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德國二戰後這不叫崛起,只是經濟上面有了起色與發展,某些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在國防、政治影響力等範圍,德國反而屬於被“廢掉”的國家。

    德國在二戰前本就是歐洲的工業強國,二戰失敗後,雖然如馮·克勞茨這樣頂尖的專家被美蘇打包捆走,但老底子尚存,大多數領域都能依靠人才繼續發展。如毛瑟兵工廠解散後,原子弟與工程師、工人便建立了大名鼎鼎的HK公司。

    美蘇各據一半的佔領方式,不僅造成了冷戰時期德國的分裂,還時期成為美蘇對戰的橋頭堡。兩德在此期間大量發展了工業,還省下了大筆國防費用,用以發展教育和民生。

    法國總統戴高樂處於政治的考慮,很早就對德法聯合做出了計劃。1963年,在他的推動下,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代表德國與法國簽署了影響歷史的《c-Elysee條約》,這部條約不僅代表了德法的全面和解,也推動了歐洲一體化程序。在條約框架內,兩國建立起“法德軸心”,迅速成為了歐洲的“發動機”

    《c-Elysee》條約促進了“歐共體”的發展與歐盟的建設,在共同框架內,德法二國的“世仇”得以化解,並迅速透過各自工業區與原料產地的免關稅政策達到雙贏的局面。西德的經濟由此飛速發展。因為這個條約,歐盟獲得了201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與此同時,被蘇聯控制的東德發展的也不錯。德國的工業底子尚存,國民受教育程度高,蘇聯也寄希望於這座“橋頭堡”體現出蘇式社會主義體制的優越性,故而東德在那個年代並不落後,得到了蘇聯很多幫助,工業產品行銷華約國家,被譽為“計劃經濟的模範”。

    不過蘇聯對東德的盤剝也是非常嚴重的,戰爭欠款等債臺高築,對東德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單純的計劃經濟受蘇聯的衰落影響,也遠不及西德的市場經濟繁榮。這導致德國在東西合併後,原西德地區為東德地區填充了許多投入。

    但東西合併後的德國擺脫了蘇聯的控制,按照原西德框架,繼續行使著以歐盟建設為核心的方針,強化法德軸心。只要它仍然是歐洲的核心,那麼不可能貧窮。

    德國南部區位優勢極為優越,處於歐洲的正中心,與法國、瑞士接壤,又能透過萊茵河經過荷蘭並出海,可謂是得天獨厚。同時芬蘭、挪威等與德國略帶“親戚”的北歐國家發展迅速,雙方產生了互相繁榮的局面。

    不過德國雖然奠定了“法德軸心”,成為了歐洲的經濟發動機,卻在軍事上一塌糊塗。這也是老王為啥說德國並不算完全崛起的原因。

    不同於緊抱美國大腿的英國與稱霸歐洲之心極大的法國,德國屬於完全被廢掉軍事能力的國家。尤其是冷戰過後,德國軍隊更是每況日下。

    雖然工業能力很強大,德國的武器非常精良,國際上讚譽聲一片,這些裝備卻始終無法帶動德軍的發展。頂多就是讓裝備了HK-G36的德國軍隊顯得很帥氣罷了。現代的德軍已經不是二戰時那支鐵血軍團,歷年北約比武德軍基本也就墊底的貨色。開著自家的豹2坦克居然打不過荷蘭。

    甚至北約軍事比武上,發生過12個德軍士兵因為“超過加班時長上限”而撤離比賽的情況。新的軍事改革中,德軍的每週工作時長只有41小時,每天16:30下班。超時的工作是沒有報酬的,但必須以調休的方式進行補償。

    當年歐洲幾個小夥伴合力開發颱風戰機,法國談不攏,半路退出搞了“陣風”,德國卻咬著牙齒把颱風憋了出來。狂風、颱風的組合維持了德國十多年的天空。但這些年狂風全部退役,130多架颱風也面臨退役問題,只有4架能飛,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實際上他們的坦克與潛艇也連年在削,儲存量還不如冷戰時一半,簡直是一支半殘的部隊。

    德國還曾經數次向美國申請能擁有戰機掛載核彈的權利,美國給了狂風一紙空文,隨後的颱風戰機掛載計劃也杳無聲息,反倒是不停的推薦起自己那滿是坑的F35。這個國家,遠沒有發過那樣硬氣,也沒有真正的主心骨,就連大眾汽車這種德國工業的象徵,都輕易的讓美華人透過排量造假門一通狂鏟,好不悽慘。

    晨間有一新聞引起了注意,特朗普居然威脅從德國撤軍。由此可見,德國別看取得了這樣那樣的輝煌成績,實際上與日本沒有不同,仍然還是那個可憐的戰敗國而已。默大媽除了推動下難民事業外,似乎也做不出什麼大戲了。

    不禁看了眼世界盃,真是悽風苦雨...話說1938年世界盃,德國沒有踢進十強,第二年就發動了戰爭...

  • 2 # 老彥Hiko

    二戰過後,德國被兩大陣營控制,暫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割槽管轄。為了均衡盟國的利益,將德國一分為二,東德(蘇聯控制)與西德(美國控制)。

    東德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西德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柏林牆

    二戰後,美國展開了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西德接受了美國全方位的輸血(經濟、裝置、技術......)。

    包括美國對西德貿易上的援助等,讓西德擁有了快速重建的資本,相比西德,被蘇聯控制的民主德國就很慘了...

    東德在蘇聯的嚴格管制下(剝削),發展相對遲緩。

    隨著蘇聯解體,柏林牆的倒塌,東德才開始追趕西德。

    德國在戰後工業體系結構全毀,西德在重建上的思想是“一個新的德國”,注重教育、科技與工業化的投入,在原有接受美國援助的基礎上進行了產業升級(規模化、科技化)。

    寬泛的講就是這樣。

  • 3 # 品位人生39

    說崛起筆者不敢苟同,因為工業革命起源於歐洲,本身德國就是工業革命起源地之一,工業在戰前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並且我認為,二戰的起因正是輸出工業革命成果的利益之爭。基於上述原因,我認為德國二戰後經濟恢復和快速發展是必然的(忽略德國分裂階段)

  • 4 # 麥田軍事觀察

    二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確實付出了不小的損失,包括:領土,許多工廠被摧毀,或者裝置被拆除,許多中高階人才也被先後流失,戰勝國透過對德國的壓榨發了不小的財。但是德國在戰後卻快速興起,究其原因的話,只有兩點,一德國的家底子厚,即便德國遭受巨大的損失,但是殘存下來的資產依然不低。

    德國曾經為世界一流強國,曾經為歐洲第一大工業國,僅次於美國,早已經進入工業化國家,在許多條件上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發達工業為其經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幾乎是其他國家沒法相比的,特別是發達的教育體系,德國的人才素質非常高,在科技領域長斯領先於世界,二戰前連美國都沒比,在技術領域德國對世界的影響非常深的。

    另一方面,擁有復興的外部條件。原本對戰後德國的處理方面,曾經有將德國去工業化的構想,變成一個農業國,但是相關計劃在構想時就遇到了麻煩,那就是德國已經實現工業化,強行農業化難度太大,而且隨著冷戰的爆發,德國被一分為二,東西德國分別加入東西方陣營,美蘇都很快發現,單純的抑制了德國得不償失,德國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地處中歐,為兵家必爭之地,幾乎就是冷戰前沿,一個軟弱虛弱的德國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價值,所以在戰後不久,東西方對各自控制下的德國經濟復興都採取了縱容態度。

    既然條件好,又有外部條件,那麼德國在短時間內復興就成為現實了!

  • 5 # 王宏禹

    二戰結束之後。德國的工業基礎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展。主要的原因是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對歐洲以及德國進行的援助。此外,歐洲其他國家,尤其是那些西歐大國,都不希望德國陷入經濟崩潰的狀態,那樣無助於解決德國軍國主義的根源。雖然在兩德分立的階段,德國的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西德仔,歐洲大國格局當中已經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分量。

    後期,德國透過其強勢貨幣積攢了更多的經濟實力。德國馬克一度成為歐洲國家最具代表性的國際貨幣。透過國際貨幣的使用,德國快速的吸收歐洲國家的經濟福利,並且將德國馬克發展成為一種能夠與美元相抗衡的金融力量。如果不是後期德國擔心強勢的德國馬克會引發其他歐洲國家的擔憂和圍剿,德國馬克沒準可以成為和美國一樣的國際貨幣。後期,德國與其他的歐洲國家透過發展統一的貨幣-歐元-繼續維持了德國在歐洲經濟結構當中的領導地位。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德國本身具備成為一個重要的世界經濟力量的基本要素。德國擁有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擁有完善的世界頂尖的教育體系。德國還擁有具有優良傳統的製造業優勢。同時德國也是歐洲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擁有重要的港口。連線東歐和西歐。是北歐與南歐的經濟橋樑。可以說德國是天生的歐洲領導者。

  • 6 # 聯合防務

    首先要說,德國在二戰後的表現不能算崛起吧,充其量算是經濟上的復甦與發展,在政治、軍事等方面別說崛起,連復甦都談不上。尤其是軍事方面,德國現在早就不是很多人想象中那種精銳軍隊了,都是一幫拿錢上班的人而已,其戰鬥力在北約裡面甚至還比不過義大利和波蘭。別笑,這是真實情況。

    至於說到德國經濟上的復甦,主要有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因素。

    從內部因素說,雖然二戰之後德國被打的一片稀爛,但還是保留了一定的基礎的。別的不說,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民、大量有豐富經驗的產業工人和數量不少的高階人才就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基礎。有了人,不管造什麼還是建什麼,總歸會快很多,恢復起來也就更加迅速。同時,雖然德國的很多城市和工廠都被打爛,但德國當年的各種機器數量巨大,總不可能真的打得一點不剩。把殘餘的機器裝置歸整歸整,就是恢復的物質基礎。此外,還有諸如道路、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也都有一些基礎,社會組織、文化的基本還在,這些都是德國復甦的內因。

    從外因上看,二戰之後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為德國復甦提供了關鍵的資金、技術和物資。同時,美國主導下的歐洲經濟重建,把德國納入了西方整體的經濟體系中來,也讓德國的經濟發展有了更大的市場作為依託,更有助於德國經濟的恢復。T

  • 7 # 勤勞的貝貝兔

    德國的崛起有很多因素,首先是內部因素,德國的工業和人才基礎牢固,儘管二戰打爛了,但是人還在,物質就會很快發展起來;同時,德華人的嚴謹和真誠為他們贏得了世界讚譽,尤其是對二戰的反省態度,讓世界接受了他作為世界大國地位的存在。

    其次,是外部環境,二戰結束後,歐洲冷戰的鐵幕落下,東西德成為了冷戰最前沿,西德得益於美國的馬歇爾計劃,資金、人才、物資,全方位得到了援助,經濟迅Sagitar飛,東德雖然較差,但是也不落後,在統一之後,二者差距被彌補,為德國的再次強大做好了基礎。

  • 8 # 反轉地球110

    二戰後,德國被分割,有各自管理!西德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大力基礎建設投入。又有美國對西歐的振興計劃!都對德國的發展有所幫助。東德也在蘇聯的管理下,也有所發展,只是,沒有西德發展的好。加上,德國民眾的建設熱情,和對戰爭的反省,都讓世界各國對德國給予幫助。本身,德國在戰爭發展下,有強大的工業基礎背景,技術,等等,都對其戰後快速重建起到很大運用!

  • 9 # ruixuezhaofeng

    1945年4月30日,第三帝國覆滅,德國全境被四大國佔領。1949年5月,西部頒佈《基本法》,建立聯邦德國,10月,民主德國在東部成立,柏林被分割,成為東西方對峙的最前線。

    兩德分立,阿登納帶領西德加入歐共體和北約,實現德法歷史性和解。勃蘭特以“新東方政策”承認東德與戰後東部邊界,他還以華沙猶太人遇難紀念碑前的驚天一跪感動世界。施密特以國際視野和實用主義引領國家,科爾大膽應變,完成歷史性統一。二戰後東德建起東方陣營中僅次於蘇聯的經濟規模,1961年豎起柏林牆徹底隔斷與西德的聯絡,它終究未能衝破冷戰格局和僵化體制的桎梏。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次年10月3日,兩德統一為20世紀的德國曆史畫上句號。

    2000年,英國出版《希特勒的禮物》一書把一段歷史娓娓道來:1933年起,先後有1500名德國科學家流亡英國,15人後來獲得諾貝爾獎。世界科學的中心緊隨他們流亡的腳步,從20世紀初的德國轉移到30年代的英倫,繼而由於希特勒的炸彈而離歐赴美。而現在的德國,只剩下了一絲不苟的工藝,那些充滿活力的創造性思想一去不返了。一位流亡學者感慨:納粹摧毀了德國學界的靈魂,將其散播到世界各地,唯有德國失去了一切。

    二戰後,德國在一片廢墟上創造出經濟奇蹟,原因在於其堅實的物質基礎,包括工業潛力、教育科研體制、國民綜合素質,還有馬歇爾計劃、幣制改革、政策對路、低水平軍費等因素,更有保持始終的社會市場經濟路徑,它在自由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之間尋求“經濟人道主義的第三條道路”,包含“市場經濟+總體調控+社會保障”的基本內容,以實現“平等、公平、合理”的福利社會,被歷屆政府視為基本國策。憑藉堅實的製造業和穩定的政策,德國從1954年至今一直保持外貿順差,2011年出口首破1萬億歐元,2016年實現GDP3.46萬億美元,預期壽命81歲。

    德國品牌熠熠發光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德華人將理性嚴謹的民族性格淋漓盡致地融入產業之中,成為其核心價值。它還保有最全面的標準化體系(DIN),全球2/3的機械製造標準根據DIN制定。德華人最具工匠精神,有“手工藝是金飯碗” 的民諺,實科中學(再有培養藍領的普通中學和大學生的高階文理中學)主要培養各種工匠、技師和職員,手工藝師的培訓實習門檻更高更嚴。技術層面的專注、標準、精確、完美、秩序,教育層面的定向,價值層面的理性嚴謹、責任誠信有機結合,塑造出德國品牌的優秀品質與可靠信譽。

  • 10 # 廣雅君觀世界

    二戰雖然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災難,但德國的一些大企業(例如賓士、大眾等)並沒有在戰後被戰勝國徹底拆散或吞併,大量的技術人才也得到保留,這為德國戰後經濟崛起準備了火種。第二,二戰後美國在西歐推行“馬歇爾計劃”對聯邦德國的經濟復興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第三,二戰後由於戰勝國的壓力,聯邦德國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確實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容克貴族對德國政治的影響被降到了最低,這為德國經濟重新崛起創造了有利的政治環境。第四,儘管二戰後德國面臨多方面困難,但德國政府始終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為國家培養大量高素質人才;同時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聯邦德國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興起的歷史機遇大力推動高新科技研發,並將大量新科技推廣運用到工農業生產中,使德國能夠推出大量優質產品搶佔國際市場為國家賺取利潤。我個人認為德國生產的汽車、照相機、精密儀器等產品質量非常過得硬。

    二戰後迫於戰勝國的壓力,德國大力清算了納粹遺毒並對侵略戰爭進行了認罪和反省,從而使許多二戰受害國原諒了德國並與德國恢復了正常的經濟貿易交往,這對於促進德國經濟恢復發展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同時,聯邦德國積極參與歐洲一體化程序,曾經的冤家對頭德國和法國不但實現了和解,而且共同成為歐洲共同體及歐盟建立和發展的重要推手、新歐洲的核心力量,這樣做不但有利於德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也利於歐洲實現整體融合並發展成為多極化世界裡的重要一極。

    二戰後德國與中國之間經濟貿易交流,成為了推動德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力。德國對中國的出口額佔德國出口總額的比重,1999年為1.4%,2009年增至4.5%,而且現在仍然在不斷增長之中。2010年德國對中國出口額為536億歐元,中國現在已經是德國在亞洲最大的出口市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備的身世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