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先森森
-
2 # 不忘涼山之痛
歷史上的“天國之府”主要是指四川盆地,那裡氣候溫順、雨量充沛,故稱“天國”。還有一個原因:四川盆地周圍崇山峻嶺,交通閉塞,與歷史上戰爭之地特別相似,當時的成都,在他們眼裡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當然被稱為“天國之府”了。
-
3 # 簡曲1
謝邀!當然指的是四川成都平原區域,之所以稱之為天府之國,是由其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以及秦國時都江堰的建成決定的,曾經有人說重慶武漢也是天府之國,但絕大多數人們只認成都為唯一天府之地,就好比說到瓷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景德鎮是一樣的,有歷史底蘊、人文環境,實至名歸,無可替代。
-
4 # 燒什麼麥
古代的“天府之國”並不只有四川,還有很多地方也有此稱譽。比如戰國至漢代的統治區關中平原,五代十國時期的太原一帶,北宋時期的江淮以南地區,清朝時期的華北平原。
-
5 # 四川達州人
最早的天府之國是指關中。成都平原自李冰治水後一直在發展,但距北方還有不足。
唐初,關中經過千年開發,水土流失嚴重,糧食出產下降。春耕後糧食供應相對困難,唐高宗就多次帶大臣軍隊幾十萬人到洛陽就食,秋收前才返回長安,以減輕關中的糧食壓力。畢竟沿隋運河運輸過來的江淮糧食到達洛陽,可避免再次運輸長安。
此時,江南與成都相對富庶,天府之國的美譽就到了成都平原。
-
6 # 仁壽羅海
四川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五千年前就是魚米之鄉,在很遙遠的古蜀國時期,大約七千至一萬年前,這裡經濟發達,各種工藝也非常發達。
大家可以去參觀一下三星堆文化遺址,就知道開明王朝有多發達了。
在以後的幾千年裡天府之國由關中平原變成了江南等地,不過那些都是後話了。
在然後的歷史長河裡,四川又發展起來超越了其他地方,天府之國的美名又被成都奪回來了。
所以雖然說古代有很多地方叫天府之國,但是都沒有成都這邊的古老,他是古蜀國開明王朝的首都,在一萬年前就是世界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當時的人們就叫這裡叫天府之國。
-
7 # 歷史寶藏
這裡是熊二讀史,一起來讀陝西曆史。(本文約700字,閱讀需時2分)
說起“天府之國”,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四川盆地這塊寶地。
而在秦漢時期,“天府之國”指的可不是四川,而是當時的經濟政治中心——關中盆地。《戰國策·秦策》記述了縱橫家蘇秦對秦惠王說的一段話:
“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裡的“天府”明顯指的是秦國統治中心關中,這也是關中盆地號稱天府的最早文獻記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時候的“天府”並不是關中盆地的特權。《戰國策·燕策》記載蘇秦北說燕文侯曰:“燕東有北韓、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此所謂天府也。看來是蘇秦這個大忽悠比較喜歡用“天府”這個詞。
那這個“天府”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東漢的鄭玄認為:“府,物所藏。言尊此所藏若天府然。”
唐代的顏師古稱:“財物所聚謂之府。言關中之地物產饒多,可備贍給,故稱天府也。”綜上可知,“天府”的意思就是物產豐富,儲藏富饒的意思。天下只要是物產富饒之地,都可以稱作“天府”,並非某個地方的專利。
“天府”在秦漢之時多指以咸陽、長安為中心的關中盆地。漢初,劉邦初得天下,不少人勸說劉邦定都洛陽。劉敬卻勸說劉邦定都關中,言:“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而留侯張良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也就是說,秦漢時期,大家比較認可關中地區比較富有,相對其他地區,有著比較好的自然條件和生產環境。統治者重視農業發展,大修水利,關中是為沃野,號稱天府。秦鄭國渠、漢白渠位置圖
四川盆地是在三國這個分裂割據時期,被蜀漢政權大力開發,同時關中地方逐漸敗落,四川才逐漸成為眾所周知的“天府之國”。
-
8 # 河洛兒郎
肯定你陝西。。。宇宙都是陝西的。一個天府之國算啥。。周邊搶了一遍。。。秦始皇,冀州鼎,中原。周邊的都是他們的
-
9 # 使用者67724358697
事實上,關中平原在歷史上,從無記載稱為“天府之國”。
所謂"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土",乃出自西漢初年,劉邦帳下,留侯張良所言。
那麼這句話中,幾個地名究竟對應哪裡呢?
1、“崤函”對應:崤指崤山,函指函谷關;
2、“隴蜀”對應:隴即指今甘肅地區,蜀即指今四川地區;
3、“金城千里,天府之土”對應,那麼,西漢初年,“金城”與“天府”,究竟是指哪裡呢?
答案是:西漢初年,設金城郡,治所今甘肅蘭州。
蘭州黃河渡口黃土高原,早已不屬於西安關中平原,距離西安一千公里有餘,高鐵也要跑三個半小時。
既然“天府”與“金城”對應,那麼顯然也不在關中平原。
那麼“天府”在哪,張良認為能與甘肅(隴)的治所蘭州(金城郡)對應呢?
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四川(蜀)的治所——成都(天府)。
希望某些人能吸取“正龍拍虎”、“西安肉靈芝太歲”事件的教訓,凡事不要想當然,更不要編造歷史。
-
10 # 創史人
說起“天府之國”,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位於成都平原的四川成都。早在三國的時候,成都就已經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當年劉備親自去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在給劉備的《隆中對》就寫到: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這是當時身配六國相印的蘇秦去遊說秦國的時候所講的。另外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關於張良的篇章裡也有相關的記載:
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所以,最初的天府之國還真不是指的我們今天所說的四川成都,而是今天的陝西關中一帶。 關中一帶之所以能被稱為天府之國,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當時的關中一帶居於四關之中,十分的安全。而且土地肥沃,境內又有渭河流經,農業基礎好,在加上當地本來就物產豐富,這天府之國的美譽也是實至名歸。
至於後來為什麼天府之國從陝西關中到了四川成都,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關中雖有四關的守護,但這個鬼地方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戰亂十分頻繁;再加上由於大規模的農業開墾,導致關中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年年下降,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所以這裡也就失去了天府之國的美譽。
-
11 # 愛生活的西安小農民
肯定陝西,有點知識的都是知道陝西,四川只是來蹭陝西熱度而已,陝西教授說的話還能有假。
-
12 # 一瓶老陳醋
天府之國所指的是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方,在中國一般把四川稱為“天府之國”。
-
13 # 春華秋實98
以前的天府之國指陝西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現在一般指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
14 # 龍井茶葉虎跑水
天府之國最早是指陝西關中平原,而四川那個天府之國是以後才被譽為,至少晚了幾個朝代。
-
15 # 八日的蟬
天府之國指秦國的疆域,尤其是關中平原,都江堰修好後,成都才成為天府之國
-
16 # 葉落1127177665
天府之國應該是一成都平原。
回覆列表
四川盆地(成都),在都江堰修了過後,風調雨順,糧食豐收。是漢高祖劉邦進攻中原的後勤保障,糧倉。又有鹽,鐵,絲綢等物產出,在古代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所以,劉邦得之則得以爭天下,故稱之為天府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