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超足球說
-
2 # 足跡fp
廣州恆大自升入中超以來,七次奪得中超冠軍,兩奪亞冠冠軍,成就了亞洲霸主的偉業,其中的成功離不開恆大外援的功勞,恆大這幾年引進的外援都有超乎球迷期待的表現。
為何恆大引入的外援都能有如此高水平的表現?一個是因為恆大正確的引援思路,引入的外援與球隊建設的風格都非常吻合,而且也是中超中國產缺乏的球員型別,他們更容易承擔起串聯中前場的重任。
同時,恆大的足球文化也建設了起來,嚴格治軍的思路使得恆大足球的球員間更加具有紀律性,而外援在這樣的文化下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球員間也非常信任。
恆大其實也有失敗的引援案例,義大利兩名前鋒的到來一度讓球迷極為不滿意,恆大卻能很好地面對失誤,並且將引援方案調整為引入更具潛力的28歲以下的球員。
-
3 # 徐大大的球
其實從世界盃的休賽期後,就可以看出來,廣州恆大的引援工作要比魯能好多了,估計許家印要給負責引援的工作人員發獎金了。
恆大引進了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這兩個巴西球員,實現了與球隊的無縫銜接。保利尼奧是恆大的老臣子了,雖然去巴薩一個賽季,算是鍍金吧,又回到了老東家,在四場比賽中已經打入了5個進球,而且與隊友配合默契,如魚得水。至於塔利斯卡,第一次登場就上演帽子戲法,打了四場比賽,共進了6球,是休賽期後進球最多的球員。目前恆大四連勝,積分追到只差榜首的北京國安三分,且少賽一場,可以說再次奪冠的機率大增!反觀山東魯能引進的外援格德斯,雖然也是巴西球員,但是名氣不大,價錢也便宜,但是還沒有和球隊磨合好,並不像前兩位有高光表現,如果格德斯是慢熱型的,那還好,最怕他熱不起來,那魯能可能就要歇菜了!
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引進外援還是應該像恆大學習,既要大牌,也能即來即用。如果恆大衛冕,真心靠這兩筆引援,這也體現了恆大的成功之處!
-
4 # 手機使用者6815508975
俱樂部的管理層不專業,越是大型國有企業越突出,這些人的心思在考慮領導的喜好上的下的功夫比自己的業務上下的功夫多的多!
-
5 # 體壇小說
不得不說恆大的管理層厲害,眼光獨到,看人特准,怎得一個服字了得。
從2011年衝超成功到2018年8月,廣州恆大已連續七次獲得中超聯賽冠軍,是獲得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冠軍次數最多的球隊;並獲得四次中國足球超級盃冠軍和兩次中國足協盃冠軍;兩次亞冠聯賽冠軍。
可以說恆大這些年的成就離不開外援的出色發揮,尤其是2013年的南美三叉戟和當今的巴西三叉戟,他們火力十足,攻守具備,以一當十,稱為進球機器毫不為過。
間歇期後,廣州恆大管理層引進了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這兩個強大的中場球員,他們迅速融入了球隊的體系,讓球隊攻防兩端又了質的飛躍,實現了與球隊的完美結合,已經豪取4連勝。
保利尼奧一共參加了三場比賽,分別是廣州恆大以5-0大勝重慶斯威、3-0輕取天津泰達、4-2擊敗廣州富力,每場都是大勝,在此期間他一共打進了5球,兩次上演梅開二度,逐漸成為球隊的大腿級人物,打的遊刃有餘,不亦樂乎。
而塔利斯卡則是參加了全部的四場比賽,取得5粒進球,多次上演帽子戲法,與球隊也是不謀而合,嫣然從一箇中場變成了前鋒。
那麼問題來了恆大的引援為何如此出類拔萃呢?
總結有以下三點:
1.廣州恆大有錢,能夠買到想買的球員,俗話說沒錢難辦事啊!
2.恆大管理層的建隊思路明確,需要引進適合的球員,並且能夠融入球隊。
3.外援的歸屬感強烈,願意出力,發揮出色。
對於魯能和其他的中超球隊來說也只能自嘆不如啊!
-
6 # 蜀小叨
恆大的系統好比蘋果OS,從CPU,主機板、底層硬軟體到外觀,蘋果掌握核心技術和話語權,外部軟體均需匹配蘋果的理念和風格;魯能的系統好比安卓OS,手機廠家都能自我開發定製,理念和風格多變,自然會帶來匹配性相對較弱的問題。
1.恆大曆來就走桑巴風格,巴西外援的相容性自然較高
無論是孔卡、穆裡奇、埃爾克森,還是當前的保利里奧、高拉特、阿蘭等成名球員,無一不是南美派的代表,李章洙、裡皮、斯科拉里,基本上都堅持地面傳控滲透的打法。曾經的義大利二老,球風顯然對此南美體系不太適應,只能黯然離開天河。
塔利斯卡的即插即用,當然同這種傳承下來的體系有密切關係。
2.魯能的風格的確多變:近年有不少南美國腳級球員加盟,但場上的踢法又難覓細膩的傳控風格。
魯能的風格多變,一度讓筆者腦子分裂。投入巨資在巴西新建足球學校,以南美足球為學習物件;最近5年,引進不少巴西和阿根廷大牌,但幾任主教練卻很少有堅持細膩傳控打法的。
(魯能青訓基地)
3.實際上還是經紀人人脈的問題
即插即用並非恆大專利,恆大也有吃虧的時候。J馬,義大利二老等,也是相容程式解壓失敗的典型案例。說到底,這麼多年,恆大相對魯能,外援的適應能力稍強,還是在經紀人人脈差異有關。
(門德斯)
恆大的外援買賣相比魯能,可能少了中間商賺差價吧(有的賣家可能也比中間商心黑)。
(小裡皮)
-
7 # 智道足球
恆大外援即插即用,而魯能外援會慢熱的原因如下:
一分錢一分貨,廣州恆大外援保利尼奧及塔利斯卡都是幾千萬歐的引援,而山東魯能格德斯是千萬歐以下的引援,不同的金錢體現不同的價值。這好比很多華人喜歡拿六七千的蘋果手機和千元安卓機比較功能,道理是一樣的。
使用力度不同,恆大讓保利尼奧迴歸,租借塔利斯卡就是當主力來的,而魯能的格德斯的引入是準備當第四外援使用的,不同的目的造就不同的狀態。換個角度,塔利斯卡來了,場場首發肯定比打打停停的格德斯要出色。
本土球員實力,魯能的本土進攻球員相比恆大差距很大,就舉例來說傳球,看看吳興涵和劉彬彬的傳中球,真心不靠譜,不要怪佩萊進球少,如果佩萊替換高拉特,一樣能打入很多球。
格德斯轉會費為900萬歐,而恆大的保利尼奧是4000萬歐加盟巴薩的,如今租借加盟,一年的租借費也會比格德斯要高。而塔利斯卡的租借費雖然沒有公佈,但也不會低。多少錢辦多少事,這句古語,是很有道理的。
塔利斯卡不是前鋒勝前鋒,這和保利尼奧的屬性是一樣的,世界盃後兩者加盟,塔利斯卡已經打入6球,而保利尼奧也有5球進賬,這樣的恆大惹不起,開啟八冠王征途。
錢,不是萬能的,但錢貴的外援能力就是不一樣,這是恆大外援即插即用,但魯能引援會慢熱的最大原因。
廣州德比,保利尼奧梅開二度,塔利斯卡也有球進賬,高拉特也開葷,恆大最強三叉戟重組成功。
此刻,你會想起他們嗎?
-
8 # 小小小牛魔大大王
這就是為啥人家恆大永遠是恆大,我魯永遠是我魯.人家是跑車,俺們是皮卡,不一樣的用途、不- 樣的心.不一樣的外貌,不-樣的製造,不一樣的開法
-
9 # 你罵北京我就罵你
從現在開始足協裁判讓恆大開始追積分還有進球數,再有就是進剩球。那就開始黑北京國安和上海上港。幫助恆大拿冠軍呀!足協裁判在最後的時候比賽開始讓,讓恆大先大比分贏,這樣恆大進球數就超過了國安,再有也超過了,上海上港的進剩球呀!然後以後的比賽就可以不怕了。三個隊都是積分一樣恆大在進球數,和進剩球。都是優勢的話拿拿冠軍。這是足協裁判要玩的黑中超聯賽。恆大就是這麼贏得每場比賽呀!也就是這麼拿冠軍嗎?恆大可真是打假球降級隊扣分隊呀!我呸噁心呀!你們恆大永遠寫在中超聯賽恥辱柱上!
-
10 # 不知歸期的旅人
這可能從引援工作開展就不太一樣,恆大不能引太貴的球員,魯能不能引貴的球員,魯能作為一個國企控股俱樂部,又是中超老牌勁旅,肯定是積極響應足協政策,大環境下是絕不可能花幾千萬歐元去引進一名球員的,所以從一開始就決定了魯能是淘寶而恆大是挑選。
再者歷史上來看魯能雖說一直有比較重要的外援但球隊核心都是以國內球員為主的,況且魯能的青訓毫不客氣說是國內第一,只要球隊管理不發生巨大震動球隊成績是絕對可以保證的。而廣州恆大淘寶作為一個單獨上市的公司,成績是決定他市值的絕對標準,促使他不得不進行高價引援,貴的不一定是好的但一定不難用,商業模式下身價一定是重要的參考標準。
當然恆大足校現在與皇馬合作,幾年運轉過後青訓一定開始跟上,慢慢一定也能實現許家印主席的全華班目標,畢竟恆大是目前是中國唯一奪取過亞冠聯賽的男子足球隊,一定是有他的過人之處的。
回覆列表
這個是由兩隊引進的外援表現來決定的,總體來說恆大近些年來引援十分成功。
夏窗期三筆最大的引援動作當屬恆大的塔利斯卡和保利尼奧以及魯能的格德斯。保利尼奧算是迴歸恆大暫且不論,塔利斯卡首秀戴帽三場6球1助攻已經征服了中超聯賽,而格德斯只在與申花的比賽中幫助對手打進了一粒烏龍球,兩人的差距顯而易見兩隊的引援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格德斯的個人能力沒有問題只是沒有融入到球隊的戰術打法中,塔利斯卡的成功可以歸功於恆大專情巴西外援。一直以來恆大得外援大多來自巴西現在的四外援更全是巴西幫,所以在文化上恆大的外援更容易接受,其實這也能說明J馬在恆大落寞的原因,一枝獨秀的哥倫比亞人很難與巴西幫形成默契。
引援最主要的就是實用恆大將這一點做的很好,即插即用對球隊和球員而言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但慢熱不是不熱塔爾德利在加盟魯能後曾被戲稱為“水塔”,再經過磨合後現在的塔爾德利已經是球隊進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活力點。總之只要引進的外援能夠為球隊到來實力上的提升就是成功的引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