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鵜鶘心理陳小康
-
2 # 暖心理
當今社會,聊天軟體豐富多彩,讓人應接不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早已經從原來的面對面,後來的書信,再後來的電話線,發展到現如今的聊天軟體。這種變化,大大的促進了人們之間交流的多樣性:我們當面說不出的話,難以表達出來的情緒情感等,都可以藉助這個平臺,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聊天軟體中,有豐富的表情包,可供人們在彼此交流時使用。樓主有問到,經常發表情包的人,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這個問題,要視情況而定:一:單單只是針對表情本身,實際上並無多麼大的意義,它的存在,只是為了豐富交流的內容,或者活潑聊天的方式。當我們與人交談時,有很多時候,自己內心的一些不可名狀的小情緒小情懷,似乎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個時候藉助表情,便可以解決問題,調皮的,幽默的,搞笑的,可憐的,羞澀的等等。可以有效的化解尷尬的聊天氛圍,比較充分的表達自己用言語表達不了的心情。
-
3 # we小趣
1.純粹好玩。現在表情包有很多很逗的表情包,不試一試發一發怎麼行呢?
2.藉助表情包可以有比語言更好的表現效果。更能表現內心的起伏。比如說這張。表現內心的萬般糾結。你能用語言表現出來嗎?
3.尷尬,沒話說怎麼辦?只有發個表情包化解尷尬咯。你有沒有遇見一個不怎麼熟的人,跟你聊天全發表情包呢?
如果你遇到過這種。那相信你當時的心情。或許是這樣的
所以表情包可以適於各種場景各種場合用
那在這裡再發幾個表情包喲
-
4 # 心理諮詢師四四
聊天時使用表情包,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
表情包是顏文字的延申,隨著技術的進步,在資訊傳達上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人在資訊傳遞上的效果是面對面時好於用電話,用電話好於用圖文語言,圖文語言好於用單純的文字描述。人的大腦在處理資訊時,也偏向於處理資訊更豐富的部分,比如相比較純文字資訊,人的大腦更喜歡儘早處理動態的圖文相結合的,甚至是影象加上音訊的資訊。就像兒童在初次接觸需要學習的知識時,老師大多會選擇一些色彩豐富,文字更少,影象更多的學習材料交給孩子學習。因為人的大腦更喜歡學習能調動更多感官的內容。
所以聊天時發表情包也是這個原因,文字不足以表達人的情緒和細節方面的內容,所以在聊天中試用表情包,會豐富聊天過程中想表達的內容,同時也能更立體的展現和你聊天的這個人的性格特色。表現個性。一些喜歡用卡通人物的表情包的人,內心可能也是很單純的,喜歡用一些悲傷蛙或者馬男表情包的人,可能是一個看起來對生活充滿喪氣,實際上卻十分努力在生活的人。
表情包是文字的具象化,給人帶來更為直觀的感受,也更為準確的傳達人的情緒。
但是表情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場合,比如在正式的場合,或者面對一個非常傳統的聊天者時,不合時宜的表情包很可能讓你的聊天變得不愉快。也會給人留下你並不希望對方有的印象。所以試用必表情包也要注意場合,和自己有相似性格和愛好的人,關係更親密的人適用表情包會比和自己的老闆、上司等用表情包聊天更合適。
-
5 # 傅華
發表情包要看和什麼人聊天,和客戶,前輩聊天我是不會發表情包的,一般發表情包會跟同事,朋友,同學才會發表情包。
回覆列表
其實在真實的面對面時聊天互動時,語言資訊只是很少一部分,每個人可能都是一個自然的行走的表情包,不然怎麼能有這麼多黑照被損友拍到呢?
當聊天轉化到線上,如果只有文字,在資訊的傳遞上可能大打折扣。一般文字資訊怎麼去表現一個人的逗逼,一個人的憨厚,一個人的躁動,一個人的悶騷,以及等等等等呢?一個人的性格,或者他所給別人的印象,其實更多地都是透過非語言資訊得到傳遞的。所以表情包就好比是自己特點的一種表示和傳達,作為語言資訊的補充。
單純的文字資訊也有可能會引起很多歧義,比如面對對方的邀請,單純地丟擲一句“我不想去哎”,可能有些粗魯和不禮貌,拒絕得有點生硬,但如果後面跟一個羞澀的表情包,或者無奈的表情包,對方就可能第一時間就能get到你的無奈或者真實想法。這種表情包實際上是對尷尬語境的一種潤滑。
當然,不排除有的人只是懶惰輸入文字吧。尤其是在各種群裡面,不回覆又會顯得有些不禮貌,回覆吧可能又不知道說些什麼,扔個表情包真是省事又不是禮貌啊。表情包的作用也讓我想到“呵呵”,“嘿嘿”,“哈哈”之類的精妙回覆。比如對方發了一場段文字之後,你扔了一個剪短的呵呵過去,對方一方面可能就get到你反諷或者無奈的表達,也能同時get到你這時候不方便具體回覆或者不高興大段回覆。從傳播的角度來講,一個適宜的表情包,實際上傳遞了兩層意思,一個是實質性的語義內容,比如“我同意”,“我也要”,“我要睡覺了”,還有就是態度層面的資訊,比如“我不方便聊天”,“我不care這個事情”,“我好累,懶得回覆啊”。
這樣看來,一個表情包,其實很值得玩味啊。到底是哪一層意思,只能題主自己揣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