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863440896586

    簡單地說,沒有超越,而且差很遠。

    比如2011年版水滸<武松醉打蔣門神>的這集。故事很簡單,武松為報答施恩,前去快活林找蔣門神算賬,準備海揍蔣一頓,把酒館搶回來。在去快活林的路上,武松每路過一個酒家就喝三大碗酒,最後在快活林用醉拳教訓了蔣門神,奪回了酒館。基本上電視劇這一集也是按原著來的,重頭戲是武松在酒店裡和蔣門神的那段對打,動作設計很精彩,燈光、佈景、攝影、剪輯都比上一版本精緻不少。但是,敗筆也恰恰就是這場戲。

    原著小說中打鬥是發生在街上,而在2011電視劇裡被搬到了酒館內,別看只是場景的不同,差距可大了。為什麼呢?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武松其人1、徒手打死老虎。其實在整個水滸傳裡,武松沒遇過對手,說明武松武藝高超。2、他殺嫂前還特意找來鄰居來,做了“審判”,說明武松有很強的控制慾和表演慾。3、他不殺王婆,交給官府處理,以使武大郎冤屈昭雪。說明武松極其冷靜,從不衝動。4、哪怕他囚犯身份時,充軍發配路上,在介紹自己時,都是說"景陽崗打虎英雄武松""陽古縣督頭武松"。說明武松很在意排場。那麼,現在再分析武松在去快活林的路上,他為什麼不騎馬而選擇步行,每路過一家酒家都要喝三碗?

    因為武松有充足的自信,又勾起了他的表演慾。為什麼要選擇醉拳醉打蔣門神?是因為醉拳威力最大嗎?不是,後來武松可再沒用過醉拳。

    因為醉打有觀賞性,最大限度地羞臊蔣門神。

    說到這,你該明白把這場打戲改到酒館裡有什麼不好了吧,因為酒館裡缺少武松最在乎的兩件東西_____觀眾和叫好聲。

    <新水滸傳>的這個小改動就破壞了因果關係,解釋不清武松喝那麼多酒的目的,難道是武松嗜酒?

    在《新水滸傳》中,當看到武松在和方蠟之戰中,斷了手臂,但最後還是成功地擒住了方臘,我覺得有些不對,因為原著中方臘是被魯智深擒獲的呀,立即跳到後面,看關於魯智深的結局-----魯智深圓寂了,宋江得知訊息後更是傷心地昏厥過去。

    對於這兩個橋段,我認為是非常值得吐槽的,似乎劇組創作人員根本沒搞明白原著的精髓。

    一、武松主要事蹟:

    1、景陽崗打虎

    2、殺西門慶、潘金蓮,為兄報仇

    3、結識開黑店的孫二孃、張青,並結拜張青為兄

    4、替施恩出氣,醉打蔣門神

    5、張都監及張團練迫害武松不成,反而全被武松殺死

    6、在酒館裡,因爭肉吃,和孔亮等人發生爭執,並醉打孔亮

    7、酒後在清溪邊,被條小黃狗吠,武松一刀砍去,卻砍個空,跌落在小溪裡,狼狽不堪

    二、林沖主要事蹟

    1、自己娘子被調戲,林沖正要發作之際,發現調戲之人是高衙內,強忍怒火放下高舉的拳頭

    2、被自己好友陸謙及上司高裘、富安陷害,發配充軍

    3、野豬林被押送公差謀害,幸得魯智深相救,

    4、在柴進府中,和洪教頭比武,點到為止,棒打洪教頭

    5、風雪山神廟,他在草料場看守時,又遭到陸謙、富安放火暗算,林沖終於爆發,提槍戳死仇人

    6、投靠梁山,被寨主“白衣秀士”王倫嫉賢妒能,多方刁難

    7、在吳用的智激之下,火併了王倫,吳用等推林沖坐第一把交椅,遭到林沖拒絕。

    三、李逵主要事蹟

    1、江州劫法場,為了救宋江,李逵“獨自從預先藏身的樓上跳下,砍翻兩個劊子手,與梁山眾人同時在法場裡廝殺。救出宋、戴二人後,李逵殺得性起,逢人便砍,對他喝阻也無效。”

    2、為了讓朱仝上梁山,李逵殺了滄州知府之子四歲的小衙內

    3、李逵去請公孫勝,但只因公孫勝師傅羅真人不放公孫勝走,李逵一氣之下斧劈羅真人

    4、參與了梁山三打祝家莊等行動,殺祝龍、祝彪等,滅扈家莊

    總結一下以上三位英雄好漢,他們殺人的緣由分別是:

    武松——“誰惹我,我殺誰”

    林沖——“誰逼我,我殺誰”

    李逵——“誰擋我,我殺誰”

    他們對是非的判斷區別是:

    武松——誰對我好,我對誰好,哪怕你是殺人越貨開黑店的

    林沖——不惹是非,只要別來傷害我

    李逵——是非是什麼?

    由於篇幅,我省略了對宋江的分析。看到這裡,我想你也能出明白這幾位英雄身上都多少有些不可愛的地方,所以,作者在他們的命運中都安排了些“坎坷教訓”:

    宋江:臉上被燙金,潯陽樓邊題反詩被揭發,不得不吃屎喝尿裝瘋賣傻,也沒逃過一陣責杖之災。最後結局是被朝廷賜毒酒,毒發身亡。

    林沖:臉上被燙金,充軍發配在野豬林雙腳被燙,最後結局是得風寒死在廟中。

    武松:臉上被燙金,在張都鑑陷害後被打得死去活來,在清溪邊被條小黃狗戲耍,最後結局是斷了手臂,歸隱佛門,以不全之軀換得全滿

    李逵:因宋江擔心李逵謀反,被宋江毒死

    之前說過,這是一部關於人物命運的小說,不難看出作者在安排幾位英雄的命運時,煞費苦心。

    說到這,還有一位重要的大英雄沒有分析,他就是魯達(魯智深)

    金聖嘆對魯達的評價是:“上上人物”、“俠”

    明代思想家李贄對魯達的評價是:“仁人、智人、勇人、聖人、神人、菩薩、羅漢、佛”

    為什麼評價這麼高呢?我們也來看看魯智深的主要事蹟吧:

    1、為了幫助與他毫無關係的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鎮關西

    2、在五臺山出家當和尚,智真長老賜魯達法號“智深”。(注意,智真把“智”字法號給予自己徒弟,本不合理,這樣一來智深和智真成了同輩,可見智真長老對魯達的偏愛)

    3、大鬧五臺山後,被長老推薦去了東京大相國寺,在菜園子裡做了一個菜頭(管理菜園子)

    4、路過桃花村,解救被桃花山強盜強搶的民女

    5、路過瓦官寺,解救被惡道士欺負的和尚

    6、野豬林暗中護送好友林沖

    魯達的性格其實就隱藏在作者給他起的姓名當中,看似“魯莽”“豁達”,其實“深藏智慧”。這智慧是什麼?就是隨遇而安。

    這隨遇而安不是說對人生沒有追求的麻木,而是面對人生的每次糟遇迎頭而上、不躲不避的勇氣。

    最近流行一句話叫“大人不講好壞,只講利弊”,林沖就是一個過於考慮利弊的精細人,但孔子曾說“慮極必私”,考慮過多了,必然把自我利害關係想得太多。而魯達是遇見什麼,解決什麼,只做是非判斷,不做利弊判斷。老版《水滸傳》中有句歌詞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其實真正能做到這點的有幾個?唯有魯達。

    魯達對自己的身份也透露著隨遇而安,去五臺山出家後,他就開開心心做和尚,從此不提“魯提轄”而以“魯智深”自稱,一身袈裟再以沒脫下過。這點和常自稱“都頭”“打虎英雄”的武松不同。

    當魯達被安排去大相國寺做個菜頭,他也認認真真地做好看菜園的工作。當魯達朋友林沖被髮配充軍,他一路尾隨暗中保護,這點和施恩在武松發配時,只送上酒菜和幾句叮囑又有很大區別。

    魯達交朋友也和別人不一樣,前面說過武松是“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魯達不一樣,“我看不上你,對我再好,也不鳥你”,在桃花山,周通給魯達又是金銀又是絹帛,但魯達不辭而別,因為你是強盜還強搶民女,我看不起你。

    在見到史進,魯達看出史進也是條好漢,盛情邀請史進喝酒,但途中遇見正在打把式撂地的史進師傅李忠,順便也拉上李忠喝酒,李忠請魯達稍等片刻,魯達的回答是“你愛去便去,誰有鳥空等你?”按說李忠還是史進的師傅,輩份比史進還高呢,魯達就覺得買狗皮膏藥坑蒙拐騙不是英雄所為,所以看不起李忠。

    所以魯達是讓人可敬可嘆、光明磊落、心地善良、氣量恢弘,是俠義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水滸裡面的一個完人。

    那麼小說中,魯達的命運是什麼樣的?

    1、完滿,這輩子所遇到的事,都成功完成了,想救的人都救了,想殺的人都殺了,沒有遺憾。

    2、完美,臉上沒燙過金字,沒受過責杖之苦,沒受過體膚之傷,沒受過欺壓之辱。

    3、梁山最大的功讓他立了,捉住了方蠟。

    4、在剿滅了方臘後,不願接受朝廷封官,在杭州六和寺出家,隨後在六和寺圓寂。

    雖說魯達沒像武松那麼活到80多歲,但是生命的精彩從不在於它的長度。

    分析完幾位英雄的差異後,我們再回到電視劇當中來,新版《水滸傳》中,對於武松擒方蠟的這點小改動,雖說不破壞故事述事節奏,也不影響因果邏輯關係,但它失去了原著中蘊藏深厚的人生哲理和境界。特別是後面當魯智深圓寂時,圓寂本來是魯智深作為佛家弟子修煉到大圓滿昇華最高境界,戲中安排宋江在旁邊像“小寡婦哭丈夫”的戲,真是讓魯智深掉價不少。

    我不是小說原著的衛道士,小說到影視劇肯定會有改變,但改編只有一個目的------為了更好!

    1997版本《水滸傳》中對原著也有很多很精妙的改動,舉個例子,原著中征討方臘取勝之後,林沖得了風寒,留在杭州六和寺養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後病故。作為大英雄沒有戰死沙場,卻死在病中,結局可謂悽慘。

    而在1997版本《水滸傳》中,在征討方臘之前,宋江正和朝廷商討招安之事,林沖作為被朝廷(高俅)迫害的受害者,當然是不願意招安的,但面對忠義兩字,自己個人意願又算什麼。鬱悶之際染上風寒,不久朝廷派招安官員來到梁山,當林沖得知自己仇人高衙內也在其中,林沖明白自己的仇恨再也不可能能報了,怒火功心,一口鮮血噴出。接下來一邊是林沖的苟延殘喘大塊大塊咯血,另一邊是宋江和官員把酒言歡,最後林沖一命嗚呼。這場戲就改得特別好,既有原著中林沖的悲慘命運,更是加強了個人命運與群體意志的衝突,使劇情更有感染力和張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急需適合朗誦歌頌祖國的詩詞?