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古代皇帝后宮嬪妃眾多,甚至多到皇帝自己都記不清的地步,那麼皇帝又是如何選擇嬪妃侍寢的呢?其實大部分是由皇帝的主管意向決定的,不過有的皇帝后宮實在龐大,很容易遇到選擇困難,於是他們便玩出了百般花樣,直到明清時期才有了特定的制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其中的趣事:

    晉武帝:羊車望幸

    這是晉武帝司馬炎發明的一種方法,他用羊車載著自己在後宮的小路上漫無目的的遊蕩,羊車停在誰的門前,便由誰來侍寢。

    不過後來又分頻發明了一種方式,她們用竹葉插在門前,將鹽汁灑在通往門口的小路上,從而引誘羊舔著鹽汁,一直走到門前吃門上的竹葉,從而保證羊車總能停到自己門前。

    △羊車望幸

    這種方式在南北朝時期被廣為流傳,南朝宋文帝便曾用此選擇侍寢嬪妃,掌握訣竅的潘淑妃總能保證羊停在自己門前。於是文帝感嘆的說“羊都為你留戀,何況人呢?”潘淑妃從而冠絕後宮。

    唐朝:花樣繁多

    銼角媒人:這是唐玄宗發明的一種方法,每天將一群妃嬪集中在一起,讓他們投骰子,其中最優勝者,便獲得了侍寢制度。而宦官們便將骰子稱為銼角媒人。

    蝶幸之法:春秋之際,唐玄宗令後宮女子們在門前栽花,玄宗自己則追著蝴蝶遊走,蝴蝶落在誰的門前,當晚便留宿在該嬪妃處。

    風流箭:這是唐敬宗發明的一種方式,用皮竹做弓,紙做箭,紙中間密貯龍麝末香。嬪妃們聚集在一起,唐敬宗射出一箭,中箭者不僅毫無痛楚,且濃香觸體。

    那麼皇帝臨幸嬪妃之多,又難以全部記住她們的姓名和相貌該當如何,唐玄宗發明了一種方法。那便是在臨幸過的嬪妃手臂上,打上“風月常新”之印,再塗上桂紅膏,使印記牢固,永不褪色。

    明清時期,開始形成定製

    明朝侍寢制度:明朝皇帝臨幸嬪妃,其實還是以皇帝的選擇為主,不過卻也有了一定的規矩。當天色漸黑時,嬪妃們所住的宮門前,都會掛起兩隻紅紗燈籠。皇帝選擇到某處留宿後,該宮門上的燈便卸下來,表示皇帝已經選定了侍寢的妃子。於是,負責巡夜的內監,便會傳令其他各宮均摘除燈籠休息。

    清朝侍寢制度:清朝不同於其他朝代,他們單獨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每位嬪妃都有一個綠頭牌,敬事房的太監會在皇帝用完晚膳後,將放油嬪妃綠頭牌的銀盤捧至皇帝面前,供皇帝挑選,皇帝選中一個後,便將牌子翻過來,此為“翻盤子”。然後太監們便去通知被選定的妃子,將其帶到皇帝寢宮不遠處的特定房間,在此脫光衣服,然後由太監用紅錦被或大衣將其裹上,抬至皇帝寢宮。然後皇帝先躺下,妃子需要從皇帝腳步的被腳鑽進去完成交合,敬事房總管則在外面記錄時間,半個時辰左右,便會高唱“是時候了”用以提醒時間已到,如果皇帝未盡興,則稍等片刻再度提醒,如此三次。完事後,妃嬪又從被中倒著爬出,再由太監扛走。在清朝,是不允許妃子留宿在皇帝寢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誰能具體講解一下自舉電路?儘量通俗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