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起兒

    很現實的,現在的社交已經不是簡單的看你順眼什麼,基本都是有利益關係,但是這是常態,人與人的交完很多都是因為利益才能把雙方牽扯在一起,沒有利益的關係有時候還穩定,這是因為現在的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了生存和生活的更好,在社交過程中,肯定選擇的是為了生存和生活中有利的才去進行社交,不然時代快速的發展,時間都不夠用,哪裡會浪費很多的時間投入在無聊,根本沒有任何回報的社交當中。當然這不是什麼不好的,反而就是現在的社會現狀。

  • 2 # 使用者4886580961452

    人生來就是自私的,利益是這個社會前進的動力,是人與人交往的動力,付出就有回報也是一種利益的交換,無私和自私只是無意識和有意識的區別。

  • 3 # 花兒生活錄

    “社交”簡稱社會交往,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個體之間相互往來,進行物質、精神交流的社會活動。從不同的角度,把社會交往劃分為:個體交往與群體交往;直接交往與間接交往;競爭、合作、衝突,調適等。

    社交的本質是互惠互利,也可以說是資源互換,但不是你想獲得多少,就得付出多少,不同價值人交往,是無法以獲得和付出對等相處的,當一個人有他的獨特價值時,坐著不動也會有無數人來找他。當一個人沒有什麼使用價值時,也難和高價值人共事……實際情況是,大多數的活動都是低效的。參與這些活動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不不具備獨特的價值,你的任何行為在活動裡都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對於社交,聰明的人會有選擇地去參加。因為他們完全理解了事情的本質,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是利益的交換。沒有價值的交往就不必參加。自己層次達不到的活動,也不必參加。因為即使去了,也沒什麼意義,只會襯托別人。

  • 4 # 使用者1240371311296王

    互惠互利夲來不會等價。世上夲質沒有絕對等價。所以交往永遠不會出現相等價值,人只有在相互信信任上才能達到一定價值存在。

  • 5 # 天雨妙華A

    確切的說,利人就是利己。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團體。一個互助的團體。如果一個人有惠利群生、救苦救難的大心量,並且在一生當中踐行,那麼他的福報也是無量的。

  • 6 # 天之驕子02239

    這樣說社交有些偏激,應該說社交是為了自己能融入社會大生活中去。不是純粹為了利益,不是商人,做某件事就是為了利益去的,這與開門過日子一樣必須與人打交道,不然可以關門自己過不與人交際那是不行的

  • 7 # 真相最重要

    看著這句話“有傷大雅”,有點不和諧。可現實中絕大多數的社交就是這樣互惠互利。我是做紗窗的,我三姑父一直跟我幹,感情就很好,我老姑父做木工的大家都很忙一年到頭也就過春節能見面。雖說感情也不錯,但和我三姑父還是不能比的。這確實是事實,怎麼解釋都是掩飾。你說感情能一樣嗎,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題主說的互惠互利,因為大家都得吃飯只有一起工作才能長時間在一起。這是我感觸最深的,還有,常有金錢來往的和沒有金錢來往的朋友感情也不一樣,雖說都是朋友,但這是事實。都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作為普通的老百姓我還是認同題主問題的論點。

  • 8 # 秋楓7205

    佛學講“捨得”,先有舍然後才能得。人與人交往相處得舒服最重要,不能有太多功利心,能幫助別人就儘量去幫助,能關心就儘量去關心,要沒有目的儘量去“舍”,只要這樣堅持做了,你們一定會相處得更舒服,這就是你的“得”。世上有很多奇妙的事,好象存在一種情感銀行一樣,你付出就是儲存,就是你的財富的增加,你獲得幫助就是提現,也是財富的減少……若真如此,那就儘量去付去吧,對愛人,對朋友……在你需時,在不經意間,你的付出一定會讓你收穫關愛、收穫溫暖、收穫幫助……

  • 9 # 長安居者仁人恭友

    我同意這個觀點。

    人們平常說社交上互惠互利,不僅包括物質上互惠互利,也包括精神上的,也就是情商。朋友間交往比如對方和他的老人小孩生病、孩子升學、朋友職場變化升遷等等,如果有時間打個電話問問情況,能幫忙儘量幫忙,幫不了忙出出主意,人心都是肉長的,真誠的關心別人也就是自己真誠的感情付出,會是你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別人的關心的幫助,這樣會使你生活在溫暖的互助中。

    平時朋友間交往,也不一定做到堅決的平等,自己條件好些,聚餐是多賣些“大單”,條件差的多賣些“小單”並對朋友對你的體諒常常表示感謝,別的事上比如朋友搬家等等咱多出些力,家在農村的常常從老家拿些土特產和朋友們分享,添不上斤咱儘量添上個兩,切忌在打交道過程中把經濟好的朋友多的付出視為當然。

    上面那樣做不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而是彼此用真誠的心溫暖對方。

  • 10 # 五人行4

    社交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個體之間相互往來,進行物質和精神交流的社會活動,往更深層次說,所謂的社交本質上就是利益的交換。

    在經濟學中,利益交換就是彼此之間能給對方提供好處,或者能互相提升對方的價值,這是在雙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連結,而且這種連結時間越久,社交的價值越大。

    社交的長久性取決於彼此之間的利益提供能夠持續多久,當一方斷了需求,或者另一方斷了利益配對,也就意味著社交終止,但如果這種供給關係可以長期維持下去,雙方就可以成為朋友。[祈禱][祈禱][祈禱]

  • 11 # 魏志成

    社交的本質是等價交換,提供交換的價值是由一個人的知識技能所決定的,因此提升自我的知識技能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根本。學會先付出,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分享出來,幫助更多人學到知識和技能,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同時也有利於自己和他人建立連線。和更多優秀的人產生連線後也會帶來更多的機會

  • 12 # 行走的70後目成

    社交的本質是互惠互利,但不是你想得到多少,你付出多少?而是,你的付出要遠比得到的更多。

    我們不能只看社交的最終結果,我一直都說,人是群居動物,社交存在於隨時隨地,一面之交,生死之交,泛泛之交~~更多的時候,我們根本來不及去想,這樣的一次社交就過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年人學習新事物好,還是不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