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亭殿閣

    歷史從來都有兩本,一本在史官筆下成書,一本寫在大眾紅口白牙裡,而後者又往往比前者流傳更廣,影響力更大,一如我們今日談三國,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小說《三國演義》,想到的是民間流傳的各種傳奇故事,而甚少有人想到陳壽的正史《三國志》,在這種情況下,在那段歷史裡,劉備,諸葛亮,關羽,曹操,孫權,周瑜等等人的名字熠熠生輝,與此同時,還有些人卻黯然失色,例如袁紹,在後世評說裡,他的名字始終都與曹操相連,因為世人對他記憶最深的是那一年官渡之戰,彼時的他已經手握重兵,名震天下,卻敗給了與他實力懸殊過大的曹孟德。而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再後來經過了一系列政治角逐,作為東漢末年,實力最為雄厚的人物,袁紹最後似乎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退出了歷史。

    讀到此處,定有人不解,袁紹的結局是歷史上白紙黑墨下了定論的,怎麼能用“似乎”一詞來說他的失敗呢?因為,就個人結局而言,袁紹沒有完成心中目標,他是失敗了,但是就整個歷史來說,袁紹他是贏家,為何?且往下讀。

    如果洗去演義給袁紹塗上的粉墨,還原真實歷史上的他,袁紹是當之無愧的高富帥——出身世家,身世顯赫,而且他本人還是長子長孫,整個家族的榮耀與名譽集一身,作為天之驕子的他,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深得人心,在《三國志》裡,不止一次的提到過這一點,甚至在他死後,更有記載:“河北士女莫不傷怨,市巷揮淚,如或喪親。”除了這些,袁紹還是個美男子,不是那種文文弱弱的白淨書生,而是鮮衣怒馬,英姿颯爽的少年郎,是無數少女閨中夢裡人。

    翻開袁紹的一生簡歷,自黃巾之亂開始,到官渡之戰結束,期間十五年,天下無人能與之爭鋒,無論是何進,董卓,還是曹操,都沒有能力和資格與之相提並論,而那時候的袁紹心中想的是什麼呢?他想要結束自己眼前的已經有四百年壽命的大漢王朝,然後取而代之,開啟一個新王朝,揭開一個士族新時代。

    如果沒有官渡之戰,袁紹的計劃是能順利開展的,首先,袁紹有軍事實力,以及軍事能力,一生二十餘戰,唯有官渡一敗,這一敗讓曹操搶得先機,為其一統北方奠下基礎;然後,袁紹有魄力,有遠見,關於這一點,有一件事最能體現,那就是袁紹曾殺盡兩千宦官,從一個政治家的角度來看,他這一舉動,首先彰顯其快刀斬亂麻的魄力,因為在當時,宦官集團並不是一個想動就能動,想殺就能殺的集團,他們在整個東漢已經有了盤根錯節的勢力,如果慢慢與之鬥爭,結果肯定是不容樂觀的,因為在宦官集團的背後,往往有皇權支援,可袁紹一刀切的政策,卻解決了難題:在接下來將近五百年的歷史裡,宦官集團再沒有活躍在政治舞臺上,其次,為何說袁紹此舉是有遠見的呢?

    從後來大唐大明的歷史中,多少聲名赫赫之人毀於宦官之手,就可見袁紹用心之深遠了。除了剷除宦官集團,袁紹還費盡心機想要剷除外戚勢力,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他一再堅持力誘董卓進京,他想借機讓天下局勢分崩離析,諸侯蠢蠢欲動,然後自己舉兵掃蕩,一步步實現心中所想。

    當然,後來我們都知道,袁紹的計劃沒有順利進行,一切從官渡之戰開始發生了變化,而結局也不必多說,但是,我們還是得說,即使如此,袁紹還是得償所願了的。為什麼?

    因為他心中所想的,最終得到了實現,只不過他沒能親眼看到,因為他的目標,實現在半個多世紀之後,由司馬氏祖孫三代人奮鬥完成了,一個不同於如秦漢古典帝國的全新士族天下出現了!

    三國是很有意思的,在三國那段歷史裡,其實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成功者或者失敗者,如果只從個人結局來看,袁紹是失敗的,而且他還沒有雖敗猶榮,在後世的白齒紅舌裡,他是一個目光短淺,嫉賢妒能的人,完全不能與諸葛亮,曹操相提並論,可無論是諸葛亮,還是曹操等人,他們又真的實現了心中所想嗎?答案是否定的,諸葛鞠躬盡瘁一生,最後在五丈原含恨而終,曹操表面風光,可他一生啊,又何嘗不是最後為司馬家白白做了嫁衣?無論是袁紹,諸葛亮,還是曹操等人,他們都可以被定義為失敗者。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他們每個人的命運,站在整個歷史去評價,在三國眾多人裡,唯有袁紹,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一群人,他們是勝利者,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順應了歷史的趨勢,那個時代的歷史的趨勢,就是前面所講到的,從古典帝國到士族天下。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回首那段歷史,從東漢末年到三國群雄逐鹿,那是一段金戈鐵馬的歲月,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雄心壯志而努力,相信自己就是時勢造英雄的那個英雄,一腔熱血為山河,而他們個人命運的結局,並不能成為肯定或否定他們價值的標準,畢竟,在那個時代,其實他們並不是和對手交鋒,而是與歷史大勢在抗衡,或者順應大勢,只是當初他們不自知。袁紹是三國最大的贏家,而其他人,也不能被稱之失敗者或者輸家,畢竟為了夢想而奮鬥過,擁有過光輝歲月的人,都是了不起的英雄。

    參考文獻:

    陳壽《三國志》

    羅貫中《三國演義》

  • 2 # 足壇志

    用人方面有問題,親小人遠賢臣,田豐沮授都是人才,他卻不用,遭郭圖逢紀離間。官渡戰敗後,他想的不是向田豐認錯,而是為了面子惱羞成怒誅殺他,視為這樣的人,如何歸心?

    為人剛愎自用。兼聽則明,而袁紹卻自持四世三公,絲毫不理會忠臣進諫。以致大敗。

    優柔寡斷,這個詞很多學者都對他用過,袁紹做決定時經常優柔寡斷,兒女情長,本該出奇兵奇襲曹操之時,他卻因為孩子發燒就延誤戰機,難成大事。

    最後就是死之前沒有處理好繼承人的問題,想立幼,最終導致兒子反目,就此而終。

  • 3 # 王朝的廢墟

    人一生中有很多次機會,有人把握住了,有人錯失了,於是許多人的人生便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天下大亂的時代裡,在成王敗寇的準則下,這種變化越發的顯著.不斷的錯失機會,最終功敗垂成,人們在扼腕嘆息之餘,更多的是不解。而最大的不解就是他為何就不能抓住眾多機會中的一次機會呢?

    袁紹就是這樣一個讓人不解的人。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可是當袁紹面對這一決好的機會時,他卻以“天子之立非紹之意”為由拒絕了。不僅僅是袁紹,那一時代的眾多軍閥互相征伐,不亦樂乎,壓根就沒意識到政治上佔據先機的必要性;董卓,李榷,郭汜就因為沒玩好“挾天子以令諸侯”,落得個遭天下共誅的下場。“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矛盾與被動的局面,誰也不想去面對,最後讓實力還相對較弱的曹操拾了個大便宜(當然曹操也玩的轉“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張牌),也為後來走向成功,打下了基礎。

    為什麼曹操最後有機會能和袁紹一戰而定北方呢?袁紹兩次都可以讓曹操立刻over,可是他卻沒有去做.建安五年,曹操徵發劉備,許昌空虛,謀臣田豐建議袁紹偷襲許昌,既能解劉備之圍(袁劉此時是戰略同盟);又能讓自己重新佔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先機;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曹操的勢力,可惜袁紹不聽,理由是自己兒子病了。同年下半年,曹操袁紹對峙於官渡,謀士許攸再次建議偷襲許昌,抄後方絕歸路,結束戰爭。袁紹還是不聽,理由是他要先“圍取之”。聯想到先前的不信任,許攸一怒之下降曹,並獻出了奇襲烏巢的妙計,直接就導致了官渡戰局的大逆轉,袁紹也被徹底打敗了。

    操評價袁紹“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或許這樣的形容有些誇大,但也反映了袁紹性格上的矛盾性,也正是這矛盾性,從根本上導致了袁紹屢失良機。

    袁紹存在以下三種矛盾:

    1、志向遠大與目光短淺的矛盾.袁紹出身於“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的世家大族,又生逢亂世;“冠弱登朝,滅閹寺,平黃巾,討董卓......”從而名播海內,也產生了號令天下的雄心。可是在許多看似細小的問題上,他就沒有曹操,諸葛亮那樣的高瞻遠矚,也看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之前所述的三次錯失良機便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來這一致命的短處。

    2、聚才與用才的矛盾.荀彧說袁紹“能聚才而不用”,故有官渡之敗.顯赫的家庭背景,加之“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故士多附之,只可惜袁紹沒能盡用其才。自負-放棄奇襲許昌,堅持先打敗曹操;多疑-不信任許攸,迫使其降曹;小氣-官渡敗後,怕遭嘲笑,白白殺了田豐.以上三種缺陷決定了袁紹無法更好的運用人才。

    3、果斷與寡斷的矛盾.奪幽州,三擊公孫贊......袁紹的地盤也由於他的果斷出擊而不斷的擴大.但在是否偷襲許昌這一問題也顯得優柔寡斷了,以至於坐失良機。或許先前袁紹有雄厚的資本讓他揮霍著機會,可慢慢的,他就吃到了苦果,這是必然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語文學習感受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