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海聊房產
-
2 # 遼東鶴
64卦本來就是壓縮的,圖文一體的資訊載體,在有天份的巫覡手裡,可以解讀的。當時積易一起流傳的,一定還有口耳相傳的心法,比繫辭具體詳細的多。古人刻字不易,繫辭簡略化了。
-
3 # 星海圖強
謝謝邀請,不過題主,你說的我不甚明白?文字才百十年?倉頡造字是哪一年?要是不知道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推薦你看看《史記》。這種無聊的題雖然沒有什麼殺傷性,但對智商的侮辱性極強。況且會引起沒有文字的族人們看不起,就象是問《格達爾王》是怎麼傳下來的?這個問題一樣。希望你耗子尾汁吧。
-
4 # 荷塘夜話1
易經是周文王根據自身經歷寫的心得體會,是對自身經歷的感悟,應當說周文王姬昌有寫日記的習慣。在被商紂王羈押羑里期間,姬昌回憶了自己領導自己的國家發展壯大的過程,以及在這個發展過程當中的各種複雜因素及處理後果。很顯然,當時的西岐已經具備了推翻商王朝的實力,但,自己卻命在旦夕,處境極為危險,所以,文王在回憶書寫自己的經歷感悟時,大量使用了比喻,暗示等隱晦言辭。由於這個易經具有普遍意義,後人(主要是周王室)又對其進行了加工。這便是我們現在讀到的易經經文。
-
5 # 有話少說
唸經,有文字才可以念。《易經》的文字就是,卦辭、爻辭。
現通行的《易經》,據《史記》,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礎上作六十四卦。
至於卦辭爻辭,《易傳》並沒確定為周文王所作:“《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未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也”。《易經》卦辭爻辭多文王身後之事,所以周文王作卦辭爻辭之說,不成立。
據《史記》,武王克紂,箕子獻鴻範九等,即收錄於《尚書.洪範》。其中之一條“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卜筮,龜卜、筮佔。《易經》為筮佔。這說明,周文王之前就有筮佔,而卜筮有專職官員負責。
且《易傳》否定了《史記》周文王作六十四卦之說,《易傳.繫辭下》有先於周文王的伏羲、神農、黃帝、堯、舜已經使用六十四卦之描述。
《易經》卦辭爻辭,多有周文王身後之事,這說明,卦辭爻辭應為周文王之後的卜筮官員所作。
考古發現多個不同版本的《易經》,上海博物館楚簡,阜陽漢簡,兩個版本儘管殘缺,但從儲存的資料看,二者不同,與通行本也不同。馬王堆帛書,儲存完整,完全不同於通行本:一,卦符不同,爻為“一”與類“八”字形。二,六十四卦卦名多有不同,僅八卦:鍵(乾),川(坤),辰(震),筭(巽),贛(坎),羅(離),根(艮),奪(兌)。三,卦辭爻辭多異文。四,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第一鍵(乾),第二婦(否),,第三十三川(坤),,第六十四益。
這麼多不同的《易經》,應創作在西周之後的春秋戰國時期,且出於許多筮佔官員之手。
-
6 # 肆紫之言
《易經》起源於文王周易。遠古各朝代都有本朝官方公認的“占卜”用書,也統稱為《易經》。例如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等等,只是由於絕大部份都失傳了。現在我們所知的是周代的《易經》,也叫《周易》。
-
7 # 易大精深
《易經》的創作被中國先民稱為開天!
傳說《易經》是由8千到1萬年前的伏羲所創,伏羲是中國先民進入文明的分水嶺,伏羲之前人獸不分,伏羲之後人為萬物之靈,那麼伏羲到底貢獻了什麼呢?往下看!
第一,一畫開天,`一`即是易經陽爻第一,也是中文字首字,所有中國字都是`一`簡化,彎曲,豎過來,斜過來的。
第二,天人合一的`一`!伏羲仰觀天,俯視地,思考人文,綜合心得,拿起樹枝在地上畫(劃)個`一`!這一畫就是天地的關係,天際線,上為天,下為地!
第三,方向!二人不見面,相約同走,一↑為南,一↓為北,一左為西,一右為東,超過畫,發明筆劃
第四,一二三,一為一!一一為二!一二為三!懂易經的自然懂。有級,兩儀,四象。
所以《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流,是中國文化的起始,是華人思考的源頭,中國文字,天文,地理,算數,全部出自《易經》。
很多人說易經可以算命,我說算命只是易經的用處之一,《易經》的算命原理,實際是華人思考的方式。
《易經》是算盤之母,世界上也只有華人用口訣算數!
-
8 # 測天機
易經是周文王被囚在羑里而作,可以設想,作為一個王候,雖被囚禁,並非一般囚徒,應該其環境還是比較寬鬆的,在易經產生之前,已有連山和歸藏,應該是在無聊之中,文王對連山和歸藏的研究有了不同的見解和新的發現而寫成。
-
9 # 聖德堡888
《神秘一令人心動的傳說》易經的起源出自於河圖。
河圖是中國最古老的傳說。傳說在一萬二千年前,在中國的黃河裡出現了一匹馬。它身材與馬無異,頭上卻長了龍角。它即有龍的尊貴,又有馬的剛健。它完美的體現了古人理想的物種。現今龍馬精神的詞句的典故,就源自於此傳說。
傳說中這匹龍馬背上的毛打成卷狀,形成了一幅圖案。因為這幅圖案出現在黃河出來的龍馬身上,故把這幅圖案叫做河圖。
河圖是由數點排列組合的圖形。對於這種圖形的寓意,今人對它進行了種種猜測。有人說它是遠古時代的氣象圖,更有說它是外星人,留給地球人的星際的銀河圖。
據說人類為了在太空中聯絡智慧生命類,第一次向太空傳送的訊號就是河圖。
《繫辭,上》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意指古代先聖智者根據河圖創造了《易經》之經的八卦。
所謂的八卦是指先天八卦和後天八。
傳說先天卦是由中華始祖伏羲所創。後天八卦由周文王根據先天八卦推衍而來。
如今我們所學習的“易經”,就是先賢研易者文辭的解說。
這種解說是透過八卦符號組合的變化形態,對自然現象和人文社會形態,闡述了自我不同的認識和髙度的概括總結,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哲學覌點。
《易經》歷經幾千年傳承,至今人們仍對它充滿無限的熱愛,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心馳神往…
-
10 # 賈英甫
問周文王就知道了。
不過,也有跡可尋。
用九,用六。
看似簡單,其實,高深莫測。
-
11 # 趙日金141
《易經》即《周易》,儒家四書五經之一。今本《周易》包括《易經》與《易傳》兩部分。《易經》,據說周文王所作。《易傳》,據說孔子所作。西漢之後,《易經》與《易傳》合為一書,誤導世人,《易傳》當作《易經》念。其實,經與傳是不同的概念。孔子與周文王相差幾百年,不可能合作創作一本叫作《周易》的書。
《易經》包括,符號與文字。符號就是六十四個卦卦符,文字就是卦辭、爻辭。
據《史記》的說法,伏羲畫八卦,三爻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基礎上演繹為六十四卦,六爻卦。
爻,即直畫“一”與斷畫“- -”兩種不同形狀的符號。
然而,考古發現,歷史上的八卦符號是不同的,有“一,x,十,)(,><,∧,八”,還有長直畫“一”與三斷畫“- - -”,等等形狀。如下圖:
這麼多不同形狀的八卦符,時間跨越幾百上千年,不可能是伏羲一人畫的,且伏羲只不過是個傳說中的人面蛇身的神。
儒家奉《易經》為經典,孔子作《易傳》傳授《易經》。然而,孔子作的《易傳》卻直接否定了《史記》周文王在伏羲八卦基礎上演繹六十四卦的說法。《易傳.繫辭下》有先於周文王的伏羲 、神農、黃帝、堯、舜,已使用六十四卦“離、益、豫、隨、噬嗑、大過,夬”等等的文字描述。如,聖人根據“夬”卦創作書契(帛書《易傳》說法不同,為“大有”卦)。
《易經》卦辭、爻辭的作者,《史記》無記載,《易傳》也沒肯定為周文王所作,只是猜想,“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王之事邪?是故其辭危也”。
《易經》卦辭、爻辭,多文王身後之事,這就排除了周文王作卦辭、爻辭。
考古發現多個不同內容的周易。上博館楚簡,阜陽漢簡,兩個周易儘管殘缺,但從儲存資料看,二者不同,也不同於通行本。馬王堆帛書,儲存較完整,《易經》與《易傳》分離,且經與傳都與通行本不同。
同一個周文王,不可能創作幾套不同的《易經》。同一個孔子,不可能創作兩套不同的《易傳》。
據《史記》,孔子傳授周文王《易》,代代相傳,傳到楊何,司馬遷受《易》於楊何。《史記.太史公自序》記有《易》曰,“失之毫釐,差以千里”。這個著名的成語,出自《易經》。然而,當今任何版本《易經》即使《易傳》也不見蹤影。這說明,司馬遷讀的《易經》與《易傳》不同於任何版本。一般說來,官方認定的《易經》為正宗,而如今任何版本《易經》見不到《易》曰“失之毫釐,差以千里”,只能有一個結論,《易經》,託聖人之名的偽作。
-
12 # 聽從內心召喚
您提到的“《易經》成書的時候文字剛剛流行沒有多久”的這個事實,對於如何理解《易經》非常重要!因為現在每個讀易經的人,都會被書裡的邏輯弄糊塗,找不到作者為什麼如此這般的道理。我認為《易經》隱含的底層邏輯是象數,可惜現在能讀懂《周髀算經》的沒有幾個人。數學大師吳文藻總結自己一生的成就時說:他以看懂了老祖宗的數學為榮,他高度推崇古人的智慧。對於祖先留下的純數學都得數學大師來解讀,更別說有著算命情節的象數了,至今我還沒有看見嚴肅研究文章。由於搞不清楚象數的邏輯,大家只好以經解經,或用類比、比喻,天人合一等來解釋。而《易經》、《黃帝內經》都是有堅實的數理基礎的,老中醫的針灸取氣都是按照象數來開的,是有一套堅實數理理論的。梁致堂老先生1979年把他祖傳的易經數理口訣整理出來,呂嘉戈先生2013年將其出版,這對於理解《易經》有很大幫助。
我前幾篇文章談了對古人數、幾何的理解,那麼什麼是象數?我認為象數就是數中有影象。祖先把無窮的自然數或說任意大的自然數都可用九宮裡的1、2、3、4、5、6、7、8、9,這九個自然數表達出來,如108是九(3),即九的3宮,而9=3x3,即九中涵三,古人用1-12個自然數表示“四方”(見我前邊的文章),三在12方位的寅位,九在申位,寅申是白道座標系內的子午(南北)相對的方位,如果三、九分別乘1、2、3、4的話,相當於A以三為一步、B以9為一步、沿著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12地支組成的四方形,分別走了1、2、3、4步,那麼其落腳點的特徵是奇數步伐時寅落申位、申落寅位,偶數步伐時三九分別相會於地戶巳位,天門亥位。九涵三,九為父,三為子,《易經》卦辭裡的“利西南”說的是諸如這類以三為一步走了幾步之後所落的方位。第7卦“師”卦、第5卦“需”卦談的都是7與5在九宮八卦範疇之內的運動特點。7、5兩數在1-9這九個自然數的特點是:9個數中只七和五能周邊12地支的所有方位,所以7師卦取了象徵軍隊的“師”的象,暗示其功能是可以走遍所有方位,所以7也與可叫午馬;而5卦需,則取象徵飲食的需,可以把營養輸送到全身,在12屬相中是辰龍。5是圓心的中,7像是直徑,所以是龍。
古人用這些數是來衡量氣的,氣的概念已經融到漢語所有概念裡了。例如意氣、義氣,講的是意與義,用維特根斯語言來說,一個屬於事實判斷,一個屬於價值判斷,二者語法天壤之別,我們祖先用“氣”、且同音(古人的同音的意義非常有學問)把它們連線起來,這裡的差別與連結可對理解維特根斯有很大幫助,例如在中文語境裡“意氣用事”不是一個好詞,但“講義氣”卻是一個好詞。扯得遠了,拉回來。“氣”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屬於虛無縹緲,但易經的時代,卻是一個堅硬的事實。古人的氣,是指陰陽冷暖,日月星辰運動帶來的生長收藏。古人用數表述的是“氣”的事實。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目前最早的文字可追溯到商朝,也就是著名的安陽殷墟發現的甲骨文。
而《易經》共有三卷,分別為連山、歸藏和周易。
連山、歸藏已失傳暫且不說,而周易相傳是由周文王所著。
周文王是商末之人,那麼,他是怎麼用剛流行沒多久的文字,經過他的編著,其內容讓發展了幾千年的後人都很難理解的呢?
他真的那麼聰明嗎?還是說人退化了呢?畢竟史上類似的著作太多太多。
回覆列表
沒有文字以前,《易經》就已經存在。《易經》不是周文王創作的,他只是把古人口口相傳的經典,用當時的文字寫下來而已。
1、文字出現以前,經典的傳承。文字出現以前,人類是有文明的,經典的傳承,主要靠口述,正所謂:述而不作。
古人能夠透過口述傳承經典,主要有3個原因:
1、古人的經典資訊量少。古人的經典就像《道德經》和《壇經》那樣,資訊量非常少。
2、古人是修行人(實踐者)。修行人不僅要背誦經典,還會去實踐經典,證實經典(證果)。修行人一旦證果,自己也可以寫經典,做到:言出法隨。
3、嚴格篩選傳法的人。為了確保正法傳承,古人會選擇證果的弟子,作為傳法的人。就像禪宗五祖忍和尚,只會把心法傳給明心見性的慧能大師,不會傳給沒有明心見性的弟子。
2、古人的經典的總結。歸根結底,古人的經典只有兩篇:道和德。道是修德的目的地,德是修道的方法。
1、道:是目的地。有了道篇,修行人不容易迷路,或者錯認訊息。2、德:是通往目的地的方法。有了德篇,修行人就有了修行方向和下手處。眾所周知,《道德經》也只有兩篇:《道經》和《德經》。如果把佛教的《大藏經》歸納一下,其實也只有兩種:《道經》和《德經》。
3、後人難以理解《易經》的原因。後人不是修行人,不去實踐,只想透過研究文字,去揣摩經典的意思。
1、給你講個比喻:古人給後人留了一輛車和一幅地圖,讓後人開車去北京。後人只是盯著車子和地圖看,就是不上車,不開車,也不去北京。後人試圖透過研究車子和地圖,去了解北京的情況。
2、我們來解讀一下這個比喻:2.1、車子和地圖比喻經典,車子是經典裡的德篇,地圖是經典裡的道篇。
2.2、上車、開車和去北京比喻修行;
2.3、北京比喻道。
3、如何才能理解經典?必須做修行人:解行並進,知行合一。
4、經典失傳的原因。古人留下經典,是想要後人去領悟、實踐和證實。
可後人只想學習,不願意去領悟和實踐,更加無法證實。久而久之,人們連經典都看不懂了,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解釋經典。經典就這樣被誤解了。
《易經》的連山和歸藏為什麼會失傳?主要是人們不去實踐,看不懂經典了,流不流傳又有什麼區別呢?與其流傳下來,讓後人胡亂解釋,胡亂批判,還不如失傳了好。
5、道法在不斷衰落。總體而言,道法是在不斷衰落的。
最初,人們崇尚道,以道作為行為規範。失道以後,人們崇尚德。失德以後,人們崇尚仁。失仁以後,人們崇尚義。失義以後,人們崇尚禮。
周朝以禮治理天下,生活在周朝的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寫在最後。後人生活在提倡禮(依法治國)的時代,又不肯修行,如何能夠理解古聖先賢的經典呢?
後人要知道,《易經》記載的是道和德,層次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