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力行而後知真

    贈陳二補闕全文(原文):

      世儒多汩沒,夫子獨聲名。

      獻納開東觀,君王問長卿。

      皂雕寒始急,天馬老能行。

      自到青冥裡,休看白髮生。

    詞句解釋(翻譯):

      世儒:1.俗儒。2.指經師。 3.當代的學者。

      汩沒:埋沒

      夫子:1.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2.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聲名:1、名聲;名譽。2. 聲教和名教。

      獻納:是指獻忠言供採納。

      長卿:1.螃蜞的異名。2.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的字。 3.指六卿之長。

      東觀:1.東漢洛陽南宮內觀名。 2.稱宮中藏書之所。

      皂雕:1.亦作“皂鵰”。見“皂雕”。 2.亦作“皂鵰”。

      青冥:天空青冥浩蕩不見。

    賞析(鑑賞):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天寶六載,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杜甫也參加了考試。由於權相李林甫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參加考試計程車子全部落選。科舉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轉走權貴之門,投贈干謁等,但都無結果。他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

      天寶十年正月,玄宗將舉行祭祀太清宮、太廟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於是在天寶九載冬天預獻三《大禮賦》,得到玄宗的賞識,命待制在集賢院,然而僅得“參列選序”資格,等候分配,因主試者仍為李林甫所以沒有得到官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羊座男人喜歡聽什麼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