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迅爺走卒
-
2 # 崇介子
這個問題,使我想起了“楊州八怪”鄭板撟的書法,彰顯個性;…。說到碑帖結合.古賢已有探索;至於今後是否成為發展的方向,現在只能預測。靜心分析;碑是帖的延伸品;因為.碑文是先書寫完了.貼上在石碑上,用工具雕刻成的。在刻字過程中,筆法.結構難免有微微變化,只是難以察覺而已。經過千百年的風蝕潮潤,其變化更甚;碑帖各自特點突出,前者金石味更濃,後者則更方便初學者臨習!
-
3 # 手機使用者古文化探微
對於書法將來的發展方向我認為任何人沒法預料。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時代氣息。唐宋時帖學是主要的,到後來碑帖混合發展特別是清代至民國碑學盛行。近現代出土文物、考古挖掘、甲骨青銅器錢幣各種文物大量出土給我們書法藝術臨摹研習創作帶來了可行的諸多方便。比起古人我們幸運了許多。現在和將來不僅僅只依靠碑帖成為書法的發展方向。書法的表現形式還有許多。比如全形拓,它也是書法的一種表現形式。
-
4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碑帖原意是特指拓本,字帖是指墨跡本。通常人們習慣的將碑、帖統稱為碑帖,是約定俗成的叫法,泛指範本的意思。
碑帖結合不僅僅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而是書法家應具有的基本素質。當拿起毛筆練字那天起,基本功技法訓練和模擬創作訓練過程中必須要做的事情,這也是建樹個性化藝術風格的主要源動力先碑後帖,碑帖結合,融會貫通,熔古鑄今……大有人在。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就是典型的傑出代表。
比如,單純練〈九成宮〉,寫到什麼時候都沒有用,永遠是模仿秀,無論怎樣,發展的方向僅僅是留於高仿複製式的寫法,沒有多大出路,浪費寶貴年華。
-
5 # 農民畫師曹大農
中國書法在新世紀已經承現多元的、創新性的全方面發展,不僅碑帖結合是中國書法的發展方向,而且隨著傳媒文化的普遍惠及率,漢簡文字、民間書家、行為藝術等形式的全方面運用,誓必影響中國書法的未來發展。
大浪淘沙,歷史的長河給我們更廣闊更多元的平臺,拭目以待的是我們面對當下的態度,尤其是中國書法。
-
6 # 石千石519
謝謝邀請。 無論是過去、今天、未來書法藝術、傳統藝術等等,由於某種範本行為來作為發展方向、來起引領性決定性方向之作用、導向都是不成立的。決定發展方向是當時時代產生創造了、創新了新生理論事物來決定的。關於魏碑也好、其他什麼也好,並不是什麼新生書體,""老掉牙""了。欣賞什麼、走向什麼都是各個人之喜好問題,誰也決定不了走向。至於跟風之風氣,也是盲目性之現象了,沒有什麼可好了奇的。時代總是在進步、在不斷地前進,這就是事物發展的必然之規律,並不是由某種範本行為來決定的。當產生了新的藝術引領性理論時,這種由新理論來代替舊的理論就是不足為奇之事了。只有正確的、新的引領性理論才是引領前進方向的動力之源。只有具備了這樣能夠代替舊的理論條件,才是推動前進的惟一動力和方向。如果是範本引導發展方向趨勢,這樣的觀念和理解是狹隘藝術觀點。至於新的引領性理論能維多長時間,又是由另一個能夠代替這個理論來替代了,這個新的理論又去維持新時代了!這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當一個具有新的引領性藝術理論誕生後,任何人都是無法阻擋的~洪流!!(寫完該篇拙文,彷彿是在吹號角一樣,請諒解,湖南人是這個性格)
-
7 # 老跨鬥
碑帖的根源都是毛筆寫字。
帖:寫在紙上的。
碑:寫在石頭上,再刻。
一個是筆痕
一個是先筆痕後刀痕
呵呵
-
8 # 翰墨書道
碑帖結合只是一種可能的發展方向,但未必是主流方向,仍然和碑學、帖學是三架馬車可以說並駕齊驅。在書法學習上,如果過於突出強調其中任何一面都可能發生偏側。特別是在探索路上的書法家們仍然是選取一個方向有主次的進行探索前進。基本是碑帖結合也同樣是有主次的進行學習探索,或碑先帖後,或帖先碑後,只能先取一家為突破口。
這種融合的做法是有主次的。
從傳統的書法教育或臨摹入門鍛鍊基本上都是以楷書四大家的作品為啟蒙教材的。
我們知道,其中三家都是碑,唯有一家趙孟頫是帖,不過長期以來學趙孟頫的並不多,主要以歐陽詢和顏真卿的為主。所以一直以來形成的傳統觀念是以師法碑刻為主。這樣的優點是避免了一味學帖或墨跡出現的媚俗軟滑之弊。但如果一味突出碑,同樣有弊病,容易把字寫僵了。雖然碑帖結合能夠糾正上述問題,但也要有一個度,仍然是過猶不及。書法的學習和風格的培養與成形,仍然是以碑為主,帖為附。過度強調任何一方都不利於書法的正常發展。好在人們基本上是一直按照這個方向前進的。
-
9 # 不二齋
歷史上,以二王為首帖學書法一直被認為是正統的書法,其它的書法都屬於細支末流,自清代的阮元提出《南北書派論》,經過包世臣以及康有為的大力鼓吹,碑學之風開始在清代中後期盛行,其勢頭曾經一度超過帖學。
康有為對於碑學書法的讚揚更是無以復加,稱“北碑無不及佳者”,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影響下,極力的想打破傳統,標新立異。
但是即便是如此,主流的書法家仍然沒有把帖學書法扔掉,真正的書法家還都是在學習碑學的同時學習帖學,我們當今能夠記住的碑學名家,無疑都是帖學的高手,比如吳昌碩、鄧石如、趙之謙、何紹基,他們在學習碑學的同時,也在學習帖學書法,學習帖學是他們取得成就的關鍵。
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碑學和帖學從來就沒有分開說,從碑學概念提出來的第一天起,他就不是單獨存在的。
碑學伴隨著帖學而生,雖然表現的形式不同,但是底層的筆法和帖學都是一樣的,當今的書法多元化,學習書法也沒有了派別之分,學碑的同時學帖,學帖的也在學碑,很難再說一個書法家是碑學還是帖學書法家了。
碑帖融合從碑學概念提出的那一天已經開始了,未來碑和帖也會相互融合的走下去。
-
10 # 林慶逢358
碑帖結合早已有之。清康有為趙之謙是佼佼者。書法本是最獨立最自主的藝術,有人天性喜歡碑,有人熱衷帖,精熟一家,吸納眾長,是學藝的本分,碑帖會自然結合。
回覆列表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前,先要了解什麼是碑,什麼是帖。所謂碑者,即古人之真跡刻於石上,用於敘德、紀功、記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雲:“上古帝王,紀號封禪,樹石埤嶽,故曰碑也。”所謂帖,即是寫在紙上的,原來碑帖區分得很清楚。但到唐太宗時,情況有了變化。太宗特別喜歡二王及虞世南的字,命人把魏晉諸家的手跡摹刻在棗木板上,拓印出來裝訂成冊,用來賞賜大臣,名之為“法帖”。上行下效,於是帖學佔據統治地位。宋元明清下來,因科舉以字取士,故帖學影響深遠,到最終發展成“布棋佈算”的“館閣體”而走進了死衚衕。這類字寫得烏黑、方正、呆板、光潔無個性,所以被有識之士所摒棄。清乾隆時的金冬心、鄭板橋等揚州八怪欲一改其風,但終因社會地位等原因,只在揚州地方有所影響。
待到清後期包世臣、康有為相繼而起提倡北碑,於是始有碑學之稱,碑學便是“北派”,帖學便是“南派”。此後,碑帖便漸漸融合。
其實唐初開始,凡是書法上成就高的書法家,都是在學王后,再學篆隸或北朝碑誌而使書藝大進。從實際情況看,碑帖沒有真正分離過,千餘年來若即若離的狀態中。
著名的碑:篆書有秦《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等;隸書有漢《褒斜道刻石》、《石門頌》、《張遷碑》、《禮器碑》、《曹全碑》、《史晨碑》等;楷書在唐代是一座高峰,他們的代表作有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歐陽詢的《九成宮禮泉銘》、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顏真卿《多寶塔碑》和《勤禮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等。
著名的帖有:宋太宗淳化年間以皇帝旨意,刻了彙總性質的帖,即《淳化閣帖》,收錄了王氏父子較多手跡,但同時也有諸名家書跡。清乾隆時刻的《三希堂法帖》最為大觀,共收得歷代書家134人,各種書體134件,摹刻精到,堪稱歷來法帖之冠。
所以說不存在碑帖結合是未來的方向,因為歷來都是彼此滲透影響,只是一時帖學盛行,一時碑學又佔了上風。如果要有所成就,必須汲取兩方面長處:碑學取其嚴謹、規矩、雄強之風,以求書法古拙之意而不至於油滑無骨;帖學取其瀟灑隨意,風流生動之態,並從帖學的用筆參悟碑中筆法,透過刀痕看筆痕。這樣才是學習書法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