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然祥一語

    老師替代不了家長,孩子的品行,除了遺傳主要在家長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出的孩子和爸、媽帶出的孩子截然不同!就能說明問題。最好還是爸、媽親自帶好。

  • 2 # 我是民間一草民1

    不要斷章取意,教書育人是對誰而言,筆者把教書與育人分開,只是想撥弄一下人氣罷了。此舉教書者沒教好人,才大喘氣教書…………育人的讀法和理解,你到學校、學院門口看一看就明白了。

  • 3 # 談觀點

    這句話有道理,老師傳授知識,家長培養孩子做人。孩子從小就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言行影響著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影子。所以講龍生龍,凰生凰,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 4 # 布衣教師

    不認同。教書和育人從來都是一體的。

    老師不單單是教給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國家也很重視這一點,全國統一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歷史、政治的教科書。

  • 5 # 遠方亮劍

    對下一代的“教育”天經地義是父母的責任,“教育”是所有生物的培養後代生存繁衍本能。

    師者,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是人類為更廣泛文明程序,擴充套件父母認知侷限教育,從而教育更廣泛技能知識的智慧之舉措。師者,不僅僅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長,還教育老人,君不見成人學校嗎?

    那些說什麼“教書的是老師,育人的是家長”的言論顯然是混淆教育概念的表現,對待孩子而言,家長不是老師嗎?給孩子吃穿是家長的“育”,孩子的語言行步之動是家長的“教”。

  • 6 # 郭玉芹越簡單就越快樂

    說教書,有些片面了,老師,之所以說師,絕不會照本宣科,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錯,但書本是死的,教師和學生是活生生的人,老師就是要把前人的經驗總結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教會學生,還要和學生探討如何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時代的重任。說育人,家長有當之不愧之責,有人說,一個好父親頂200個好老師,確有道理。家長永遠都是孩子的楷模!教書育人,就是家長,老師,社會三方面完美合作,孩子才能真正成為時代的精英,時代的楷模!由於現在的意識形態多樣性,教育也不能統一說只為造就英才,我認為,只要是做個合格的公民,樂觀生活,積極向上,就是教育的成功!

  • 7 # 林波158848414

    不認同,學校才是教書育人的主陣地。特別是生活在偏遠山區的孩子由於父母為了生計遠赴他鄉打工,(特別現時政策孩子沒有當地戶口,不能在當地入學),沒有父母在身邊管教。

  • 8 # 使用者6740061622798

    大實話一句,但懂的人不多。有的人被磚家忽悠洗腦了,總以為老師是神仙,既能教書又能育人,當現實孩子學渣一個時又在怨神仙一一老師,一個怨老師的家長是一個不合格的父母。

  • 9 # 小甜甜從來不講廢話

    嚴格的講確實如此!言傳身教指的就是這樣。現在的老師有多少時間是和學生在一起?為人處世不是靠父母靠誰?別人罵你兒子都罵的是沒家教,你聽誰罵過沒老師教?沒學校教?“養不教,父之過。”難道你覺得是養不教,隔壁老王之過???

  • 10 # 一萬堂778

    認同部分:教書是教師責任,育人是老師、家長、國家的共同責任。書本知識是明面上看得見摸得著的是老師的主要職責,育人是國家的相關政策方針,家庭條件、認知、感覺、社會環境共同組成的。單一把老師教書家庭育人來認識是不客觀的。歷史傳說孟母搬遷也說明環境影響旳重要性,今日大眾嚮往城市教育、醫療資源、育兒讀書同樣證明環境是主體之一,難到不是嗎?應該是。

  • 11 # 平湖點評

    “教書的是老師,育人的是家長。”這種說法我不認同。

    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對教師職業進行了解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為師不能只是一個單純的教書者,它還賦予教師有傳道之權力。而且,傳道放在第一位,說明對學生的道德修養、明理教育是教師不可推卻的職責。

    第二,家長,擔有四大職責

    家長的定義:家長,舊稱一家之主,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一般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護人(自然人)。一般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或者孩子的長輩。其並非法律術語,但與法律上的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的範疇比較近似,屬於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的一部分。

    家長的職責:關注孩子的習慣、關注孩子的心態、關注孩子的意志力、關注孩子的情感價值觀。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家長的職責不僅僅是育人。

    第三,家校共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前蘇聯教育家蘇赫姆林斯基把學校和家庭比作“兩個教育者”,他認為學校和家庭,教師與家長這兩個教育者都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家庭父母,都有共同培養孩子的責任與義務,不能單純地將教書育人分割開來。

    總結:只有學校教師和家長相互協作,做到一致育人,一致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一致推動孩子學業進步,才能真正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下一代。因此,那種認為教書的是教師,育人的是家長,這樣的說法不對。

  • 12 # 蟲教育

    你好:

    我先表態一下我的觀點,我們是同意你的說法的。教書的在很多時候基本上都是老師負責的,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而育人你說是家長的事情,這點我們也是贊成的。儘管孩子學習的很多時候都是在學校,理所當然育人的也是老師,但我們不否認,也不能忽略在育人方面家庭教育,家長教育是很重要的,甚至高於老師。不知道我們的看法是否和你一致?

    1. 科學證明

    很多例項和科學研究都表明,在孩子1-5左右的樣子,是孩子性格,脾氣的塑造期,也就是決定期,這段時間,是和學校的老師沒有關係的。所以這個時間段,決定孩子未來的,是在他身邊家長的作用。什麼樣的家庭氛圍,什麼樣的家長作風,就會薰陶出是什麼樣的孩子,這點是無可爭議的。

    2. 學校教育是社會教育,家長教育是素質教育

    我們很多時候會聽到或者看到這樣的例子:某某碩士,博士,或者著名高校畢業的人,因為違反某些交規,又或者和清潔工起衝突,對警察和清潔工汙言穢語,撒潑無理。這樣的種種例項,不難讓我們看出來,高校的教育育人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失敗的。或許在學校看中的更是成績,更是人脈。而不是我們這個和諧社會需要的好的人品。在高校不能完全育人的時候,我們的家庭,家長教育就顯得很關鍵了。

    3. 社會是試金石,不會像家長一樣慣著你

    你的人品,決定了你在社會的路上能走多遠,社會是很現實和殘酷的。隨著社會進步,人品和誠信越發重要。社會是殘酷的。不允許你犯一次錯誤,犯錯的代價也是很高的。不像你在家裡邊有家長容忍一般,所以教育育人只能靠自己的小家庭,家長。想著學校和社會去教育育人,那就有時候就太晚了,或者代價太大了,你說呢?

  • 13 # 胖爸聊兒童

    我不認同“教書的是老師,育人的是家長”這句話。

    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職責,不可偏重其一

    任何一所學校,除了教育教學工作以外,還有一項同等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育教學與育人同等重要。

    遺憾的是,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學校,自己就解脫了。比如,這次疫情期間,有多少家長期盼著學校儘快開學,原因竟然是家裡實在受不了這些小神獸了,期盼著萬獸歸籠。又有多少家長把關注點聚焦在孩子的考試成績上,認為自己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是老師沒教好,忽略了自己當年就不是好好學習的學生。

    家長不僅要生子,更要育兒,不應養而不育

    有的家長,打著害孩子的幌子害孩子。“我說你是為你好”“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使他們的口頭禪。只注重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所謂的權威,忽略了對孩子心裡的關注。這導致了孩子心靈的脆弱,孩子心中的怨氣積累到一定程度,任何一次與家長的爭吵,都能成為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進而採取跳橋、跳樓等極端行為。

    總之,我認為,老師要教書更要育人,家長要用適當的方法教育孩子。在家校共同的努力下,孩子才會成才。

  • 14 # 龍爪手聊聊教育

    “教書的是老師,育人的是家長”這句話基本是正確的,但是不全面。孩子最重要的一個學習功能就是:模仿。其他人的行為習慣,處事方法都會去模仿。模仿老師的學習習慣,模仿家長的學習習慣,模仿同學的學習習慣,也模仿其他人的性格脾氣等等。從這一點講,孩子周圍的人或事都是他的老師,也都在參與他的育人。

    老師、家長的交叉教育

    對孩子來講,老師不僅僅是教書的,老師的品行也在教育著孩子,很多時候,能引起一個孩子終生思想與情感共鳴的,反倒不是老師教的某一個具體知識,而是老師在教育上的一處思想火花。可能因為老師的一件事情,樹立起了孩子的人生觀,改變了孩子的一生。

    對家長也一樣,孩子除了上學在學校,時間最多的時候就是與家長在一起了,現在的家長學歷都不低了。家長對孩子的責任,除了對孩子的品格塑造外,很多家長還擔負起了孩子學習的輔導任務。龍爪手知道的,有些家長教的可一點不比老師教的差。前面講到過了的那位老師允許不做學校作業的孩子,主要就是他爸爸在教他。

    老師、家長教育面對主體的統一

    老師也好,家長也好,所教育的要面對的主體是一致的,只有一個主體,就是孩子。所以,無論是在教育上、育人上,有時候並沒有嚴格的界限了,很多時候已經交叉、交融了。家長也不要就非要認為哪個責任固定就是哪個角色的,只要是對孩子好的,誰教的都一樣,孩子從誰那裡學到的都一樣。

    角色教育的差異

    那麼老師教的,家長教的有沒有差異?肯定是有的,畢竟在孩子心目中,老師與家長的角色是不同的。孩子可以跟家長頂嘴,卻不敢同老師頂嘴,這就是角色的差異。孩子知道你是父親、母親,摸到家長的軟肋了,不怕你,但是卻很怕老師的。所以,有些東西,特定的角色來教會有更好的效果。換了一個角色來教,可能效果就會很差,甚至完全沒有效果,最糟糕的情況:起了反作用。

    家長、老師即要各司其職,又要交叉配合,才能搞定孩子的教育,單打獨鬥,各自為政,大概率要失敗的。

  • 15 # 百知巴巴

    反過來看,老師不只是教書的,家長不僅是育人的。

    同時教書不只是老師,育人也不只是家長。

    育人,家長佔比八成,是家長選擇了對的老師,再讓這個對的老師去放心教育。家長不授權,教師基本不會教育他的,歷史以來都這樣,父母之前一句話,孩子交給您,放心教育,錯了可以罵,必要時可以打,否則拿口教育,大部分孩子都等於浪費口舌。

    其次選擇什麼樣的教育和環境都被家長自己決定了,因此,教師佔比非常低,一個人的成長,不僅被父母,家庭成員,也包括鄰居,居住環境,父母的習慣等等影響,沒有一種可以去掉,即使父母的育人也只能是說因為決定權佔比大,所以給了80%,實際影響力也就50%左右,有很多孩子,幾乎沒有一點是從父母那裡學習的,也非常不錯,這證明了父母影響力並不是全部,有時一個好的哥哥和姐姐,遠遠大於父母的作用,有時候一部動畫片可以比父母影響力更大。

    教書,老師的本分,除了老師,現在的教育有一半家長在執行,老師無法像我們這一代那樣,做不完作業不放學,背不下書不讓走,所以只能推給家長,所以至少小學,家長完成30%左右。

    老實說,老師沒有辦法好好育人,任何一個人,接觸老師時間太短,老師也沒有義務去詳細瞭解某一個孩子,請給老師一個理由,憑什麼讓老師特殊關照某一個孩子,一視同仁去教育,通用古板必然沒有辦法教育出差異性來。

    再加上任何一個老師都喜歡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這樣一來,偏好容易造成孩子心裡慢慢牴觸,這樣說來,在育人方面,老師能做好的太少了,可以真正做到一視同仁的就可以算得上優秀!

  • 16 # 苦行僧888

    教書就是五育的智育!只把知識教授以學生,知識的力量是強大的,心術不正擁有豐富知識就會出現高智商犯罪,是人類最大的公害!所以學校教育都是包括兩個部分“教育”、“教學”!二者並舉!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但隨著當下升學選拔評價機制不斷改革創新,一直沒有更科學、更公平的選拔機制出臺!各地仍然是唯分數論進行選拔!導致德育被弱化,智育成為各個學校好撇的評價標準,並湧現出諸如衡水中學、毛毯中學、杜郎口中學等等一大批分數加工廠學校!同時、各個地方的輔導機構也利用國家這個教育短板不斷給家長洗腦,大肆天價課程兜售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讓學校德育、家庭教育都為了分數努力拼搏!

    其實教師教書育人是本職工作,只有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落地才可以營造健康的社會體系,需要家長、教師、社會共同努力!不能只依靠教師一己之力。同時在沒有出臺多元選拔機制的情況下,杜絕課外輔導機構進行文化課輔導、嚴懲利慾薰心的個別教師將黑手伸向家長的錢包。共同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學生成才氛圍!

  • 17 # 幼教雜談

    本人不太贊同這句話的說法,老師的主要任務確實是教書,但是教育學生做人這項重任也不能只推脫給家長。

    老師不只是要教書,更要教學生,一個學生的良好品德是何其的重要,這是未來一切生活的基礎。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只有老師把行為榜樣樹立好了,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模仿學習,那麼這樣的學生不但成績優秀,品行也會非常端正,才是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不像現在某些大學生不知道什麼是愛國,連在公交車上都不知道給老弱病殘孕等人士讓座等問題,因此,做人比做學問還重要。

    家長是要育人的,這句話也沒有錯,但是除了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那麼學問和功課也同樣需要家長去給予精力去幫助孩子。畢竟孩子在學校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那麼回到家中家長就需要擔負起孩子家庭教師的作用,積極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18 # 6180828945660張信生

    老師教書育人是對的,但是家長非常重要,家長的為人處世對孩子影響很大,比如盜竊犯和無賴能把孩子培養成國之棟樑嗎?

  • 19 # 縱橫數學

    在網際網路盛傳這句話“教書的是老師,育人的是家長”,很有市場。不負責的老師拿“教書的是老師”為自己開解,明理的家長拿“育人的是家長”話自勉。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可見“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教育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服務的;教育的本質是“一個生命(教師)對一群生命(學生)的影響”,教師是塑造靈魂的工程師,把塑造靈魂融於日常的教書實踐中去,而不是單純地傳授科學知識文化,還要注意思想道德建設,否則教出的學生只是“只有中中國人的軀殼而沒有中國魂”的動物。比如最近在網際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的“許可馨事件”和“季子越事件(已經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確認)”

  • 20 # 好視點

    絕對不認同。教師一是教授知識,二是為人師表,為人師表就意味著育人為本。只教書不育人,充其量就是個教練,不能稱其為教師。再則,教師法也明確規定了育人為本的教師職責。所以教師應該育人為本為先,特別是小學、初中的教師,在學生世界觀形成初期,灌輸和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尤為重要,這個時期的教師育人比教授知識更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6歲了還能要二胎嗎?需要注意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