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梅子

    花 姑

    “金高唐”的稱謂,源於明末清初。多了一個“金”字,高唐便聞名遐邇。這“金”字是由植棉獲利所得來的。高唐的植棉業,不是由黃道婆在元朝元貞年間自崖州經閩廣帶入上海,然後北延而到高唐的。而是由印度經新疆踏絲綢之路從西而來。且早於黃道婆棉業一個朝代。國史談棉業只言黃道婆,這是不公正的。高唐的植棉業始於宋,延於元,興於明,盛於清。宋朝時,高唐已有植棉業,且能紡紗織布。可從已發掘的宋墓遺存物及《清明上河圖》的畫卷中找到根據。元朝時,棉業已經過了引入、試種、適應、改進、獲益、推廣的漫長曆史階段,使多年生木本棉花,在高唐縣成了一年生早熟品種,而且已有大面積種植。到了明朝,高唐的棉農在耕種、管理、收藏等方面已取得了長足進展。植棉面積迅速擴大,棉花產量、質量亦快速提高。《高唐州志》對其有“棉為高唐之恆產”、“貨以木棉甲於齊魯”的記載。高唐上交的農業稅中,棉花比重也逐年加大。棉農富了,生活提高了,引起夏津、恩縣、平原……等鄰縣人們的羨慕,便紛紛來高唐學種棉花。其中夏津植棉業發展較快,因此,便產生了“金高唐、銀夏津”的譽稱。植棉帶起了紡織工業的興起,棉布經營帶起了商業的繁榮。不忘本的高唐人,將幫其致富的恩人,塑造成心中的偶像、廟中的神仙。據傳很久以前,高唐縣戶不足千家,人不及萬名。這片黃河沖積平原中獨具特色的白壤之地,大半荒蕪。在一個正月二十八日晚上,正值人們剛剛結束了春節慶祝活動,每戶人家正在商定當年的生產安排意見時,一位玉體仙女在她剛滿十八歲的這天,乘一朵祥雲而來,降於高唐城郊的一段荒地之中。她於當夜,以棉柴為料搭起房屋,造成了傢俱,修好了圍柵。第二天,人們見到一所院落,突然出現在荒草蒿蓬之間,並見一美貌姑娘正在忙碌,莫不叫奇。很快便有附近的村姑少女來相訪。但見姑娘身著衣服,非絲、非麻,是一種軟柔、舒服、平整、結實之料所製成。穿在身上,既不象絲織品那樣貼附垂墜、肌體畢露,又不象麻織品那樣硬直板僵,有失自然美感。再配上姑娘健美的體態和美麗秀雅的面龐,真是漂亮,美極了。攀談之間,瞭解到姑娘所著衣衫之料,為棉紗所織。單線所織者,輕薄飄逸,為裙為帶;合股線所織者,挺括無皺,做褲做褂;雙經緯所織者,硬而不板,繡披肩、裁圍腰。詢其價值乃大大低於絲麻。問其工藝亦遠遠便於絲麻的抽制。眾人羨慕了,躍躍欲試,紛紛提出要姑娘幫助種植棉花,教導紡織。姑娘滿口答應了眾人的要求。棗樹發芽了,姑娘帶領眾人在開墾出來的土地上播種----“棗芽發種棉花”,接著是定苗、整枝、立秋打頂----“立了秋把頭揪”。從此高唐便開始了種棉之業。棉花收成之後,姑娘教人們彈花紡紗、上機、織布。姑娘成了當地人種棉紡織的老師,人們尊重地稱她為“花姑”。每年花姑的生日,也就是下凡之日,即正月二十八日,人們都擁至花姑家,回顧前一年種棉的得失,商量當年種棉花的事宜。棉花連年豐收,人們不但穿戴上了棉製衣冠、鋪蓋上了棉絮被褥,還以棉花換來了粗細雜糧,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植棉成了當地人謀生的主要門路。“發家不發家,全憑種棉花”,成了高唐縣人人皆認的公理。高唐人靠種棉織布富了起來,魯西北的棉業發展起來,魯西南的人們也便緊跟效仿起來。幾十年過去了,花姑的頭髮白了、背彎了、人老了,她一生未嫁把自己的青春年華貢獻給了高唐縣的勞動人民。又一個正月二十八的夜晚來臨了,人們照例來到花姑家時,驚異地發現:花姑身著下凡時的服裝,無力地仰臥在床鋪上,她環顧一下週圍的老年姐妹們,然後伸出雙手,抖索著握住近旁一位老婦的手,緩慢而清晰地說道:“你們一定要種好棉花,一代一代傳下去。你們的兒子成家時,當孃的一定要囑咐好兒子,種好棉花、種棉花、種棉花……讓兒子記住孃的話……孃的話……娘……話……”(至今高唐人稱棉花為娘花)花姑安詳地合上了眼睛。呼之不應,觸之無感了。這時在場的人們隱約聽到高空中一陣悠揚的樂聲漸去,最後消失在銀河之畔。噩耗不翼而飛。附近村莊的人們扶老攜幼,傾巷而集於花姑的院內外,長跪於地,搶天呼地慟哭。隨後,為花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婦女們牢記花姑的囑託,在兒子結婚時,總是教導兒子如何立業。為讓兒子永記孃的話,種好棉花,故在為兒子洞房鋪設的被褥中總是要放進一把“娘花”(籽棉)。這一習俗至今尚見。第二年,人們便在花姑的住宅旁,修起一座花姑廟,中堂塑有花姑神像。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當地棉農齊集於此,焚紙燒香紀念花姑神,同時祈禱花姑神保佑棉花豐收。據傳,此日花姑神塑像若帶笑意,則預示當年棉花大豐收;如果臉色陰沉,則表示當年棉花要欠收。當地人則以此決定當年種棉花的多少。歲月流失,廟塌神無,人們還是在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或焚香紙、或擺供品,在各自的庭院中望天致祭,並擬天氣的陰情為花姑神顏面喜憂的變化。因此,高唐便有了花姑神節,並有了“收花不收花,要看正月二十八”的農諺流傳至今。高唐縣除有獨建的花姑廟若干座外,還於西城郊八蜡廟中涉農的八座神像一側塑有花姑神像。自明朝始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在八蜡廟趕廟會。除祭祀花姑神外,還購置生產用具,交流農副產品,是高、恩、夏、武一帶的盛會,此廟會一直延續到1949年。 花 姑

    “金高唐”的稱謂,源於明末清初。多了一個“金”字,高唐便聞名遐邇。這“金”字是由植棉獲利所得來的。

    高唐的植棉業,不是由黃道婆在元朝元貞年間自崖州經閩廣帶入上海,然後北延而到高唐的。而是由印度經新疆踏絲綢之路從西而來。且早於黃道婆棉業一個朝代。國史談棉業只言黃道婆,這是不公正的。

    高唐的植棉業始於宋,延於元,興於明,盛於清。宋朝時,高唐已有植棉業,且能紡紗織布。可從已發掘的宋墓遺存物及《清明上河圖》的畫卷中找到根據。元朝時,棉業已經過了引入、試種、適應、改進、獲益、推廣的漫長曆史階段,使多年生木本棉花,在高唐縣成了一年生早熟品種,而且已有大面積種植。到了明朝,高唐的棉農在耕種、管理、收藏等方面已取得了長足進展。植棉面積迅速擴大,棉花產量、質量亦快速提高。《高唐州志》對其有“棉為高唐之恆產”、“貨以木棉甲於齊魯”的記載。高唐上交的農業稅中,棉花比重也逐年加大。棉農富了,生活提高了,引起夏津、恩縣、平原……等鄰縣人們的羨慕,便紛紛來高唐學種棉花。其中夏津植棉業發展較快,因此,便產生了“金高唐、銀夏津”的譽稱。

    植棉帶起了紡織工業的興起,棉布經營帶起了商業的繁榮。不忘本的高唐人,將幫其致富的恩人,塑造成心中的偶像、廟中的神仙。

    據傳很久以前,高唐縣戶不足千家,人不及萬名。這片黃河沖積平原中獨具特色的白壤之地,大半荒蕪。在一個正月二十八日晚上,正值人們剛剛結束了春節慶祝活動,每戶人家正在商定當年的生產安排意見時,一位玉體仙女在她剛滿十八歲的這天,乘一朵祥雲而來,降於高唐城郊的一段荒地之中。她於當夜,以棉柴為料搭起房屋,造成了傢俱,修好了圍柵。第二天,人們見到一所院落,突然出現在荒草蒿蓬之間,並見一美貌姑娘正在忙碌,莫不叫奇。很快便有附近的村姑少女來相訪。但見姑娘身著衣服,非絲、非麻,是一種軟柔、舒服、平整、結實之料所製成。穿在身上,既不象絲織品那樣貼附垂墜、肌體畢露,又不象麻織品那樣硬直板僵,有失自然美感。再配上姑娘健美的體態和美麗秀雅的面龐,真是漂亮,美極了。

    攀談之間,瞭解到姑娘所著衣衫之料,為棉紗所織。單線所織者,輕薄飄逸,為裙為帶;合股線所織者,挺括無皺,做褲做褂;雙經緯所織者,硬而不板,繡披肩、裁圍腰。詢其價值乃大大低於絲麻。問其工藝亦遠遠便於絲麻的抽制。眾人羨慕了,躍躍欲試,紛紛提出要姑娘幫助種植棉花,教導紡織。姑娘滿口答應了眾人的要求。

    棗樹發芽了,姑娘帶領眾人在開墾出來的土地上播種----“棗芽發種棉花”,接著是定苗、整枝、立秋打頂----“立了秋把頭揪”。從此高唐便開始了種棉之業。棉花收成之後,姑娘教人們彈花紡紗、上機、織布。姑娘成了當地人種棉紡織的老師,人們尊重地稱她為“花姑”。

    每年花姑的生日,也就是下凡之日,即正月二十八日,人們都擁至花姑家,回顧前一年種棉的得失,商量當年種棉花的事宜。棉花連年豐收,人們不但穿戴上了棉製衣冠、鋪蓋上了棉絮被褥,還以棉花換來了粗細雜糧,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植棉成了當地人謀生的主要門路。“發家不發家,全憑種棉花”,成了高唐縣人人皆認的公理。

    高唐人靠種棉織布富了起來,魯西北的棉業發展起來,魯西南的人們也便緊跟效仿起來。幾十年過去了,花姑的頭髮白了、背彎了、人老了,她一生未嫁把自己的青春年華貢獻給了高唐縣的勞動人民。

    又一個正月二十八的夜晚來臨了,人們照例來到花姑家時,驚異地發現:花姑身著下凡時的服裝,無力地仰臥在床鋪上,她環顧一下週圍的老年姐妹們,然後伸出雙手,抖索著握住近旁一位老婦的手,緩慢而清晰地說道:“你們一定要種好棉花,一代一代傳下去。你們的兒子成家時,當孃的一定要囑咐好兒子,種好棉花、種棉花、種棉花……讓兒子記住孃的話……孃的話……娘……話……”(至今高唐人稱棉花為娘花)花姑安詳地合上了眼睛。呼之不應,觸之無感了。這時在場的人們隱約聽到高空中一陣悠揚的樂聲漸去,最後消失在銀河之畔。

    噩耗不翼而飛。附近村莊的人們扶老攜幼,傾巷而集於花姑的院內外,長跪於地,搶天呼地慟哭。隨後,為花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婦女們牢記花姑的囑託,在兒子結婚時,總是教導兒子如何立業。為讓兒子永記孃的話,種好棉花,故在為兒子洞房鋪設的被褥中總是要放進一把“娘花”(籽棉)。這一習俗至今尚見。

    第二年,人們便在花姑的住宅旁,修起一座花姑廟,中堂塑有花姑神像。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當地棉農齊集於此,焚紙燒香紀念花姑神,同時祈禱花姑神保佑棉花豐收。據傳,此日花姑神塑像若帶笑意,則預示當年棉花大豐收;如果臉色陰沉,則表示當年棉花要欠收。當地人則以此決定當年種棉花的多少。

    歲月流失,廟塌神無,人們還是在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或焚香紙、或擺供品,在各自的庭院中望天致祭,並擬天氣的陰情為花姑神顏面喜憂的變化。因此,高唐便有了花姑神節,並有了“收花不收花,要看正月二十八”的農諺流傳至今。

    高唐縣除有獨建的花姑廟若干座外,還於西城郊八蜡廟中涉農的八座神像一側塑有花姑神像。自明朝始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在八蜡廟趕廟會。除祭祀花姑神外,還購置生產用具,交流農副產品,是高、恩、夏、武一帶的盛會,此廟會一直延續到1949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十知天命,身體處於“疾病期”,那麼該如何呵護自己的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