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商參閱
-
2 # 愛米
現在的媒體真的是什麼話都敢說啊,一輛車賺27塊錢你覺得這事可能嗎?這麼造謠你也不怕一汽找你?要是真的像你說的這樣,那估計一汽早就倒閉了,怎麼可能會堅持到現在?
-
3 # 競技場那麼兇
這怎麼可能呢,一汽的體積是十分龐大的,再怎麼說一汽也是中國發展歷史最久的一個汽車企業了吧?難道你告訴我就憑藉著每款車賺27塊錢?反正我是不信的。既不是改革的陣痛,也不是衰敗,而是你們這些媒體整天的在造謠,真不知道這個四美元是怎麼想出來的,下次不如直接說虧本。
-
4 # 使用者2189048715572
現在真的是造謠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啊,所以一些媒體也是開始胡編亂造了,不過你覺得這樣離譜的資料有人會信嗎? 這是我今年聽到的最好笑的笑話了,一臺車只賺四美元這樣的想法是怎麼來的呢?真不知道誰去相信這個說法。
-
5 # 陪你一起看新車
其實最近這類新聞,的確有看到,但是也希望提問者好好思考下:
你說的這種單車利潤的先不論真假,但在此基礎上就能夠看得出來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的利潤壓到了最低,你說呢?
為什麼進口汽車利這麼高我們這些傻傻的華人還趨之若鶩呢,還是應該理智的多去了解下我們自己的車。你是不是應該反過來思考,我們自己的中國產車最經濟,說明中國產車在造福於民,希望百姓能以更好的,更實惠的價格,開上屬於華人的汽車。
當然,這都不是重點,我還有一句想問問提問者,這種利潤是隨便可以透露的麼?估計你也是在那聽到了這樣空穴來風的新聞吧。還是要尊重客觀事實的,親。
-
6 # 使用者6735651901334
首先我很好奇的問題在於為什麼汽車企業的利潤會被大眾所知道,這本身就是一個保密問題,所以說可信度還有待考察。再來我們說利潤高低的問題,如果一個車輛的利潤過高,難道我們這些消費者不會認為車輛品質有問題麼?相同的價格我買一輛利潤低的車我肯定會認為配置、配件上比利潤高的車做得好,我反而會覺得這是良心之作了。一輛車的利潤只夠買一個漢堡也是非常可笑了,這麼點利潤拿什麼來供應企業發展需求以及人員、店面等各種成本,試想一個入不敷出的企業能夠存在多久?問問題也要過過腦子吧,從各種方面來說我覺得都是一汽的優勢佔多,下次提問請帶腦子,謝謝。
-
7 # 夢裡夢外09
一輛車賺4美元,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呀,小編你醒醒吧,這也能寫出來,是不是閒得沒事幹啊,換位思考,一個那麼大的集團,一輛車只賺4美元你不覺得搞笑嗎,那麼點利潤的話一汽還能到現在嗎,還能輪得到你在這胡編亂造嗎?沒事幹的話就去看看賣玩具車的地方,他可能只賺那麼少嗎?更何況一個那麼大的企業
-
8 # 光影夢境
中國很多企業為了能開啟國際市場,都是不賺錢甚至是賠本賺吆喝,比如小米6利潤才十多塊錢,為的就是把市場做起來,不讓蘋果手機一手獨攬。我想紅旗4美元的利潤,應該是因為紅旗之前那些年都是為了政府用車來服務的,尤其是承擔國賓服務用車,那是代表咱們國家形象的,用的都是實打實的材料,純手工打造的,當然不能考慮利潤問題啦;而現在的紅旗改走親民路線後,還是延續用造豪車的那一套來製造百姓款轎車,更是無利潤可談了。不然怎麼一直聽到的都是紅旗車的價效比最高。
-
9 # 俗不俗的稱謂
其實說實話,中國產車利潤低主要是用於研發,大眾一個平臺的研發費用就會超過百億美金。但真正使用起來缺可以同平臺造出很多車,例如Passat與Magotan,實質來說沒有任何區別。中國產車的技術相對落後,車型較少,需要研究平臺、發動機、變速箱等投入也會相對較大,這才是利潤低的根本原因。其次相較BBA來說,各大車系比較穩定,少量研發即可,必然成本就會低很多,而且BBA車型多,單車利潤也高,這也是不可忽略的事實。國車相對利潤低,價格也會便宜很多,這也是自主品牌的一大優勢。研發與創新是每個車企都需要走的一段路,支援我們自己的汽車品牌更是每個華人應有的一份責任,真心希望自主品牌早日進入世界汽車知名品牌的行列。
-
10 # 好好的1010
依照慣例,先講個故事。
2005年,福特公司虧損高達127億美元,平均每賣一臺車虧損1925美元,這也是福特家族第四代比爾·福特執掌帥印的最後一年。隨後波音公司的艾倫·穆拉利接任福特CEO,提出了“一個福特”的全球戰略。你猜怎麼著?福特又連著虧了三年,2009年又創下146億美元的虧損記錄。請記住這個時間點,因為在2010年,福特扭虧為盈,盈利66億美元。這三年發生了什麼?福特賣掉不賺錢的捷豹、沃爾沃,砍掉臃腫的管理層,大力投入研發,以全球化標準研發嘉年華、FOCUS、Mondeo,最終實現盈利。
回過頭來看看紅旗這一年,是不是很像?徐留平接任,人事大換血,砍掉夏利,舉全集團之力支援紅旗品牌崛起......所以最開始看到這個單車盈利資料的時候我還有點驚訝,一汽在這樣的狀態下竟然還能盈利?這個利潤怎麼算出來的?
(全年總收入—全年總成本)/全年銷量=單車盈利
並不是說車子越貴,利潤就越高。這裡的“全年總成本”包含了:研發成本、人力成本、運營成本、一次性支出(裁員、補償)、供應鏈成本、營銷成本......而一汽在過去一年裡面投入最多的便是“研發成本”,這個數值上來了,單車盈利自然下去了。OK,接下來一句劃重點:今天的一汽就是2009年的福特,聰明的人已經去二級市場找投資機會了,只有傻子才會在這裡算一臺車賺幾塊錢。
同樣是造汽車,有的企業吃肉,有的就只能喝湯。外媒統計了全球15家巨型車企,發現每家公司賣出一輛車所得的利潤差距相當大。在利潤排名中,德系和日系車企壟斷了前五名的位置,戴姆勒和寶馬高居榜首。中國車企中的吉利汽車表現也不錯,每輛車的利潤約1萬元。而墊底的則是我國老牌車企一汽集團,每輛車的利潤只有4美元,只夠買一個漢堡。同樣是造車,利潤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回覆列表
實際上這裡面有兩個方面原因,第一個是品牌,第二個是技術。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雙耐克鞋便宜的也1000塊錢,但一雙回力也就幾十塊錢,同樣是鞋子,為什麼耐克的溢價能力這麼高呢?這就是品牌知名度的力量,如果把耐克放到國際上,也許沒有人不認識,但如果你把回力放到國際上,認識的人也許沒有幾個。因此,耐克賣的已經不是鞋了,而是品牌。當然,除了品牌以外耐克的質量也絕對比回力好,畢竟耐克是國際化大品牌,在其生產線和製作技術上投入的更多。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一汽的車沒有利潤,一是品牌不如戴姆勒,畢竟人家旗下有賓士的品牌。二就是技術上沒有人家先進,所以一汽的價格就上不去,利潤低也就很正常了。
同時,還能解答這個問題的點就是吉利,為什麼同為中國產品牌,但吉利旗下的車利潤還可以呢?因為吉利比較收購了沃爾沃,品牌也有了,技術也有了,在利潤上肯定就有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