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你隨便問一個幼兒園小女孩喜歡什麼顏色,十有八九她們會斬釘截鐵告訴你是粉色。說說有啥深層次的原因不?
2
回覆列表
  • 1 #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因為後天因素,放大了男孩和女孩之間的性別差異。

    “哇,是個女孩!”

    “哇,是個男孩!”

    一個寶寶出生後,通常人們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上面兩句中的一句。

    從這一刻起,男孩和女孩就開始受到不同的對待,比如:

    男孩子被裹在藍色的毯子裡,女孩子被裹在粉紅色的毯子裡;

    男孩子得到玩具小汽車當禮物,女孩子得到布娃娃當禮物;

    男孩子在害怕、寂寞、難過時,很少被重視,女孩子在害怕、寂寞、難過時,得到更多的安慰;

    男孩子被爸爸媽媽擁抱得少,女孩子被爸爸媽媽擁抱得更多;

    男孩子被鼓勵去玩冒險、探索、身體碰撞更多的遊戲,比如踢球,女孩子則被鼓勵玩安靜、乖巧、身體碰撞少的遊戲,比如過家家;

    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樣,而且從很小的時候就能表現出來。性別差異好像很明顯。

    性別差異,是先天如此,還是後天教育的結果呢?

    兩者都有。

    先天因素:

    * 女孩相比男孩,通常說話更早。* 男孩比女孩更具工具性攻擊性,比如和別的孩子搶玩具;女孩更傾向於關係攻擊,比如冷落、孤立別人。* 男孩的活躍度通常高於女孩,也更容易被激惹。* 男孩的睡眠更容易被打亂。* 男孩子更喜歡扮鬼臉。

    先天的性別差異確實存在,不過,一般來說,女嬰和男嬰之間的差異是很小的。

    如果不說,成人通常很難區別男孩和女孩。

    嬰兒和嬰兒之間的個體差異,比他們的性別差異大多了。

    爸爸媽媽、社會文化、教育等後天因素,是可以放大,或者縮小這種先天差異的。

    只是目前看來,我們的社會比較傾向於放大這樣的差異。

    後天因素是如何放大性別差異的?

    成年人通常會不自覺地用更不同的方式來詮釋男孩和女孩的行為。

    我們來看一個心理實驗:

    心理學家約翰.康得利給成年人展示一段嬰兒錄影,內容是一個9個月大的孩子對不同玩具的反應。

    雖然大家看的都是同樣的錄影,但其中一部分大人被告知,這個孩子叫“約翰”,而另一些大人被告知,這個孩子叫“瑪麗”。

    實驗要求大人們判斷並評估嬰兒的快樂、憤怒、恐懼的程度。

    當嬰兒看到盒子裡彈出的小丑而大哭的時候,知道孩子叫“約翰”的那些大人,認為孩子哭是因為生氣了。

    而知道孩子叫“瑪麗”的那些大人,則認為孩子哭是因為恐懼。

    顯然,我們大人在觀察孩子行為的時候,不自覺地加上了“性別濾鏡”。

    這樣的“性別濾鏡”,也影響這孩子觀察世界的方式,影響著他們的行為以及他們與同伴和成人互動的方式。

    性別濾鏡有什麼問題嗎?

    如果大人透過“性別濾鏡”來觀察孩子,孩子也透過“性別濾鏡”來觀察世界,當然更容易符合社會的預期——男孩更像個男孩樣,女孩更像個女孩樣。

    不過,這樣做的弊端是,男孩和女孩從出生起就因為性別受到不同的對待,同樣也受到了不同的限制,從而無法發揮自己全部的潛能。

    比如,一個本身有數學天賦,空間感和邏輯能力很好的女孩,很可能因為性別的刻板印象,不被重視這方面的能力,不允許進行爬高、爬低地空間探索,反而被要求“玩女孩子玩的遊戲”,因而錯過了在數學方面做出成績的機會。

    比如,男孩剛會走路,邁出第一步時,父母傾向於鼓勵他繼續走,繼續探索世界;而女孩邁出第一步時,父母更傾向於擁抱她,和父母保持近距離。

    漸漸地,女孩傾向於表現出較大的順從,以及較少的獨立;而男孩則更傾向於獨立,以及較少的情感表達。

    於是,男孩缺了點關懷,女孩又缺了點勇氣。

    和爸爸媽媽保持親密的連線,以及擁有自信的力量,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應該擁有的權利。

    但如果“性別濾鏡”太重了,我們就容易忽視孩子這樣的需求。

    女孩子的力量容易被看輕,反而更要求她們“乖巧”、“懂事”、“對別人友善”,搞好人際關係勝於取得成就感。

    同樣,男孩子也很難被鼓勵培養親密感,而是被灌輸競爭、實力、勇氣、成就。但凡有哭、撒嬌、害怕的表現,也很難得到父母親密的安慰,反而被大人教育:

    男孩子不能哭;

    男孩子要勇敢;

    男兒有淚不輕彈……

    剛剛萌發出的一點兒建立親密感的需求,又這樣被推遠了。

    如何讓男孩更友善,女孩更自信?

    有一位心理學家叫做桑德拉.貝姆,提出了鼓勵孩子“雙性化”的觀點。

    別誤會,雙性化並不是鼓勵男孩子更像女孩,女孩子更像男孩。

    而是說,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把男性看成是堅定而自信的(典型男性適宜特徵),但同時又是友善而溫柔的(典型女性適宜特徵);

    把女性看成是有同情心、溫柔的(典型女性適宜特徵),同時也是自信、獨立,有競爭性的(典型男性適宜特徵)。

    為此,爸爸媽媽可以:* 告訴年幼的孩子,除了生理特徵不同之外,一個人的性別並不是那麼重要。* 孩子玩交叉性別的遊戲,以及同性別的遊戲,都值得鼓勵。* 平等地分配家務,男孩子可以學習做飯,女孩子也可以學習修理玩具,反之亦然。* 爸爸媽媽也應當做出“雙性化”的表率,比如爸爸也會做飯洗衣,媽媽也能換燈泡。

    因此,孩子們如果在傾向於放大男孩女孩性別差異的環境下成長,那麼女孩子喜歡粉色,會得到更多的鼓勵和正面強化,自然越來越喜歡粉色。

    不過,如果爸爸媽媽希望讓男孩子在保有力量的時候,也懂得社交、親密,和別人保持連線,讓女孩子在善於交往的同時,也保有自己的力量,那麼,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審美和選擇的同時,也給孩子提供更多元的審美和選擇機會。

    年幼的孩子,需要明白為實現自己的才能、作為獨立的人來行事,而不是作為特定性別的代表來行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人反覆不讓你達成某些目的,卻說是為你好,在幫你,你該感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