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99877351593

    1、線索:漁人(武陵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發現——訪問——離開——再尋,貫穿起來。2、順序:時間先後 3、本文中第三段描寫了桃花源人社會風尚的哪兩個方面?(簡答):生活幸福;民風淳樸。4、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理想社會?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5、後人根據《桃花源記》的故事凝縮成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是什麼?他的含義是什麼?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6、第一自然帶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寫有什麼用?

      答: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漁人進入桃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源美好作了鋪墊。

      7、第三段文字哪兩方面內容?

      答:(1)村人“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的好客風尚。(2)寫村人自敘秦時避亂來此經過。

      8、桃花源人為什麼來到這個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9、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復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戰亂,這裡民風淳樸,不受壓廹,自由快樂。

      10、漁人離桃花源,“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後來尋找桃花源的人“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答: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個虛構的社會,現實是不存在的。

      11、劉子驥與陶淵明是同時代的人,最後寫劉子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覺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給桃源增添了奇異的色彩。

      12、作者為什麼在這篇文章中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的現實社會相對的美好境界?(“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為什麼還要寫它呢?)

      答: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黑暗社會的否定、批判。

      13、從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內容是虛構的:從“桃源世界”,結果“不復得路”,而後“無人問津”可知。

      14、虛構目的: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同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作者和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15、作品意義:儘管這種理想不可能實現,但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和嚮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16、研讀第二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進行描寫的?

      一是活動(往來種作),二是穿戴(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狀態(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17、漁人離開桃源後,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後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麼? *①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這是一個虛構的無法實現的理想世界。

      18、“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中沒有交代漁人的答語,試說說漁人是怎樣回答的。

      這可見作者的剪裁功夫。村人問“今是何世”,漁人當答以“今是晉”;村人會接著問“秦之後即晉乎”,漁人再答曰:“否,秦之後尚有漢魏,魏之後方為晉。”作者不正面地詳細敘述這一對話過程,卻用總敘的方式把它濃縮在“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裡。這種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淵明的語言風格。

      19、“詣太守,說如此”這句話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內容?

      運用指代詞語,避免重複前文內容。“如此”,是指代語,指上文所說。漁人見太守的目的是告訴他武陵郡中有此“絕境”,希望他派人去探個究竟,因此他一定會談到自己發現桃源村的經過、村中的生活情狀,還會談到他歸途中做標記的事。

      20、課文結尾處寫道:“尋向所志,遂迷”,“劉子驥欣然規往,未果”說明什麼?

      這篇文章帶有傳奇色彩,而非實事實記。作者生活於東晉末期,當時社會政治黑暗,動亂不安,民不聊生。文章中描繪的桃花源景象,只不過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社會。課文結尾的幾句話,說明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這種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21、課文按照漁人行動的順序,記敘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分析說明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文章的主要意圖是透過桃花源中的生活情形來表現作者的社會理想,所以中間部分寫得詳細,無論是寫村落的概貌還是寫人物的交談,都有一些動人的"細節,使人如臨其地,如見其人。開頭和結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有關,所以寫得簡略。

      22、舉例說明文章的前後呼應之處。

      ⑴“忘路之遠近”跟下文的“處處志之”是相互照應的,說明漁人此前沒有到過這個地方。

      ⑵從“問所從來”可以看出,通向桃源的路一向不為“外人”所知;從下文“遂與外人間隔”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的確沒有“外人”來過。

      ⑶漁人離開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下文重尋桃源的行動埋下伏筆。“處處志之”是指做了記號,“尋向所志”,尋的正是這些標記。

      23、“黃髮垂髫”分別指代什麼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展現出一幅怎樣的生活圖景?

      “黃髮垂髫”分別指代老人和小孩。“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展現出一幅和諧安寧、自得其樂的幸福生活圖景。

      24、作者虛構的這個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也反映了:作者主張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25、《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富有浪漫色彩的敘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在藝術構思上最為明顯的是一個“奇”字,試舉出三處“奇”。

      答:(1)環境奇美。(2)與世隔絕多年。(3)待漁人如此熱情。

      26、(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裡?(2)透過哪些具體描寫表現出來? 答:(1)自然環境:優美富饒。社會環境:安定和平。人文環境:自由快樂。

      (2)透過作者對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寫(第二段)和對桃花源中淳樸民風的描定(第三段)來表現出來的。

      27、依據文中描述,準確說明進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答:桃花源山洞口位於武陵源桃花林小溪盡頭。

      28、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

      答:環境優美,和平寧靜,人民熱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字定,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叔叔兒子結婚問我爸爸要錢買房我和媽媽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