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光隧道2019
-
2 # 大道光臨
古代白天和有星星的夜晚是通過太陽或星座確定航向(但無法定位)。公元前5世紀左右,在地中海進行海上貿易的加太基和古羅馬Nautilus發明了測速復術。一根長的麻繩一端綁個木板,一端系在沙漏上,中間打上等距的節。航行時,把木板從船尾扔進海里,翻轉沙漏,等沙漏漏完後收回木板,檢視有多少個節被制打溼,推算船隻速度。這也是船隻速度單位~節 的來歷。有了測速術,加上星座方向,可對船隻做精確定位。而在沒有星星的夜晚,加太基人發明了測深術~就是兩根長繩和一個活動鉤爪連線,用來抓海底的東西。並且繪製zd了地中海海底深度圖,這樣,在公元前4世紀左右,古羅馬和加太基人擁有了在地中海精確定位的能力。到公元8世紀,羅盤傳入歐洲,至此,測深術被取代,人們擁有了依靠測速術與羅盤精確定位的能力。
中國古代出海航行,很早就知道觀看天體來辨明方向。西漢《淮南子》記載,如在大海中乘船而不知方向,那觀看北極星。《齊俗訓》:“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悟矣。”
晉代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嘉遯》記載:“夫群迷乎雲夢者,必須指南以知道;並乎滄海者,必仰辰極以得反。”
東晉法顯從印度搭船回國的時海上見“大海瀰漫,無邊無際,不知東西,只有觀看太陽、月亮和星辰而進。”
北宋以前,航海中還是“夜間看星星,白天看太陽”。直到北宋時才用指南針。
到元明時期,中國天文航海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已能觀測星的高度來定地理緯度。這是中國古代航海天文學的先驅。這種方法叫“牽星術”。牽星術的工具叫牽星板。
牽星板用優質的烏木製成。一共十二塊正方形木板,最大的一塊每邊長約二十四釐米,以下每塊遞減二釐米,最小的一塊每邊長約二釐米。另有用象牙製成一小方塊,四角缺刻,缺刻四邊的長度分別是上面所舉最小一塊邊長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和八分之一。
元代時義大利的馬可波羅由陸路來中國,在中國多年後由海路回去。海路航線是經中國南海進入印度洋折而往西。馬可波羅當時是搭乘中國船舶回去的。在他的遊記中記載了當時的航海情況。據記載,海船由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後,便有北極星高度的記錄,那時中國Nautilus已經掌握了牽星術。
明代鄭和七次下“西洋”,“往返牽星為記”。明代牽星,一般都是牽北極星,但在低緯度(北緯六度)下北極星看不見時,改牽華蓋星。
明代在航海中還定出了方位星進行觀測,以方位星的方位角和地平高度來決定船舶夜間航行的位置。當時叫觀星法,觀星法也屬牽星術範圍之內。
明代牽星術的航海記錄,例如從古裡(今印度的科澤科德)到祖法兒(今阿拉伯半島東海岸阿曼的佐法爾)航路,在古裡開船,看北極星的高度是六度二十四分。船向西北,船行九百公里到莽角奴兒(今印度門格洛爾),看北極星的高度是八度。後船向西北偏西,航行一千五百公里,在大海中,看北極星的高度是十度。又船向正西稍偏北,航行二千一百公里,到祖法兒,看北極星的高度是十二度四十八分。
把北極星高度用當時的演算法拆算地理緯度,和現在各地的地理緯度基本相合。又從航路來看,航向和航程也和現在的骯路大致相同。由此可見,明代天文航海技術已經相當先進。
關於求天象出沒時間,明代Nautilus也有些規定。流傳下來的明末抄本航路專書中有太陽月亮的出沒時間表,還有“定太陽出沒歌”和“定太陰出役歌”。
定太陽出沒歌:
“正九出乙沒庚方;二八出兔沒雞場;
三七出甲從辛沒;四六生寅沒犬藏;
五月出艮歸乾上;仲冬出巽沒坤方;
惟有十月十二月,出辰入申仔細詳。”
五月是夏至所在的月份,所以太陽出的時間要早,落的時間要晚。仲冬是十一月,是冬至所在的月份,所以太陽出的時間要晚,落的時間要早。這樣計時和天象實際相比是有些誤差的,但大致還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