來說從效能來說,當然我們對比的都是華為的旗艦系列,總體上來說效能還是比較不錯的。我們知道華為由於晶片上的某些缺失而研發出了包括gpu turbo的這些軟體協同工作,就大幅度彌補了華為的硬體不足,做到總體體驗上與梟龍系列手機都差不多。
除此之外,由於華為在通訊方面的成就,也造就了華為在基帶方面也是比較厲害的,對整體華為手機的訊號部分還是比較不錯的,聯想到今年三款iPhone,因為採用英特爾導致的基帶訊號問題,我個人覺得這一部分還是不錯的。
從供應鏈的話語權從供應鏈的話語權來說,華為還是比較弱的,要知道目前來說,其實只有三星一家在行業有著絕對的領導權和話語權。
相比來說,華為還是差了太多,要知道無論是之前的快閃記憶體門還是之後的綠屏門,都與供應鏈體系有著絕對的關係,那我們不是說華為在這方面就沒有責任,而是說追究源頭來說還是無法絕對的在供應鏈上掌握話語權。
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華為在核心科技領域方面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尤其是手機作為一個複雜的組合體,華為也僅僅只是在晶片部分做到了突破,整個半導體以及攝像頭部分,還是被南韓和日本所壟斷。
所以華為,任重而道遠!
-
9 # cnBeta
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最新資料量化了許多人在2018年感受到的趨勢:中國手機在歐洲市場崛起。這一年,華為和OPPO在巴黎舉辦了大型旗艦產品釋出活動,小米逐漸擴充套件到歐洲大陸的更多國家,OnePlus持續受歡迎。 Canalys表示,2018年歐洲智慧手機出貨量中,32%(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製造商,其中華為佔據了最大份額,在去年最後幾個月,華為佔據了整個市場23%以上的份額。
華為一直是美國情報機構公開表示敵意的物件,而在2018年,華為打入美國市場的雄心壯志遭到了當地運營商和立法者的抵制。但據Canalys資深分析師本•斯坦頓(Ben Stanton)稱,中國公司與美國政府之間的政治局勢使歐洲消費者受益。美國政府正在促使中國公司在歐洲投資,儘管歐洲市場已經成熟,產品更換時間已經延長,但中國品牌有機會取代市場現有企業。像華為和小米這樣的公司帶來的價格競爭讓他們的競爭對手感到震驚,因為他們用自己的規模來對付歐洲的小品牌。
Canalys認為,隨著智慧手機市場在全球範圍內的萎縮,註定會有比贏家更大的輸家。2018年,市場領頭羊三星手機出貨量降幅最大,較2017年下降了10%以上。蘋果也沒有表現出色,創下6%年跌幅。根據Canalys的估計,去年蘋果在歐洲的iPhone出貨量為4280萬部,略高於華為的4250萬部。如果這些趨勢繼續下去,華為很可能在今年早些時候在歐洲穩居三星之後的第二位置,並在9月份蘋果iPhone新產品釋出之前保持這一地位。
回覆列表
華為系列手機我用五年了,應該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之前的安卓手機我用過三星s3和htc one,都是5000左右的旗艦機型,然而體驗並不好。首先是軟體比較反人類,然後質量也並不好。三星用了沒幾天,充電口就壞了,htc相機出現紅色,我到網上查了下,兩個手機這樣的故障屬於大機率事件。
之後改用華為,第一臺是充話費送的c8815,可以想象得到的低端貨,渾身上下都是低端。然而它竟然撐到兩年合約滿都沒壞。
第二個是p7,看外觀還可以,做工很精緻,不過同時非常不耐摔。這應該是華為第一次做能用的高階機,老實說效能比較差,我用手機還是比較仔細的,一般來說自啟動,通知等可能影響速度的都會關掉,然而還是很卡。甚至開鎖都會卡。用了沒多久,我就賣掉了。
第三個是mate7,這是神機,當時想買的時候怎麼都買不到,一機難求。好不容易搶了一個,還被強姦了一個降噪耳機。這個手機把p7的毛病基本解決了,而且有個優點是不發熱。我以前用過的所有智慧機全部發熱嚴重。最厲害的是魅族的m9,它厲害到不執行任何程式,自己冥思苦想能把人燙一跳。mate7基本上正常用沒一點溫度,這很意外。這個手機我用了老婆用,用了三年多,剛剛才退下來,已經摔得面目全非,不過各功能都還能用。
第四個是農藥6P,這個手機我用了一年多年,然後又退居二線用了一年多,不久前被偷了。手感非常好,雖然沒有指紋鎖,但是手勢開鎖很好用,熟練了也能秒開。由於記憶體大一點,用起來甚至比mate7更好一點。
第五六臺是p9,p9p。一直用到現在,開始是主機,現在備用。p9P上市的時候號稱18個月不卡頓,吹牛逼的。不到十八個月,有點卡頓,估計是裝的東西太多了吧。
第七臺是mate10P,這臺比起以前所有的強了很多。介面,速度,拍照,全方位加強了。我有個朋友也是這個手機,然而他說比他以前用的蘋果差遠了。這說明華為在易用性方面還需要加強,不能用學霸的思維來考慮問題,這個世界上多的是固定思維的人,你功能設計的再好,再簡單,他不願意學,到頭來還怪你考慮不周。當然品牌力上也還要加強,如果品牌足夠強大,如蘋果,哪怕它再貴,再反人類設計,使用者仍然會認為它是對的。
p20我沒用過,不清楚。
綜合來說,華為手機產品上已經不比任何對手差。而且華為的基本功非常紮實,我用過的這七臺,從來沒有出過任何故障,這是硬功夫。
我現在還有個專門飛無人機的備用機,國內某當紅品牌,有段時間經常自行重啟,自行冥思苦想搞得渾身發熱把電耗光。送售後處理後修好了,原因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