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鄺斌3

    謝邀,通俗說就是羊毛經濟體遵循霸主羊毛稅的經濟原則:資金自由進出,外匯自由兌匯等等。然後在霸主貨幣低息率時大量借入短期資金(短期資金才能搞事情),用於自身經濟發展,而短期資金因其特性造成地區性資產價格暴漲。當大資料顯示長期資產借用的資金也大機率使用完成還未大規模產資金開始大規模產生效益(這是最脆弱的時候)。霸主加息了(也有人說霸主加息是基於自身情況的,那就當是適逢吧)。息率是收益的基石,資金從羊毛幣大規模兌匯成霸主幣,匯率提高,羊毛幣貶值,以前借的1元,現在借1.1元了,這更促使兌匯霸主幣成為趨勢(其實這加息過程這兌匯過程是緩慢的,羊毛經濟體也能可控,洪水是慢慢漲,能有時間洩洪就行)。。。。好了引爆手索羅斯法爺登場了(霸主不會出面的,靠代理人出戰),法爺利用槓桿使羊毛體外匯大量流失(羊毛遵循霸主羊毛稅經濟原則嘛)。然後股匯雙飛,搞到羊羊幣幣一瀉千里,金盡人亡(以前借1元,現在大貶值等於借1.5元了,羊羊怎麼還)。。。。那乍辦呢。。。斷腕唄壯士,斷吧。。。優質資產一拆出售啦。。。。法爺亞洲尋歡之旅來到香港,不曾想香港政府居然親自肉搏上床,以前法爺都是對市場的,想不到是對政府(好比以前是對人,現在是對頭牛)。。。。唉呀媽呀。。。更離譜的是那頭牛牛背後有個農場主,無限供應奶奶,讓牛牛無限回血。。。。法爺不夠奶媽打,雙飛之旅止步於香江。。。留下香港牛牛耕壞了田的傳奇,法爺雙飛失敗的傳說。。。

  • 2 # 光芒萬丈34957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首先在泰國曝發,索羅斯為首的空方看到泰國房地產興隆,借了太多外債大興土木,導致債務劇增,而泰國外匯儲備又不足,難以保證償還外債。

    素羅斯首先發難,在外匯市場上做空泰銖,大量買入美元,賣出泰銖,導致泰國外匯儲備劇減,造成民眾恐慌,去銀行兌換美元,造成更大規模美元荒。

    泰國政府不得不提高利率,泰銖貶值,留住美元,而那些大規模借入外債的房地產企業,因為美元利息飛漲,而所收的泰銖不斷貶值,一上一下造成大面積虧本,房子賣的越多虧的越多不如不賣,從而形成大量爛尾樓。

    泰國政府為了保證外匯收支平衡,不得不接受國貨幣組織苛刻的要求,抵押優質資產,換取外匯援助。

    泰銖因無優質資產保障大跌,外資銀行為保證投資安全,也要求房地產企業增加保證金,增加抵押物,提高利息,不然就撤資。

    房地產企業因無法滿足要求,不得不宣佈破產,土地房子被銀行收回,銀行為快速收回投資,不得不賤賣土地房子,造成泰國房地產崩盤。

    索羅斯又複製泰國經驗向所有房地產虛高國家下手,引發亞州金融危機。

    亞州除日本外,其它都無一倖免,因為日本房地產早在九一年就崩盤了,不再炒房而做實業了,擁有大量貿易順差,積累了天量外匯儲備。

  • 3 # 環球網

    1997年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受這場危機的影響,許多國家的貨幣、股票和相關資產的暴跌。一方面,這場危機嚴重打擊了亞洲經濟的飛速發展,亞洲各國先後進入大蕭條,另一方面,金融危機造成了社會動盪和政局不穩,一些國家陷入了長期混亂。這場危機更是衝擊到俄羅斯和拉丁美洲的經濟。

    1997年,泰國經濟出現疲軟現象, “金融巨鱷”索羅斯隨即高調進入泰國金融市場,他多次賣空泰銖。時隔不久,泰銖崩潰。泰國政府隨即宣佈泰銖實行浮動匯率制,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頓時出現狂跌,泰國金融市場一片混亂,亞洲金融危機由此爆發,並迅速波及到亞洲各國。日本、馬來西亞、南韓和新加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亞洲各國的經濟均在高速增長,這也吸引了全球資本流入,而資本的流入進一步刺激了亞洲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對外資的依賴度越來越大,在此情況下經濟泡沫越吹越大的風險在所難免。

    由於當時亞洲各國均採用的是固定匯率制。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這些經濟體的貨幣被嚴重高估。再加上各國的外匯儲備不充足,金融危機暴發後,亞洲的股市和匯市一路狂跌,許多國家的經濟也因此一蹶不振。

    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對日本和南韓的傳統工業產生了嚴重的破壞,日本和南韓兩國經濟出現嚴重衰退。為了擺脫困境,兩國政府下大力氣對經濟結構進行大規模調整,提出以文化產業“刺激內需、拉動出口”重振經濟的口號,並在短期內走出困境。

  • 4 # 取名字還要打卡麼

    要知道亞洲金融危機,首先要了解整個東亞的經濟形勢和狀況,大體上東亞地區的經濟體都屬於外向型經濟,很依賴外需,再則東亞地區經濟聯絡緊密,互相投資很多,產業從日本轉移到亞洲四小龍,再轉移到東南亞,然後是中國大陸。那時的泰國經濟發展很快,出口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本身外匯儲備很少,不足以應對更多的國際貿易。就在97年的時候,泰國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這下被美國索羅斯等財團抓住了機會,他們是搞投機倒把的,很擅長操控金融市場,於是投入大量資金做空泰銖,泰國外匯儲備應對了不久就沒了,泰國倒下了,連帶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香港,南韓,日本,中國等等,一連串的打擊,危機越來越大,規模也逐漸遞增。風暴過後,各國各地區損失慘重。

  • 5 # 愉見財經

    在危機之中,索羅斯是個關鍵人物,他做空泰銖,買入美元,極大地消耗了泰國的外匯儲備,在輿論影響下,民眾又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終,1997年7月2日,泰國當局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當天,泰銖兌美元的匯率狂跌17%。隨後,索羅斯轉戰其他國家,故技重施並大獲全勝,據推測,索羅斯在這一戰中獲利一百多億美元。這場金融戰爭的決戰之地是香港,在香港的金融保衛戰中,索羅斯和其他國際炒客低估了香港政府及中央政府保衛香港金融系統的決心。有了中央政府的支援,香港政府進入市場進行干預,死守港幣匯率。經過一個月的“艱苦戰鬥”,索羅斯等人損失慘重。

    危機在俄羅斯的演化也給國際炒客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在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央行宣佈將盧布兌美元的匯率的波動幅度擴大。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推遲償還外債、暫停國債交易,進而引發俄羅斯股市、匯市快速下跌。俄羅斯的局勢的突變給在俄羅斯股市投入大量資金的國際炒客們帶來了沉重的損失,並引發了美歐等國的連鎖反應,致使亞洲金融危機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

    把國際炒客的行為作為危機爆發的原因是片面的,究其本質是亞洲等國內部政策的不合理及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其原因具體如下: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聯絡更加緊密,資本的流動能力顯著增強,增加了防範危機的難度。泰國等國的“出口替代”型模式使其獲得了經濟上的起飛,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生產成本增加,高速增長的條件已經不夠充分,為了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他們大量借入外債,不良資產日漸膨脹。泰國等國的外匯政策具有疏漏,他們在保持固定匯率的同時,擴大了金融自由化,給索羅斯等人留下了可乘之機。

    為了防範危機再次發生,2000年5月4日,中日韓三國與東盟十國簽署了“清邁協議”,該協議的簽署國可以簽訂本幣互換協議,在一定的時間段內,按約定匯率,互換一定數額的本幣,以增加對方的外匯儲備。清邁協議的效果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得到了驗證,隨後,在2014年,清邁協議得到了修訂和擴大。

  • 6 # 史晨昱

    1997年之前,東南亞持續高增長,創造了“亞洲奇蹟”,吸引了大量國際資本流入。大量中短期外資進入房地產投資領域。東南亞各國房地產投機盛行,資產泡沫不斷膨脹。印尼在1988-1991年內房地產價格上漲了約4倍,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在1988-1992年內都上漲了3倍左右。

    東南亞各國受發達國家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理論和實踐的影響,陸續開啟以金融自由化為主的金融改革。到1994年,東南亞主要國家基本實現了資本專案下的可自由兌換,其金融市場基本完全開放。 但在匯率政策方面,東南亞國家大都仍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其貨幣間接或直接與美元掛鉤。

    1995年以後,美國“新經濟”時代來臨,美元步入第二輪強勢週期。採取固定匯率制的東南亞國家貨幣被迫升值,出口競爭力削弱。與此同時,人民幣大幅貶值,中國在吸引外資和增加出口方面表現出強大競爭力。1996年前後泰國等國家出口顯著下滑,經常賬戶加速惡化。

    當東南亞國家貿易赤字增加、貨幣實際貶值時,他們沒有及時調整匯率,依然維持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繼續舉借大量外債,對自身經濟體制的漏洞毫無察覺。

    索羅斯等對沖基金早已磨刀霍霍。由於泰銖具有流通性好、風險較小、資產泡沫巨大等特點,很快就成為索羅斯中意的做空目標。

    索羅斯大規模運用“槓桿”。他們以自有資本做抵押,從銀行借款購買證券,再以證券抵押繼續借款,迅速擴大了債務比率,不僅如此,它們還將借款廣泛投機於具有“高槓杆”特點的各種衍生工具,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槓桿比率。據《經濟學家》的報道,量子基金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買入看跌期權,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銖,賣出泰銖期貨和遠期,因料定交易對手要丟擲泰銖現貨為衍生合同保值,輕而易舉地借他人之手製造泰銖貶值壓力。

    在以索羅斯為首的做空者的吆喝下,“羊群效應”在泰國迅速形成。 1997年3月,泰國央行宣佈國內數家財務公司及住房貸款公司存在資產質量不高以及流動性不足等問題。索羅斯將其視為採取行動的訊號,下令拋售泰國銀行和財務公司的股票,導致泰國銀行儲戶在泰國所有財務及證券公司發生擠兌。

    另一方面,索羅斯分批分次,不停的借泰銖拋泰銖借泰銖拋泰銖……大家不知道泰銖怎麼了,怎麼各個銀行和市場上都在拋售泰銖(其實只是假象,是一個陰謀),而美元一下子這麼熱,大家都覺得美元很好,於是大家都一起去買美元,這一下子不得了,泰國政府不得不宣佈,我們沒有那麼多外匯儲備,我們沒有美元了,只有最後一招了,實行浮動匯率。

    泰銖的命運便被索羅斯定在了恥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銖繼續下滑,7月24日,泰銖兌美元降至32.5:1,其被索羅斯所宰殺之狀,實在令世人慘不忍睹。亞洲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

  • 7 # 期貨匠人李瑞

    要說97年亞洲金融危機如何爆發,就要提前回顧一下當時的亞洲金融市場概況。因為,亞洲金融危機可以說是一場預謀已久的金融戰爭!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際遊離資本就開始透過各種方式不斷注入亞洲。大量強勢、低價資本的刺激,極大的推動了亞洲部分地區經濟增長,尤其是以製造業為主。當時的亞洲出現了以南韓、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為代表的“亞洲4小龍”,以及以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為代表的“亞洲4小虎”。同時,日本的經濟發展處於高峰,鼎盛的時候比肩美國。中國、印度也處於快速發展前期。

    彼時,這些國家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主要原因就是大量國際遊資的注入催生了國內製造業的急速發展,為了應對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加上嚐到了國際資本的甜頭,這些國家加快了金融改革,進一步放寬了國內的貨幣政策,放鬆國內的金融管制,外國資本可以自由進出。

    受此影響,國外資本和技術專案的加速進入這些國家,短期內極大的催生了經濟熱度。各國的股市、房地產市場、貨幣市場飆升。隨著國際資本的蜂擁而至,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97年,股市、房市、匯市裡面的泡沫堆積至頂峰。

    危機一觸即發!

    1997年,中國香港迴歸後,以美國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為首,以泰國為突破口,掀起了一場亞洲金融風暴。在風暴來臨之前,美元與泰銖之間時固定匯率為1:25,就是1美元可以換25泰銖。而隨著泰國股市、房市裡面泡沫越來越多,泰國的經濟增長逐漸放緩,匯率很難能夠繼續維持1:25的固定匯率。這時候,美國三大基金集結了上千億美元,第一站衝到泰國。索羅斯先找泰國銀行借入250億泰銖、拋泰銖。當時泰華人就慌了,擔心泰銖會貶值,都去拿泰銖換美元。恐慌情緒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去換美元。可泰國銀行外匯儲備是有限的,等換到最後,沒有美元了,泰國就只能放棄固定匯率制,讓泰銖自動浮動,泰銖馬上貶值。原來1:25,如果貶到1:50,一美元就可以換50泰銖。炒家拿5億美元換成250億泰銖還給泰國銀行,剩下的那5億美元就可以歸自己了。在國際炒家的輪番攻擊下,泰國政府終於寡不敵眾,於1997年7月2日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當天泰銖對美元匯率下降了17%,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正式拉開了序幕。

    金融風暴迅速漫延,菲律賓比索、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暖意土崩瓦解,連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了衝擊。1997年10月下旬,國際炒家轉頭攻擊中國香港聯絡匯率制。中國臺灣主動放棄了新臺幣匯率。到11月中旬,南韓又爆發了金融風暴,韓元暴跌,南韓政府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緊急求援。日本許多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也相繼破產。此時東南亞金融風暴變成了亞洲金融危機。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再起,再次攻擊印尼元、新加坡元、馬來西亞林吉特、泰銖、菲律賓比索開始第二輪暴跌。日元兌美元匯率則從1997年6月底的115:1跌至1998年5-6月間接近150:1的水平。

    1998年8月初,國際炒家又對香港再次攻擊,港股恆生指數從16000點跌到6600多點。香港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買進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把匯率穩定在7.75港幣兌1美元的水平上。此時中國政府為其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援和充足的資金後援,使國際炒家在香港未能如願,香港聯絡匯率守住了,但股市卻差點崩盤。

    亞洲金融危機向北染指北方的俄羅斯,俄中央銀行1998年8月17日擴大盧布對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交易,迅速導致盧布貶值70%。俄羅斯股市、匯市一路暴跌,正是這場意外使得在俄羅斯股市和債市投下鉅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最終導致一家交易額上萬億美元的美國著名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陷入了破產的境地,金融炒家這才收兵。亞洲金融風暴這才進入尾聲。

    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緊密配合、聯合作戰的畫面完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席捲亞洲國家30年財富的金融風暴是美國各個利益集團協同作戰的結果,它們前面有實業公司、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的先頭部隊,後有專門遊資的粉墨登場,美國輿論的搖旗吶喊、評級機構的推波助瀾,關鍵時候政府出面撐腰,完全是大兵團作戰,豈是幾個對沖基金可以獨立完成的。

    透過這一仗,美國終於發現了“金融衍生品”是一個好東西,將亞洲如此大規模的財富輕鬆收入囊中,並使亞洲國家一夜間回到了起飛前。她僅次於原子彈、氫彈的摧毀力量。這就促使許多美華人財富思想的轉變:即原來是透過勞動創造財富,後來透過軍事戰爭來明搶,此時可以發動金融戰爭暗奪財富。華爾街的炒家功不可沒,這是一次成功的試驗。

    1998年6月5日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和財長魯賓等人向美國國會施壓,凍結了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6個月的監管權力,並於1999年11月推動了美國國會永久性廢除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權。從此,金融衍生品成為和平條件下美國最強大的掠奪性國家武器。

    而此次亞洲金融危機,也為之後接連發生的金融危機拉開了歷史序幕。。。

  • 8 # 首席投資官

    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起源於泰國,在此之前東南亞國家大多采取聯動匯率制度,也就是說把本國貨幣和美元的比值固定在某一範圍之內,比如說香港也是採取聯動匯率,港幣兌美元的匯率被保持在1美元兌換7.75-7.85港幣之間。但是在97年7月2日泰銖宣佈放棄固定匯率,由此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國際金融炒家的阻擊下東南亞國家相繼倒下,本國貨幣大幅度貶值。

    這場金融戰的高潮那就要數國際炒家對香港的攻擊和特區政府奮力反抗保衛港幣的過程了。98年8月國際炒家在經過了充分的準備之後開始對香港金融體系發動攻擊。在98年8月期間國際炒家開始大規模分時間的做空港元,同時特區政府開始動用政府儲備金大量吸被拋售到市場的港幣,在這一過程中港府總共動用了外匯基金約1180億港元。透過港府的干預股市和匯率都被穩定在了一定的高位,隨著8月底眾多國際炒家手中的8月恆生指數期貨到期,由於匯率和股指都沒有達到炒家的預期最後都損失慘重。香港取得了港幣保衛戰的勝利。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呢?說白了就是利用一個國家金融系統中的漏洞,攻擊這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當固定匯率時,如果美元加息,而本國貨幣沒有跟進,那麼在這兩種貨幣之間就會產生利差,資本的趨利性會導致大家都去兌換美元來獲取更高的利息,那麼發展到一定程度會發生擠兌,導致一國貨幣快速貶值。

  • 9 # 劉權林

    其實很好理解啊。

    簡單化一點舉個例子吧。索羅斯從泰國銀行借入了10億泰銖,現在的匯率是1美元=10泰銖。

    然後索羅斯就開始等,為什麼等呢?當時泰銖和美元是實行固定匯率,美元升值,泰銖也就升值。

    隨著美元不斷升值,泰銖也不斷升值,泰國進口增加,因為進口變得便宜了,但出口減少,因為泰國的貨物變得更貴了。於是泰國的外匯不斷減少,因為進口要花外匯,出口少了外匯收入也少了。

    等了一段時間後,索羅斯判斷泰國央行的美元外匯已經花的差不多了。於是索羅斯開始在泰國市場上拋售泰銖,換取美元。

    索羅斯按照1美元=10泰銖的匯率,陸續把10億泰銖全都換成了1億美元。索羅斯不是一個人,索羅斯聯合了好幾個金融大鱷一起拋售泰銖。

    這些資本家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市場,隨著不斷拋售泰銖,市場上出現了恐慌情緒,老百姓也開始拋售泰銖,換取美元。最開始泰國央行動用外匯儲備,別人賣出多少泰銖,泰國央行就買入多少泰銖。

    可是泰國央行的美元儲備最後用光了,沒辦法只能宣佈泰銖貶值,1美元=100泰銖。這樣市場上拋售的泰銖,泰國央行只用少量的美元就可以買進了。

    泰國宣佈泰銖貶值後,現在索羅斯要去泰國銀行還錢了。

    之前10億泰銖等於1億美元,現在10億泰銖等於0.1億美元,也就是說索羅斯把借的10億泰銖換成了1億美元,現在去還錢的時候,只需要0.1億美元就夠還錢了,還完了錢,索羅斯賺了0.9億美元。

  • 10 # Tchanshilam

    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都是一樣的。經濟危機是因為生產超過需求,造成大面積貨品降價和積壓。但這種情況如果沒有金融的推波助瀾,是不可能持續很久,擴散到很大範圍的。金融的本質是什麼?是信用。信的意思就是相信自己所不瞭解的。兩種不瞭解,一是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但自己不知道的,這個放到現在就是指資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二是還未發生的,預期性的。兩者分開說。

    比如要生產一種商品銷售,但是因為價格的問題,市場上的庫存已經開始上升了。這個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知道的。知道或者敏感的人就減小甚至暫停投資,去存貨。不知道或者不敏感的人就會看著價格上漲持續追加投資,但這個預期很快就被高庫存和低需求給打破了,於是這個生產企業就陷入經濟危機了。這個道理放在這裡幹說很簡單,但身在市場大潮裡,就問一句話,如果價格在漲,你是不是要出更多的貨以獲取更多的利益?還有,如果這個商品是股票或者其他有價證券,市場形勢隨時變化,你能反應多快?

    第二種,就是著眼於未來,去預判形勢。通常來講,在宏觀經濟層面的預期是有持續性的,在一段時間是比較穩定的,即使這種預期存在巨大風險。如果預期未來吃緊,那整個金融體系就會收縮,反之則寬鬆。97亞洲金融風暴正是如此。因為對未來預期好,所以大規模擴張信用,認為別人的錢也可以隨便用。但是,需求是有限的,任何信用的投放都需要現實需求來支撐,當現實需求開始趨弱時,資本就會選擇以最快速度收縮。當然了,是誰來收縮是個大問題。如果是自行自主調整,這個收縮可以比較溫和,但如果是套利型收縮,那就如排山倒海一般,很快整個經濟層面就會崩潰。金融危機就這樣出現了。

  • 11 # 鄺斌3

    謝邀,通俗說就是羊毛經濟體遵循霸主羊毛稅的經濟原則:資金自由進出,外匯自由兌匯等等。然後在霸主貨幣低息率時以相對穩定匯率大量借入短期資金(短期資金才能搞事情),用於自身經濟發展,而短期資金因其特性造成地區性資產價格暴漲。當大資料顯示長期資產借用的資金也大機率使用完成還未大規模產資金開始大規模產生效益(這是最脆弱的時候)。霸主加息了(也有人說霸主加息是基於自身情況的,那就當是適逢吧)。息率是收益的基石,資金從羊毛幣大規模兌匯成霸主幣,匯率提高,羊毛幣貶值,以前借的1元,現在借1.1元了,這更促使兌匯霸主幣成為趨勢(其實這加息過程這兌匯過程是緩慢的,羊毛經濟體也能可控,洪水是慢慢漲,能有時間洩洪就行)。。。。好了引爆手索羅斯法爺登場了(霸主不會出面的,靠代理人出戰),法爺利用槓桿使羊毛體外匯大量流失(羊毛遵循霸主羊毛稅經濟原則嘛)。然後股匯雙飛,搞到羊羊幣幣一瀉千里,金盡人亡(以前借1元,現在大貶值等於借1.5元了,羊羊怎麼還)。。。。那乍辦呢。。。斷腕唄壯士,斷吧。。。優質資產一折出售啦。。。。法爺亞洲尋歡之旅來到香港,不曾想香港政府居然親自肉搏上床,以前法爺都是對市場的,想不到是對政府(好比以前是對人,現在是對頭牛)。。。。唉呀媽呀。。。更離譜的是那頭牛牛背後有個農場主,無限供應奶奶,讓牛牛無限回血。。。。法爺不夠奶媽打,雙飛之旅止步於香江。。。留下香港牛牛耕壞了田的傳奇,法爺雙飛失敗的傳說。。。

  • 12 # 奇君看國際

    剛好寫過一篇金融危機的文章,宏觀分析一下。

    我們平時一討論起97金融危機,就會說到泰國,第二就是索羅斯,然後,為什麼會產生危機呢,因為索羅斯的對沖基金呼風喚雨,泰國當時的貨幣政策不對,外匯崩盤等等。不可否認,泰國本身因素有一定作用,但問題的根源,即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並不在這。這道理有點像人生了膿包,當膿包破裂時,去責問這個膿包的皮為什麼這麼薄才沒有阻止破裂一樣,其實是方向不對。那麼,問題在哪呢?

    問題的根源在日本

    二戰後,日本經濟發展迅猛,是亞洲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在90年代日本一國的GDP就超過亞洲其他國家的GDP總和,其金融資產更是兩倍於其他亞洲國家,作為世界第二經濟體,日本野心勃勃。但當時日本的經濟地位和國際地位極不匹配,因為二戰秩序下,美國是日本名義上的宗主國。強大的經濟地位讓日本決策層看到了擺脫美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希望,於是日本開始加快產業升級,並在亞洲構建配套自己的金融、工業體系。

    這個配套的金融、工業體系反射出的表象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雁型模式”。日本為雁首,引領科技研發,“亞洲四小龍”和東盟四國承接中端製造業,中國當時是最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承接低端勞動密集產業。不要小看這個“雁型模式”,它的實質有點像亞洲版的“歐洲經濟共同體”,能把亞洲各國相對緊密的凝聚為一個整體,大大提升亞洲國家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同時,作為引領者的日本,就可以借共同體的實力一舉擺脫美國的控制。可以說“雁型模式”曾經孕育著日本民族復興的希望!

    華盛頓的對策

    日本的野心華盛頓方面早有察覺。美國作為戰後體系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能允許日本挑戰自己的權威嗎?必須在這種模式萌芽的時候就要掐滅它,於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危機就這麼悄然孕育。美國開動印鈔機瘋狂放水,同時用“廣場協議”逼迫日元不斷升值,把日本和國際上的資金過量導流到南亞國家,誠然,90年代以泰國為代表的國家經濟發展異常迅速,但這是一場虛假繁榮,不完善的金融體制讓天量的熱錢脫離了實體經濟,湧入了股市房地產,泡沫迅速吹大。僅91-94三年間,泰國的股市就上升了接近300%,與此同時,索羅斯為代表的資本集團也開始準備做空泰銖。一場嗜血的盛宴準備完畢,就等資本集團露出獠牙了。

    金融風暴的開始

    美國加息吹響了資本大鱷狩獵的號角。和預計的一樣,金融風暴從泰國爆發後愈演愈烈,貨幣劇貶,實體經濟破產,銀行遭到擠兌,樓市股市崩盤,金融風暴每吞併一個國家就比之前更加狂暴,整個亞洲國家人人自危。日本在東南亞的產業佈局被徹底破壞。而銀行是一個國家金融實力的體現,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日本多家世界排行榜上前幾的銀行一夜間都消失了,這就說明日本本國金融業受到顛覆性打擊,產業佈局和金融佈局同時被重創,國家從此更是一蹶不振。“雁型模式”也變成了一個歷史名詞。

    從這裡我們看出一點,沒有自主權的國家,在西方眼裡永遠是任人宰割的綿羊。金融危機不過是西方資本瓜分盟友的一場盛宴罷了。

  • 13 # 狼群講歷史

    在金融領域,只要擁有槓桿,就能撬動整個世界。

    危機前的繁榮

    在上世紀90年代,泰國被稱作亞洲四小虎之一,不用想就知道,泰國的經濟是十分不錯的。

    也確實是這樣。當時泰國經濟突飛猛進,是世界的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之一。更是亞洲的糧食淨出口國,世界五大農產品出口國之一,還是東南亞的汽車製造中心和東盟最大的汽車市場。

    到1995年,泰國經濟增長居世界第七位,投資吸引力僅次於中國和越南,排世界第三,經濟競爭力則排在世界第22位,在世界GDP排名上,泰國更是排在了世界第26名。

    而且當時泰國的貨幣泰銖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是盯著美元匯率不動的。因此在90年代隨著美元貶值,泰銖也跟著貶值。於是同樣價格的泰國商品,在除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就變得更加便宜了,這就大大提高了泰國的出口競爭力,進而推動泰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繁榮下的危機

    在看似繁榮的景象下,泰國經濟實際上是存在著不少隱患。造成日後金融危機最直接問題,還是泰國在金融操作上的一系列失誤。

    為了取得大量資金來發展經濟,泰國很早就開放國際收支中的資本專案。雖然給他帶來國際資本,但也為日後的危機埋下了炸彈。

    到1994年,流入泰國的國際資本規模已經達到15000億泰銖,這個數字相當於泰國1995年GDP的35%,已經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而且流入泰國的外國資本大多為短期資本,但泰國卻用這些短期資本在國內發放長期貸款。更麻煩的是,這些長期貸款大多流向了房地產市場。

    此外,國外資本也大量進入泰國的股票市場,從93年到95年,短短兩年時間金額就翻了一倍。

    在這種情況下,泰國的房地產價格和股票價格飛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資產價格泡沫。

    再等到1995年,美國經濟發展強勁,這令美元匯率不斷升值,又使得泰銖匯率也跟著升值,導致泰國的出口競爭力不斷被削弱,出口大量減少。

    出口的減少導致泰國貿易逆差迅速擴大,95年的泰國貿易赤字就達到了162美元。同時因為美元升值,使得大量國際資本撤離泰國市場,令泰國的銀行出現資金鍊斷裂。再加上銀行之前發放的都是長期貸款,無法馬上回收資金,又使得泰國的銀行無法償清外債。

    別忘了,泰國實行的又是固定匯率制。為了維持對美元的固定匯率,泰國央行便提高了匯率。但是匯率提高會抑制投資和消費的需求,企業因為銀行的高利率就只能被迫向國際市場尋求低利息資本,隨即泰國的外債規模就進一步擴大。

    外債的擴大又會令市場不穩定,然後又讓利率不穩定,再然後,泰國央行就又會提高利率。就這麼的,泰國經濟便進入了個惡性迴圈。

    索羅斯出手了

    在對泰國動手之前,索羅斯做了充分的準備。可以說在當時,索羅斯比泰國政府還要清楚泰國的經濟狀況。

    索羅斯他判定,以泰國當時的經濟實力,是無法維持固定匯率多久的。因為市場是在變化的,市場上的利率也是在變化的。想要讓市場上的價格跟利率維持在某一個數值保持不變,那就需要政府在市場上進行買入或者賣出的操作。

    但想要讓一個國家維持好一段時間的利率水平保持不變,那這個國家就需要有雄厚的外匯儲備。不然政府手中沒有錢,那還怎麼在市場上進行操作,就更不用提穩定匯率的事情了。

    可那個時候,泰國政府欠了一大堆的外債,哪還有太多的錢?

    於是乎,在1997年2月,索羅斯帶領國際遊資對泰國發動了第一輪進攻。索羅斯先是向泰國銀行借了相當於150億美元的泰銖,然後又在國際市場上將泰銖兌換成了美元。因為銀行將錢借給了索羅斯,導致泰國市場上少了很多錢,從而引發了市場恐慌。借這個機會,索羅斯就把他持有的泰國股票在高價位拋售。

    為了平復市場恐慌,泰國央行動用了20億美元進行市場干預,才將市場穩定了下來。可是3個月後,索羅斯捲土重來,不僅自己大量拋售泰銖,還拉著其他機構一起拋售泰銖,很快就造成了一種泰銖不值錢的現象。

    當一件東西不值錢的時候,大家就會想著把它給賣掉。同樣的當泰銖不值錢的時候,大家就會想著把泰銖給賣掉。如果想要穩定市場,就必須要有人將這些被賣掉的泰銖都買過來,這才能平息人們心中的恐慌,有人買大家才會覺得原來泰銖還是值錢的,就不會再進行賣出。

    於是乎,泰國央行就再一次出手,動用了120億美元買入市場被拋售的泰銖,好不容易的又將市場穩定了下來。但正是因為索羅斯的這兩次攻擊,不僅有效消耗了泰國央行的外匯儲備,並且在投資者心中造成了恐慌,畢竟不會有誰願意將自己放在一個動盪不安的市場裡。

    於是乎,泰國股市和房地產的國外資本紛紛撤退,撤退的同時他們還得將手中的泰銖兌換成美元,因為美元才是世界通用的貨幣。這就導致泰國市場又陷入動盪,為了穩定匯率,泰國央行不得不再次買入被拋售的泰銖。

    等到1997年6月底,泰國在市場上砸進去300億美元,已經失去繼續幹預市場的能力,因為他手中已經沒錢了,已經無法繼續買入被拋售的泰銖。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下,1997年7月2日,泰國被迫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利率制。

    在這種情況下,泰國市場終於承受不住,當天泰銖直接貶值30%以上。隨著時間的進一步推移,泰銖泰國市場徹底淪陷,只能任由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遊資宰割。

    泰國經濟倒退20年以上

    經過這場危機,泰國經濟直接就崩潰了。整體上來看泰國經濟至少倒退20年。等到1999年,泰國國民工資收入下降20%,可通貨膨脹率卻是物價普遍上升了20%到50%,此消彼長,泰華人民的實際生活水平至少下降30%。

    可以說這一場金融風暴,不論是對泰國政府還是對泰華人民,都是一場災難。而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車跑了3500公里,剎車總泵漏油了,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