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22345278802

    ——你有點過度解讀“折”合“拾”了,這兩字並無深意,所以《朝花夕拾》原題“舊事重提”更直白一些。而將舊事喻為朝花,更有詩意。 ——為什麼早晨的花,晚上才來折拾?亦即,中年的時候來回憶早年的往事。 ——為什麼魯迅又說,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的多,但是我不能夠,亦即,早年不能夠去寫下當時的事。 ——早年的事情,當時去記下來,自然印象更深刻,記憶也更清晰,為什麼不能夠? ——早年的魯迅,生涯實在是無暇回憶的,父親早逝,自己又要孤身去南京洋學堂謀出路,後遠渡日本,想要學挖礦學醫舊中國,所以滿心是青年人追求理想的積極向上。錢鍾書說,年紀輕輕就為自己作傳,通常是沒出息的表現,因為青年人此時不是回首往事的時候,要做的就是向前跑。 ——人只有在對現實失望,才會去回憶往事,所以魯迅在小引說: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目前是這麼離奇,心裡是這麼蕪雜。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我們看看《朝花夕拾》的創作背景:1925年,魯迅在北京擔任大學講師期間,因支援學生運動而受到當時所謂“正人君子”的流言攻擊和排擠。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製造“三·一八”慘案。作者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援學生的正義鬥爭,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遭到當局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當然,也有許廣平的因素) ——魯迅1926年寫《朝花夕拾》已經45歲,人到中年,距去世只剩10年了,我們藉助有研究者的評價來做個總結吧:《朝花夕拾》是魯迅從自我生命的底蘊裡,尋找光明的力量,以抵禦由外到內的漫漫黑暗;是魯迅在“戰鬥”的間歇期,以一種特殊的“休息”方式,去“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問題。——我補上一句,是內心寂寞無聊者的自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綠葉的交響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