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統籌兼顧
1、全面發展——就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黨的十七大報告的一大理論亮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全新內容就是關於“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思想. 按照四位一體總體佈局,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使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是相互聯絡、相互促進的有機統一體.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建設為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物質基礎,沒有經濟的發展,其他方面的建設就缺乏物質條件.必須堅持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鬆,堅定不移地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政治建設為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政治保障,只有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權利,才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文化建設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文化環境和智力支援,沒有文化建設,就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就不能形成昂揚向上、開拓進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設就沒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撐.
社會建設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提供有利的社會條件.必須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完善社會管理,激發社會創造活力,促進社會更加和諧.
2、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更加註重農村的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決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
統籌區域發展,就是要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透過健全市場機制、合作機制、互助機制、扶持機制,逐步扭轉區域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就是大力推行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發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經濟發展與促進社會進步結合起來.
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是要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推動整個社會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就是要處理好國內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關係,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條件,又發揮好我們的自身優勢,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3、可持續發展——
最初解釋: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稱為可持續發展.國際上有多種理論解釋,分別從自然、經濟、科技、社會、綜合等多方面定義.
中國在科學發展觀理論中的解釋是:“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的永續發展.”
4、統籌兼顧——就是要總攬全域性、科學籌劃、協調發展、兼顧各方.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五個統籌”,實際上講的就是統籌兼顧.“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五個統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要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區域性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統籌兼顧
1、全面發展——就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黨的十七大報告的一大理論亮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全新內容就是關於“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思想. 按照四位一體總體佈局,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使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是相互聯絡、相互促進的有機統一體.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建設為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物質基礎,沒有經濟的發展,其他方面的建設就缺乏物質條件.必須堅持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鬆,堅定不移地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政治建設為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政治保障,只有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權利,才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文化建設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文化環境和智力支援,沒有文化建設,就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就不能形成昂揚向上、開拓進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設就沒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撐.
社會建設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提供有利的社會條件.必須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完善社會管理,激發社會創造活力,促進社會更加和諧.
2、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更加註重農村的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決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
統籌區域發展,就是要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透過健全市場機制、合作機制、互助機制、扶持機制,逐步扭轉區域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就是大力推行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發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經濟發展與促進社會進步結合起來.
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是要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推動整個社會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就是要處理好國內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關係,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條件,又發揮好我們的自身優勢,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3、可持續發展——
最初解釋: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稱為可持續發展.國際上有多種理論解釋,分別從自然、經濟、科技、社會、綜合等多方面定義.
中國在科學發展觀理論中的解釋是:“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的永續發展.”
4、統籌兼顧——就是要總攬全域性、科學籌劃、協調發展、兼顧各方.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五個統籌”,實際上講的就是統籌兼顧.“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五個統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要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區域性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