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彈頭0303
-
2 # 杏花島
兒童缺鈣有兩個方面,一種是絕對缺鈣,醫院檢查微量元素即可明確,一種是相對缺鈣,即維生素D的缺乏,導致鈣磷吸收障礙,從而導致血鈣缺乏,臨床中嬰幼兒因缺乏戶外活動,大城市中高大建築物可阻擋日光照射,大氣汙染等,均會造成維生素D缺乏,此時適量補充維生素D是補鈣的關鍵。
維生素D缺乏時即鈣的吸收障礙,初期(早期)3-6個月的小嬰兒表現為神經興奮性增高,如有煩躁、睡眠不安、易驚、夜啼、多汗等症,並可導致枕部脫髮而見枕突。活動期主要為骨骺變化,其中6個月以內的嬰兒多表現為顱骨軟化,用手壓枕部或頂骨後方有壓乒乓球感;8-9個月以上嬰兒可出現方顱、臀型顱;囟門較大且閉合延遲,嚴重者可至2-3歲;乳牙萌出延遲,可遲至10個月,甚至1歲多才出牙,甚至會影響恆齒鈣化。胸部畸形多見於1歲左右嬰兒,兩側肋骨與軟骨交界處成串珠樣,肋下緣外翻,雞胸,漏斗胸。四肢骨骺端膨大,腕、踝部最明顯,成“手鐲”及“腳鐲”改變,多見於6個月以上的嬰兒;因骨質軟化,雙下肢承重受到影響,形成嚴重膝內翻(“O”型)或膝外翻(“X”型)。重症患兒神經發育落後,表情淡漠,語言發育落後,條件反射形成延遲。
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因室外活動增加,經常能夠接受到日光照射,維生素D內源性生成而不會缺乏,此期若患兒出現生長髮育遲緩,厭食,睡眠不安,牙齒生長不好,頭髮稀疏等,因考慮鈣的缺乏,進行微量元素檢測,適當調整飲食,或補充鈣劑。
本期答主:郭景陽,醫學碩士
判斷寶寶是否缺鈣的方法途徑很多,比較有權威性的方法有二種:
一是帶寶寶去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寶寶缺乏哪種微量元素,要說的是這種方法是透過檢測血液來檢視微量元素的,也是最有科學依據的方法;
二是做一下骨密度檢測,這種方法是透過檢測骨骼生長情況來判斷寶寶是否缺鈣。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透過寶寶的變化來自己判斷,比如,寶寶出現睡眠質量差、易驚醒、煩躁、入睡後出汗多、出牙晚、牙齒排列不整齊、頭髮稀疏、容易感冒等情況,如果發現這些情況,建議及時給孩子補鈣!
給孩子補鈣也是有學問的,不能隨便亂補,要不然不但起不到補鈣的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這方面要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補充鈣質,平時多給孩子曬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