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區域網標準,主要用於解決辦公室區域網和校園網中,使用者與使用者終端的無線接入,業務主要限於資料存取,速率最高只能達到2Mbps。由於802.11在速率和傳輸距離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IEEE小組又相繼推出了802.11b和802.11a兩個新標準。三者之間技術上的主要差別在於MAC子層和物理層。雖然有人將Wi-Fi與802.11混為一談,但兩者並不一樣。(見下文IEEE 802.11b)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層補充(11Mbit/s工作在2.4GHz)。它有時也被錯誤地標為Wi-Fi。實際上Wi-Fi是Wi-Fi聯盟的一個商標,該商標僅保障使用該商標的商品互相之間可以合作,與標準本身實際上沒有關係。IEEE 802.11n,更高傳輸速率的改善,支援多輸入多輸出技術(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 IEEE 802.11k,該協議規範規定了無線區域網絡頻譜測量規範。該規範的制訂體現了無線區域網絡對頻譜資源智慧化使用的需求。 IEEE 802.11p,這個通訊協定主要用在車用電子的無線通訊上。它設定上是從IEEE 802.11來擴充延伸,來符合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的相關應用。 802.11標準是什麼?除了上面的IEEE標準,另外有一個被稱為IEEE 802.11b+的技術,透過PBCC技術(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在IEEE 802.11b(2.4GHz頻段)基礎上提供22Mbit/s的資料傳輸速率。但這事實上並不是一個IEEE的公開標準,而是一項產權私有的技術,產權屬於德州儀器。
IEEE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區域網標準,主要用於解決辦公室區域網和校園網中,使用者與使用者終端的無線接入,業務主要限於資料存取,速率最高只能達到2Mbps。由於802.11在速率和傳輸距離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IEEE小組又相繼推出了802.11b和802.11a兩個新標準。三者之間技術上的主要差別在於MAC子層和物理層。雖然有人將Wi-Fi與802.11混為一談,但兩者並不一樣。(見下文IEEE 802.11b)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層補充(11Mbit/s工作在2.4GHz)。它有時也被錯誤地標為Wi-Fi。實際上Wi-Fi是Wi-Fi聯盟的一個商標,該商標僅保障使用該商標的商品互相之間可以合作,與標準本身實際上沒有關係。IEEE 802.11n,更高傳輸速率的改善,支援多輸入多輸出技術(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 IEEE 802.11k,該協議規範規定了無線區域網絡頻譜測量規範。該規範的制訂體現了無線區域網絡對頻譜資源智慧化使用的需求。 IEEE 802.11p,這個通訊協定主要用在車用電子的無線通訊上。它設定上是從IEEE 802.11來擴充延伸,來符合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的相關應用。 802.11標準是什麼?除了上面的IEEE標準,另外有一個被稱為IEEE 802.11b+的技術,透過PBCC技術(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在IEEE 802.11b(2.4GHz頻段)基礎上提供22Mbit/s的資料傳輸速率。但這事實上並不是一個IEEE的公開標準,而是一項產權私有的技術,產權屬於德州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