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設計師那點事

    針對裝修合同中的陷阱這個問題,我們來想一想,既然是陷阱,無非就是裝修公司矇蔽了消費者的眼睛,或者說欺負業主不懂,故意將有些東西表述不清,最終讓業主騎虎難下,只能吃啞巴虧。

    縱觀整個裝修市場,存在陷阱最多的合同應該就是最近兩年很多公司推出的“套餐價”裝修。

    有些公司推出的裝修“套餐價*88元/平米”,專業人士一看到就直搖頭,那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事情,肯定是不可能做的。但是,這類公司就是採用廣撒網的策略,市場這麼大,一網撒下去沒有大魚也總會有點小魚小蝦。當然如果逮到大魚那是更好不過的事情了。

    這類套餐價裝修所設定的陷阱無非以下幾點:

    1、先簽訂合同,用誘餌讓魚兒上鉤再說,魚兒逮到盆裡才好宰。合同簽訂後,設計師或施工隊以各種理由更改方案,方案一變,價格全變。》》》針對這種陷阱,業主在前期一定要穩住,和設計師把方案的各個細節溝通到位,確保可行性,避免變更方案。(即使不是陷阱合同,在簽訂施工合同前一樣要這麼做,只有這樣才能讓工程能夠順利施工,避免返工。尤其是一些新手設計師,拿業主的房子練手長經驗,圖紙與現場不符時有發生。)

    2、套餐價究竟包含哪些專案?針對一些明顯超低價的套餐,已經不是換專案的事情,而是直接漏專案的圈套。因為即使以次充好也虧本,那就只能這個不含那個不含‍♂️‍♂️業主是非專業人士,尤其是訂這種套餐裝修的多數都是工薪階層,一方面是不懂,另一方面是根本沒時間研究沒時間管。》》》針對這種問題,在合同中一定要明確是全包合同還是半包合同。是半包合同的話包括哪些專案?哪些專案不包含?不包含的專案需要花多少錢?(避免低價切入用高價專案彌補)

    3、隱形霸王條款,東邊不亮西邊亮。合同中各專案條款價格看似都很合理,甲供主材部分需要在裝飾公司或裝飾公司合作單位購買,這個你們懂的》》》針對這種問題更容易解決,穩住,別急著簽訂合同,市場是開放的,先到市場上調研對比一下價格看看是否實誠。

    並不是說只有套餐裝修合同才有陷阱,其他型別裝修合同同樣存在:

    除了變更設計方案,最常見的陷阱有以下幾點:

    1、材料品牌看似很明確,但同一品牌中有不同系列不同規格的區別,價格也有所差異,以高階品牌切入,使用高階品牌中低端產品。沒毛病無懈可擊》》》不光看品牌,還要看系列看規格,材料進場詳細比對檢驗。

    2、預算中工程量計算不足,結算按實際發生量結算。很多業主看到預算總價可以接受,心中自我安慰——單價高是高了一點,不過質量好,值!好在總價在自己預期範圍內,可控!尚不知,最後結算的時候傻眼了,工程量超出很多。》》》簽訂合同時,一定要看清合同條款或報價單中的說明。是否是包死價?如遇按實際發生工程量結算,合同中一定要有限制條約——上下浮動不得超出百分之多少。

    當然,還會有很多套路。如果業主能夠把以上幾點看死了,不說滴水不漏,起碼不會栽大跟頭。

    俗話說得好,買的沒有賣的精。裝修是一件大事情,不要貪圖便宜。一定要找信譽口碑好,施工質量優的正規公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媽媽寫一篇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