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蛙哈哈餐飲

    搞軍事的不要搞政治,既能搞軍事又能搞政治的都是開國領袖。嶽是栽在迎二聖,於是毀於奪門之變,,袁是死的最不冤的

  • 2 # 不一樣的歷史趣事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問題】岳飛到底為什麼會死?!

    【一句話答案】

    因為紹興十一年金人遣使議和時,提出的和議條件之一是“必殺飛始可和”;而趙構當時已經決意放棄恢復中原的努力偏安江南,所以為了與金人達成和議確保自己能安心享樂,就順應金人的要求,放任當時和金人裡應外合的帶路

    黨秦檜,殺掉了最令金人畏懼和擔憂的岳飛。

    PS 這是導致岳飛被害的惟一的原因。其他什麼“迎還二聖”違背了趙構的利益、功高震主令趙構覺得難以駕馭、兵權太大違背了宋代體制、不會做人和文武大臣以及君主關係不好、建議立皇儲犯了大忌、甚至什麼援淮西貽誤軍機罪有應得、本身就是不聽話的軍閥blabla……統統都是昧於史實的想當然式的錯誤。

    【問題】于謙到底為什麼會死?

    【一首詩答案】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為了大明王朝,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天下太平,不起紛爭動盪,所以,在"奪門之變”當夜,聽任明英宗復辟政變,選擇了按兵不動,寧可犧牲自己性命。這是史料有明文記載的。

    謀劃發動“奪門之變”的石亨、徐有貞這一文一武,都是于謙的政敵,對於謙的威望深深嫉恨。他們趁著明代宗重病不起,難以視事,朝中儲君之位空懸,人心不穩的機會,透過太監曹吉祥一黨,先暗中說動了孫太后同意,把太上皇朱祁鎮從南宮迎出。(「石亨謀奪門,密白於太后,許之」),孫太后兄長孫繼宗、弟弟孫顯宗率子婿、家奴等四十三人,據說也直接參加奪門之變(一說是事後冒功)。

    明代宗朱祁鈺的皇位,當初是孫太后詔書所立,並非直接傳自其父明宣宗,這就意味著孫太后同樣也可以否定他的皇位合法性。換言之,這場得到孫太后背書的奪門之變,按封建君臣法統而論,居然是“合法”的。

    于謙同樣已發現奪門一黨的串聯端倪,他的兒子于冕聽聞石亨南宮圖謀,急告于謙處斷。以于謙當時如日中天的威望、掌管軍政的權柄,若想要登高一呼,撲滅石亨等人作亂本是輕而易舉。

    于謙一向孤高崖岸,不是曹操,不是司馬懿,在朝中從來沒有自己的私黨,或說只忠於他自己的政治實力,所以在師出無名時,他很難迅速擊平四方,穩定這樣的亂局。

    然後呢,八王之亂,天下分崩離析,蒙古伺機入侵,百姓受苦,蒼生塗炭,也不見得就是危言聳聽。彼時天下人又將會怎麼看這樣的于謙?後世史學家又會如何評價這樣的于謙?

    于謙面臨的難題就在這裡,如此局面,已經不是明朝體制內合法的政治手段能解決的。只有下了改朝換代決心的梟雄,換句話說得是後周大將趙匡胤這樣的人物,才能以天下蒼生做棋局,以百官兵將為棋子,不顧皇室切齒、天下紛亂,定要死中求活,或許能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一條活路來。

    ——當此之境,若是梟雄人物必做是舉。可於謙會是、能是這樣的人麼?真這麼做,他也就不是當年在國難當頭挺身而出,為後世永遠留下“兩袖清風”這個成語典故,大公無私,為國忘身的于謙了。

    奪門當日,石亨等人發動太快,真正留給於謙決斷的時間只剩下不到一晚。若想要讓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選,前太子、後來的明憲宗朱見深登上皇位,就勢必投鼠忌器,難以阻止他生父明英宗朱祁鎮的政變之舉。何況就最終就算能平息亂局,也未必就比明英宗數年執政後、憲宗即位再來平反昭雪、撥亂反正的真實史實結果更好。

    那一晚,血不曾冷,風孰與高。為了大明江山社稷的穩定,為了回報當年舉拔他的明宣宗的知遇之恩,于謙最終選擇了犧牲自己,按兵不動……所謂「顧一死保全社稷也」

    【問題】袁從煥到底為什麼會死?

    【一些話答案】

    先說最初啟用的時候,什麼五年復遼之類的大話就不提了。作為一個天啟朝就在一線直面過後金軍兵鋒的將領,明末兵員什麼素質,能打什麼仗,跟後金軍戰鬥力對比,袁崇煥應該是比廟堂之上90%的人清楚得多,但是他還是敢講,說明他頭確實不是一般的鐵。換個角度,一個有責任感的臣子,講話可以不那麼尖銳,但是面對兵家生死之道,國之社稷,怎麼能張口就來?

    隨後袁崇煥獅子大開口:【頃之,帝出,即奏言:“東事本不易竣。陛下既委臣,臣安敢辭難。但五年內,戶部轉軍餉,工部給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須中外事事相應,方克有濟。”帝為飭四部臣,如其言。崇煥又言:“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帝起立傾聽,諭之曰:“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大學士劉鴻訓等請收還之臣、桂尚方劍,以賜崇煥,假之便宜。帝悉從之,賜崇煥酒饌而出。崇煥以前此熊廷弼、孫承宗皆為人排構,不得竟其志,上言:“……此臣與諸邊臣所能為。至用人之人,與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鑰。何以任而勿貳,信而勿疑?蓋馭邊臣與廷臣異,軍中可驚可疑者殊多,但當論成敗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為怨實多。諸有利於封疆者,皆不利於此身者也。況圖敵之急,敵亦從而間之,是以為邊臣甚難。陛下愛臣知臣,臣何必過疑懼,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帝。】

    【關外大將四五人,事多掣肘。後定設二人,以梅鎮寧遠,大壽仍駐錦州,至是梅將解任,崇煥請合寧、錦為一鎮,大壽仍駐錦州,加中軍副將何可剛都督僉事,代梅駐寧遠,而移薊鎮率教於關門,關內外止設二大將。……帝可之,崇煥遂留鎮寧遠。自肅既死,崇煥請停巡撫。及登萊巡撫孫國楨免,崇煥又請罷不設。帝亦報可】

    總之,就是向崇禎提出了任上的軍事、財政、人事權,並請求皇帝約束朝廷之上的輿論,收回王之臣、滿桂的尚方寶劍以達到獨尊的地位,而崇禎全部答應。之後,又向崇禎要求鎮將改制,並把鎮將全部換上自己的親信,將關外以及重鎮登萊的大權全部攬於一身。往前推六百年,五代十國時,這種行為應該算是把準備謀反寫在臉上。對於崇禎來說,他已經做到了一個帝國能給一個將領的一切,這份信任難得,但也並不是白給,是要看到回報的。對於袁崇煥來說,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回報崇禎的信任,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抗擊後金效果。現在的袁崇煥既手握大權,又制遼東兵馬,就如同在鋼絲上行走,本應如履薄冰,小心行事,卻誰又料到他偏偏不懂這個道理,上來就砍了毛文龍。

    這個事情就很駭人聽聞了。雖然這種事情袁崇煥已經不是第一次幹,當年在孫承宗手下的時候,就已經不經程式殺過人【崇煥嘗核虛伍,立斬一校。承宗怒曰:“監軍可專殺耶?”】,當時孫承宗把他叼了一頓,將此事壓了下來。沒想到數年後積習不改,鑄下大錯。誅殺毛文龍時那一句【你道本部院只是個書生,本部院卻是朝廷的將首!】將袁崇煥此時的得意與跋扈顯露無疑。

    為什麼說是大錯?首先,未經程式,擅殺邊鎮大將。要知道,袁崇煥最後下獄論死,也是崇禎給了他程序正義走過三法司審判的。毛文龍雖跋扈難制,貪餉冒功,但這些並不是袁崇煥直接殺掉他的理由,他可以綁了毛文龍送回京師審判,但是不能就地格殺。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袁崇煥的擅殺,讓崇禎也心驚膽戰。史載【帝驟聞,意殊駭】剛聽到這個訊息把不到二十歲的崇禎差點嚇尿。這個事件代表著一個符號,一個目無君上,膽大妄為的袁崇煥的形象,開始在崇禎心裡留下種子,待日後遇到其他種種,就會生根發芽。更何況這種生殺大權,是應當掌握在皇帝手中的,現在袁崇煥代為專斷行使,怎能不讓崇禎內心產生想法,觸及龍之逆鱗,就難免日後遭到反噬,這也是導致袁崇煥之死的第一個因素。

    不過這時候的崇禎還不是日後那個動輒換相殺將的崇禎,他選擇了隱忍。(崇禎內心OS:我能怎麼辦?人都死了,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啊!)【念既死,且方倚崇煥,乃優旨褒答。俄傳諭暴文龍罪,以安崇煥心】在這裡,可以看成是崇禎已將袁崇煥當成有罪之人,沒有動他且繼續優撫,就是決定在用人之際給袁崇煥一個機會讓其戴罪立功,而一旦再次行差踏錯,所得到的懲罰將更甚。所以,在袁崇煥在己巳之變中再次鑄下大錯的時候,崇禎也就沒有再給他機會。

    己巳之變中袁崇煥和其所指揮的關寧軍的表現,是導致袁崇煥最後定罪處死的又一個重要原因。有些城市可以被圍,而有些不能。後金圍了寧遠、圍了錦州,你袁崇煥可以借城死守,哪怕城裡被打的稀爛,只要守住就是大功一件。而有些城市是不允許像這樣淪陷於戰火的,因為這裡是一個帝國的首都,是整個國家的象徵,城裡的人不是巡撫、總督,而是皇帝。從京城官僚利益集團的角度來說,袁崇煥沒有積極與後金軍作戰,放任後金軍直抵京城,期間後金軍燒殺搶掠,破壞了他們佔據的大量莊園和土地,給他們的財產造成了鉅額損失。在官僚利益集團看來,如果袁崇煥不能保證他們的財產安全,那麼就應該被換掉,至於換掉之後皇帝怎麼處置,袁崇煥是死是活,就與他們無關了。從平民百姓的角度來說,習慣了太平日子的普通百姓,突然面對窮兇極惡的後金軍的刀鋒,家破人亡,自然是難以接受的。【日俄戰爭期間,俄國海參崴分艦隊突然出現在東京灣,被嚇尿的民眾用石頭砸了日本第二艦隊司令長官上村中將家的所有玻璃,稱其“露探提督”。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奇襲轟炸東京,山本五十六誠惶誠恐地向天皇謝罪,軍令部之前所有反對中途島作戰計劃的聲音也都煙消雲散】。

    從崇禎個人角度來說,一是袁崇煥遼東練兵一年半載,軍費每年數百萬,容忍其斬帥市米,卻不僅沒有捷報頻傳,反而是狼煙四起,後金軍如入無人之境,這也標誌著崇禎光復遼東幻想的徹底破滅。二是袁崇煥在此期間的作為,讓崇禎看清其指揮能力之低下:情報不明,讓敵人在薊州城從你跟前溜走;主次不分,之後不僅不從後面追擊,守衛京師,反而去管什麼河西務的糧倉;部署不當,授權給你指揮勤王軍,你卻把軍隊分散部署到各地。搞了半天,最後還是在天啟朝的那一套,堅城大炮,只不過把寧錦換成了京師。我一直認為,如果當時袁崇煥能夠及時守住順義、通州防線,不讓後金軍接近京城,那麼哪怕周邊數個重鎮被後金攻陷劫掠,袁崇煥也最多也就是被罷官、下獄,很有可能不會處死,甚至在其後遼東或者西北農民軍造反形勢危急的時候,還有機會像孫傳庭一樣重新啟用。

    最關鍵的第三點是關寧軍的私兵化傾向。崇禎將袁崇煥下獄後,其麾下的祖大壽不顧京師的安危,直接帶領關寧軍離開尚在後金軍蹂躪下的京城撤回山海關,直到袁崇煥寫信給祖大壽,方才將其召回【帝取崇煥獄中手書,往召大壽,乃歸命】。

    如果說前兩點決定了袁崇煥有沒有罪,那麼第三點就決定了袁崇煥會不會死。當一隻駐紮在最關鍵地區的強兵不是效忠於皇帝而是效忠於某個將領(哪怕並非是將領自己的意願),那麼這位將領的命運也就此決定了。

    袁崇煥雖然命運早已決定,但是他依然享受到了他不曾給予毛文龍的程序正義,三法司的審判持續了將近九個月。在此期間,有人情願願意代其死去,但是並沒有得到迴應。相反的,御史的奏疏使袁崇煥案卷入了黨爭,有人指控袁崇煥作為邊將勾結近臣。這就很要命了,特別是像崇禎這種敏感的人,剛剛經歷了毛文龍被殺和關寧軍出走,很容易的就聯想到其中的危險性。

    現在我們回頭看來,袁崇煥之死,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不僅辜負了崇禎的信任,並且不斷觸及封建王權中最敏感的部分,殊不知古往今來,人臣之禍,起於操權,而速禍之權,莫重於制兵,現在袁崇煥這兩者都齊活了,又不知進退,安能有相全之理?至於他的判決書中所陳的【種種罪惡】,則更像是崇禎對他辜負信任、志大才疏的一種批評。所以崇禎為了維護皇權選擇殺袁崇煥,為了洩憤(託付不效,辜負其信任)選擇了凌遲處死。

    所以袁崇煥最大的悲劇是能力不足而面對的是皇太極這一當世梟雄,而他身後的國家,也沒有在他僅有的判斷正確之時給予足夠的支援(積極主動的戰略進攻,需要戰術思想先進、裝備精良、麾下指揮官勇猛主動、兵員素質高,而明朝末期不可能具備)。所以在旁人看來,他與皇太極軍政外交的較量,無一不處於下風。

    對整個明朝的大形勢,袁崇煥的死更多的是一個訊號,意味著皇帝不再那麼無條件的信任某個人,崇禎更多地將展現出其剛愎自用、刻薄寡恩、急功近利的一面。於是在西北農民軍起義帝國開始腹背受敵的時候,無論是盧象升、孫傳庭或者洪承疇,都身不由己。晚明的大變局,已經不是個人努力可以挽回的,更多的應當考慮歷史的走向。所以一個袁崇煥,他的死或生,是不能改變明朝的命運的。

    遼東之敗,甚至明朝之亡,是因為整個帝國二百年來所積累的種種弊病,放在世界劇烈變革的大形勢之下,已經積重難返,與世界潮流格格不入了。要想國祚延續,所要做的變革,無異於重新建立一個國家,那麼這就不是什麼一兩個忠臣良將可以做到的了。就如同【萬曆十五年】最後說的那般:【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所以袁崇煥的故事也就只能是一個悲劇性的結局,是為一個王朝末年失敗的總記錄。

  • 3 # 雲飛揚31190

    最主要是宋高宗趙構擔心岳飛的岳家軍勢力做大,威脅他的皇權。趙構對於金國軍隊的實力,以及岳飛能不能直搗黃龍府,心裡是有數的。

    如果岳飛應旨回京,解除兵權,或自卸兵權,其結局不是殺身之禍。

    1449年土木堡之變後,英宗被俘,瓦剌大軍兵臨城下。代宗朱祁玉任命于謙為兵部尚書,組織北京保衛戰。不久,于謙在京郊戰勝瓦剌軍,維持住了明朝統治。次年朱祁玉即位後,朱祁鎮被瓦剌釋放回京,朱祁玉尊他為太上皇,閒居南宮。1457年,朱祁玉臥病在床,大將石亨,大臣徐有貞發動政變,攻入南宮,擁朱祁鎮直入奉天殿,召見百官,宣佈復位。史稱"奪門之變",也稱"南宮之變"。

    朱祁鎮復辟後,以謀逆罪冤殺了于謙。

    袁崇煥對於明朝肯定是功臣,忠臣。

    擅殺毛文龍肯定是錯誤的,應該請示崇禎皇帝。在寧遠之戰,京師大捷,袁崇煥都是有功之臣。至於五年平遼之說,也不能算罪過。他雖然沒達到,他也盡力了。當時明朝已無將可用。熊廷弼被梟首九邊,孫承宗被朝廷排擠,告老還鄉。

    崇禎是自毀長城,袁崇煥遭崇禎凌遲,純屬冤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僧一龍能否復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