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緯度
-
2 # 辛勤逐影
清帝退位是在全國心向共和的形勢下,爆發了武昌起義後各地陸續相應,以袁世凱為首的軍閥強烈建議下(可以說是逼宮),清帝釋出了退位詔書。可以說是大勢已去,退位是最好的選擇。
1、清政府的改革失敗
自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不斷,經歷了太平天國戰爭、捻軍、義和團,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清朝統治搖搖欲墜,國內起義不斷,如果在不變革將面臨滅亡的結局,在1905到1906年排出兩次考察團,訪問歐美國家,1908年頒佈了“欽定憲法大綱”,到1911年才籌組內閣,但內閣部首長13人中,皇族佔了7人,被革命的和立憲派諷刺為“皇族內閣”,很明顯這次憲政只是一個姿態,統治者還是不願意放棄皇權,在這種欺騙下最終爆發了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這次憲政是皇族的自掘墳墓。
從19世紀末開始革命黨就不斷起義,社會矛盾不斷激化,清政府先是“預備立憲”,最後1911年頒佈內閣名單,“皇族內閣”無論是立憲派還是革命黨都無法接受,很多立憲派也加入了革命黨,就在四川爆發保路運動時,革命黨在武昌發動了起義,武昌起義後短短兩個月,有十五個省紛紛脫離清政府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佈退位。
袁世凱早年從北韓戰爭中脫穎而出,回國後在天津小站練兵,這股軍隊就是北洋新軍,成為了清末主力,徐世昌,馮國璋、曹錕,張勳等北洋軍閥都出自於此,這也是為什麼在武昌爆發後,就連西方列強也認為非袁世凱並不能收拾局面,袁世凱南下鎮壓起義,一面請清政府揍停止鎮壓,一面寫信表示議和,後經過革命黨與袁世凱反覆的爭鬥商儀後,1912年1月25日袁世凱及北洋將領通電支援共和,2月12日袁世凱逼清帝遜位,隆裕太后接受有待,下詔袁世凱組建中華民國,清朝統治宣告結束。
4、和平退位
縱觀世界各國的革命,沒有不流血的革命,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革命後都殺了皇帝,而中國的革命非常的和平,皇帝下了退位詔書,中國就完成了革命走向了共和,我們先不討論後面共和辦的怎麼樣,起碼通過革命結束封建統治走向共和的國家,沒有向中國這樣和平的,這份退位詔書是中中國人的智慧體現,而且對清朝皇帝待遇也體現了我們中國的智慧,宣統皇帝依然住在紫禁城,用外國君主禮儀對待宣統皇帝。
結語:清帝退位詔書結束了的頒佈,標誌著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結束,加快了共和的建設,也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智慧。
-
3 # 史海擺渡人
詔書原文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中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歷史作用“清帝退位詔書”保全了滿清皇帝皇族的性命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和平的政權交接,加快了中國實行"共和"的步伐,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但退位詔書卻同時授權袁世凱組織新政府,把養育這個"嬰兒"(新生的中華民國)的權力交給了陰謀家袁世凱,在"共和"的道路上埋下了許多陷阱,這是不能忽略的歷史事實。
-
4 # 時光不遇
中國的歷史上有不少退位詔書,代表著皇帝自願放棄地位,將國家政權交給他人,但是清帝的退位詔書是極為特殊的一例。
因為之前的退位詔書都是換湯不換藥。說白了就是將皇帝的寶座交給其他人做而已,其本質還是封建制度。而這一封溥儀的詔書改變了中國的國體,向資產階級移交政權,其內容包括主要的三點:國體改為共和立憲,袁世凱全權組織臨時政權,各民族領土合一為中華民國。
這封退位詔書對中國歷史作用是巨大的,它代表著中國已經和平地進行了政權的交接,讓中國進一步走向了共和。溥儀的這份特別詔書對於中國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對於清王朝來說這是極為屈辱的,當時滿清就剩北京及周邊一些區域能夠控制,其他由外東北及東北三省一些區,南方各省,新疆西藏,蒙古等地域,都沒有有效的掌控能力,退位詔書其實只是一個形式罷了,溥儀這個皇帝已經基本上名存實亡了。
有人將溥儀和平退位的意義和英國的光榮革命相提並論,但是別忘了光榮革命以非暴力的形式建立了君主立憲制,但是溥儀確實在資產階級的暴力革命之下不得不屈服,簽下了這份特別招數,當然新的政體建立之後,也不會保留他這位君王。
清帝的退位詔書順應了時代的趨勢,其非常出眾的一個作用,就是統一了各少數民族的領土,辛亥革命興起之時,提出第1條口號就是“驅除韃虜”,所以這場革命是具有滿漢對立的色彩的,革命也引起了全國各省脫離清朝的活動,如此一來即便是政權交接,國家還是會有分崩離析的威脅,退位詔書在法律上承認了領土的完整性,少數民族如果意圖獨立割劇就師出無名,而且為了保證少數民族不至於分裂,少數民族的貴族身份還是得到保障。所以退位詔書對於少數民族穩定還是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然而這位退位詔書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將中國新生的資產階級政權交給了袁世凱這個兩面三刀的陰謀家,彼時南方已經成立了中華民國,袁世凱又有了絕對的權利建立一個新的臨時政府,那麼兩個政府哪個才是最具有合法性的一個,民眾應該承認哪一個呢?首先南方新政府由革命建立,並且逼破清帝退位,而袁世凱的新政府來自於清帝的禪讓,兩者皆是有合理合法性的,這就讓南北雙方政權正統問題爭論不休,也造成了後來民國內部的紛爭不斷。
清帝退位詔書對手歷史是有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不過現在有一些網友盲目吹噓清朝末代統治者的作用,這就犯不上了,當時那些真正為了恢復中國,為中華崛起拋撒熱血,為了我們這些子孫後代能夠吃飽穿暖,有學上,有個安穩生活,這樣的革命者才是對推動歷史起著最重要作用的因素。
-
5 # 寧靜致遠WQ
清朝滅亡是三方妥協的結果,一方面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軍,與清袁世凱率領的新軍在湖北江西一代對峙相互攻打。根據當時實力狀況,明顯袁世凱佔上風,孫中山的北伐軍處於劣勢。可袁世凱老奸巨猾,命令前線的馮國璋等將領不能狠打,也不能不打。一邊與孫中山談條件,一邊忽悠隆裕太后孤兒寡母,兩邊討好,加上大清財政枯竭,舉步維艱,也只能聽袁世凱的。再說孫文率領的革命軍,雖然鬥志昂揚,但無奈實力人數都不大,同樣是財力拮据捉襟見肘。於是孫中山妥協丟擲大總統職位誘惑袁世凱,袁世凱將計就計連蒙帶騙的施壓清政府,出臺了清帝退位優惠詔書,王室成員留住紫禁城,每年供清王室四百萬元費用。於是隆裕太后恩准,哭哭啼啼的領著溥儀退位了。其實清帝退位詔書意義重大,即保全了國家不分裂,又避免兵戎相見的廝殺。與國與民都是大好事,只是隨著時間推移,民國政府的優待金也逐漸拖延,以至於後來沒有的發放,直到馮玉祥把溥儀廢帝趕出紫禁城,徹底割掉了這個封建皇帝的小尾巴,清帝退位詔書也完成了使命。
-
6 # 治大國如烹小鮮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塗,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中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義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另外隆裕皇太后又頒佈兩個相關詔書,全文如下: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養人者害人。現將新定國體,無非欲先弭大亂,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數之民心,重啟無窮之戰禍,則大局決裂,殘殺相尋,必演成種族之慘痛。將至九廟震驚,兆民荼毒,後禍何忍復言。兩害相形,取其輕者。此正朝廷審時觀變,恫吾民之苦衷。凡爾京、外臣民,務當善體此意,為全域性熟權利害,勿得挾虛矯之意氣,逞偏激之空言,致國與民兩受其害。著民政部、步軍統領、薑桂題、馮國璋等嚴密防範,剴切開導。俾皆曉然於朝廷應天順人,大公無私之意。至國家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內列閣、府、部、院,外建督、撫、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為一人一家而設。爾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時艱,慎供職守。應即責成各長官敦切誡勸,勿曠厥官,用副予夙昔愛撫庶民之至意。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飭內閣與民軍商酌優待皇室各條件,以期和平解決。茲據覆奏,民軍所開優禮條件,於宗廟陵寢永遠奉祀,先皇陵制如舊妥修各節,均已一律擔承。皇帝但卸政權,不廢尊號。並議定優待皇室八條,待遇皇族四條,待遇滿、蒙、回、藏七條。覽奏尚為周至。特行宣示皇族暨滿、蒙、回、藏人等,此後務當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有厚望焉。
政治意義
它們都是國內政治活動中皇帝皇族與權臣派系鬥爭妥協的產物,因此主要是一種政治檔案,而不具有憲法和法律淵源的性質。政治和法律雖然都是社會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但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是單一的,而政治表達卻是多樣的,二者的性質和作用是有區別的。法律是由特定的國家權力機關按照一定的程式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範,它與其他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範,如政治規範、宗教規範、社會習俗和道德規範等是有本質區別的。
《清帝退位詔書》是一份政治檔案,還可以從它產生和頒佈的方式上得到印證。隆裕太后宣佈的退位詔書,其實是由立憲派領袖張謇的幕僚楊廷棟等起草的檔案。楊廷棟受命起草詔書文稿後,經張謇潤色,再由袁世凱審閱後交與隆裕太后宣讀。退位詔書選定的是"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而不是孫中山和南京臨時政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援了袁世凱的篡權和復辟活動。在隆裕頒佈退位詔書的同時,由北方議和的全權代表唐紹儀草擬的《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的文書也一併公佈於世,優待條件共有8款,主要內容有:溥儀辭位後繼續保持"大清皇帝"的尊號,享受中華民國對待外國君主的待遇;皇室每年費用白銀400萬兩由中華民國撥付;皇帝暫時居住紫禁城和仍可役使太監宮女等。退位詔書下達後,雖然宣告了中國大地上實行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結束,但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干涉和軟弱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妥協退讓,使大地主大買辦階級的政治代表袁世凱的篡權活動得到初步實現。
歷史意義
《清帝退位詔書》加快了中國實行"共和"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和平的政權交接,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孫中山也曾指出:"今日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民族、民權兩主義俱達到,惟有民生主義尚未著手,今後吾人所當致力的,即在此事。"[1]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它的歷史侷限性,不能誇大它的歷史作用,更不能混淆它的應然作用與實然作用。有的學者認為,《清帝退位詔書》以屈辱而又光榮的遜位方式,把和平注入到了現代中國的憲法性法律當中,成為了中華民國憲法的一個基本精神,其作用可以與英國的"光榮革命"相媲美。這些觀點值得商榷。
-
7 # 十七歲的夏天
大清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大清國皇帝頒佈退位詔書,全文如下:
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中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用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之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
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宣佈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
欽此。
從此,滿清王朝結束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統治,中國走向共和。
-
8 # 行者的老五
歷史就像一副牆上的畫,越離得近越難以一覽全貌。
關於清末乃至民國期間的莫測風雲,除了官方的正書規典外,還有坊間流傳得云云故事甚至傳奇。
客觀上的朝代更替,實乃社會發展規矩所致。就像我上學時一個西門子手機牛逼得不得了,現在蘋果N都說是土鱉!(實在詞窮,想出這個例子,見諒)
大是大非那是必須的,但切記,不可一味為了烘托理論的正確性,而忽略了你這個理論的建立的基礎。
老百姓想得更多的是誰讓我吃飯,誰讓我活下去!
有時候想起來,這麼淺薄無思想的言行,你竟無言反駁!
我們能做得或者最好能做得是,不要給原本不屬於他們思考範疇的事,強行索取答案。
畢竟,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想到過分的權利!
本分才是芸芸眾生的本來面貌!
回覆列表
1912年2月,宣統皇帝成為了中國的最後一位皇帝。清帝的退位詔書代表著專制主義的結束,清帝的退位詔書代表著民主制度在中國的逐漸建立;清帝的退位詔書意味著中國工業化的快速進步,清帝的退位詔書意味著中中國人民的思想解放;清帝的退位詔書推動了中國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清帝的退位詔書推動了中國的民族意識的逐漸覺醒。總而言之,清帝的退位詔書是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初步勝利。
第二,清帝的退位必然會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主政治的發展。在西方列強的不斷侵略下,中華民族要求擺脫半殖半封的社會性質,中中國人民要求實現民族獨立。這需要怎麼做呢?這需要推動先進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如何才能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消除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封建障礙。
第四,清帝的退位必然是工業文明的勝利和中華民族新生的初步勝利。清帝為什麼會退位?是因為思想覺悟高嗎?當然不是。是因為什麼呢?是因為實力不濟,是因為文明發展模式落後。實力是一切事物的標準,清帝的退位也是如此。清帝存在的基礎是小農經濟的發展,但小農經濟的發展潛力及現實實力遠不如機器大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